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教学方法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04 02:02:18
  • 《浅谈三年级作文教学方法》
  • 浅谈三年级作文教学方法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成效和质量是素质教育的一面最直观的“镜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浅谈三年级作文教学方法,欢迎阅读。

    浅谈三年级作文教学方法

    现在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写作兴趣

    “趣浓劳轻,乐此不疲。”兴趣是治愈恐惧的一剂良药。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能使学生较快进入角色,克服作文“恐惧症”。

    1、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初学作文,最大的难题是:“没东西可写”,教师必须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解决这个问题。为学生创设写作情境,如预先布置学生去观察某一特定的景物,或参加某一次活动,或记述熟悉的某一个人,这样学生就有话可说,容易完成作文。其中,生动幽默的导言或猜谜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途径。比如,在要求学生写一种水果之前,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天,唐僧师徒四人来到火焰山,又热又渴。可是行李里只有一个苹果,怎么分呢?唐僧提议谁把苹果的特点说得详细具体,这苹果就归谁。(出示一个苹果)问:“同学们你们想吃这个苹果吗?”这样,学生就会置自己于这个特定的情境,他们的兴趣很自然得到激发。其次在作文命题上,除做到切合学生生活实际和具有启发性外,还应遵循“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的规律。如写同一假日等街景,可分别出《欢乐的人们》、《美丽的街灯》等小题目,让学生克服“无从写起”的困难。

    2、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作文讲评课力求生动、新奇、多样,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明白好在哪里,错在哪里。一是生动。坚持让学生从范例中体会写作规律。对学生习作中那些夸大其词的描写、啼笑皆非的想象、张冠李戴的用词等比较普遍典型的错误,可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让学生知道错在何处。二是新奇。注意选择那些充满情趣、富有特色又符合教学要求的文章或习作,力求激发学生的悟性,从中得到启迪。我曾给学生读过一篇《读者》文摘上登载的《我的妈妈》,这篇短文一改只写妈妈“好”的老套子,写了妈妈生活中的一些“缺点”。文章出自孩子的眼光,写得十分诙谐有趣。这篇范文使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选材一定要新颖,要写得生动,有特点。三是多样。讲评形式多样,可以避免学生因单调重复产生厌烦情绪,提高学习兴趣。注重综合讲评、重点讲评、个别讲评的差异性,根据不同阶段,不同对象,不同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分析讲评,帮助学生寻找自己的弱点和兴奋点。

    3、教学相长,保持学生的写作兴趣。一要建立良好的师声关系。这是保持学生浓厚学习兴趣的一个外在条件。要让学生喜欢作文,首先要让学生热爱教作文的老师。可以给学生出《老师,请您到我家》、《给老师一封信》、《和老师说悄悄话》等作文题目,既让学生练习写作又拉近师生距离。二要让学生参与教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作文审题训练时,有时可以把命题写在黑板上,先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而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归纳。有时则把审题的目的、范围、要求、重点、体裁等几个要素在课堂上分析讲解,然后拟一命题让学生当堂练习,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允许争论。三要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作文评价对学生的写作起着鼓励、指导和修正的作用。老师要及时批改作文,让学生及时知道老师对自己作文的评价,有时哪怕小小的肯定,几个重点符号都能使学生兴奋,产生对作文的热情。四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将学生的优秀习作作为范文讲评并展出,或推荐给有关报刊发表,为他们提供发挥写作能力展现的机会,并让作者在全班同学面前讲述写这篇作文的体会。身边同学的.成功,给大家带来喜悦,带来鞭策,也带来写作的欲望。

    二、指导学生留心生活,培养观察能力

    1、讲读教学,授予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要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我在讲读课上十分重视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2、习作练习,训练观察事物的思维。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观察方法后,要通过练习,使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培养的提高观察能力,并通过练习来检验学生观察的效果,促使他们更加认真地观察,激发观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结合各单元习作要求,实地指导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

    3、写作日记,培养观察事物的习惯。为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可以要求学生写观察日记。日记可以反映校内外的生活,大、中、小队的活动,对周围发生的事物的看法,也可以写阅读课外书、看电影、电视后的感想和意见等。对学生日记,必须进行讲评,将日记内容分门别类加以归纳,好的典型的让学生宣读,互相鼓励,互相学习。

