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1991年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18 12:50:49
  • 《蒋劲夫个人资料介绍》
  • 蒋劲夫(1991年9月2日-),中国演员。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2009年以专业(表演)第一的成绩,被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录取。目前是唐人电影制作有限公司旗下艺人,主要作品有《分手合约》、《轩辕剑之天之痕 》等,其影迷统称为“麦麸”。

    人物简介

    蒋劲夫1991年9月2日出生于湖南长沙,2009年从长沙市雅礼中学毕业后,通过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同济大学表演系、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面试,最后选择了上海戏剧学院。曾为青春励志读物《萤火》代言并成为杂志创刊号的书模,又担任饶漫作品《左耳》《秘果》的书模。2010年,蒋劲夫因在《快乐大本营》校系列节目中表现亮眼,获“飘哥”称号而开始小有名气。2011年,蒋劲夫与胡歌、刘诗诗、唐嫣、林更新等人合作主演其首部电视剧《轩辕剑之天之痕》,2012年随着该剧的热播蒋劲夫也成为令人瞩目的新星。随后,分别于7月和12月接下电影《分手合约》和《一夜惊喜》,与白百合,彭于晏以及范冰冰等国内一线电影演员合作。紧接着又于2013年参演唐人自制剧《步步惊情》。星途坦荡,发展前景一片大好。

    个人喜好

    好:看电影、看天空、表演、音乐、篮球、跆拳道、双截棍、跑酷等

    最喜爱的运动:攀岩、跑酷、篮球、跆拳道

    最喜爱的颜色:黑、白

    最喜爱的食物:意大利面 酸奶

    最喜欢的地方:安静的地方、热闹的地方、有海的地方

    最喜爱的男演员:William·Fichtner、吴彦祖

    最喜爱的女演员:Megan·Fox

    最喜爱的电视剧:《越狱》

    最喜爱的电影:《最长的一码》《The Longest Yard》

    最喜爱的座右铭: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有勇气就会有奇迹!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中学:长沙市雅礼中学

    艺考:曾通过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同济大学表演系面试

    就读院校: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本科2009级

    蒋劲夫于2009年夏从长沙市雅礼中学毕业,以专业(表演)第一的成绩,被上海戏剧学院录取,成为众多大牌明星的校友。

    获得荣誉

    ▪2013-01 搜狐时尚盛典时尚新锐明星 (获奖)

    ▪2013-01 爱奇艺青春正能量 (获奖)

    ▪2012-12 第4届 国剧盛典年度最佳新人男演员 轩辕剑之天之痕 (提名)

    ▪2012-09 第3届 乐视影视盛典最佳新人奖 (提名)

    ▪2012-08 2012风尚权力榜颁奖盛典风尚活力明星奖 (获奖)

    ▪2012-07 第8届 男士体面大奖艺人推广奖 (获奖)

    主要角色

    《轩辕剑之天之痕》 蒋劲夫饰演大地皇者陈靖仇

    蒋劲夫作为新晋演员,《轩辕剑之天之痕》应该是他的处女作。作为90后的他拥有着让人羡慕的180CM身高和帅气的脸,他当年在校的地位可是“十大校草之一”,外在实力相当。《轩辕剑之天之痕》是蒋劲夫的第一部电视剧,作为新人,首次触电便能够与像胡歌、刘诗诗、唐嫣等当红明星合作,这种机会非常难得。蒋劲夫坦言,《轩辕剑之天之痕》是自己接拍的第一部戏,陈靖仇这个角色对自己来说意义重大,由于是第一部戏电视剧,拍摄的时候心里会没底,自然也会很紧张,但更重要的是,自己收获了很多知识和拍戏的经验,也留下很多宝贵的回忆。而被问及现实中的自己与剧中陈靖仇是否相像时,蒋劲夫笑称,自己与陈靖仇有些方面挺像的,比如陈靖仇是个很有侠义、乐于帮助别人,为人很真诚的人,这一点就挺像自己的。

    人物诗:陈朝后裔小少主,

    靖虏安邦全不仇。

    国仇家恨忘两旁,

    怡然逍遥江山游。

    角色介绍:蒋劲夫饰演的陈靖仇是南朝陈国皇族唯一血脉,也是鬼谷道门主陈辅的徒弟,但却是百年一见的超级练武庸材。道术极为低微。虽天生肩负复国的重任,但梦想是当一个游戏人间的剑侠。但为了不想让陈国臣民失望梦碎,甘愿当一个扯线木偶,放弃自己的梦想。陈靖仇同时又是一个泰然的人,胸无一点成见,能开放地接纳所有人和事,有如一个阳光少年。他从未真正恋爱过,所以在感情上有点优柔寡断,不懂得作出决择,容易伤害别人。嫉恶如仇却对朋友却两胁插刀,往往以诚相待,所以很容易和别人成为交心知己。

