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27岁的刘焕岚由乡中学调入河北沫水县一中,他发现,这所全县唯一的重点中学几乎负载了全县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希望,他感到肩上“班主任”这副担子太重了。
如今的高中生是一个激昂而又迷惘,兴奋而又易颓唐的部落。一位来自农村的学生幼年丧母,后来父亲也瘫痪在床.他考入一中完全是教师和家长制造出来的“棍棒效应”。入校的兴奋过后他很快故态复葫,打架,骂街,连与刘焕岚谈话都带着一股“痞子”气。不过他爱诗,曾梦想做一个间鼎诺贝尔奖的大诗人。刘焕岚认为这个学生最缺乏的是“爱”,就和他结成了诗友。多少次以诗为题的长谈之后,刘焕岚同他谈起了家庭和未来。听完他的倾诉之后刘焕岚沉思良久,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因为你有个不幸的家庭,才更需要未来.更应该振奋才对!”他的话刚落,那位学生眼里就滚出一串泪珠……后来这学生成了班上的骨干。
爱,常以各种方式出现。一天晚上查铺时,一簇呼天喊地甩老K的学生被刘焕岚抓住了。他本该狠狠地把他们批一顿,可他忍住了,反而表扬了其中一位勇干承认错误的学生。这个平时很懒散的学生从这次意外的表扬中吸取了力量,学期结束时获得了优秀学生一等奖。
随着年龄的增长,刘焕岚对学生的感情中增加了一股深沉的父兄之爱。一位学生身上长满了疥癣,他把学生领到自己宿舍每天为他洗澡敷药。一直洗了一个多月;学生病了,他用自己的食品为他们开小灶。去年一个阴雨天,他冒雨跑了5里多地,把一位生病的学生送到了医院……
对同学的学习,刘焕岚表现出一股更殷切的爱心。一位由“迟到”伴着从小学考上高中的慢性子学生,连中专统考他都要迟到半小时。来到刘焕岚班上后,每次迟到时刘焕岚都要用热切和希望的目光注视他10秒钟。第8次迟到后,这位学生终于觉醒了,主动找刘焕岚,发誓今后再不迟到,这之后他很快成为班里的学习尖子。
刚刚步入人生的中学生们最需要心灵的朋友,刘焕岚用他那真诚与无私的感情在学生和班主任之间架起了一道坦荡的桥梁。
一次,一位少女悄悄找到刘焕岚,向他吐露了对班上一个男同学的初恋。刘焕岚诚恳地对这位羞怯的少女说,爱,是一种牺牲,你若真的爱他,就别去打扰他,等你们学业和事业有成就后再去品尝爱的含意。那位学生把这段话记在日记中,并努力实践它。
几年来,刘焕岚担任班主任的班级各科成绩一直在全县名列前茅。学生们说,一见到刘焕岚,一股幸福感就油然而生。两次受到河北省和全国教委表彰的刘焕岚说:班主任的工作就是用爱去解那些永远解不完的“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