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手记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2 15:28:18
  • 《车行山里的教师手记高中高三作文》
  • 车行山里的教师手记高中高三作文

    出于新奇和好玩,我买了一辆折叠式自行车,这次带着它到了山里。

    它小巧,轮子只有我儿子的童车那么大,不过,车身比它要长,而且车的车把和车身中间都可以折叠,将各部分的高度放下之后,折起来只有一把小椅子般大。我轻松地就将它拿上了客车,一直带到这里。

    我喜欢它,是因为它不仅便于携带,更可以代步和锻炼。因为呆在这里没有什么运动,我就觉得憋得慌,骑上它,我就可以到较远的地方去见识一下了。而且我知道骑车必然很累,我就可以让自己舒展舒展筋骨了,虽然可能在别人眼里缺乏现代感,但我自己喜欢、乐此不疲也就可以了,什么时候不想要了还可以带上车拿回去。

    放学后,我很得意地将它展开,搭上栓,扳上扣,拉起杆,将车座和扶把抬得很高,这样骑起来就没有矮下去的感觉了,至少我自己会感到跟骑大的自行车没什么区别。不过,说实在的,我看过别人骑,那些大人骑这车特别扭,感觉摇摇欲坠似的,唯恐这两个小轮子受不了这么大人的重量,单就拔起的车把和车座就让人感到似乎中间架空了。现在,柯桥骑这车的人越来越多,因为它轻便、健身,又防盗(住在高层的可以拿上去),很受欢迎,即使比普通自行车贵上一两倍也不在乎了。但在这里,我这车可是独一无二的。

    我的计划是去骆村我同校的在那儿支教的老师那边,他是教美术的,施华锋,还有一个柯桥双梅分校来支教的,周建华。但我估计这样去也够呛,听说有二十多里山路。别人认为不太可能的,说太累了。我呢,倒想让自己累一次。

    出发了。从越峰分校开始的路很好走,因为是下坡路,车子只踏两次就一直向下趟,轻松的很,根本不太用骑,斜坡的动力足以让我一路顺风。路上的人不多,只有青山溪水作伴,还骑过一溜一溜的民居。但凡有人看到我骑的车,都止不住回头或驻足来看,或有话说的表示惊讶,或无话说的,张着好奇的眼睛。“哟,这么小的车子!”“这么滑稽的!”“咦?那人骑的是什么?”“哇,怎么有这样的自行车的?”“妈妈你看,那是什么车子?”人们议论的大凡如此。

    我在下坡时风驰电掣一般,虽然稍捏着刹把,还是可以感觉风在耳边呼呼作响,轮子飞速旋转产生“唰唰”的声音。只二十分钟时间我就到了山下的竹田头,对这里的人来说,竹田头就是镇上了,是热闹所在地。我径自来到了菜市场,因为听说骆村那边交通不便,买菜自然更不便,我就带一些上去吧。

    于是,我把车往旁边一停,就听到不少的议论:“怎么这人骑这么小的车子?看上去这么别扭!”“看样子是小孩骑的车。”有人问我这车是给谁骑的,我答老少咸宜,而且专为大人设计,他们笑了。

    买了菜,我就又在众人瞩目的目光中向骆村完小的方向骑去了。那儿我只在送我们来支教的时候到过,具体的路已不记得,只知道方向。一路是柏油马路,很干净,也很新,没有什么高低坎坷。但行到半路,发觉前面的路好陡,有45度的样子,坡很长,向上是一条岭,自行车根本骑不上去,于是我只好推行。我在担心前面会有多少这样的坡。

    让我高兴的'是前面全是下坡,再不用费劲地骑了。但更让我担心的是那里好多的急转弯和陡坡,车子不得不捏紧了刹车向下滑,还得留神转弯,因为旁边是溪谷。还算顺利的是从竹田头到骆村完小也就二十多分钟的样子就到了。因为我下午有两节空课,我请了假出来的,所以到那里的时候还只有两点多,他们还在上最后一节课。

    在这里见面,而且是同校或同片的教师,我们自然很是亲热高兴,到三点五分放学,他们将学生送出六里山路去回来后,我们就一起聊,一起准备起了晚餐。至于期间我们快乐的晚餐自是恨不得时间停止,本来阴晦的天也开出了下午的太阳,山里顿时明朗,感觉不出时间的流逝了。晚餐丰富得很,我们也快乐得很,吃得聊得都很好。

    不知不觉中已近傍晚6时,虽然太阳还有余光,但我担心那路并不好走,而且山里的夜也会来得很快,让人防不胜防。

    我不得不向他们作别,约好下次再叙。因为这里没有汽车(有的话,我可以将我的车折好拎上去),我又想看看回去要多少时间,我也就踏了起来。这回与刚才相反,来时的下坡全成了上坡,来时的上坡全成了下坡,但到竹田头时所用的时间跟来时差不多,不过,我也感觉有点累,特别是上坡时只能推着走。