    4、观察培养,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同时,注意让学生学会联想和想象。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观察能力强的同学都爱动脑筋,而爱动脑筋思考,爱产生联想的同学往往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幻想力。这样的学生在写作时不仅能言之有序,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而且能浮想联翩。

    总之,教师只有在尊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通过正确引导、启发,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观察事物的方法,同时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加强语言积累,才能使作文教学质量得到真正提升,使学生的写作潜力得到挖掘,语言能力得到培养,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浅谈三年级作文教学方法】

  • 《对改进旅游心理学教学方法的建议论文》
  • 对改进旅游心理学教学方法的建议论文

    旅游心理学是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性课程。介于旅游学和心理学之间.旅游心理学以研究旅游活动中的旅游者、旅游工作萏.、旅游地居民的心理活动及旅游活动中各祌心理现象和规律七主。由于旅游心理学内容宽泛.涉及的专业槪念和知识层面对初识的学生而言往往晦涩难懂,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基于合理内容体系苺础上的科学教学方法在启发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发挥着积极作用这里就目前旅游心理学的教学方法,与学界同仁共同探讨改革创新的路径。

    一、旅游心理学课堂教学现状

    (一)课程学习积极性不高,对课程价值的重视程度不够

    很多学校将旅游心理学定位于专业基础考査课,这就使该门课程在学生心中地位下降,使学生对旅游心理学这门课程的价值的认同感降低;其次学生平时很少接触到心理学的相关内容,在知识层面缺乏的状态下,如果课堂教学使他们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就会大大消磨他们主动探索、学习的枳极性。

    (二)课程教学重理论,轻实践,与专业知识结合性差

    部分已经出版并使用的教材沿用传统心理学的编写模式,偏重基本槪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的介绍,理论知识多,生活案例较少或者过于陈旧。固然基础理论对旅游心理学知识的系统掌握和理解非常重要,但是旅游心理学有其自身的课程特点,就是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丰富的趣味性,课堂上讨论的很多问题也是工作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学半需要参与实际的演练,在训练中掌握理论体系.并学会具体的旅游心理学的操作方式。课堂教师与学生缺乏互动,忽略学生心理分析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

    1.互动教学法

    互动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即教师的土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体现双土体教学原则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在整体教学活动中相互影响、相互促逬,在教案设计上重点突出“学生该做什么”在课堂上营造学生和教师共冋探讨、共同研究的轻松活泼的氛围,比如在需要一次理论的并解中可以引入中国民,引起学生的兴趣,共同探讨人类需求的有哪些.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引导,最G申引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内容。

    2.案例教学法

    具体来说案例教学法可以在课前,也可以在课中或者课后,主要包括:案例导入法、案例讨论法、案例教学法、案例练习等多种方法。大家都熟悉的案例会引发学生热烈的讨论,学生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快速思维,口头表达的能力。

    3.情景引导法

    情景引导法就是在现场教学中有设定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场景,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态度体验过程,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教材内容,带给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体验,一般来说,创设的情境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与口常生活紧密联系的,并且能引发学生思考的。

    4.PBL教学法

    PBL教学法昆学生以分组的形式集体思考解决模拟现实生活的典型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的教学模式。这祌教学方法强调以问题为中心,在教师的整体掌控和具体指导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的自我导向式学习。

    5.心理活动测试法

    心理测试是心理研究惯常使用的方法之一。课堂上让学生参加一地心理活动的测试,比如测试你的条件,你的气质类型等,学生对测试结果及产生原因的期待都会把自己引入到新知识的探究执行之中。

    三、对改进旅游心理学教学方法的建议

    (一)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旅游心理学》的学利性质、课程持点和教学目的,决定了旅游心理学的教学模式绝不是单一的。教学应采用课堂讨论、学生发言、案例分析、心理测试、角色扮演、教师讲授等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分祈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增强专业知识水平,努力提高教学技能

