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近日游岳麓山,层林尽染,橙黄揉进了层层叠叠的青绿中,错杂着绯红黛蓝,浓烈到了极致,满的却似是要溢出来。
立于山脚下,倾尽苍水绿峰观孤鸟唳天,些许几个鎏金大字——"岳麓山",却道不尽其中雄伟浑厚。青苔深于阶缝,流出生机之意,我踏上青灰色台阶,执笔,欲落,却书不完心中繁杂愁绪与这绮丽盛景。也罢也罢,终究是我过于浑浊,领悟不了其中悠然清明,便只无愧于心,足矣。
顺着清幽的石径小路往深了走,入目即是岳麓书院正上方悬着的牌匾。我定了定身,茶白色的墙上是青灰的砖瓦,在深绿的掩映下泛出几分绿意。两边的楹柱分别挂着"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词句,墨色浸透了宣纸,苍劲有力中却又不失些许书卷灵气,实在是写的好,我不自觉的抚上了梁柱,原本有些郁躁的眉眼和着秋风舒展了几分。走进院落,佛如当真置身于书塾课堂之中,手捧泛黄的卷轴吟诵着"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类似的话语。背斜靠着侧栏,透过不远处的幽窗格望,竹影摇曳,青绿温如玉,不消人多描绘,自持一派清静,闭了闭眼,享受着与天地浑然一成的悠宁。
闲步走出千年学府,绿意更盛,只是多了些红枫的斑驳揉杂其间,隐约可见的即是坐落在山腰之上的爱晚亭,倒是颇有些"枫林溪畔坐亭阁"的意境了。碧绿琉璃瓦配着朱红圆柱,微翘的亭角上垂挂着绿枝,说不出的典雅大气。待走近了,坐于其间的长形石凳上,面前是一张圆形石桌,轻观亭内横匾上毛泽东所写《沁园春·长沙》,睑了睑眉眼,独饮一杯热茶,大抵是这浓浓茶雾贯穿了古今罢,亭内似是还留有当时的痕迹,曾百年前毛主席等同志于此相邀读书,探讨革命真理,我突然有些豁然开朗了。
后来依旧是到了山顶,立于山巅上,揽尽浮世繁华赏万千姿态。连绵山峦于我而言却不过星星点点,当站在最高处时,再回首,曾经自认为的困难挫折却渺如云烟、不值一提。心里不免多了些震撼,却不只是俯瞰万千的恣意,更有不自觉中自己走过的路程,"当晦暗散尽,终星河长明。"那些曾经历的困难,皆会化做人生中照亮前路的曙光 。
近游于岑岭,即为岳麓,游此,本为心不愿,恰逢悠宁清静,却遇繁华世间,自此,悟已。
(指导老师:范连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