    人物特征:乐天,单纯,行侠仗义,真诚,为朋友两肋插刀。《轩辕剑之天之痕》饰陈靖仇

    人物身份:陈国皇子、大地皇者

    人物女友:挞拔玉儿

    姓名由来:隋朝灭陈之后,隋文帝杨坚大肆屠杀陈氏遗族。忠臣陈辅冒死将尚在襁褓中的皇子救出,并以“靖北虏,复国仇”为他命名,将复国重任,全都寄托在其身上。

    《刷新3+7》 蒋劲夫饰演阳光赛车手叶天鸣

    《刷新之我的居委会大妈》主要讲述了一个开黑摩的年轻人叶天鸣与一个只为满足家人意愿在居委会工作的女孩林嘉之间斗智斗勇的故事。

    在剧中,蒋劲夫饰演与“居委会大妈”有点纠缠不清的开黑摩的叶天鸣。谈到这个角色,蒋劲夫表示很喜欢,“有些地方和我还挺像的,他是有梦想的,我也是有梦想的,其实我高中的时候喜欢打篮球,一直都想去打职业比赛,最后没有坚持下去。但是这个戏里的叶天鸣很坚持自己的理想,所以在戏里面可以说是角色圆了我的一个心愿。”虽有宏大的梦想,但碍于经济障碍迟迟不得实现,再加上有点自嘲的阿Q精神,蒋劲夫笑言自己还是在屌丝周围徘徊,“可能我从来就不具备高富帅那高贵的Style,所以总会有屌丝气息的角色找到我。当然如果有那种高富帅的角色找到我,我也会挺乐意尝试的。”

    蒋劲夫在剧中的身份是开黑摩的司机,但蒋劲夫却向记者透露,他可是被赶鸭子上架头次开摩托,“以前真是从来都没有开过摩托,本想提前练习一下,但临时有了事,所以没有任何准备就被拉到了剧组。”所以,蒋劲夫开摩托的第一场戏拍得特别生疏,“那场戏是说我刚吃完包子,要很帅很熟练地骑上摩托然后离开的,但我真的不会,也不知道脚该怎么放,再加上有点紧张,拍了很多遍都没有通过。”在几次拍摄空隙中,蒋劲夫试了好多次,终于学会了开摩托,不过几个很难的动作和一些危险的场景,还是使用了替身。蒋劲夫表示,下次拍这种戏他还是希望可以身体力行地去完成,“而且开摩托这件事情特别帅,我以后还会尝试这样的角色,希望能拍出特别Man的效果,而不是给人很生疏的感觉。”

    《分手合约》 蒋劲夫饰演仗义俏闺蜜毛

    角色介绍:见惯了小贱式的男闺蜜,也阅了无数骑士型的男备胎,《分手合约》中的毛毛作为史上安全系数最高的同居男蜜柚横空出世,办事说一不二可随时用来挡枪,但同时,他也是动辄淘宝体、时常让俏俏凸槌的纯天然死小孩。为帮悄悄抢婚,他不但要藏起轻柔优雅的一面,还要防止自己喜欢上李行,十分纠结。

    这是蒋劲夫出道以来的首部电影,他在影片中所饰演的毛毛是女主角白百何的男闺蜜,和白百何饰演的俏俏有着精彩的对手戏。作为俏俏的男性好友,蒋劲夫在生活中对她体贴照顾,精心呵护,甚至更不惜与彭于晏大打出手。不论俏俏多么任性,蛮横,毛毛始终能够忍受并且不离不弃的陪在她的身边。相这么一个无敌全能好闺蜜是无数女生所梦寐以求的。

    发布会上聊到蒋劲夫在拍第一场戏时的情况,夫仔说:“紧张倒是还好,就是觉得自己比较像诗人,每句台词都抑扬顿挫的。”而在片场白百何会提许多意见给他并一起讨论剧本。为了更好的诠释片中的角色,夫仔有去酒吧了解剧中角色的特点,并且在片场时每天都有记录拍摄日记及经验教训。当记者问到毛毛与王小贱同是男闺蜜,那区别又在哪里呢?夫仔回答:“自己所饰演的闺蜜毛毛更man一些。”在接受采访时白百何说到毛毛与王小贱的区别在于:毛毛更像是一个成熟体贴的弟弟,而且蒋劲夫本人就是个可爱的“萌”男。更爆料蒋劲夫与彭于晏经常相约一起去健身,两人见面打招呼时都是“嗨,壮男!”而蒋劲夫本人也非常期待自己的首次触电,希望自己在之后的表演当中会不断进步。

    据悉,《分手合约》采用中韩两国电影班底打造,将韩流文化和中国元素相结合。除四位主演外,更由曾在亚洲掀起浪漫爱情风的电影《礼物》的导演吴基恒执导。中韩人气电影《夺宝联盟》的剪辑师、清新唯美的《建筑学概论》的音乐导演以及《痛症》的造型师等也都为本片保驾护航,欲打造一部具有“亚洲质感”的治愈系爱情大片。

    该片于4月12日在全国首映。

    人物评价

    胡歌:蒋劲夫特别能吃苦,这部戏他的戏份很重,又是第一次演戏,所以他的心理压力很大。我记得有一次在现场他哭了,因为一个动作没做好,武指说了他两句,倒不是因为别人说才哭,他是觉得类似的动作以前能做好,今天没做好是自己不够努力,这个事情让我印象特别深刻。蒋劲夫会不断给人制造惊喜,因为你永远不能够一眼就看到他所以的优点。

    林更新:蒋劲夫的造型这次有点以前老胡在《仙剑》里的感觉。本来古装戏就很苦,然后蒋劲夫是第一次拍影视剧,其实能坚持几个月下来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他各个方面压力也都不小,所以还是挺佩服他的。