    扎实基础理论的研究,提高专业素养是从事旅游心理学教学的基本条件。教师在加强旅游基础研究的基础上.还应注重认其他学科吸收有价值的知识,关注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实时更新,增强对旅游心理学学科的体验和认识;还可通过积极参加学术研讨会,继续深造、与该领域相关的科研机构、大学进行交流合作等方式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三)以学生为中心,启发思维,提高兴趣

    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从知识的导入到讲授直至最后的总结,都要围绕学生的学习状态及需要来设计。在课堂上要充分体现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课堂反应,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在旅游心理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旅游职业的特点和要求合理安排教学,不断探索适不同学生的最佳教学方法.使旅游心理学这门课程学以致用,增强旅游认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与市场需求接轨,推动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

    【对改进旅游心理学教学方法的建议论文】

  • 《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初探和建议论文》
  • 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初探和建议论文

    摘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是目前数学教学的发展趋势。本文针对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期待对教学实践起到应有的作用。

    关键字: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教学方法

    好的教学方法,可以使教学事半功倍。下面就结合自己多年来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和探究,对农村初中数学教师提出一些教学方法和建议。

    1、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提高初中生数学成绩的关键。

    在初中阶段要改变学生已形成固定的不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首先应开展专题讲座,包括学习常规方法指导(学习的五个环节:预习、听课、作练习、复习与总结、课外自学与研究)、学习心理指导(学习习惯、兴趣、动机、科学利用大脑)、学习能力指导(学会注意、想象、掌握记忆方法、解题方法与应考能力)等,这些指导要贯穿于整个初中学习阶段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抓住以下学习常规的五个环节,要经常检查,并持之以恒,学生的成绩必然会上升。

    (1)预习由于初中数学内容的抽象性、复杂性、综合性较强,这就给学生在上课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带来了困难通过预习可以掌握基础内容,对难理解的做到心中就有数,自然会使听课注意力集中,也就容易听懂了预习是弥补初中生理解能力不足的好办法,俗话说“:笨鸟先飞”就是这个道理。

    (2)听课听课是学习中最重要的环节。农村初中生听课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实验班的学生短,听课重要的不是“听”,而是“想”,是积极地思维,初中生爱“听”不爱“想”要带着问题进行思考。提倡课堂师生的交流和探讨,这样可使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这正是掌握知识的重要过程

    (3)作练习应先看书,弄懂知识后再作题,有困难,可以共同探讨解决,初中生不好的习惯是不看书就做题,做题时只求答案,不注意解答和表述的条理性与解题格式的规范性在考试中常常会失分因此我们强调学生解题的条理性,考虑问题的严密性。

    (4)复习与总结复习是为了巩固知识,总结是为了理顺知识、发现、掌握规律,积累经验,提高能力,华罗庚有句名言“:读书要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总结,就是完成由厚到薄的过程学完每一章,要及时做好阶段复习,提炼出本章的知识重点和难点凡是在作业或测验中不会做或做错了的题目,收集成一本错题集以便复习许多初中生多次在某一类问题上出错,就是没有完成复习任务的结果。

    (5)课外自学与研究课外自学与研究的目的是扩大知识面,开阔眼界,掌握解题方法,开发学生的潜能要帮助初中生确定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要将引导作用贯穿于整个过程,但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2、教学中搞好数学知识的衔接。

    由于现在的许多初中生,记忆力差,知识运用能力、技能不强,思想方法呆板,因此对他们要加强“三基”的衔接的教学初中数学更要注意证明的严密性和叙述的完整性,整体的系统性和综合性

    (1)利用旧知识衔接新内容初中数学新授课就应从复习小学内容或已学内容的'基础上引入新内容,如在讲正、负数时,要选复习小学学过的数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进而引出正、负数概念

    (2)利用旧知识挖掘加深新知识平面几何入门难,学生头脑中不易建立图形,识图能力差,要多画图,多用教具,提高学生从图形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3、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初中是思维活动的发展时期,并开始向逻辑思维过渡对农村初中生来说,要严格控制数学讲授的深度和进度,使大多数学生能消化接受能力的培养要逐步进行,并长期坚持

    (1)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学要符合教育学心理学发展认知发展,要经历多种水平,多种阶段。教师的教学要设计有直观性、启发性、使学生可接受性。教学既要符合学生思维的水平,又要有适当难度,教新课时不要盲目补充知识点和新题型