    但从竹田头到越峰分校却要经过全部的上坡了(谁叫我下来时那么得意呢?),虽然坡没有骆村的陡,但它长,全是这样的上坡,我蹬得出了不少汗,脱了两件衣服,汗还是粘住了背,腿也酸,膝盖特别累。加上与天公抢时间,我觉得跟以前在师范里跑长跑时那份累似的。

    在天黑之前,我回到了宿舍,感到特别爽,腿是累点,但心情很舒坦,人很精神。至于今天的腿发酸,那也是正常现象,我觉得我需要锻炼。

    【车行山里的教师手记高中高三作文】

  • 《女生踢足球手记四年级作文》
  • 女生踢足球手记四年级作文

    这一天放学后,傍晚的阳光仍然温暖和煦,我们继续加强每日踢足球的训练,跑在草场上,自由地像一匹匹野马,肆意地奔跑着。

    我是乙队,对方是甲队。甲队发球,他们踢出大大的一脚,“咚”,我队的.队员都紧张起来了。对方继续传球,突然,我队的右后卫跑上前,成功地把球传给了前锋,前锋一个箭步冲过去,抬起脚,一踢,足球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要进了!”我队兴奋极了,“啪”,对方守门员用手挡住了门。“耶,没进!”对方欢呼着,眼中闪烁着喜悦。我方一脸沮丧,“哎,真可惜!就差那么一点点!”“没事儿,还有机会,加油吧!”队长鼓励道。

    第二轮开始了,我队更加谨慎。对方开始进攻了,他们奔跑着,忽然,他把脚上的球用力一踢,想进门,可是我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去防球,脚一伸,“哇!防住了!”我队相互击掌。这样来回的拉扯战,让我们常常要注意力集中,变换着战术和脚上的功夫进攻或者防范。

    几轮过去了,球员们筋疲力尽,听比赛结果,裁判说:“两方都很棒,这次比赛平局。”尽管我们并没有拉出距离,但深深体会了足球的魅力。

    【女生踢足球手记四年级作文】

  • 《青春手记作文》
  • 青春手记作文

    青春犹如绚烂的夏花!没有谁有理由在这多彩的日子里莫名忧伤!

    曾经我轻狂,为此生活给与了我重重的打击!不知道什么时候渐渐学会了一个词叫郁闷!曾经一度沉沦,几经有带着几首轻音乐失踪的冲动!但是理性终究战胜了感性!为此我找到了一个快乐的理由-青春!

    我们的青春时代犹如攀登一座大山,有的人爬的是懒洋洋的缓坡;有人走的.是崎岖陡峭的山路;有人却在攀登险峻的岩壁!所以当你在爬漫长的缓坡时无须抱怨路途的漫长,因为有人却走的是泥泞的山路!当然走山路的行者也不必感慨路途的曲折,因为有人正在与生冷的岩壁做斗争!三者都不必抱怨,因为你有诉不清的无奈,命运往往对谁都持公平的态度!给了你崎岖的山路必然会给你无垠的美景;给了你冷峻的岩壁,必然会给你更短的路程!所以不论如何我们都没理由忧伤!

    我们的青春时代犹如驾驶在盘山公路的汽车!我们总会抱怨景色之单调,风景犹如机械般的周而复始!为此我也曾问上帝为何青春的周期如此短暂,他慷慨的告诉了我:虽然我看见的是一样的风景,但是我站的位置却是一直在上升!所以我们大可不必感慨青春的单调!即使我们一直在看着相同的景色,我们一定是越看越透彻的!

    我们的青春要求我们必须越站越高,高处不胜寒,为此青春在给与我们阳光时还必须给与适当的风雨!因为我们越站越高所以我们经历的风雨也越来越多!于是我们总是怀念从前,怀念从前的单纯,即使曾经觉得毫无是处的,现在看来总是如此的可爱绚烂!当然曾经觉得老是想不通的,现在看来也少了些菱角,变得圆滑可以接受了!

    我的青春告诉我:一切都会过去,包括失败的烦恼与成功的喜悦!为此就必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我的青春告诉我: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即使是不公平!于是它让我丢掉了许多的烦恼,因为它存在,所以我们必须坦然面对!

    我的青春告诉我:事实就是事实,我们还有很多东西不能改变,所以我们才必须接受事实!做一个快乐的唯物主义者,而不是善感的唯心主义者!

    因为年轻,现在我一无所有,因为年轻,我也会拥有所有!

