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茫大漠隔人烟,万慨山川异域;千里闻识一念间,唯道风月同天。”在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上,因地理人文等因素划分出了众多的国家、民族、团体,大家在不同的环境中逐渐演化出了不同的文化。在这个信息全球化日益推进的时代,文化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面对多姿多彩的文化世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兼容并蓄,取精去粕,这样才能让我们本土的文化得到更加充分的发展。
文化没有高低贵践之分。各国文化都是平等的,然而现在有些年轻人过分重视外国文化:大街小巷上外国名字的店铺、品牌数不胜数;科技产品一率认准国外品牌;元宵与情带人节撞日,竟被情人节抢了风头……面对诸如此类“崇洋媚外”的行为,我想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外国文化相比,分毫不差。文化不分高低,我们来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一定要坚持守住自己的主体文化。文化的传播不是覆盖与入侵,而是滋养与互长。
既要发扬文化精髓,也要正视文化糟粕。没有哪种文化是十全十美的,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文化免不了会走一些“歪路”,这就需要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要注意的是,对于文化糟粕,我们要“正视”,而不是“忽视”:19世纪,中国在巴黎文化博览会上展出的“三寸金莲”与“鸦片烟枪”;历史教科书上有关“文革”等的客观讲解……正视糟粕,可以让我们充分意识到文化体系的不足,有错误才能改正,有自省才能进步。从文化精髓中获得经验,在文化糟粕中吸取教训,这样才有利于文化的健康发展。
面对不同的文化,要做到兼容并蓄。文化是流动的,不是固定的:全球化的中国华为公司,可以给系统起名叫“鸿蒙”,也可以使用国际的组织结构;我们在春节的祝福里,也可以加一句英文的“新年快乐”…文化固然是有界限的,但这种界限并不是为了,多把我们固定在某一种文化范围之内。世界文化多姿多彩,只有做到兼容并蓄,博采众长,才能将自己的文化发展得更好。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句诗经《经典咏流传》节目组的演唱逐渐广为人知。与此同时,《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等一系列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节目不断被顶上热搜,让中国文化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与魅力。它们运用现代科技,综合多国文化,使中国文化变得更好。
我们要践行兼容并蓄,共谱文华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