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州官放火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10 11:23:44
  • 《州官放火的成语故事、意思》
  • 州官放火的成语故事、意思

    南宋诗人陆游编著的《老学庵笔记》卷五,记有如下一则故事:

    有个名叫田登的州官,自以为官居一州之长,作威作福,不准属下各级官吏和全州百姓叫他的名字,也不准写他的名字。谁要是偶一不慎,说了或写了 “登”字,他听到、看到或知道以后,就要以触犯名讳、侮谩长官的罪名惩处。于是该州人们都小心谨慎,忌用“登”字,连和“登”字同 音的字也都一律避讳。例如要说“点灯”就说作“点火”。尽管时刻小心,仍不免常有军民吏属为此而挨打受罚,真是 苦不堪言。

    那年上元节(旧历正月十五,也叫灯节),照例要放灯三天。事先衙门里还发出布告,到处张贴,通知家家户户预作准备。写布告的官吏,不敢写“灯”字,竟写成:“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人们看了布告,不禁啼笑皆非。从此便产生了“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这样一句讽刺性的成语。

    后来,形容横蛮无理的霸道作风—自己可以胡作非为,却禁止别人的正当行为,就往往用这句成语。

    《红楼梦》第七十七回,袭人笑着向宝玉说:“可是你‘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我们偶说一句妨碍的话,你就说不吉利,你如今好好的咒他,就该的了? ”

    这句成语也可简作“州官放火”。

  • 《州官放火的意思和造句、故事、近义词和反义词》
  • 【成语】

    州官放火

    【拼音】

    zhōu guān fàng huǒ

    【释义】

    允许当官的放火胡作非为,不允许老百姓点灯照明。指有权势的人自己可以胡作非为,老百姓却连正当活动也要受到限制。讽刺某些有权势的人做事存在两套标准,自私自利。

    【出处】

    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第五卷:“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於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解释:田登做了州官,他忌讳别人直呼他的名字(由于他名字的“登”,与“灯”谐音。他不许身边的人,在谈话时,说到任何一个与“登”同音的字。)触犯了他这规矩的人,必定(让他)大怒。官吏、兵卒大多(因此)遭受鞭打。在这种情况下全州的老百姓,只好称“灯”为“火”。正值上元节放灯的日子,(官府)允许人们在州的辖区内游览赏玩。于是官吏就在发布于闹市的文书上写到:“本州按照惯例,放火三天。”

    【近义词】

    肆意妄为 胡作非为

    【反义词】

    【成语故事】

    在北宋时期,有个叫田登的太守,为人心胸狭隘,专制蛮横,经常欺负老百姓,但是百姓们是不敢怒也不敢言。

    因为他叫田登,名字里有和“登”字。所以田登不许百姓在谈话时说到任何一个与”登”字同音的字。说到他这个忌讳,还真有些来历……

    蒲田村,一个依山傍水的村庄,方圆几千里,山、塘、田、地……树木茂盛,水清田肥。这些地方,大多都归村上的富翁“田百万”所有。这个老地主——田百万,虽家中良田万倾,但身边却无一子。于是,他到处花重金请风水,请高人卜卦。到了40岁时,终于得了一个儿子,视他为掌上明珠。算命的说:“晚年得子,必定升官晋爵,金银财宝滚滚而来。”于是,他为儿子早日登科、做官,一步登天,就取名叫“田登”。

    田登,出生的时候早产,大大的脑袋,两只极小极小的鼠眼,眉不清,目不秀,身材矮胖。从小顽劣,又是出自富豪之家,便总是欺负别人,而小朋友们也常常拿“凳子”取笑他。他受不了这个气,便向他爹田百万说:“他们都拿‘凳子’取笑我,我长大当官以后,一定要让所有人都不说这个字。”

    田登当官后,命州内的百姓不许说与“登”同音的字,要用某字来代替——花园里的灯心草叫做开心草,灯台、灯罩、灯笼得叫亮托、遮光、路照,太守出门登车得说驾车,就连吹捧太守“登峰造极”也得说“爬峰造极”……谁要是触犯了他这个忌讳,便要加上“侮辱地方长官”的罪名,轻则挨板子,重则判刑。

    于是,只要是与”登”字同音的,都要其它字来代替。谁要是触犯了他这个忌讳,便要被加上”侮辱地方长官”的罪名,重则判刑,轻则挨板子。不少吏卒因为说到与”登”同音的字,都遭到鞭打。

    一天,太守田登正在堂中坐着,一个仆人被衙役带上公堂。仆人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大声求侥:“冤枉呀!太守大人,今天我也没干什么呀!只是天刚亮,我就去厅前闭灯,不知犯了什么罪,被衙役蹬了一脚,差点被蹬下凳子。”太守田登一听,大怒,命人把仆人捆了个五花大绑,吼道:“大胆刁民,竟敢犯了我的忌讳还不知罪,拉下去,赏五十大板”……

    从此以后,太守府中上下,人人都不敢直呼他的“名讳”了……

    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马上要到来了,按照以前的习惯,州里要点三天花灯表示庆祝,州府的衙役贴出告示,让百姓按时来观灯。这次可让出告示的小官感到为难,用“灯”字要触犯太守的忌讳,不用“灯”字意思又表达不明白。想了好久,写告示的小官灵机一动,把“灯”字改成了“火”字。这样,告示上就写成了“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告示贴出后,百姓们看了都很惊慌,尤其是一些外地来的客人,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还真以为官府要在城里放三天大火呢!都纷纷收拾行李,争着离开这是非之地。当地的百姓,平时就对田登的蛮横无理已经非常不满,这次看了官府贴的告示,更是气愤万分。

    于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个典故就一直流传到现在……

    【造句举例】

    城管打人就是严格执法,小贩反抗就是暴力抗法,难道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么?

