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君章第十七
《事君章第十七》选自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孝经》。这一章是说明首章“中于事君”的道理。贤人君子在朝为官,应当忠心事上,图谋国事,然后君臣上下才能够相亲相爱。
【原文】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诗》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注释】
进:上朝见君。孔传:“进见于君,则必竭其忠贞之节,以图国事,直道正辞,有犯无隐。”
退:下朝回家。
将顺其美:这里是说,君王的政令、政教是正确的、美好的,那么就顺从地去执行。将,执行,实行。
上下能相亲也:概括而言,臣能效忠于君,君能以礼待臣,君臣同心同德,就能相亲相爱。孔传:“道(导)主以先王之行,拯主于无过之地,君臣并受其福,上下交和,所谓相亲。”
“心乎”四句:语出《诗经·小雅·隰桑》。原诗相传是一首人民怀念有德行的君子的作品。
【译文】
孔子说:“君子奉事君王,在朝廷之中,尽忠竭力,谋划国事;回到家里,考虑补救君王的过失。君王的政令是正确的,就遵照执行,坚决服从;君王的行为有了过错,就设法制止,加以纠正。君臣之间同心同德,所以,上上下下能够相亲相爱。《诗经》里说:‘心中洋溢着热爱之情,相距太远不能倾诉。心间珍藏,心底深藏,无论何时,永远不忘!’”
【解读】
这一段是说明如何事君,即如何对长上、领导尽忠。所谓移孝作忠,把孝心推移到对国家、人民,就是尽忠。
君,君主。孝子在朝廷奉事君主时应有的表现。《孝经》论孝,核心却是以孝劝忠,以孝治天下,本章置于《丧亲章》前为压卷之章。《三国志》记载,孙权让严唆背小时候念过的书,严唆背起《孝经》“仲尼居”来,张昭骂他是“鄙生”,说道:“臣请为陛下诵之。”他诵的是“君子之事上”。结果,在场的大臣们“咸以昭为知所诵”。可见《孝经》的事上忠君思想深入人心,有学者批判《孝经》乃是“变相《忠经》”,是很有道理的。
孝经简介
《孝经》是阐述孝道和孝治思想的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历代儒客研习之核心书经。儒家十三经之一。
传说是孔子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自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注解者及百家。现在流行的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注,宋代邢昺疏。全书共分1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