    刘诗诗:蒋劲夫很单纯,而且很用功,我觉得他很好。

    范冰冰:蒋劲夫非常年轻和有潜力,我平时也会跟他聊工作,大家的关系很好。他在戏里的角色很精彩,大家会觉得很好玩。

  • 《我出名了》
  •     我给你讲一个真实的故事,讲一个关于我‘’出了,名”的故事。 那是1991年7月7日,入学第一次考试。我按着老师指定的考场来到学校,参加考试。当我走进考场时,同学们已经都答卷了,我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来晚了。”老师说:“考试是不许来晚的,以后要注意。”说着就发给我一张卷子。我拿着卷子,找了个空位坐下,便开始答题。不对呀?这些题怎么这么深呀?我心里开始打小鼓了,但我还是硬着头皮答了下去·…,’ 考试结束时,监堂老师来收卷了,她走到我面前仔细打量着我,又看了看我的卷子,用惊讶的口气说:“你是一年级的呀?”“啊!”’ 我回答了一声。然后把卷子交给老师,离开了考场。 回到家,爸爸妈妈急切地问:“考得怎么祥?”我说:“题可难了,我全答上来了。” 7月11日,妈妈去开家长会,我多么盼望妈妈早点回来呀。

        “当、当、当_”有人敲门了,我急忙跑过去开门一看,正是妈妈。妈妈一见我就忍不住大笑着说:“博雅呀博雅,你可出了名了1”妈妈的话使我莫名其妙。我急忙问妈妈“怎么啦?”妈妈说:“你走错考场了,你参加了三年级的考试。你的卷子都传到了校长、教导主任的手里,整个学校都在议论你这件事。你把'7号休息.8. 9号考试.听成了7. 8. 9三天考试。虽然你考得不错,但这是你马虎造成的··一听完妈妈的一席话,我感到我的睑火辣辣地热。我一头扑进妈妈的怀里,用手捂住妈妈的嘴说:“我知道了,你不要说了。” 故事就讲到这里,可故事里的事却是真真实实的,它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使我难以忘记。

  • 《当研究生的叔叔》
  •     1991年寒假,爸爸带我到兰州去看望叔叔。路上,爸爸告诉我,叔叔是一位知识渊博的研究生,精通很多种外语,让我尊敬他。那时,我并不懂研究生是什么人,只是觉得他懂得的东西一定很多,知识很丰富。我一边走一边想:叔叔一定是像电视上的那些知识分子一祥,身穿一套很整齐的西装,脖子上打一条深红色的领带,脸上总是那么严肃,就像在思考间题似的,鼻梁上架一副金边眼镜,显得文质彬彬、英俊潇洒。

        我满怀喜悦地来到叔叔居住的公寓,进门后,只见有一位二十七八岁的青年站在椅子旁。我仔细地把他打量了一番。他身上穿一套蓝布的衣裤,虽然很旧,可是却很干净。他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用胶布粘着腿儿的眼镜,睑上总是笑眯眯的。他就是叔叔吗?不,不会的,不会是他的。

        这时,传来爸爸的话:“这就是你叔叔。”什么?.··…我再次把他从头到脚打量了一遍,想:一位知识渊博的研究生,就是这样的吗?布衣服、旧眼镜,我简直不敢相自己的耳朵,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哪里是研究生,分明是乡下来的农民嘛! 叔叔望着吃惊的我,笑眯眯地说:“怎么,不像吗?”一会儿,又收敛了笑容,一本正经地说:“好好学习,将来做一番大事。”吃过晚饭,爸爸皱着眉头间叔叔:“你怎么穿得这样子?”叔叔笑着说:“哥,你看,这件衣服不是挺好的吗?”“我给你寄的那些钱呢?”爸爸继续间。叔叔停了一会儿,说:“我买了一个计算器。九十多块钱的!”说完,眼里闪着喜悦的光芒。爸爸从口袋里取出100元钱,说:“买件新衣服过年吧!”叔叔没有伸出手来接,却说:“留着吧,给爹寄去。我过得挺好的……”我在一旁听着爸爸和叔叔的谈话,心里涌起一股热流。于是,我向叔叔投去敬佩的眼光,这时,他也望着我,我们都会心地笑了。 

  • 《书趣三则》
  •     1991年,我九岁,正值求知欲萌发期。有一天,我从书店抱回一套三卷本的《水浒传),当晚就啃这部名著。这是我第一次通宵达旦地看书,虽然有许多地方弄不明白。但从那时起,我便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近十年的痴书历程中,先后有过许许多多的趣事

        一日与同学相约在书店门口碰面。当我骑车赶到时,抬腕看表,早了巧分钟,我便理所当然地跨进了书店。

        在里面转悠了一圈,不经意地在书架上发现了久觅不得的《秋雨散文》。哇哈,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我喜滋滋地拿了一本就往柜台走。

        收银员将书章往书背一敲,"21块8毛。”我习惯性地将手伸进衣袋。糟糕!出门时太匆忙,竟然忘了带钱。事已至此,我无奈地耸耸肩,两手一摊:“我忘了带—”,“钱”字还没出口,突然啪的一声,三张“大团结”拍到了柜台上。我愕然,回头一看,同学正哭笑不得地站在我身后。

        走出书店,我问:“你怎么知道我在里面?”“你呀,”同学喷怪道,“谁不知道你是个书痴!”