  • 《州官放火的意思解释和道理、故事、造句》
  • 【成语】

    州官放火

    【拼音】

    zhōu guān fàng huǒ

    【释义】

    允许当官的放火胡作非为,不允许老百姓点灯照明。指有权势的人自己可以胡作非为,老百姓却连正当活动也要受到限制。讽刺某些有权势的人做事存在两套标准,自私自利。

    【出处】

    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第五卷:“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於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解释:田登做了州官,他忌讳别人直呼他的名字(由于他名字的“登”,与“灯”谐音。他不许身边的人,在谈话时,说到任何一个与“登”同音的字。)触犯了他这规矩的人,必定(让他)大怒。官吏、兵卒大多(因此)遭受鞭打。在这种情况下全州的老百姓,只好称“灯”为“火”。正值上元节放灯的日子,(官府)允许人们在州的辖区内游览赏玩。于是官吏就在发布于闹市的文书上写到:“本州按照惯例,放火三天。”

    【近义词】

    肆意妄为 胡作非为

    【反义词】

    【成语故事】

    在北宋时期,有个叫田登的太守,为人心胸狭隘,专制蛮横,经常欺负老百姓,但是百姓们是不敢怒也不敢言。

    因为他叫田登,名字里有和“登”字。所以田登不许百姓在谈话时说到任何一个与”登”字同音的字。说到他这个忌讳,还真有些来历……

    蒲田村,一个依山傍水的村庄,方圆几千里,山、塘、田、地……树木茂盛,水清田肥。这些地方,大多都归村上的富翁“田百万”所有。这个老地主——田百万,虽家中良田万倾,但身边却无一子。于是,他到处花重金请风水,请高人卜卦。到了40岁时,终于得了一个儿子,视他为掌上明珠。算命的说:“晚年得子,必定升官晋爵,金银财宝滚滚而来。”于是,他为儿子早日登科、做官,一步登天,就取名叫“田登”。

    田登,出生的时候早产,大大的脑袋,两只极小极小的鼠眼,眉不清,目不秀,身材矮胖。从小顽劣,又是出自富豪之家,便总是欺负别人,而小朋友们也常常拿“凳子”取笑他。他受不了这个气,便向他爹田百万说:“他们都拿‘凳子’取笑我,我长大当官以后,一定要让所有人都不说这个字。”

    田登当官后,命州内的百姓不许说与“登”同音的字,要用某字来代替——花园里的灯心草叫做开心草,灯台、灯罩、灯笼得叫亮托、遮光、路照,太守出门登车得说驾车,就连吹捧太守“登峰造极”也得说“爬峰造极”……谁要是触犯了他这个忌讳,便要加上“侮辱地方长官”的罪名,轻则挨板子,重则判刑。

    于是,只要是与”登”字同音的,都要其它字来代替。谁要是触犯了他这个忌讳,便要被加上”侮辱地方长官”的罪名,重则判刑,轻则挨板子。不少吏卒因为说到与”登”同音的字,都遭到鞭打。

    一天,太守田登正在堂中坐着,一个仆人被衙役带上公堂。仆人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大声求侥:“冤枉呀!太守大人,今天我也没干什么呀!只是天刚亮,我就去厅前闭灯,不知犯了什么罪,被衙役蹬了一脚,差点被蹬下凳子。”太守田登一听,大怒,命人把仆人捆了个五花大绑,吼道:“大胆刁民,竟敢犯了我的忌讳还不知罪,拉下去,赏五十大板”……

    从此以后,太守府中上下,人人都不敢直呼他的“名讳”了……

    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马上要到来了,按照以前的习惯,州里要点三天花灯表示庆祝,州府的衙役贴出告示,让百姓按时来观灯。这次可让出告示的小官感到为难,用“灯”字要触犯太守的忌讳,不用“灯”字意思又表达不明白。想了好久,写告示的小官灵机一动,把“灯”字改成了“火”字。这样,告示上就写成了“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告示贴出后,百姓们看了都很惊慌,尤其是一些外地来的客人,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还真以为官府要在城里放三天大火呢!都纷纷收拾行李,争着离开这是非之地。当地的百姓,平时就对田登的蛮横无理已经非常不满,这次看了官府贴的告示,更是气愤万分。

    于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个典故就一直流传到现在……

    【造句举例】

    城管打人就是严格执法,小贩反抗就是暴力抗法,难道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