    【青春手记作文】

  • 《青春的作文:青春手记》
  • 关于青春的作文:青春手记

    我们不能成为完美天使,却可以拼尽全力来实现梦想

    ——题记

    天边有一道彩是为我升起的虹,繁华光影耀眼是为我披的戎装,谁愿随波逐流用青春换一场云烟,于是冥冥之中注定了一场精彩表演,来不及去回味那被簇拥的光荣,有个梦还在拨动我的勇敢,远去的昨天美丽的瞬间不过浮生大海中浪花一现,眼中的世界手中的铸剑仿佛为我等了千年灿烂的昨天美丽的起点是生命阳光中为我扬的帆心中的痛快脚下的冒险我的传奇告诉明天‘’闭着眼睛,静静地聆听着徐誉滕的【我的传奇】,20XX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回想这一年走过的路,初一时的'誓言,在我脑海中不断回响,这一年,我与自己梦想的轨道偏离了太远,我在问自己是不是因为一些原本与自己不相干的人和事,让自己分了心,下一步我该怎么做。这一切像枫叶旋落着安静远跑,我是不是该忘记20XX年的我,就让它在海中荡漾永不依恋,不再痴痴的幻想。明天便是除夕了,我反复的翻看着日历,认真的的数着距离6月20日的天数,三年时光弹指即挥,更何况短短的100天,加油吧。

    20XX年注定着会有不平凡的事要发生,姐妹儿们,也许我们会在下一所学校相遇,也许我们会各奔东西,但是请你们记住,你们永远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们的点点滴滴我会一起装到一个匣子里面,带着他一路前行,或许这段时间,你们会觉得我不会像以前一样嘻嘻哈哈,我没变,只是现在

    为了那个梦想

    不管前进途中多么坎坷

    即使遍体鳞伤

    可是

    在那无止境的困难背后

    我依然会挺直身躯

    继续向那梦的旅途走去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不顾风雨兼程,有梦,就要追寻,让青春的我们吹起奋斗的号角,向遥远的未来招手,姐妹儿和我一起努力吧,我狠希望在下一所学校里还能见到你们,别忘我们的誓言,那所学校等我们,下个9月1日,我们便会拿着录取通知书高傲的站在你面前。

  • 《青春手记初中作文》
  • 青春手记初中作文

    青春是什么?

    也许是痛,痛到灵魂深处,是来自心底的那一抹自由的幻影被彻底磨灭,是期望已久的事情被摧毁,是在坚持自我的路上被扼杀,痛,发人深省的痛

    我不晓得世上的真假虚实,也许是在更早以前吧,我早已不再似以往那样单纯了,天真的聆听世界的.空话,更不会去听赋予那些所谓的规章制度,长篇大律,相反,对于我不感兴趣的话题,我的大脑会极富选择性的进行删除。

    青春这条路似乎很漫长,走着走着,我突然觉得好累,这条路上,有迷雾,束缚了我几近全部的自由;有荆棘,牵绊了我那颗满载希望的心;有风雪,掩埋了我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这个世界为何如此无情?

    以前的我喜欢一个人蜷缩在某个不知名的角落,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见自己真正想见的人,听自己的灵魂在诉说着周边发生的一切。

    可这一切,也只是想想罢了——如果这一切是真的,就好了,哪怕是场梦,也够了

    我觉得自己像是被什么层层裹住了,甚至有些透不过气来,漠然地看着眼前的一片没有尽头的暗,心中顿时有点恐慌。

    当我再次睁开眼时,身上的紫色校服已经褪下,取而代之的,是一件满沾油渍并褪了色的蓝色工装,手上的裂纹触目惊心让我一时无法接受,这是怎么回事,发生了什么?

    别把我的车擦坏了,喂,说你呢,一愣一愣的。这熟悉的声音让我顿时惊醒。(未完待续)


    【青春手记初中作文】

  • 《稻草人手记读后感100字》
  • 《稻草人》不纯粹是一本童话书,更是一本充分反映了现实的书籍,它通过童话的形式,将现实完全地深刻地解析了。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稻草人手记读后感100字,快来借鉴一下并自己写一篇与我们分享吧!

    稻草人手记读后感100字篇1

    稻草人这本童话书是由中国的叶圣陶老先生著作的。

    里边有许多个童话,比如:月姑娘的亲事,克宜的经历,熊夫人的幼稚园,等等等等。然而也正是因为这些童话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例如我读傻子这篇童话,傻子热心的帮助了别人,出出为别人着想,而其他人却认为他很傻。

    文中的主人公傻子让我明白了要全心全意地帮助他人。

    稻草人手记读后感100字篇2

    田野里立着一个稻草人,他不能动,不能说话,但是它的心肠很好。它的骨架子是竹园里的细竹枝,它的肌肉皮肤是隔年的黄稻草。通过稻草人的眼睛和心灵,田野里的一切它都尽收眼底。它亲眼看见老妇人的稻谷被飞蛾吃得只剩下光杆,渔妇在寒冷的夜里捕鱼而无瑕照顾自己病重的孩子,不禁心如刀割,却又无能为力。稻草人虽然很尽职尽责,它一心想帮助那些受苦受难的人,但它却无法改变当时的情景……

