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执教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1 21:13:59
  • 《课例研修|观余映潮老师执教《记承天寺夜游》》
  • 不逾矩而从心所欲

    ——观余映潮老师执教《记承天寺夜游》

    益阳市赫山区万源学校 杨玲

    余映潮老师执教《记承天寺夜游》,分“理文章大意”“析课文结构”“赏千古名句”三大板块,分别抓住关键词句、表达方式和比喻修辞设计主问题,理性构建,感性表达。“板块式”和“主问题”,它们让语文课堂,不逾矩而从心所欲。

    板块式教学,不逾矩,意味着取舍。

    语文阅读教学“百花齐放”,却也“百家争鸣”,“教什么”变得随意、茫然和无所适从。板块式教学,让教师理性思考后合理取舍。

    全盘把握教材编排体系,深入挖掘文本核心价值,方能合理取舍。

    《记承天寺夜游》在单元的定位“古代诗文”,单元导读语说“整体感知内容大意”,课后习题要求“朗读并背诵课文”,这些都是“不逾矩”的提示。就文本核心价值而言,《记承天寺夜游》美妙在何处?余老师对此框定的板块是“结构”和“名句”。“取”了这三大板块,自然就“舍”了其他,课堂因此眉目清明。

    “板块式”说的是课堂整体设计,“主问题”指向课堂整体操作。

    “主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开合自如,从心所欲,意味着提炼。

    主问题,必须有精准性,有开放度,能支撑起课堂长时间参与深层次的阅读活动,它要求教师打通“教法”和“学法”,它既是教师解读文本的着眼点,又是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的着手处。

    如“赏千古名句”板块,可以从虚实结合、动静相生、用词之妙等方面展开,但余老师将这些都提炼在“比喻”这个主问题之下。“这一句为什么好”,这是在精准地聚焦。“请来表述你的欣赏”,余老师将束缚减到尽可能少,学生自然畅所欲言。“放开”学生发言,又自然地“收拢”在“比喻”之下,最后用“不著一字而尽得风流”和八个四字词语言其美,余老师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匠心独具。

    “板块式”,合理取舍,不逾矩。“主问题”,精准提炼后放开去,从心所欲。自律而自由。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堂设计和操作上高度“自律”,去理性构建课堂的充分的自由。

    因声求气诵妙文,返璞归真品名句

    ——观余映潮老师执教《记承天寺夜游》有感

    雅礼洋湖实验中学 蒋超群

    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里评价《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是苏轼的绝世妙文,而在学习完余映潮老师执教的这堂课后,我深深地觉得,余老师这堂课也是一堂绝世妙课。

    一、诵读,体会情感之微妙

    《记承天寺夜游》作为一篇言简义丰的短文,虽然只有85个字,但其中既有喜悦又有哀愁,既有自由洒脱又饱含无奈和忧伤,如何教才能让学生透过词句体会到作者这些微妙的情感呢?

    这节课上,余老师主要运用“因声求气”的方法,通过设计层层深入的朗读,引导学生慢慢地沉入文本,贴近文字,触摸到了作者的灵魂。何谓“因声求气”?“声”指节奏、音调平仄、押韵,“气”指情感、气势,“因声求气”就是通过感受诗文语言的音韵、节奏来把握作品的精神。余映潮老师这节课上的朗读设计更是将“因声求气”这一传统方法发挥得淋漓尽致。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读出一点文言文的味道”,指导学生读好“念”、“盖”、“但”这三个关键词,尝试把这三个词的读音拖长,并且放慢语速,读出感叹和遗憾的味道;再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读出一点夜游的兴味”,读出“欣然”和“亦”这两个词语中蕴藏的愉悦和惊喜;三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读出一点复杂的情愫”,读出一个遭贬“闲人”的失意和落寞。三次朗读,每一次朗读都有不同层次的要求,都有不同层次的指导,绝非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余老师在这一环节中,指导学生从语音、语调、停顿、语气、表情等多方面去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可以说,学生每朗读一次,他对文本的理解就深了一层,对情感的体验就多了一分。

    反观自己平时的课堂是如何处理朗读的呢?似乎更多关注的是学生读的声音、读的形式和读的技巧,甚至于有时为了赶进度,让学生齐声朗读一遍就草草收场了。看似书声琅琅,其实有口无心,我们只是让学生张开了嘴巴,却没有打开他们的心。学习了余老师的朗读设计,我为平日低效重复的朗读指导感到汗颜,同时也深刻地体会到什么才是真正有效的、有层次的朗读指导。

    二、背读,分析结构之美妙

    《记承天寺夜游》这样一篇绝世妙文,妙处甚多,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最容易忽视的就是它美妙的结构,余映潮老师却巧妙地捕捉到了这一点。在这个环节中,余老师如稚气未脱的顽童般,和学生们做起“游戏”来——你们背一遍,老师就教给大家一些知识。