    (2)初中生更要注重思想方法教学要注意加强函数方程、数形结合、整体代换、运动变化、分类讨论、化归与转化的思想和降次法、配方法、待定系数法、数学归纳法的训练例如转化策略:将函数问题图像化、立体问题平面化、高次方程低次化等

    (3)重视知识归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助于思维由单维向多维发展,形成网络,在复习中要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图表,以便理清概念,使其系统化,便于记忆及掌握运用同时对所学的思维方法和解题方法也进行分类总结,找出其共性与个性,形成学生的解题思维方法。

    (4)贯彻新课程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以学生为本让学生主动参与对数学内容的学习和思考,倡导陶行知的“在做中学”理念,如几何教学中,让学生课外制作正方体,长方体等几何体,感受几何体的形状和展开图,用抛硬币实验得出概率等内容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既容易理解又记忆深刻,在讲圆定义时,让学生画出圆,要比教师直接给出圆定义效果要好的多。通过学生主动参与引发好奇心,引起学习兴趣,他们就会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参与活动同时也激发了想象力,如经过平面上三个点最多可画几条直线,可引导学生自己去画图,得出结论。

    (5)初中生的课后辅导必须具体化课后辅导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补充,我们应根据学生成绩把学生分为不同层次,进行“培优补差”,分别进行辅导,并要及时检查辅导效果对于农村初中而言“,补差”显得尤其重要。

    总之,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结合农村学生的实际,灵活运用好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增长学生知识,提高学生能力,为祖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培养出合格人才。

    【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初探和建议论文】

  •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改进建议论文》
  •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改进建议论文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实验课程作为能够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其教育效果备受重视。在必修的基础实验课程当中,有机化学实验作为重要的一项,学生通过在课堂上的学习,不仅能够掌握相应的化学原理,对化学理论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培养其化学思维,同时能够培养其认真观察、谨慎认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他们日后的生活和学习具有非常大的帮助。基于此,本文中,对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改进建议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有机化学;实践教学;教学方式;改进;建议

    作为化工类重要的基础课程,有机化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是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升华理论教学的重要途径,学生在掌握了基本操作后逐步提升实验技能,能够为日后的有机化学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就目前看来,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方式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本文中,笔者先对目前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简要分析,然后对如何改变目前现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希望能够对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目前存在于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问题

    1.1认识程度较低

    实验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了能够让学生经过动手操作,对所学理论知识理解的更加透彻,并在这个过程当中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提升其动手学习能力。但是,就目前看来,虽然有机实验课程占有学分不低,却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和学生都会有个固定思维,即“实验课程不重要”,这种片面性的思维,导致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效果一直处于不理想状态[1]。

    1.2教学方式过于传统

    一般来讲,实验知识、基本操作、有机化合物的制备和反应,是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包含的几个重要环节,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掌握这些规范操作的基本技能。但是,就目前来看,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教学方式过于传统,教师通常都是将实验过程看做是理论知识的延伸部分,将实验过程的操作、原理等告知学生,将有机化学实验变成了单纯验证原理的课程[2]。

    1.3忽视实验过程

    忽视教学过程,一味地追求实验结果也是目前存在于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中的一大问题。在具体的实验教学当中,教师需要面对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学生,工作量较大,虽然一些院校已经对此设置了助教,但是,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的存在,大多数实验教学环节仍然只是重视实验结果。学生有了固定的思维,实验是为了验证结果,严重偏离了实验教学的最终目的。

    1.4学生参与度不高

    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上,学生参与度较低是一个普遍现象,其原因在于,教师会在上课时先将实验的步骤、原理等相关知识全部讲授给学生,或者通过视频的方式播放,太多的条条框框禁锢了学生的思想,无法使学生产生兴趣。另外,教师在实验过程中也会反复强调,要按照步骤仔细的做。学生的思维不得以发散,实验教学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降低。