    我读了《稻草人》这本书后,我深深地感叹,如果我们人世间能多一些像稻草人这样的好心人,人人都献一出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稻草人手记读后感100字篇3

    稻草人这本书很好看,它是一本精彩的故事书,我很喜欢。这本书被列入了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熟悉之一。

    我特别喜欢《一粒种子》这篇和《梧桐子》,这两篇让我百看不厌,好看极了!这本书是作者心血的结晶,作者把我带入了童话王国里,天真,有趣,可爱……这本书让我走进了不同的童话世界!

    我喜欢这本书。

    稻草人手记读后感100字篇4

    读了稻草人这篇文章,我泪流满面。

    故事讲的是:稻草人的主人是一位可怜的老太太,她很爱哭!因为她的丈夫死了,她花了三年种田的辛苦换来的钱,才还清了埋葬费。可是,她的儿子又因为患了白喉病,也死了!老太太又是种了三年的田,才还清了埋葬费。这几年,住的地方老是发大水,收成也不好!

    但是,夜晚的时候稻草人开心起来!因为,这年没发大水,会有一个很好的收成!可是,稻草人却看到了一些虫子在吃稻谷!稻草人扇起了手上拿(实际上是缝)的扇子!可是风力有限,虫子还是不飞走!稻草人把扇子扇得更勤了,这是唯一可以提醒主人的暗号。主人来了,一看,根本没有虫子,而且稻谷长得很壮!那是主人的眼睛问题——因为主人很爱哭,所以眼睛看到的都很模糊!稻草人还是使劲地扇扇子!可是主人不理稻草人了。

    唉!现在在社会上有许多人为了自身,去抢珠宝店,最后还是被警察给抓住了。有的时候考试,自身的橡皮丢了,想问同桌借个橡皮用都不愿意,生怕自身的橡皮被别人弄脏了。稻草人这舍生取义的'精神,真令人佩服啊!有的时候看电视,看见那个人快要被车撞到了,一个人推他一下,让别人脱离危险,自身却受伤了,在现实生活中有几个人愿意去做这种事。

    读完了这篇文章,我真想去帮帮那些有困难的人。

    稻草人手记读后感100字篇5

    今天我读完了《稻草人》这本书,这本书是我读过的书中除了四大名著最好的书了。它内容很丰富,字句很优美,像寓言故事一样,告诉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和优秀的品质。

    这本书是短片小说,每一个故事都生动又富有感情,但也不缺作者的想象。

    比如说《地球》这个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地球是圆的,人们在地球上快乐的生活。可是有一天,狂风暴雨到来了,人们从来没有经历过。从这次暴雨后,食物都没了人们再也不能坐吃山空了。从此之后,人们开始了学习耕种。有些柔软的人不能耕种,所以强壮的人帮助他们把食物分一半给他们。最后那些耕种挖掘的泥土越垒越高变成了山,送粮食越来越远,人们的汗像洪水一样不断涌下来成了河,最后有些小河和在一起成了江,有些江和在一起成了海。山和海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山和海了。

    哈!多么有趣的文章,字词的优美,丰富的想象一下子就吸引了我。让人好像觉的真是这样似的。

    从中我也知道了要有互相帮助的友爱精神。但是又告诉了人们,不能像柔弱的人那样越来越小,不能自食其力只靠别人的帮助,那样就不会有柔弱的人那样的下场。

    稻草人手记读后感100字篇6

    今天,我又读了一本书,名字是《稻草人》是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写的。

    稻草人里面有很多故事,每个故事都能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都能让我们得到一个启示,比如说,《皇帝的新衣》跟以前的不一样,是一个长篇文,以前的都是儿童篇文,这一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了,不要自欺欺人,还比如说里面的《傻子》,讲了傻子一出生就在育婴堂的抽屉里,他只会帮助别人,帮助了别人,我们知道,是很快乐的,傻子当然也是这样的,可在群众的眼睛中却不是这样的,傻子帮助别人就是在害自己,有一天,那里的一个国王打了败仗,就想要杀人解解气,没一个人愿意站出来,可傻子站了出来,全场人大声辱骂这个傻子,有人骂,你这个傻子,自投罗网,真是有病,国王看到傻子愿意站出来,问道:“你怎么会愿意被我杀”傻子回答:“大家都骂我是傻子,我帮别人,他们说我,我不帮别人,他们还是说我,现在就让我来替他们死,我值得了”下面还在乱哄哄的,国王发令,谁再敢骂傻子,杀无赦,没人敢说了,国王把傻子的形象雕在广场上,让大众学习他······还有很多故事令我们感动。