    在余老师层层深入的点拨下,学生逐步体会到这一篇“神品”灵动而又缜密的结构。第一遍背,学生不仅知道了这篇文章是叙议结合的佳作,第一层是叙述,第二层是抒情议论,还明白了原来表达方式也可以是划分层次的依据;第二遍背,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了解到第一层的叙述中还可以细分为记叙和描写;第三遍背,学生收获到古人作文时的典型笔法——起承转合,并且这四个层次中还包含着作者不同的心情。

    余老师看似只是告诉了学生一些知识,其实是给学生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学生看似只是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用笔记录了下来,其实是加深了对文章章法的理解。但是,关于这一环节,我也有一处疑惑:文章结构的这些妙处,是由教者直接告诉学生更好,还是引导学生自己去体会更好?我们常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那么,教者是否可以先通过设计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他们深入地揣摩文本之后再进行适当的点拨呢?

    三、赏读,品味语言之精妙

    学生经过大半节课的诵读、背读后,已经对文本有了深入的理解和思考。这时,余映潮老师体贴地说道,“同学们已经很累了,让我们休息一下吧,再做一件安静的事情。”顺畅地过渡到了本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欣赏“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千古名句。

    听完余老师这句话,我在想:为什么此时不安排学生出声诵读了呢?真的只是出于对学生的体贴么?会不会还可能因为品味词句比较适合于默读,毕竟默读不受节奏和速度的限制?会不会是余老师此时想要营造出不同的课堂氛围,让课堂“静下来”,让思维“动起来”?无论何种原因,我认为余老师此时让学生做这么一件“安静的事情”实乃明智之举。

    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我们的语文课,不论创设了多么丰富的活动,设计了多么精巧的环节,最终一定要落到语言和文字上面去。这篇绝世妙文中有不少美词佳句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但是余老师只取其中一瓢饮,聚焦于文中写景句的欣赏。这个环节最令我叹服的是余老师对学生回答的评价语,他绝不会用一句轻飘飘的“你真棒”来予以肯定,也不是一个从不否定学生的“好好先生”。当学生说作者以明月自喻,以黑夜比喻朝廷时,余老师在肯定她的思绪开朗时也纠正了她这种牵强附会的说法;当学生说这一句既写出了月光的澄澈洁白,也写出了竹柏影子的交错纵横时,余老师在他的回答上进一步阐述其中动和静的相互映衬;当学生说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微妙的心境时,余老师轻轻地用一句“一切景语皆情语”进行高度的概括。

    这一环节中,最令人拍案叫绝的莫过于余老师在最后用八个四字词语对这一美句的品析,其中涉及修辞、悬念、意境、情感、结构等多方面内容,这三十二个字不仅体现出余老师思想之凝练,语言之简练,更彰显其文本解读之老练。我想,无论时代如何演变,无论科技如何发展,文本解读能力是语文教师永远的基本功。

    大道至简,大象无形。也许在我们平日的观念里,更多的是追求课堂的新颖,但是余映潮老师用这一堂课告诉我们,语文课也可以如此朴实,如此自然。

  • 《喜欢吃骂的傻瓜》
  •     某教师执教多年,素以严厉行事,加之身材魁梧,声如闷雷,人皆畏之三分。可某教师对自身形象似毫不在意,该批照批,该惩照惩,我行我素。

        学生尤怕某教师上课提问,因为刁钻古怪之问题如若答不正确必将招致一通狠批臭骂。久而久之,学生们也摸出门道,每每问题提出,目光万万不可上眺,他必斥你骄傲自满;目光万万不可下瞧,他必喝你心虚胆寒……故只有使目光不高不低、不偏不斜,装作若无其事,心地坦然之态才有可能不被拉起回答间题。怨归怨,怕归怕,课还得照上。于是只要某教师往讲台前一站,下面同学都屏一口气,全班鸦雀无声,异常寂静。可学生必竟是学生,总会有疏漏之处。上课走神、作业出错、答非所问、考试失分,实在是防不胜防。于是便有同学轮番赶往办公室自作检讨、订正作业、查漏补课,不搞得水落石出休想返回。因此人人皆将被某教师宜召当做骇事。课余饭后,往往有某个同学正侃得来劲之时,被轻拍肩膀,告之:“某教师有请。”顿时侃者戛然而止,大惊失色,仓皇而去。骗人者自然忍俊不禁,于是又免不了一通追打、笑骂……

        苦归苦,很归恨,时光飞逝,转眼新学年即将开始。传闻,任课老师将有变更。消息传至班内,群情激荡。要喜不敢喜,要欢不敢欢,不过,大伙儿都大松一口气。

        新教师又年轻又和蔼,上课和风细雨、自自在在,再也不必提心吊胆,也没了轮番去办公室受训的恐惧。时间久了,大家都觉得仿佛少了些什么,又实在说不分明。偶尔有人说道:“想当年某教师在时,那该……”于是立刻遭到汕笑:“天下竟有这等喜欢吃骂的傻瓜!”