    2针对于目前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改进建议

    2.1对课前预习环节进行有效把控,提升课前预习效果

    第一,目前,学生在进行预习报告编制时,经常是将教材上的实验步骤直接罗列到报告中。在上课时,按照报告上的实验步骤一步一步完成,如果中间出现了意外情况,学生就会手忙脚乱,无所适从。即使能够顺利的完成实验,也是会将其变成一个不具备思考能力的操作者[3]。但是,从本质上来讲,实验预习应当是计划实验环节,做好实验方案的`基础阶段,也是能够提升实验效率的关键阶段。举个例子来讲,萃取某物质再进行干燥的环节是大多数有机化学实验反应中都存在的,在这个环节中一个最关键的步骤就是要保持承装器的干燥性,也就是要事先做好干燥工作。如果学生在实验之前能够清楚的了解这一环节,就会事先清洗承装干燥物质的玻璃容器,当反应完成后,直接进行后续步骤即可,在很大程度上节省实验时间,且能够保证实验效果。因此,为了避免学生在预习报告时简单的抄袭教材,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报告上编写实验方案,对于比较关键的实验流程图,要求其仔细画在实验报告上,在上课时,先利用一段时间对学生进行抽查,看实验报告是否是学生自己编写,有没有认真的编写,以此提升预习效果。第二,由于有机化学实验在进行的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容易发生意外事故,因此,教师需要让学生在实验报告中清晰的写出不同化学品的性质,其中包括易燃性、易爆性、有毒性等等,并对紧急处理方式进行标注,对于化学品的安全性进行充分强调,帮助学生养成危险意识[4]。第三,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是否认真记录实验步骤、实验过程进行严格检查,确保每个学生完成的实验具有可追溯性,但得到失败的实验结果,学会可以通过检查实验记录,了解是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同时,也能够让其养成良好的实验记录习惯,为日后他们走向社会的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2.2重视教学中的每个细小环节

    从传统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上来看,教师的教学方式一般都是先讲解实验目的、原理、步骤、注意事项等,在对于“如何能够提升反应效率”一类问题,教师通常会反复多次的强调。随着科技产品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很多教师还会利用“微课”“翻转课堂”等形式先为学生播放视频,但无论是教师讲授还是视频播放,学生都是在进行初步了解后按部就班的做,严重削弱了他们在实验中的主观能动性。因此,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教师首先需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和观念,不要再对实验的整个过程进行仔细讲解,只需要对于一些比较关键步骤做重点提示即可,让学生自己或者在与其他同学配合下完成实验,独自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其思维得到充分培养的同时,做好化学实验。仍然以上述的萃取步骤为例,教师只需要对其强调“把控实验中的各个细小环节”即可,如果出现问题,也不需要及时帮助,可以做出适当的引导,让学生独立解决,慢慢的脱离教师这根“拐杖”。

    2.3明确教学目的,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

    对于任何一门实验课程来讲,最终的目的都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打破传统教育给他们“塑造”的固定思维。要求学生在具体的实验报告中记录上化学品的颜色、产量等,教师做好检查工作。针对于学生报告上的各个环节检查结果,做出客观评价,即将最终成绩分为几等份,重难点占有比重较大,在实验合成四苯基卟啉的实验中,在进行重结晶操作时使用二氯甲烷、甲醇界面渗透的方式完成,那么在这个实验中,教师可以按照各占一半的比例对晶型和产出率进行分配[5]。任何一件事都有成功和失败两种可能,有机化学实验也是如此,即使让学生按照标准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也未必都能够顺利的完成,并得出准确的实验结果。但是,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从失败的结果中找出原因,吸取教训,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重新补做,让学生能够了解,其实过程中能够善于分析、合理分析比得出实验结果更加重要。

    2.4重视回顾分析环节

    回顾分析环节是在实验课程结束之后,教师带领学生对本次实验的过程以及在实验中的感受进行分析和探讨。为了能够对教学结果进一步升华,教师可以在每节课课后带领学生对实验的步骤、得出的结果、失败的原因等进行回顾,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某些实验要在特定的环境下完成才可以[6]。这种总结性思维的培养,对于他们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是非常有利的。

    3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来讲,能够让学生经历实践操作后得出准确的实验结果,验证相应的理论知识是教学目的中的内容,但是,在具体的教学环节当中,要让学生在经历具体的实践操作后,提升其各方面的能力。因此,教师从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升预习效果等多个方面进行入手改变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简单的事情复杂做,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肖建.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6(4):156-157.