    还有很多故事我们没有说,但是,他们的道理都是一样的,要乐于助人,要帮助别人,不要自欺欺人,不要骗别人······

    稻草人手记读后感100字篇7

    《稻草人》讲述稻草人在乡村看到的的悲惨故事,展现了人们真实又贫苦的生活。而稻草人无法给予帮助。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生命的逝去。

    稻草人心肠很好,总希望自己能走路,会说话。那样,他就可以驱逐飞蛾、肉虫,让麦子不会被虫子吃掉;它就可以替渔妇和病倒孩子做点事情;那样它就可以救救寻死的女人。但是,它不能动,只能为他们惋惜。

    我们要学习稻草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稻草人手记读后感100字篇8

    今年暑假我忍不住又第二次拿起了《稻草人》这本书。

    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是“一粒种子”,讲的是:有一粒种子,很美丽、很可爱,世界上仅此一粒,它分别到了国王、富翁、商人、士兵的手里,但不管怎么呵护它、照顾它还是没有开花。最后,它落到了一位农民的手里,农民就像对待其他花一样对待它,它终于开了花。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知道植物的习性,知道事物的生长规律,而不是盲目地凭借自身的一厢情愿。而故事中的国王、富翁、商人、士兵和拔苗助长的农夫一样,是不会得到好结果的。

    稻草人手记读后感100字篇9

    这个暑假,我读了一本名叫《稻草人》的书,这是一本短篇童话故事集,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第一个故事:“稻草人”。

    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一个有着一颗善良的心的稻草人在看见了一幕又一幕悲哀的场景时,总是想要帮助别人,避免灾难的降临,但又无能为力,最后倒在了田间的凄凉故事。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人要有一颗火热的心,要乐于帮助别人,面对别人的困难不能熟视无睹,就算不能身临现场,也要尽其所能,为他人祝愿,替他人悲伤。

    如果你是稻草人,你会怎么做?

    稻草人手记读后感100字篇10

    暑假里我读了叶圣陶爷爷写的《稻草人》这本书,书里讲了一个善良的稻草人的故事。

    稻草人帮老太太驱赶害虫,它有一颗善良的心,非常同情受害者,为了扑灭主人的仇敌——蛾子,他愁眉不展,像害了病似的,伤心极了。为了能让生病的孩子有一口茶喝,他宁可自己烧为灰烬,也在所不惜。为了挽救那名悲伤妇女的生命,他的心像玻璃一样碎了,昏倒在田地中间。

    稻草人是一个富有同情心,不怕牺牲自己,一心想去帮助别人的好心人。他多想用自己的心去温暖他人,但连这他都做不到。他恨自己对每一件事情都无能为力。

    我被稻草人的善良感动,希望我们大家都做一个善良的人,这样我们这个社会就会更加和谐美好!

  • 《六一闲话(教师手记之581)》
  • 值六一,话六一,六一闲话,说闲不闲,有话要说就说。    

     六一是孩子们的节日,孩子应当是最快乐的,快乐在哪里呢?吃的、穿的、玩的,还有礼物拿。学校里搞些集体活动,游园啦,游戏啦,比赛啦,表演啦,什么的。只要不加重自己的负担,轻松地面对,何尝不是快乐呢?   但儿童不快乐也是时有发生的事,比如为了迎合各种检查、表演等,孩子们要牺牲休息时间或学习时间去排练、去作秀,这样就很累。有人戏称这是孩子们的“劳动节”,看到新闻里就报道为给领导看表演,孩子在太阳下等迟到的领导,结果中暑晕倒在地,而领导们呢,在大伞下看上一两个节目就不知去向了。一个中学生在他的六一总结中就说他的十个六一没有过真正的快乐,不是在表演,就是在学习,不是在迎检,就是在劳动。特别是碰到有上级领导来表示对孩子们的关心时,他们就不得不准备好一些节目或搞一些并不快乐的快乐游戏让领导们看,以示自己的六一很快乐。这样,领导累,孩子们更累。我知道,对于孩子来说,最快乐的事莫过于自己的班级集体能搞一些有组织、有秩序、又开心、又轻松的活动。当然,这需要班主任老师精心的策划和准备,我曾给我的孩子们搞过这样的活动,现在也想给他们搞,但总觉得这个学期特别短,时间又特别紧,加上自己又多了一些新的工作,总忙不过来,抽不出自己和孩子们的时间来。    

