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纪事》载有一则故事。
唐初,“枣强尉”(枣强,县名,今河北冀县;县尉,掌管一县军事的官)张怀庆,不学无术,专爱抄袭名人诗句,冒充雅士。当时朝中有一大臣,名李义府写了一首《堂堂词》:
镂月为歌扇,裁云作舞衣;
自怜回雪态,好取洛川归。
张怀庆竟把这首诗整篇照抄,只在每句前面硬添二字,把五言改成了七言,就算是自己的创作了:
生情镂月为歌扇,出性裁云作舞衣; .
照镜自怜回雪态,来时好取洛川归。
人们读了张怀庆的这首诗,无不哗然大笑。有人更讥评道:“活剥张昌龄,生吞郭正一!”
张昌龄和郭正一,都是当时以文词闻名的朝中要人,唐髙宗的诏书和朝廷文告,多半出自他们的手笔。
这个故事,《大唐新语•谐谑》中也有记述。
后来人们比喻生搬硬套、或剽窃照抄别人现成的词句、理论、经验等等,而不知融会变通,就叫做“生吞活剥”。
同时,由于“镂月为歌扇,裁云作舞衣”这两句诗,人们形容工艺精美、制作巧妙,就叫做“镂月裁云”。
明清间思想家黄宗羲《寿李杲堂五十序》:“始知今天下另有一番为古文词者,聚敛拆洗,生吞活剥,大言以为利禄之谋。”
《毛泽东选集》卷三《改造我们的学习》:“他们从欧美日本来,只知生吞活剥地谈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