        如此又是数月。时常有人说道:“想当年某教师在时,那该……”忽一日,传来消息,某教师将在年级范围内开设选修课,于是报名者踊跃,旁听者无数……

        至此,才发觉自己实在是喜欢某教师之严,天下也真有这等喜欢吃骂的傻瓜。

  • 《名副其实的全力老师》
  •     北京师范大学附中的全力教师,执教9年来勤勤恳恳地工作,师生们都说:全力教师真是名副其实。

        1982年,她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成为一名数学教师。她既当班主任,经常和同学们谈心,做思想工作,每天还要把没改完的作业带回家,一天到晚忙得不亦乐乎。家里人和同事们都劝她注意休息,她总是幽默地说:“我不全力工作能对得起我这名字吗?”

        1986年夏天,组织上打算让她半脱产去北大读研究生。她得知消息,非常高兴,生怕错过了这次难得的深造机会。可家里人都有顾虑,劝她说,“你半脱产走读,边教学边进修,累得很,而且要坚持4年,谈何容易!再说,你都30岁了,还没要孩子,一读书又要推迟4年……”全力耐心地说服了家里人,她利用假期复习了一些功课,一开学便跨进了北大校门。

        全力开始既当学生,又做先生了,时间便抓得更紧。她常常是在北大听完课之后,立即乘车返回师大附中给学生们上课,坚持了4个春秋,从不间断。

        在北大进修时,她发现,把计算机引人中学的教学和管理之中,是一种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于是,她决定改学计算机软件,主攻计算机辅助教学这一方向。她一边学,一边试着把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引入课堂教学。在讲授“极限”等内容时,她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把教学内容输入程序,使计算机迅速而准确地绘制出‘清晰、美观的图形,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一些疑难问题的理解也更深、更透了。同学们都说:“上全老师的数学课真有趣,不用费劲就把知识掌握了。”1989年,在北京市青年教师评优课活动中,全力讲授的数学课以其新颖、生动、深刻、有趣,受到评委们的一致好评,被评为优秀课。

        有人问全力老师;。你研究生毕业了,还取得了硕士学位,将来是否会‘跳槽’呢?”全力恳切地回答说:“我的名字就是我的座右铭。我要为教育事业竭尽全力!”

  • 《春游的美好》
  •     今天下午。我去上储老师执教的小作家高级班,没想到,一到学校,老师就把我们带上了大客车,去位于江宁县的风景名胜区百家湖参观。
        在车上,同学们谈笑风生,我的心情格外舒畅,储老师一边打手势一边带领我们唱歌,欢乐的歌声和笑声不时地传出车厢。回荡在空中。
        “到了,到了!”随着同学们的惊叫声,我伸头向外望去,只见一片巨大的湖泊展现在眼前。车还没停稳,同学们就迫不及待地跳下车,奔进了门口的大广场里。这个广场中央有一个大花坛,花坛里有高贵典稚的玫瑰,素净淡稚的菊花;还有妖艳奔放的牡丹,争奇斗艳的一串红……尽管已是金秋时节,没有美丽的蝴蝶在翩翩起舞。也没有勤劳的蜜蜂在繁花间采蜜,但一阵阵随风飘来的清香仍使人陶醉。
        储老师带领我们往前走,来到了“菲尼克斯凤凰坛”。我们从草坪中的小径中走出来。踏上了凤凰坛那用大理石砌成的阶梯。我一边走一边用手摸着用纯白大理石雕刻而成的栏杆。到了坛顶,有一座红色的巨型雕塑,表达着人们向往美好未来的心愿。我们在凤夙坛前还留影纪念呢!
        继续往前走,不知不觉就踏上了白龙桥。为什么叫白龙桥呢?因为这座桥是用纯白色的水磨石建造的,每隔一根柱子上都雕刻着石头狮子的头。它们张着大嘴。好像是在向远方长吼,又好像是在翻滚的云层中或是在洒涌的大海里遨游。站在桥上低头就可以看见绿的湖水。夕阳洒在湖面上好像许多繁星在闪光在跳跃。
        随后,我们还在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许多广场。中式广场上设有假山、仿古亭,欧式广场上有喷泉和精美的西洋雕塑,有的广场上有小澳流水,最有趣的还要数第三个广场上的“大钟”了。它是一个大的圆形。上面有12个正方块上面刻有1-12的数字,我们在上面蹦跳跳活像一只只活泼的小白兔。听储老师介绍,这个,“不转的钟”表示时间就掌握在自己手中,你一不抓紧,它便月消月消地离你而去……我不禁想起课上储老师朗诵的那篇朱自清的《匆匆》…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一堂作文课就这么结束了,我回家躺在床上很快便进入甜美的梦乡。在梦里我还梦见我在百家湖的草地上像快乐的小鸟一样奔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