     今年的六一,我们这里下雨,好像每到六一或这样的节日,天气总不太好,六年级的孩子们也不喜欢搞游园活动了,走过场似的走一遍,再吃一通。学校里没甚好东西分给他们,经济上总是拮据得很,记得上学期也是每人三四块钱的东西,都买了吃的,这次每人一盒牛奶、一瓶矿泉水、一个笔记本,再加上平均每人七毛钱的糖果。还是儿子幼儿园里的礼物丰厚,是一套沙滩玩具,和一大袋的食品,估摸要几十元钱的样子。虽然现在的人们不愁吃穿,也不少这些东西,但对孩子们来说,他们总是要有一些比较的,总是心存感动或想念的。我就清清楚楚地记得自己读小学的时候,一次六一节发了每人一个铅笔盒作为礼物,我们都高兴得不得了,当时这样的一个铁制的铅笔盒已是非常地令人快乐和满意的了,就好比是现在的几十元钱的礼物一般。    

     六一,是一个分水岭,是一个分明的时间界限。过了六一,我们的感觉就是期末了,时间一点点地逼近,期末一点点地走近,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也一点点地变短和变少了。有时,还想多跟他们有些交流和教育,总又不得机会了。有时又觉得他们的调皮不得不批评时,也感觉似乎没有那种决心了。总感到时间的脚步声越来越清晰,人与人的相处会变得越来越微妙。教育啊,它不是那种机器零件的生产,它是人的造化,是思想和情感的融合和透析,人就是这样走出去了,然后又有了新的成长成熟。看到自己曾经在兴趣班里辛苦地教会吹奏的学生成了同事的朋友,还能认我这个老师,已觉差不多了,并不想有他们有什么感恩之类的,想通了,老师也是一种工作嘛,只不过在工作的时候没去想过我这样做是多少钱,那样做又是多少钱而已。倒是以前自己未做老师之前,一想到老师要在讲台前一站就是几十年甚至一辈便会感到不寒而栗,仿佛一世的青春年华、雄心壮志、抱负和希望也全都泯灭在粉笔灰里了。那种持久是令人害怕的。  

    最后,还是祝所有过六一的孩子们快乐成长,看看花儿开得有多美,你们的生命就有多美!           (时2007-6-1)    

  • 《六一随想(教师手记之240)》
  •     六一节快到了,同学们心里都有所盼望,希望那是一个真正快乐的日子,不过,也确实有点担心的是不能过上一个快乐的节日。以往几年的六一总会因为这事那事,这个会那个会搞得老师和同学都忙于应付,想像着快乐的活动却总也只能在下面做观众,为了给别人捧场在那里鼓掌。  

    我反对这样的六一节,我总希望把六一还给孩子们,把快乐还给孩子们。可能是因为我的心中还有着太多的孩子想法吧,我总想搞一些大家能快乐玩耍的游戏来,我还清楚地记得当我在刚读初一时,一次一节体育室内活动课,老师提问大家要做什么,我脱口而出“玩游戏!”时听到同学们都哈哈地笑起来,看到同学们朝着我看的样子,似乎把我当成了一个外星人,我至今不能忘记他们那种发笑的神情,我羞得很,我为我自己的幼稚而羞愧。但现在,我为那时自己拥有不曾泯灭的童心而高兴。谁夺走了我们游戏的权利?谁扼杀了孩子快乐的源泉?谁将孩子游戏的童心关闭了?当我回忆起当时老师嘲笑的神情时我明白了:是教育。    

     教育让我们孩子的快乐一次次地流逝,教育让学习只作为了知识的载体,快乐在哪里?游戏在哪里?活动在哪里?初中生就应该是理智的吗?应该是把游戏活动当作昨夜星辰了吗?那一个充满幻想的年龄就这样被理性拉到了现实当中。现在,当我又一次次开启快乐的幻想的时候,我很想将自己的快乐和同学们一起分享,我很想快乐地为同学们组织一次次活动,我很想看着同学们在我组织的活动中快乐地游戏,快乐地生活,快乐地成长。  

    所以,我要给同学们搞活动,搞游戏,尽管有点像不务正业,尽管到头来我还得花时间收拢同学们放飞的心情,但我还是愿意那样去做。在上一届毕业的同学中,我很遗憾只给他们搞了一次六一节的活动,因为第二年六一节学校派我去主持了全校的文艺会演,第三年六一节又去山区支教了,而且那天又从山区赶回来在明珠校区主持了全校的六一文艺演出。同学们最快乐的还是那一个我和他们一同度过的、我在班级里自己搞的六一游戏活动。那一次,我们用了半天时间做了大量有趣的游戏,而且作了充分的准备,我亲自设计策划并组织实施了这个班级活动。我欣喜地看到孩子们在文章中写道:“这是我有生以来最快乐的六一节!”“真是太高兴了,我从来没有这样快乐过!”确实,第二年的六一同学们向我反应一点儿也没有味道,有半天时间是在学校年段里参加了游园活动,但那些活动都太陈旧没有创意,也没有同学间互动的那种愉悦心情,下午学校里放了一些动画片,让同学们在教室里收看那二十一寸的电视,当然是没有快乐可言了。第三年,由于我去支教,他们又面临毕业考,境况可想而知。  

