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周德清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04 02:12:31
  • 《《红绣鞋·郊行》周德清原文和翻译》
  • 红绣鞋·郊行

    【元】周德清

    【一】

    茅店小斜挑草稕,竹篱疏半掩柴门,一犬汪汪吠行人。

    题诗桃叶渡,问酒杏花村,醉归来驴背稳。

    【二】

    穿云响一乘山,见风消数盏村醪,十里松声画难描。

    枫林霜叶舞,荞麦雪花飘,又一年秋事了。

    【三】

    雪意商量酒价,风光投奔诗家,准备骑驴探梅花。

    几声沙嘴雁,数点树头鸦,说江山憔悴煞。

    注释

    草稕[zhùn]:旧时酒家的标志。用草或布缀于竿头,悬在店门前,招引游客。俗称“望子”。

    题诗桃叶渡:《古乐府注》:“王献之爱妾名桃叶,尝渡此。献之作歌送之曰:‘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正迎接汝。’”

    问酒杏花村:杜牧《清明》:“借问酒家何处有?牧音遥指杏花村。”后因以“杏花村”指酒家。

    “醉归来”句:这里暗用孟浩然、李贺等人骑驴寻诗的故事。

    穿云响:山轿别名。因其穿行飞快,故称。

    一乘:一车四马,此指一副。

    村醪:乡民自制的村酒,俗名“见风消”。

    荞麦:北方一种粗粮作物,春秋两种。开白花,秋天开花较晚。

    秋事:秋收。

    了:完结,定局。

    “雪意”句:言有了下雪的象征,估计酒价要提高一些。商量,估计。

    “准备”句:这里用孟浩然骑驴踏雪、寻梅咏诗的故事。

    沙嘴:沙洲突出水中的地方。

    投奔:投向。

    沙嘴:沙洲突出水中的地方。

    数点:寥寥无几。出自隋炀帝的断句:“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

    江山憔翠杀:言江山寂寞、荒凉到了极点。憔悴,这里作寂寞、荒凉讲。

    赏析

    第一首没有说时间,但曲中提到桃叶渡、杏花村,应该是春季。“茅店小斜挑草稕”,“草稕”是什么东西?从前酒店都有标志,一般是高挑的酒旗,是一块高悬的白布或青布,上面可以写字,也可以不写字,又称为“青旗”“酒幌”“杏帘”等,如杜牧《江南春绝句》“水村山郭酒旗风”;辛弃疾《鹧鸪天》“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红楼梦》中元春省亲时黛玉帮宝玉题“杏帘在望”(即后来李纨居住的“稻香村”)诗“杏帘招客饮,再望有山庄”。这种酒招,有时候还会用一些其他东西替代,比如挂一把笤帚。《水浒传》第四回:“远远地杏花深处,市梢尽头,一家挑出个草帚儿来。智深走到那里看时,却是个傍村小酒店。”也有用草或禾杆捆成一定形状,就是“草稕儿”。元无名氏《盆儿鬼》杂剧第一折:“定下些新鲜的案酒菜儿,挑出这草稕儿去,看甚的人来。”

    “题诗桃叶渡,问酒杏花村,醉归来驴背稳”,古人写闲暇之行,往往用“骑驴”。骑着一头小毛驴,慢慢行来,别有一番趣味。如果换成高头大马,就不好了。古人说“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背上”(唐郑綮语,一说孟浩然语。见孙光宪《北梦琐言》)。诗人李贺每天骑一匹蹇驴,带一个小奚奴出游,去寻觅诗思,每得佳句,就写下来放入一个古锦囊中,晚上回去整理。宋陆游晚年居山阴,也常常骑毛驴到处游玩,他在诗中说自己“驴肩每带药囊行”(《山村经行因施药》)。骑驴出去的另一件事就是沽酒,张可久〔中吕·朝天子〕就有“蹇驴、和酒壶,风雪梅花路”语。

    第二首写秋日郊行。“山”,即“山轿”,滑竿一类的抬人工具。“穿云响”,大概是形容抬“山”的人吆喝的号子。村醪,即乡村酒店自酿的酒。十里松声,枫林叶舞,荞麦飘香,好一幅大好秋光。

    第三首写冬日郊行。“雪意商量酒价”,是说雪天沽酒不易,酒价可能会上涨了。“风光投奔诗家”,构思极巧。不说诗家因风光好而有了诗兴诗思,而是说风光自己跑到诗人家去请求描写。在古人眼中,骑着毛驴,踏雪寻梅,是极为风雅的韵事。据说唐代大诗人孟浩然就常常骑着毛驴,踏着白雪,去寻找梅花。但是冬天毕竟是寒冷的,是光秃秃、白茫茫的,所能听到看到的,也不过是“几声沙嘴雁,数点树头鸦”而已。结句也极有奇思,用拟人的手法,把冬天的萧瑟,比喻为江山的憔悴,很有新意。