        我看书常随看随放,家里到处有书,连我的床上,也前前后后的放着。母亲戏称:“你睡的地方还不如书睡的地方大。”

        临睡前,我总随手抽出一本,翻着看着,不知不觉就抱着书睡去了。

        有一次,我翻看《红楼梦》,竟跟着宝玉他们在地里疯,史湘云跑在我前头,我边追边喊:“湘云妹妹,等等我!”冷不防,脚下一滑,“腾”地摔倒,宝玉赶上来笑道:“蓄妹妹,你这样子好生漂亮。”我心中好气,猛地一叫“哇,好痛!脖子扭歪了!”我惊呼,头一偏,重重敲在床架上,醒了,原来是梦!可脖子却生疼生疼的,怪了,我纳闷。侧身一瞧,嘿,原来我把20公分厚的书当枕头垫在头下,脖子不歪那才怪呢!

        昨日里正埋头抠着H S1/4 , CaCO3,有同学进门:“张蕾,数学老师有请!”我不情愿地放下笔,来到老师的办公室。“你昨天那些题怎么做的,错那么多?”一进门,数学老师就一脸严肃地责问,接着说:“一道一道去弄懂。”

        等我回到教室,物理课代表正在黑板前抄课外习题,我拍拍晕乎乎的脑袋:“好心烦哪,我都快爆炸了!”我沉重地坐下,拿出数学书,刚翻到扉页,一行座右铭跃然闪现在我眼前:“我们一定要维持着美好的心,欣赏的心,就像是春天想到百合,秋天想到兰,永远保持着预约的希望。”(林清玄《可以预约的雪》)轻轻读一遍,顿时像清风拂去了心里的躁热,我不禁轻松起来,大叫:“数学,我要征服你!”同桌大惊,伸手按我额头,慎道:“着魔了!”

        嘻!我读书的小插曲多着呢。如果你还想听,那就预约吧,等我做完物理作业之后。

  • 《我属于聋哑学生》
  •     我是1991年从普通小学到烟台市聋哑中心学校任教的。这所学校是1887年由美国传教士米尔斯·查理夫妇创办的我国最早的一所聋哑学校。100多年来,学校历经沧桑,浓郁得像发醉的百年老酒,陶醉了所有从这里经过的人。记得当时刚来到学校的我,心里热乎乎的,暗暗下定决心:在心谱里,我必须是最浓重的一笔。

        但当我第一次走近聋哑学生,却茫然失措起来—他们相互交流用的是手,那是另外一个世界的语言。我什么都看不懂,看着我满脸的挫折相,一位老教师笑着对我说:“要走进聋哑人的世界,就要了解他们的思维,学会他们的语言。”

        于是我刻苦学习手语,积极地与学生沟通。自认为可以与学生交流了,可不久发生的一件事使我认识到,要达到与学生熟练交流,真不是容易的事情。那天因一点小事,我批评了架喜民同学,他也蛮认真地点头。谁想一转眼,人不见了。一个没有听觉的聋哑孩子在大街上,如果发生意外……我吓出一身冷汗,冲出学校,便东一头、西一脚地四处寻找。跑了近两个钟头,失魂落魄的我终于在虹口公园的冬青树丛里找到了他。一把抓住他,我泪如泉涌,一会儿身边挤满了看热闹的人,有的还议论纷纷,指指点点。回到教室,我声声泪、句句情,整整讲了一节课。满以为我的泪流满面能感动他们,可他们都一个个木呆呆地望着我,任我哭,任我怒,根本不明白我讲的是什么意思,就像看外星人的独角戏。我如泄了气的皮球,再也说不出半句话来。

        事情的改变是第一次看聋哑学生进行队列比赛。说实话,我从未想过他们竟也能进行队列比赛。学生人场了,他们努力喊着“一、二、三、四”的口号,这口号没有教过聋哑人的人是听不清楚,听不懂的。他们那因努力提高声调而变得嘶哑奇怪的声调一下子展惊了我:这分明是聋哑人对命运的抗争,这声音里又饱含着多少对美好明天的渴望。

        我们班有一个叫杨欣蔚的同学,她写的一篇日记深深地感动了我。日记是这样写的:“昨天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会说话了,会唱歌了。我大声喊着:我会说话了,我也能上大学了!可醒来一看,原来只是一个梦!唉里小时候我不病就好了,不打那支可恶的针就好了。如果能和健全人一样唱歌、听音乐、上大学,那该多好啊尸我永远也忘不了当时我的心情,我的眼睛湿润了。同样是人,为什么剥夺了他们听和说的权利?他们常常问我:“老师,为什么不能再发明一种药,一吃上我们就能说话了,能唱歌……”我突然觉得,我该做的并不是因为他们是残疾人而对他们百般抚爱、呵护,学生的追求和教师的付出绝不应该仅仅是生活中遮风挡雨的护爱,更重要的是应该让这份爱化作学生自信、自尊、自强的动力,使他们和健全人一样有一颗健全的心。那天的班会我讲了海伦的故事,我说:“海伦不仅听不到而且还看不见,但她对人类的贡献远远超出她同时代绝大多数人,谁也不会否认,她是一个真正健全的人。虽然你们听不到,可是你们有聪慧的大脑、健康的体魄,一样可以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让我们一起杨游知识的海洋,用知识做改变命运的金钥匙.”于是,在海风习习的夏天,我带他们来到海滩,我是阵阵涛声,把他们的思维带到夏威夷;在天高气爽的秋天,我们手拉手去赶海,架起小铝锅,嫌起堆堆火,用我优美的舞姿去抚平他们心灵的创伤;在春风沉醉的周末,我和他们一起举办书画晚会,让他们自己去描绘美好的生活……