    现在的六一节,同学们似乎越来越没有那种期待了,因为根据几年下来的惯例都是搞一些全校性的大型庆祝活动,同学们做足了观众,有时还要为配合舞台效果排练好几场,练习鼓掌、欢呼之类的,特别是有上级领导来我校参观访问的时候更要有点排场氛围,甚至到剧院里去参加庆祝活动,历来如此,历届校长们也身不由己。同学们呢,大体分为两类,一类就是辛苦观看的观众,一类就是辛苦排练的演员。因而,他们对于六一节也是无动于衷的了。可我就是想自己为同学们在班级里搞一个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安排在学校活动之前或后。  

    昨天,我在思品课里与同学们讨论了我们的活动计划和内容,全没有像现在写的这么严肃,大家快乐地笑了一节课,我竭力忍住,还是被同学们的言行、思想笑得好几次渗出了泪水。是的,很多人都笑出了眼泪,应陈锴说:“我笑得实在受不了了。”我知道,他笑得很起劲,因为他的想像特丰富,思维也很活跃,什么事情总会比别人先想到,所以当别人还没迅速反应过来的时候,他已经笑得肚子疼了。我们设计了一个“气运球”的活动,结果被人扯成“屁运球”,而卢家峰一个人早已在那里活灵活现地开始上演如何放气了:头朝墙,臀朝外,一手捏住鼻子,一手拍屁股,臀部蹶起来的同时,嘴巴里发出一声逼真的“噗”声……裘唐天笑得倒在地上起不来了。还有“功夫顶”、“快乐跳跳糖”、“非吃不可”、“出水龙珠”、“假面‘舞’会”等等,都不是一般的活动,“快乐跳跳糖”可是要人顶了东西跳起来将糖跳出来的,“假面‘舞’会”的“舞”也不是真正的舞,我想是属于“群魔乱舞”的“舞”吧,“非吃不可”可是有很大的运气在里头的,吃的东西当然还是有讲究的,只是好吃难吃程度上的差异罢了,还有其它的节目有待大家的不断完善。  

     这个班级是一个可爱的班级,当我们的任务出来之后,我将要准备的工作一理,大家都各自承担了相应的工作,每个活动都有了相应的准备的人,也再不用我做太多工作去落实了,这使我很欣慰,我为有这样一个班集体而感到骄傲,我也希望他们能越来越出色,他们的工作和组织能力能够越来越强,当然,我更希望他们能够拥有最多的快乐。    

     可就在昨天,我还收到了我上届学生的一封信,在念初中,她告诉我很忙,忙得没有一点时间偷闲,快乐也不知跑哪去了。事实上,在初中里的学生没有一个不忙的,谈起学习,他们总有说不完的苦衷,总怀念起那段快乐的小学生活。  

    六一又要到了,请大家把快乐还给孩子们吧!!      

        (时2006-5-27)    

  • 《《诗经·关雎》备教研学手记》
  • 当我捧读《关雎》这首诗的时候,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美妙的画卷:一湾河洲,洲上芳草萋萋,雎鸠和鸣,河中藻荇飘荡。一个少女站在清浅的河水中,忘情地采摘荇菜,一个风华正茂的男子远远地看着,对这个女子心生爱慕,继而追求,最后结为永好。是的,这是一首描写爱情的诗,其中运用比兴手法和重章叠唱,使诗歌充满了画面美和音韵美。面对这样一个文本,究竟该如何实施教学呢?就多数教师看来,引领着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画面,了解和领悟赋、比、兴的手法,感受重章叠句的章法之美,似乎这样教就可以了。多少年来,我也是这样教的,可是总觉得还是漂浮在文本的表面,止步于文意的理解和知识的积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如果总是流于概念化的浅层次学习,学生是很难进入文本的深处,获得“思想启迪”和“审美乐趣”的,这样的教学最多只能达到“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教学的现场很有可能是老师津津乐道,学生不以为然。突围的办法就是建立问题驱动机制,以问题为核心,在细读文本中发现问题,在涵泳文字中推敲字句,在挑战质疑中学会独立思考,在探究发现中感受阅读的乐趣。

    一、起于青蘋之末,翔于激水之上

    在结合课文注释,读懂文本大意之后,学生基本上能够确定这是一首歌咏爱情的诗,在反复诵读中感受到了重章叠唱的韵味。教学如果仅止于此,是很难激发学生的智力参与的。《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的高层次要求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要达到这样的阅读层级,就需要采用问题导向策略。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是好的教学问题呢?如何去寻找这样的问题呢?好的教学问题一定在文本之中,是基于文本细读的二次发现;好的教学问题一定在文本的细微处,在文本的模糊不清的地方,在文本的前后矛盾处,在文字的古今异义处。如果在学生基本理解文本之后,正处于学有所得的满足之中,你突然在他刚刚形成的建构基础上撕开了一个小口,提出了与之前相左的疑问,那一定能够激发起他探究的欲望,如果这个探究还能引发更多的疑问,带动更多更有意思的探究,以至于在他面前打开了一幅汪洋恣肆的画面,在这样的课堂上,他能不爱上阅读吗?

