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蓝的天空下白云飘飘,微风拂过窗台,吹动书本“唰唰”作响,一篇篇一章章映入眼帘。这点点笔墨,行行书语间竟不知有多少人世哲理,又有几许世事沧桑,留下来这番印记,惹来后人千叹万感。阅读它,有怎样的感受,又可以明白多少人情世故呢!
翻过一页,映入眼帘的是“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的初春景象,寒冬过后的季节不是茫然的萧条,而是清新自然淡雅。清晨的阳光是温和的,更有“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盎然之景。夕阳西下,春雨即来,却又是一番“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遇,或许也是“红
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的怅然。
这字里行间无不透着春天的印记,即使只是点墨之上,也是如此动人心弦,感叹万千了。
翻过一页,却是“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的立夏时节,充噬着夏日的炎热,却是赏荷的最佳时节。便是“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景象。这满池的荷花似乎在这点墨之间显得格外清晰,跳动的身躯在微风吹拂下迎向水面,激起层层涟漪,反射着耀眼的阳光,泛出点点金光,高贵而优雅。
这字里行间都是夏日的印记,鲜活而富有生趣。
翻过一页,竟是落寥的秋天,在这成熟的满是悲伤与感慨,道不尽的凄凉与清冷。白色的宣纸上满载着愁苦的语句。有“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的伤感,有“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的孤寂与“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何!”的无奈,以及“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的悲凉。
这字字皆是秋天的印记,即使只是寥寥数语,却忍不住让人潸然泪下。
寒风弄月永远是冬的标记,白得一层不染。学精确是更胜一筹,亦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可坚毅的梅花却独自绽开着。如“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般坚强,如“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般傲然,如“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般淡泊,也如“微雪初消月半池,篱边遥见两三枝。清香传得天心在,未话寻常草木知”般不同。
这字字皆是冬天的印记,虽然平淡,却让人感觉真实。
字墨书语间有的是自然风景,也有人是情感,让人肝肠寸断。
字语间,点点墨墨无不有对亲人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思念,有“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临行嘱托。更有爱人间“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此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之偕老”的承诺。那“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殷殷等待,那如“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唏,旧萋新垄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的怅然与“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的无奈。所看之处竟是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作品: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如果世事沧桑,那么在书中也可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与“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或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来抚慰。字字墨墨无所欺,真真实实皆是理。这点墨字语间充满了大自然的风光与人世间人情世故。这所有的印记都让阅读它的人明白些许自然风光与人世哲理,而这就是阅读的足迹。
我是一本书,
被主人遗弃在书架的最底下。
那里, 只有一个东西和我作伴,
它就是灰尘。
灰尘覆盖了我的全身,
虫子噬咬着我的皮肤。
我的身体日渐衰老,
纸页发黄
字迹模糊
我多么希望, 有一天。
主人能够把我重新记起。
拂去灰尘,
把我捧在手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