        1996年春,还是前面讲过的架喜民同学的父亲因心脏病突然去世了。那天我在宿舍的角落里找到了他,他无助、无望地望着我,反反复复只是一个手势:“为什么?为什么?”因为残疾,他不能狂吼、不能狂叫地来宜泄自己的感情,那份凄苦,那份压抑,我又该如何安慰。我知道现在什么样的语言都是苍白无力的,只有爱才能重燃他生活的信心。于是,节假日我就把他带到自己家里,给他做好吃的,带他和我不满一岁的儿子一起去看海,给他讲述人生的道理,帮他振奋精神一个星期天,当我找到他时,他用手比划着告诉我:“老师,你看我笑了!”看着他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我也笑了。我知道这笑来之不易,是爱,使他的脸上又充满了阳光。

        爱他们就要教好他们。请看这样一则日记:“今天妈妈在家包饺子,妈妈叫我推饺子圈,我用小木棍推了一圈又一圈……”“饺子皮、小拼杖”多简单的词,可是他们不知怎么表达。许多我们觉得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东西,作为一名聋哑教师都要手舞足蹈又写又画地讲上整整一节课,甚至更长。课堂上,为了讲一篇课文,我扮成小鸡,装作小鸭,甚至我是轰鸣的火车,我是滚滚向前的轮船……为了让他们写出一篇通顺的文章,我逐个儿面对面地批改、讲解,一遍又一遍,一天又一天那天,一位家长拿着一封信,惊喜地问我:“这封信真的是我儿子写的吗?”我高兴地笑了。1995年,学生们会用电脑打字了。那天,他们拉着我到微机室,一进去,只见所有的微机上都显示着:“老师,我们爱您!”我的泪水夺眶而出。

        我曾问我的老师:“一生最自豪的是什么?”他拿出毕业生相册,告诉我:“这里有博士,有市长,有企业家,也有服务明星,他们都成了国家的栋梁。”我知道,虽然都在教育战线,但像这样的荣棍也许永远不会属于我的。属于我的,就是那些聋哑学生们。我将用我无私的爱使他们以健康的心态去拥抱美好的生活,做到自尊、自爱、自强、自立,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 《献身教坛》
  •     1991年6月3日,济南师范的电大教室中,山东省首届省级教学能手讲课选拔赛正在这里进行。一位身材顽长的小伙子正在讲课。他讲的是李商隐诗《随宫》,课是从3个年级的8篇课文中临时抽签决定的。面对陌生的学生,他激情洋溢,循循诱导思维,点拨启发,引导学生在李商隐构筑的艺术境界中寻幽探微。短短45分钟的课,犹如一池鲜活的春水,浪花跳荡,喧腾流转。学生思维被极大地调动起来,气氛异常活跃。在一旁评课的省教研室的专家,被这堂课所征服,不住轻轻额首微笑。课毕,一专家上前握住小伙子的手,问他多大年龄,几年教龄?答案颇出人意外,他仅有29岁,不足10周年教龄。

       别看他如此年轻,教龄如此短,但却已获国家、省、地、县(校)级奖励30余次。其中,国家级奖励两次,省级奖励7次(一等奖3次),地区级奖励18次(一等奖7次),县(校)级奖励多次。他连续两年被评为德州地区优秀教师,是地区级教学能手,地区级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工作者。今年他又被地区申报为省级教学能手,被学校申报为省级优秀教师。

    他就是韩军,是临邑师范学校的一位教师。

        1981年他从德州师专毕业,1986年曲阜师大毕业。大学期间他是高材生,曾做过当作家和学者的梦,曾连续获得曲阜师大小说征文、诗歌征文、文学知识竞赛3个一等奖。3个一等奖集于一身,在他那届学生中是唯一的。假如他照此路追求下去,凭他的才华和干劲,说不定他会成为作家或学者。但他却选择了教书,执起教鞭,把人生事业的根深深扎在教坛上,把对文学的痴迷投入到教坛下那上百个学生身上。

        他潜心探索具有师范特点的语文教学规律,不墨守陈规,独辟蹊径,1987年提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以文体为单位的五步教学法”。此教学法获地区一等奖,又被推荐到山东省中师语文教学“试验与设想”研讨会上而赢得专家们一片称许,并以唯,一个全票获省级一等奖。

         1988年,韩军积几年的苦思探求,写出一篇《中师语文教学观念的蜕变与建立》的论文,从观念蜕变的深层面对中师语文教学作出了系统思考,预示并呼吁着中师语文教学在课堂观、教材观、方法观、目标观的变革。此文获地区一等奖,省级一等奖,又被推荐到国家教委和《师范教育》杂志,在全国中师青年教师论文大奖赛中获奖,并在相关刊物发表。

