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人牙慧是贬义词吗
拾人牙慧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也比喻窃取别人的语言和文字。那么,下面大家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它是不是贬义词吧!
拾人牙慧是贬义词吗
是
成语辨析
【辨形】:慧:不能写作“惠”。
【近义词】:拾人涕唾、人云亦云、鹦鹉学舌以讹传讹
【反义词】:标新立异、独辟蹊径、独树一帜、与众不同等。
【用法】:贬义词;一般用于谓语、宾语。
【结构】:动宾式。
拾人牙慧造句
1、他只是鹦鹉学舌,拾人牙慧罢了。
2、这篇论文毫无见地,不过拾人牙慧而已。
3、书中提到了一个似是而非的方案,而且还是拾人牙慧。
4、写论文要有创见,不可拾人牙慧。
5、这件作品的设计理念,有拾人牙慧之嫌。
6、发表意见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而不要拾人牙慧。
7、小弟这场演讲的内容只是拾人牙慧而已,请多多指教!
8、他没有真才实学,只是拾人牙慧,别人没有看穿罢了。
9、个别人,一留学外国,便拾人牙慧。
10、他喜欢拾人牙慧,怎知用得不恰当,反而闹了笑话。
11、这副春联的词语能别出新意,不拾人牙慧,十分难得。
12、写文章如果只是人云亦云、拾人牙慧,那文章就没有什么价值。
13、写作文要有新意,不可拾人牙慧。
14、我要的是创新的点子,而不是拾人牙慧的'老套。
15、在现今的学术界,有没有拾人牙慧的人存在呢?
16、这个节目只是把外国节目型态照抄,拾人牙慧而已。
17、这是拾人牙慧的看法,缺乏创意。
【拾人牙慧是贬义词吗】
【成语】
拾人牙慧
【拼音】
shí rén yá huì
【释义】
拾:捡取;牙慧:指别人说过的话。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也比喻窃取别人的语言和文字。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
解释:中军将军殷浩说:“康伯还没有学到我牙缝里的一点聪明。”
【近义词】
步人后尘 矮子看戏 人云亦云 吠影吠声 拾人涕唾 随声附和 鹦鹉学舌 追随骥尾 以讹传讹
【反义词】
标新立异 别具匠心 尽去陈言 别具肺肠 独辟蹊径 别具慧眼 独到之见
【用法】
贬义词;一般用于谓语、宾语。
【成语故事】
东晋时候,有一个名叫殷浩的人,字深源,陈郡长平县(今河南西华县)人,豫章太守、光禄勋殷羡之子。他是东晋时期大臣、将领、清谈家。
殷浩见识度量清明高远,年少负有美名,尤其精通玄理,与叔父殷融都酷爱《老子》、《易经》。殷融舌战辩论斗不过殷浩,著书立说则胜过殷浩。殷浩因此被那些风流辩士们所推崇。有人曾问殷浩:“将要做官而梦见棺材,将要发财而梦见大粪,这是为何?”殷浩回答说:“官本是臭腐之物,所以将要做官而梦见死尸;钱本是粪土,所以将要发财而梦见粪便。”当时的人都将他的此番言论认为是至理名言。
后来太尉、司徒、司空三府征召殷浩为官,他都推辞不就任。后来征西将军庾亮征召他为记室参军,多次升任至司徒左长史。安西将军庾翼又请做司马。后任命为侍中、安西军司,殷浩都称病不就职。隐居荒山,将近十年,当时的人将他比作管仲、诸葛亮。
永和二年(346年)三月,卫将军褚裒推荐殷浩,殷浩被征召任命为建武将军、扬州刺史。殷浩上疏辞让,并写信给司马昱,陈明心愿。而后又几番征召,从三月直至七月,才接受征召,入仕为官。
因为他当过“中军”的官职,所以被人称为“殷中军”。他曾被任命为“建武将军”,统领扬州、豫州、徐州、兖州、青州的兵马,后因作战失败被罢官,并流放到信安(今浙江省境内)。
殷浩有个外甥,姓韩,名康伯,非常聪明,也善于谈吐,殷浩很喜欢他,但对他的要求却十分严格。殷浩被流放时,康伯也随同前往。有一次,殷浩见他正在对别人发表言论,仔细一听,康伯所讲的,完全是抄袭自己的片言只语,套用自己说过的话,没有他个人的创见,却露出自鸣得意的样子,很不高兴,说:“康伯连我牙齿后面的污垢还没有得到,就自以为了不起,真不应该。”
【造句举例】
写文章如果只是人云亦云、拾人牙慧,只是重复别人的内容,没有自己的观点,那文章就没有什么价值。
殷浩,晋时人,曾当过“中军”的官职,因此人称“殷中军”。这人爱好《老子》和《易经》等书,能说会道,谈起话来,没完没了似的。
据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说:殷中军有个外甥,姓韩,名康伯,非常聪敏,殷浩很喜欢他。有一次,殷浩见韩康伯同别人议论,有夸夸其谈、自鸣得意的神态,殷浩便批评他道:“康伯未得我牙后慧!”
凡是蹈袭他人的片言余论,套用别人说过的话,而毫无自己的创见,就叫“拾人牙慧”。清朝人袁枚《寄奇方伯书》:“著书之说,最怕雷同,拾人牙慧;賦诗作文,都是自写胸襟。”
“拾人牙慧”,也叫“拾人涕唾”或“拾人唾余”,好比捡了别人咀嚼过的一些东西,当作珍宝,还要冒充为自己的,向人显示。
《沧浪诗话》的作者南宋人严羽在《答吴景仙书》中说:我的《诗话》“是自家闭门凿破此片田地,即非傍人篱壁、拾人涕唾得来者。”金人元好问《题中州集诗后》有句道:“北人不拾江西唾,未要曾郎借齿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