    作者简介

    周德清(1277-1365)元代文学家。字日湛,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高安市杨圩镇睱塘周家)人。北宋词人周邦彦的后代。工乐府,善音律。终身不仕。著有音韵学名著《中原音韵》,为我国古代有名的音韵学家。元代卓越的音韵学家与戏曲作家。《录鬼簿续篇》对他的散曲创作评价很高,然其编著的《中原音韵》在中国音韵学与戏曲史上却有非凡影响。「德清三词,不惟江南,实天下之独步也。」《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31首,套数3套。至正己(1365)卒,年八十九。

  • 《《塞鸿秋·浔阳即景》周德清原文和翻译》
  • 塞鸿秋·浔阳即景

    【元】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

    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释

    浔阳:今江西九江市。

    即景:写眼前景物。

    练:白绢。

    淮山:泛指长江以北淮河流域的山。

    淀:同“靛”,即靛青,一种青兰色染料。

    江帆:江面上的船。

    “新月”句:新月开始像团扇那样圆了起来。

    塞鸿:边地的鸿雁。

    新月初学扇:言新出的月亮,圆得象团扇似的。班婕妤《怨歌行》:“裁成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译文

    万里长江犹如一条长长的白色绸缎伸向远方,淮河两岸青翠的远山连绵起伏。

    几片白帆,箭一般地驶过了江面;山上的清泉从高耸陡峭的悬崖上飞奔而下,仿佛迅捷的闪电。

    晚云迷漫凝成晶莹的露珠,新月半圆犹如扇面。

    从塞外归来的大雁在高高的天上一字排开,宛如一条细细的银线。

    赏析

    长江万里白如( 练),淮山数点青如( 淀),江帆几片疾如( 箭),山泉千尺飞如( 电),晚云都变(露 ),新月初学( 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 这首诗用( 比喻)式( 对偶)句,描绘了浔阳秋景。通篇押( an)韵。

    浔阳,即今九江市。长江流经此地这一段又名浔阳江。这首元散曲乃作者傍晚登浔阳城楼的即兴写景之作,写浔阳的景色。

    全篇七句四十五字,却尺幅万里。分则一句一景,宛如七幅山水屏画,七个风景镜头,千姿百态,各放异彩;合则构成浔阳江山的立体壮观,好似一部名胜风景影片。其间远近高低,动静明暗,声光色态,无不咸备。真是气象万千而又和谐统一,壮丽雄奇而又韵味无穷。

    在一个新月初生的秋夜,作者江畔极目,饱览了逍酣的秋色,不禁逸兴遄飞,发出了深情的咏赞。一上来就连用四个属对工整的排句,铺叙江天的景色,有如贴锦、刺绣一样,使江山秀色更加集中、更加动人。万里长江止息了它翻卷的惊涛,静静地向东流去。在月光的映照下,反射出银色的光泽,宛如平铺着一条白色的绸带。远处的青山肃穆地矗立在江边,苍茫的夜色把它映衬得更加翠绿。

    如果说一、二句描绘山水是从大处落墨,取神于静穆的话,那么三、四句则着眼于刻画具体景物的动态美,使之大小相形,动静相映,增加其层次和变化的美感。几片征帆东去如箭,一泓山泉直泻如电,这是多么健捷的景观啊。置身其间,能不令人神观飞越吗?“晚云”两句也是排偶句法,转写天际的秋色,同样充满了诗情画意。晚霞收尽,天气变凉,水气凝成了白色的露珠。初升的新月,虽未团圆,却也有欲圆之势。因为团扇是圆的,用它来形容待圆之月,故曰“初学扇”。写了如珠的秋露和如珪的秋月,接下去就轮到秋天的宠禽――鸿雁了。作者在徜徉水际、目送征帆的当儿,回首北顾,只见一行塞雁隐现天际。它是那样高、那样远,看上去宛如悬在云端的一缕细线。当诗人把我们的目光引向无尽的碧天时,曲子也就戛然而止了。这种结法韵味高远,俊爽有致,是很耐人寻味的。

    从艺术手法上讲,它采取大排偶法,将一些典型的景物整齐地组织在一起,用所谓意象叠加的技法,直叙景物,不加评议。纯用形象来感动读者,征服读者。在这一点上是很成功的。

    创作背景

    浔阳江,即长江流经江西九江的那段。此曲是作者傍晚登浔阳城楼的即兴写景之作,具体作年不详。

    作者简介

    周德清(1277-1365)元代文学家。字日湛,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高安市杨圩镇睱塘周家)人。北宋词人周邦彦的后代。工乐府,善音律。终身不仕。著有音韵学名著《中原音韵》,为我国古代有名的音韵学家。元代卓越的音韵学家与戏曲作家。《录鬼簿续篇》对他的散曲创作评价很高,然其编著的《中原音韵》在中国音韵学与戏曲史上却有非凡影响。「德清三词,不惟江南,实天下之独步也。」《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31首,套数3套。至正己(1365)卒,年八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