        韩军连续5次获地区论文一等奖,两次地区讲课一等奖;省论文和讲课两个二等奖。

        他辅导的学生也硕果累累。近年共有近20人次在省、地各种比赛和征文中获奖。1990年,他与另一位教师合作辅导德州地区中师普通话代表队参加全省电视大奖赛。他们面对强手,力克群雄,底得集体第二名;全省共有十名个人奖,德州队三同学全部获奖。两项综合,德州在所有参赛队中成绩最好。韩军及另一教师同时被评为省级普通话优秀辅导教师。韩军编剧参赛的小品多次在省电视台播放。1990年和1991年,他辅导的学生共有16人在全省和地区影评征文中获奖,其中,一名地区一等奖,两名二等奖。学校和他个人均获组织奖。他辅导的86级文学社的一位同学,其散文在全国获奖,其作品现在已被收录进一本全国青少年作品文集。1990年,他的学生作文又获地区一等奖,并被推荐参加全国竞赛。为了辅导好学生,韩军自己也试笔。1988年和1989年,他写的影评连续两次囊括地区第一名。其中一篇还获省一等奖和全国二等奖。当时山东全省仅三人获全国二等奖,他是其中之一,而另两位是电影专家和大学教授。他的文章被收入《齐鲁影视评论》,已由山东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

        面对30余次奖励和荣誉,韩军说:“盛名之下,其实难符。荣誉能使人沉实奋进,也能使人轻狂骄妄,不自省。眼下我该做的就是埋头苦干,以弥补我跟荣誉间的距离。我献身教坛,终生不悔。”

  • 《山村教师的情怀》
  •     1991年3月17日,山东省胶南市市长、市教育局长、公安局长以及《中国教育报》记者一行专程来到理务关乡高家庄,看望一位工作兢兢业业,困境中自强不息的小学教师

        市长紧紧握住这位山村教师的手,望着那憔悴的面容,市长眼里溢出了泪花……

        今年39岁的刘耀亮,已在教坛上迈过19个春秋。19年,做班主任17年;17年,教育教学成绩一直在全乡名列前茅,其中有6年连续全乡第1名。他本人也先后被评为胶南市、青岛市优秀教师。

        1973年,刚刚高中毕业的刘耀亮抱着为山区教育事业奋斗终生的信念当上了一名民办教师。捧着这泥饭碗,他心里却乐滋滋的:多年的夙愿变成了现实。

        登上了讲坛,耀亮心里便满装着学校学生。1978年夏季的一个雨天,离家远的两个村的学生无法回家。耀亮一点也没犹豫,跑回家拿来几斤白面,拉了锅贴饼子分给学生。那白面却是他孩子过生日都没舍得吃的呀!

        民师苦,干山村的民师更苦。耀亮最早的补贴是每月2元,后来到4元,到7元……,但比来比去总比不了别人。可他心中有这么个想法:家中少吃点没啥,却不能让孩子失学。有一个叫贾钧平的学生回家要5.68元书费,家庭的困窘使爹娘犯了愁,东屋翻了西屋翻,最后产生了不让孩子上学的念头。耀亮先是替他付了书费,又去苦口婆心地说通家长。

        淡泊俭素的岁月,耀亮自己从不乱花钱,甚至到现在还没穿过一双皮鞋,腰带至今还是“土造”的。可他却从几十元的工资中拿出钱来资助学生,给学生买奖品的次数,他自己也算不清了。

        他有很多机会可以改善自己窘迫的经济状况。有些邻居曾劝他:“你也有同学当厂长,有熟人说了算,弄个差使就比你现在强。”可在耀亮看来,生活的富足并不等于精神的富有,他爱教育,受穷受累也要干到底。民师,这个泥饭碗,他一捧就是11年。

        1984年,刘耀亮被评为青岛市优秀教师,接着又转为公办教师。泥饭碗扔掉了,可那山村教师的情怀却一点也没变。

        家里承包了近13亩责任田,几乎全靠妻子一人耕种收割。哪块地里种的什么庄稼耀亮可能还说不清,而每天批改过的几十本作业,哪个学生错了哪道题,他却都清清楚楚。他一直想做一个好丈夫,可总是做不成。在妻子面前,他常感到愧疚。1986年秋,正赶上复习考试的耀亮没有帮妻子去抢拾瓜干。结果,晒得快干的2亩半瓜干有一半让雨淋了个够。这一年,刘.耀亮家种的大白菜只有碗口粗,种了4亩半小麦才打了600斤,但就也是这一年,他教的毕业班在全乡取得了最好的成绩。

        妻子默默地承担着繁重的劳动:推车,刨地,出粪,运粮…也许,正是由于妻子的理解、支持,这才是耀亮执着于事业并且义无反顾的原因之一吧。

        含辛茹苦地耕耘,病魔钻进了耀亮虚弱的躯体,他患了风湿性心脏病、胃病等严重疾病。由于胃疼,在上课时,他经常悄悄地将腹部压在讲台边上,有时疼得手指发抖,粉笔从手中滑落,他便微笑着让学生念几分钟书,自己偷偷吞下随身携带的药片……。但耀亮没为此住院,更没有休假。他像一只鸟,家是他歇息的枝,学校才是他的巢。就在1989年妻子因“心脏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住院期间,白天,他在妻子输液的空隙跑回学校上课;晚上,在病床边,他还不忘打开课本和作业……。

        不久,妻子去世了。两个近80岁的老人,两个10岁左右的孩子,还有为治病落下的近万元债务。这沉重的负担全压在了既不会做饭、缝衣,又不会种地的耀亮一个人的身上。

        在这种情况下,耀亮硬是没给学生误过课。夏日,他先到校安排好学生午休,再顶着烈日的炙烤和心脏病的威胁到地里锄地;星期天,便借来牲口、犁具和孩子一起学着种地……

        耀亮的爱心换来的是真情。他连续多年被评为家长信得过的老师。他所欠的债务也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村民、同行的帮助下全部还清。政府为他的两个孩子办理了农转非手续。

        1991年春,耀亮的心脏病加重,不得已住进了医院。病床上,这位山村的小学教师表示:只要我那颗并不健康的心脏还在跳动,只要能在讲台上站稳,就永远不离开心爱的学生!

