盼着盼着,我的家乡靖江迎来独特的日子——三月初三,独特的文化遗产——泥狗子也闪亮登场了。
小时候,常常听大人们说:“三月三,上孤山。”孤山,是苏中地区唯一的一座山,海拔虽只有55.6米,占地面积却有约5万平方米,形似一只威武的雄师。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孤山都会举行庙会,小吃、发饰、玩具等等应有尽有。可最吸引我的,还属那些可爱的泥狗。
来到山脚下,抬眼望去,满山树木葱笼。继续向前走,便看见一排卖泥狗子的商铺。你瞧,那商铺的老奶奶正在微笑着吆喝,不一会儿便招去了三五个客人,于是赶忙热情地招待起来。再看旁边的商铺,老爷爷正和客人有说有笑,自豪地向他们展示自己捏的泥狗子呢……山脚下,人山人海,仿佛整个靖江城的人都被魔法吸引过来了,到处充满欢声笑语,好不热闹!
我们在一家店铺前驻足。这家店的泥狗色彩鲜明,形态各异:有活泼可爱的小狗,有展翅高飞的雄鹰,有奶凶奶凶的老虎,还有温和顺从的小羊……真是让人目不暇接!
店主老人家看着兴致盎然的我们,笑眯眯地说道:“做正宗的泥狗子啊,这土,一定得选孤山东山脚的土。这种泥土没有杂质,黏性还高,干而不裂,弯而不断。在泥土中和一些水,反复锤打,再捏出狗的形状,在头部与腹部各打一孔,最后涂上颜料,晒干,一只泥狗就大功告成了。你对着孔一吹,便可以吹出“蛐蛐”的声音,清亮悠扬,美妙动人。
听老人家这么一说,再看看眼前这许多精致的小泥狗,我的心痒痒的,跃跃欲试。
说干就干。我把粘土先搓成一个粗粗的柱状,再在约三分之一的位置轻轻揉出一个脑袋的形状,然后用大拇指和食指捏出两个小三角形的耳朵,将脑袋下端捏扁一些,点上眼睛,鼻子,嘴巴,最后搓出小泥狗的四只腿,打好孔,一只小泥狗就完成了!
看着自己做的小泥狗,我甭提多开心了。可突然又感觉少了些什么,我把小泥狗翻来覆去看了一遍,对了,是尾巴!我又为小泥狗捏了一条小尾巴,着上色。这下,可爱的小泥狗就活灵活现了!
我的小泥狗虽不像大师们的那样精致,但它可是我亲手制作的,我对它爱不释手呢!
“三月三,泥狗欢。”家乡的风俗如同一片夜空,这三月三的小泥狗便成了夜空中一颗最亮的星。我爱这颗星,更爱这片美丽的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