    [2]李春环.以学生积极性为导向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7(19):222,224.

    [3]韩杰.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J].化学教育,2016(16):24-26.

    [4]谌文强.关于改进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思考[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7(3):152-154.

    [5]柏铭,马庆林,孟凡君.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探索与改进[J].化学教育,2015(14):42-44.

    [6]江玉亮,顾维瑾,王炳祥.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化学教与学,2015(6):47-48.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改进建议论文】

  • 《老师的教学方法》
  • 翻开记忆的图册,里面有许多酸、甜、苦、辣、咸的回忆。其中有一个充满阳光、洋溢着快乐的美好回忆,那边是我与张老师时相处的回忆。

    张老师是我小学时最喜欢的语文老师。他长着一张俊俏的方形脸,戴着一副博士般的眼镜,整个人看上去充满了阳光,一看就是个“美男子”,真是“人中吕布,空中太阳”。他那帅气的长相尤其是他独特的教学方法让我终身难忘,给我带来重要的影响。

    想知道他的独特教学方法是什么吗?其实是给一些人的作文打满分。曾有好几次,我的作文打了满分。我为此十分不解:为什么我的作文写的不是很好,却能打满分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去问了张老师。张老师语重心长地说道:“其实作文的好坏并不在于它的语言是否有多么优美,而在于它是否抒发你最真实的感受。一个虚假的事件,即使用最好的语言去装饰,也是在做无用功。一个真实的事件,哪怕它的语言不是那么华丽,只要抒发真情实感,就会打动老师。因此我觉得只有抒发真情实感的作文才是好作文。”他的话成为我以后写作的原则。

    关上记忆的图册,那份美好的回忆仍然在我的大脑里。感谢能遇见你,与你相伴!您辛苦了,张老师!