  • 《蓝色辉煌,何以铸就》
  •     1991年,我市一项海洋药物研究成果—金牡蝠远嫁深圳海王,曾经引发了岛城“近水楼台为何难得月”的激烈争论,就在这一争论余波未息、深圳海王在“金牡N”的基础上发展成为总资产22亿元的药业集团的今天,4月份我市又一海洋科研成果以90。万元人民币卖给了山东省企业托管经营公司。这种被称为FPS的海洋药物—“褐藻多糖硫酸酷”在青岛的实验室里孕育、生长了10多年之后,最终走出闺阁,远嫁外地去创造更大的价值。

        在许多人眼里,海洋科研项目走出青岛、到外地开花结果,对于拥有全国近一半海洋科研力量的青岛来说,也许并不算什么。但对于那些对FPS寄予厚望、付出了10多年心血的研究人员来说,却颇感遗憾。FPS课题组组长、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员徐祖洪说:

        【录音】我们都是外地的,但我们都把青岛作为第二故乡来看待。但这几年我们感觉青岛在科技成果跟踪方面,不知外地,忍怒比较保守一些。现在拿出900万是很不容易的,核心问题就是对这个成果的认识问题,如果同样是900万,哪 怕是再少一点,我们也会在青岛,不会在外地。

        被称为FPS的“褐藻多糖硫酸醋”,是一种从海藻中提取的、治疗肾病的新型海洋药物。徐祖洪回忆说,尽管FPS属国家重点研究项目,研究期间不公开、不宣传,但早在1993年、1994年烟台的绿叶制药公司、山东东阿集团以及黑龙江、海南的一些企业就千方百计地打听FPS的情况,并多次来课题组咨询项目进展情况。

        中科院海洋所党委副书记、研究员李乃胜说,对于科研机构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谁主动找上门来要项目就给谁:

        【录音】去年一年有十几次,特别是外省以及外市地的一些领导组成一些庞大的代表团到所里来,第一就是建立联系,看望拜会一下,第二就是看看所里有没有可转化的好的项目,拿到他们那里去转化成生产力。

        李乃胜说,今年海洋所就已经接待了来自海南、浙江、黑龙江千省、市的代表团,有的还是省长带队专门来考寨项目。而近水楼台的青岛,不用说政府,鱿是企亚来要项目的也很少。

        在医药界有这样一句话叫做“弃山下海”,海洋生物因为拥有特殊的代谢系统和防御系统,人类面临的诸多疑难病症都有望从海洋中找到高效低毒的药物,海洋药物已经成为当前国际上新药开发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说到海洋药物的前景,不能不说一说青岛在海洋药物发展史上走过的每一步。12年前,青岛海洋大学校长管华诗与育岛第三制药厂合作开发了中国第一代海洋药物—藻酸双酷钠,即PSS,并使一个椒临倒闭的企业迅速膨胀起来,从1991年开始,青岛三药连续三年每年利润过千万。

        然而,尽管PSS为青岛海洋药物发展开拓了新路子,但随后的时间里,青岛海洋药物史上却没有再现PSS辉煌,相反,“金牡a”外流深圳、“海藻碘晶”在青岛转化受阻最终南下广西北海开花结果。来自青岛的高科技项目为外地企业创造出了巨额利润,青岛人也曾经慨叹道:墉内开花墙外香,近水楼台为何总是难得月?今天FPS再次走出青岛,它将创造多大利润,我们拭目以待。而面对育岛海洋药物每年仅有几个亿的产值、面对海洋科研成果创造的可观价值,我们不能再以平和的心态看待高科技成果的再次外流。

        青岛市副市长马论业在分析高科技含里的海洋科研成果外流的原因时说,关键还是企业家的观念问题:

        【录音】我们的一些企业家还停留在希望科技人员拿出的成果能够马上就赚钱,这种成果实际是不多的。另外,科技成果投入大、风险大,有些企业就下不了决心。

        育岛因为拥有23所中央、省、市级独立海洋科研机构、集中了全国近一半的海洋科研力t,而被称为中国海洋科研城。我市从1991年建制百年之日起就提出要把青岛从海洋科研城建成海洋产业城,在经济发展战略上,从轻纺论、旅游论、港口论的争议当中最终确定了要发挥青岛最大的优势—海洋科研优势,建成海洋产业城、在全国打出育岛的产业品牌。而当一项项科研成果被重金“请”出青岛,人们不能不产生疑间:海洋产业城的荃石能否承受得住这一次次的“大浪淘沙”?

        青岛海洋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说,在全世界将目光都投向海洋、向海洋要效益的今天,我们做的显然不够:

        【录音】我们青岛的这些科技力贡、科研单位,这些资涯娜是党和国家半个世纪以来心血的结晶,我们应该向国家或者世界有。点显示度的东西、有些显示度的成果,显示一下我们是不足真正力贡集中的地方。

        听众朋友,海岸线全长730公里、被亲切地称为母亲湾的胶州湾养育了青岛的祖祖辈辈,青岛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仍然寄予于港深物丰的胶州清、寄予于这片蓝色国土。

  • 《她用爱征服了学生的心》
  •     1991年暑假前夕,北京43中发生了一场“风波”:学校本打算让初二(2)班班主任宗飞老师到初一当班主任,宗老师虽然同意了,可初二(2)班的学生和家长都坚决反对,纷纷到校长那里请愿,一致要求宗老师继续担任该班的班主任。许多学生流着泪表示:宁愿留级,也要跟着宗老师!直闹得校长没辙,只好同意了他们的要求。

        学生和家长们为什么这样信任宗老师?原来,宗老师在孩子们的嘻笑声中已度过了14个春秋。她爱学生,并用自己的爱征服了每一位学生的心。

        1988年春,原初三学生小翟,劳教一年后,返校插入宗老师的班里。面对这个心灵受过污染和伤害的学生,宗教师心里很难过,决心用集体的力量和自己的爱心去温暖、争取他。这时,距中考只有3个月了,小翟的学习成绩非常差,需要尽快帮他补课。于是,宗老师每天晚上都帮他补习外语,有时甚至早上接,晚上送,把他当作自己的亲弟弟一样。宗老师还让班里的同学主动接近、帮助小翟,用真诚和信任感化这位误入歧途的同学.在宗老师和同志们的感化下,小翟变了,变成了一个遵守纪律、学习用功的学生。后来他考取了美容美发职业高中。在新的学校里,他又加入了共青团,还当了班长,成了学校的高材生。

        学生小陈是从外校转来的,父母在国外工作,娇生惯养使他染上了一些恶习,在学习上没有一点上进心。宗老师知道他缺少父母的关怀和体贴,就无微不至地照顾他。小陈的英语很差,入校考试只得了9分(百分制),宗老师一边鼓励他,一边帮他从A B C学起。在宗老师的耐心照顾和帮助下,小陈进步很快,到初三期中考试时,各科成绩都有很大提高。特别是外语,他考了93分。小陈的父母知道自己的儿子进步了,特意从国外回来看望宗老师,并感激地说:“这孩子是在您的教育下从43中站起来的,将来升高中,我们还想让他报考43中,继续在您身边学习”。

        十多年来,宗老师带的班多次被评为校、区、市先进集体。她本人也连续几年被评为校、区先进个人。1988年,她获宣武区教书育人“金钥匙”奖,并荣获北京市优秀班主任“紫金怀”一等奖。

  • 《为山里人播种希望》
  •     1991年3月,山东省沂蒙山区的一条深山沟里,传来了一阵阵锣鼓声和鞭炮声。那是临胸县龙岗乡党委、政府正在为农家女张洪芳创办家庭幼儿园两周年举行庆祝大会呢!

        28岁的张洪芳,原是青州市的一名幼儿教师。1988年12月嫁到临胸县龙岗乡董家沟后,离开了自己心爱的幼教事业,一种孤独感和失落感袭上心头。她悄悄埋下了一桩心愿。

        新婚不久,她把藏在心底的秘密告诉了丈夫。新郎说:“办家庭幼儿园是件好事。但咱家承包着十多亩山地,几百棵果树在初果期,正用人呵。”“这我知道。可我当过5年幼儿教师,撂下不可惜吗?在咱这穷山沟,娃娃们是山里人的命根根,没人管没人教怎么能行……。”新郎经不住新娘一番申说,应下了这件事。婆婆很开通,也支持儿媳的举动。

        说干就干。小俩口腾出了两间敝亮洁净的新房,又把积攒的400元钱拿出来,购买了桌凳、小黑板、小足球、电子琴等。不到半个月,家庭幼儿园就开学了。从此,深山里,传出了琅琅的儿歌声。

        张洪芳给孩子们开设了计算、识字、图画等7门课程。她结合常识课给孩子们讲卫生知识,教他们自己洗脸、洗手、刷牙,不喝生水,不吃不干净的食物.每星期给孩子们剪一次指甲,给他们钉好衣扣。对家境贫寒的孩子,她往往给予更多的关心。虽然只是赠送一支铅笔,一个本子,却点点滴滴地播洒着爱的甘霖。

        山村特有的环境,是孩子们了解、认识大自然的最好课堂。她便利用这得天独厚的条件,带孩子们去野外活动。她领孩子们到河边、山坡上观察领略大自然的奥秘,教孩子们认识各种花草树木,让孩子们去比较树叶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等。

        就这样,她既当“妈妈”,又做老师,从被裸里的婴儿到学龄前的儿童,只要乡邻们送来,她都接收。喂呀,洗呀,教呀,唱呀,忙得手脚不停。有人劝她:“你去山上帮丈夫料理果园,一年就收入三千多元,何必受这个约束呢?”张洪芳淡淡一笑:“为挣钱,我就不干这个了。”

        转眼两年过去,如今的张洪芳已成为山里人的骄傲。接过上级颁发的“幼儿教育先进工作者”荣誉证书时,她动情地说:“人家说,家有半年粮,不当孩子王。但我觉得,孩子们是山里人的希望和明天。为了明天,我愿做一辈子孩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