  • 高中作文教学方法
  •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一半壁河山”。顺应教学改革的步伐,高中作文教学对素质教育特别是创新教育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信心,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实践,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此,有必要对之进行一番考察,从而匡正除谬,使我们的作文教学走上正轨,并取得最大效果。
    一、当前高中作文教学的现状
    1.作文观念:抒写情感,见证生命。许多人认为,作文是生命存在的一种形式,“是生命体验。生活感悟的一种外化”,有“‘生命倾诉’的特点,是学生生命活动的一种需要”。①中学生作文应“以对生存意义的揭示去唤醒人类的灵魂,去洞见遮蔽的生活底蕴”。②因此,作文就是要让学生写出自己的感受,写出自己的性情,吐露自己真实的心声,或者如一篇谈“新概念作文”的文章题目所言“写那想的,想那新的”③。
    2.教学目的:让学生写出好文章。平时的作文教学,就是让学生每次都写出一篇优秀作文,可以对全班朗读,也可以拿出去发表。每一次作文,教师又都希望学生能够创新,能够写出一般人不能写或没有写出的内容。
    3.作文备课:既无计划也无教案。多数教师只在写教学计划时点明安排几次作文,而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又不写作文教案。不仅没有教案,而且每一次作文在整个作文教学中的作用是什么,都不甚清楚,也不予考虑。
    4.进行方式:就是“写”。作文课几乎都是教师布置题目学生去写。不放心的教师会对作文题作一些简单的解释或提示,说明一些要求。作文一般在课堂上进行,安排在课外的多因课文教学时间紧而不得已而为之。
    5.作文题目:话题作文一统天下。随着高考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作文教学无论平时还是考试便一股脑地采用活题作文题目,仿佛不如此就不能赶上时髦跟上高考。话题作文从高中延伸到了初中,甚至连小学也在实行话题作文教学了。
    6.作文批改:选优说劣。优秀作文一般会在全班朗读,教师简单总结其优点所在。对于较差的作文,多是总体评价其不足,具体到一篇较差的作文,则是多鼓励少批评。本来每次作文都有各自的训练目的和要求,但如果学生未按目的要求作文,而是别出心裁地写了一篇可读的文章,教师也会认为这是本次作文中的优秀篇章。这就等于写什么都可以,写歪了,还会被认为是创新呢。
    7.教学效果:效果堪忧,能力不高。有教师指出:“中学生对作文所持的消极态度和低下的写作能力,让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学作文的结果是令人遗憾的。”④张志公先生也曾说:“现在,学生最习惯于写抒情散文,别的不会。”在教学实际中,学生往往是这一次作文写得好,得到老师表扬,但多数时候则写不好。平时作文常受表扬的学生高考作文未必能拿一个好分数。事实上学生对于自己的作文水平达到何种程度也说不清楚。
    对上述七个方面作一下总结,不难发现这样两个问题:(1)高中作文教学基本上是在引导“创作”,引导文学写作。随着新世纪语文教学人文教育文学教育比重的加强,作文的文学化倾向更为显著。(2)整个中学作文教学的过程及形式极其简单:它的备课就是出出题目,上课就是让学生写作,批改就是选优评劣。
    二、作文教学的文学化问题
    高中作文教学的文学化是怎样形成的?它与哪些因素有关?
    1.它与社会对写作的认识和评价方式有关。在一般社会人士看来,作家诗人才是写作的高手,只有写诗写散文写小说才是写作,作家诗人那样的“创作”能力才是写作能力。而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似乎写专业论文那是专业人士理所当然的事,那只是证明你的专业水平高,并非是写作能力高。
    2.它与教师把作文的内容定位于抒写心灵有关。在许多教师看来,“写作,原本是写作者思想感情的流露、渲泄,是生命的一种表现形式”。一些名家要求作文时要“放飞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写作中拥有绝对的选择权力,写自己想写的内容,选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以我手写我心”。这样的“自我”中心论,必然使作文教学重体验、感悟、表现等。这样一来,“写那想的,想那新的”的“新概念”类的创新便弥漫了中学作文教学,独特、怪异、体现个性的作文便成了最受青睐的。而这些正是文学创作的特质。中学作文教学就这样不自觉地钻进了文学的圈内。
    3.它与教师把作文的目的定位于促进人的发展有关。许多教师认为,作文是为了健全学生人格,提升学生思想,培养学生人文情怀,纯化学生生活,一言以蔽之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于是无论是“作文——生活”论者,还是“作文——做人”论者等等,都把作文当做塑造人的手段,作文于是从一种素质一种能力变成了一种手段——文学的塑造人的手段。在这样一种思想观念驱导下,作文不是为了去叙写学生人格思想,而是为了去提升学生人格思想;不是为了去再现学生人文情怀,而是为了去培养学生人文情怀;不是为了去表述学生生活,而是为了去开拓学生生活。
    4.它还与高考导向及教师对文学的偏爱偏重有关。高考的话题作文倡导学生发挥个性,表现自己所体验的生活,即使是写议论文,也要求写得具有文学味,要能“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这实质上就是在倡导文学创作。由于高考的影响,广大学生无不努力使自己的文章文采化文学化。而广大教师无不“竭忠尽智”,作文教学几乎都是围绕文学写作来进行,办“文学社”,“写作兴趣小组”,等等。
    诚然,中学作文教学进行文学写作引导,让学生进行文学写作,这是完全必要的。但问题是,文学写作教学并不是中学作文教学的全部,甚至还应该强调的是,文学写作教学并不是中学作文教学的主体。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分析:
    1.从文章写作的动机来看,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写作的冲动与灵感,二是写作的某种实际需要。前者即是文学创作,而后者却并非文学创作,而是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实用型写作。
    2.从社会实际需要来看,“社会需要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的公民,他们有良好的教养和审美能力当然好,但社会不需要那么多的诗人、作家”。大多数学生将来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可能极少进行文学写作,写的最多的可能还是发言稿、实验报告、法律文书、调查报告、学术论文等等一类文章。
    3.从作文教学的目的来看,其目的不是培养作家、诗人,作文教学也没有必要主动地承担这一任务,任何文学才子都不可能依靠中学作文教学来产生。极少数写诗歌、散文、小说的学生,大概也不是中学作文教学的结果。当了作家、诗人的人也并不感谢中学作文教学。
    4.从国外中学作文教学的情况来看,像德国、日本、美国等,他们的作文教学大都以社会实用为目的,立足于学生进入社会实际的需要。如日本写作教材中设“书信和日记”、“生活和意见”。“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等作文题,实用性的特点显著。
    着眼于实用,着眼于学生未来工作、学习、生活需要的作文教学,才是健全的作文教学。高中作文教学,可以让一些学生尽显文学才华,但不能让一个学生缺失实用写作能力。
    三、作文教学过程的简单化问题
    首先,单一化的“写”及其每次作文都要求写出优秀作文的教学形式,使作文教学缺失了训练过程。这样的作文教学客观上一开始就把学生当作具备写作能力的人,而省去教师科学有序的作文指导,省去学生“创作”出优秀作品之前的较长时间的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这样,就必然把多写(也即多创作)等同于训练或达成能力的手段,把结果等同于过程。而“写”的时间和“写”的量又没有一个科学的规定,什么时间写仅凭教师的工作缓急或兴趣去决定,写多少就全凭教师的“经验”或“感觉”去决定。中学作文教学就这样变得无比简单和随意。
    其次,“多读多写”的“感悟”“自得”式的传统方法论,严重阻碍了作文教学的科学化进程。直到今天,人们还津津乐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悟得”方法,还沉浸在“功到自然成”的超然境界。作文教学既无学科体系,也无科学的训练体系,除了一味地“写”,也就别无他路了,也就显得无比的茫然和盲目。
    再次,由于文学化倾向的影响,一些人强调写作“最重要的一点是学生有了写作的冲动再写”,这使得作文教学研究放弃了对“没有写作冲动也要写”的探索与训练。我们知道,写作并非都是因冲动而生,并非都是有感而发。比如领导要求你写一篇发言稿,或工作总结,或先进人物的事迹材料等等。朱光潜先生曾说:“前人写旧诗,标题常用‘偶成’和‘赋得’的字样,‘偶成’者触兴而发,随时口占;‘赋得’者定题分韵,拈得一字,就用它为韵作诗。”“‘偶成’的作品全凭作者自己高兴,迫他写作的只有情思需要表现的一个内心冲动,不假外力。‘赋得’的作品大半起于外力催促,或者要满足一种实用的需要,如宣传、应酬、求名谋利、练习技巧之类。”由此可看出,“偶成”当是因“冲动”而生,但“赋得”却不是因“冲动”而生,恰恰是写不出来也要硬写的“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状态。又如唐人的“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显然也是“硬写”。中学作文教学在这些方面却一直弃之不顾,因此也就不可能作出有意义的深入的探索。
    可见,中学作文教学还缺少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还缺少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有效的训练。
    四、新的思考
    从以上情况看来,当今中学作文教学已经严重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已经不能担当起全面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特别是适应未来工作、学习、生活需要的作文能力的任务。为此,我们有必要对作文教学进行新的思考。
    1.必须把中学作文作为一个学科来看待,它是与中学数学、外语等学科相并列的一门基础学科,甚至是应该从语文学科中独立出来的一门学科。作为一门学科,它应该有自己的科学有序的内容体系,有自己明确的教学目的和要求,用以来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任务,为学生将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写作基础。
    2.必须明确作文课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作为能力,需要按照一定的方式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来达成,这就需要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训练体系,这种训练体系还应该具有可操作性,能为广大教师所采用。
    3.要有严密的教学计划,必须明确学生在中学各学段及整个中学阶段应达到的写作水平或写作能力。教师的上课及学生的训练应体现出渐进性,并且要考虑每一个作文单元在整个作文教学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要考虑每一次训练是为了达成何种能力。
    4.要改革高考只考话题作文的局面,努力探索真正能检测学生作文能力的考试方式。平时的教学,作文最好单独设科教学、设科考试,这样作文就不限于只是一道写作大题,它还应有其他方面的作文学科考试题,以便全面地检测学生的作文能力。
    一个人的写作能力,主要是在中学阶段打下基础,特别是理科学生,他们几乎只在中学学习写作。可见,中学作文教学对于一个人的未来及人生是多么重要!愿广大语文教师及其写作教学专家对当今中学作文教学进行新的探索,为作文教学做出崭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