    我们的课堂就从一个小小的问题入手了。何谓“淑女”,你在诗中看得出来吗?学生说,从她不停地采摘荇菜的行为可以看出她的勤劳品质。一个勤劳的女子就称得上“淑女”吗?学生说,从她一会儿左一会儿右地“流之”“采之”“芼之”可以看出她灵巧窈窕的身姿。很美!一个灵巧貌美的女子就称得上“淑女”吗?你心中的淑女是什么样的呢?学生认为应该是端庄贤淑的女子,得到的结论是,淑女,绝不仅仅只有颜值担当,应该还有内在的气质与修养,可能后者还要更重要一些。是不是这样呢?我们不妨借助工具书考证一下。《现代汉语词典》:“淑女,美好的女子”,等于没说。老师提供助学资料《毛诗传》:“淑,善;逑,匹也。”这就说到点子上了,所谓“淑女”,绝不止于外在的“美好”,一定关乎品德与心性。学生为自己的发现感到很兴奋。为了让学生的研究更进一步,我提醒学生可以联系这个词的上下文进行印证。于是再查“窈窕”,《现代汉语词典》有三个义项:①窈窕,(女子)文静而美好;②(妆饰、仪容)美好;③(宫室、山水)幽深。教材显然采用了第一个义项,注解为:“文静美好的样子。”这样的解释过于笼统,而且更多指向了外在形象的美好,对于理解“淑女”并没有太大的帮助。我提醒学生还可以参看教材中其他地方的表述,进行对比,综合考虑。学生找到教材的课后练习引用了余冠英的《诗经选译》:“雎鸠鸟关关合唱,在河心小小洲上。好姑娘苗苗条条,哥儿想和她成双。”学生发现,这里对“窈窕”的理解竟然和课文中的注释完全不一样。这一发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究竟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呢?教师再次提供助读资料:许慎《说文解字》:“窈,深远也;窕,深肆极也。”应该是极有内蕴、极有内涵的意指。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云:“美心为窈,美状为窕。”这么说来,窈窕跟苗条没有丝毫的关系,通过对修饰词“窈窕”的推敲,学生认为,“淑女”一词一定包含着端淑温良内在德性的含义,“窈窕淑女”应该是指外表与内心都很美的姑娘。

    这一次探究只是一次小小的尝试,学生学会了联系上下文推敲字句,学会了借助工具书考据求证,最为可贵的是令学生找到了教材的不足,尝到了质疑权威的成就感。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在发现中才会学会发现,在推敲中才能学会咬文嚼字,在质疑中才能形成独立思考的意识与能力。而为了这个教学效果,我也做足了功夫,细读文本,遍查古籍,为学生的探究提供“助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学会隐藏自己,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那一系列的问题自然呈现,形成“问题链”,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在探究中解决问题。

    二、每烛幽而开悟,究片言以摇情

    在第一个环节,我们探究了“淑女”就是指外表与内心都很美的姑娘。可是,我们从诗中却看不到这样的品性。看不到,不见得诗中就没有,只是我们没有读懂,没有发现而已。“诗三百”以《关雎》为第一首,一定有着更为深邃的内涵。

    第二个问题:诗的第一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描绘了在水中的小洲上,雎鸠和鸣的情景,为后面描写男女和鸣起兴。和鸣就是一唱一和,你在诗中哪个地方看出了男女和鸣呢?在画面中,我们只看到了男子对女子的“求之”“思服”“友之”“乐之”,那个女子却只是不停地采着荇菜。

    那就从诗中描写“淑女”的地方着手吧。诗中直接描写女子的就是三个动作:“流之”“采之”“芼之”,这三个动作如果笼统地理解为采摘,就错过了细读文本,发现深意的机会。学生再次进入文本,借助注释探究:“流”课本注解为“捞取”,“采”很好理解,就是采摘、摘取,“芼”课本注解为“挑选”。你看这三个动词:捞取——采摘——挑选,具有一定的连贯性,这是一个采摘荇菜的完整的过程,她先是大把大把地从水里捞上来,然后把叶子摘取下来,再把好的荇菜挑选出来。这难道仅仅是描写淑女采摘荇菜的行为吗?在男女婚恋中,哪一个环节与这个情景有极为相似的地方呢?学生恍然大悟:“相亲!”是的,这一连串的采摘挑选多么像一个择偶挑婿的过程啊!她先是广泛接触,再是细心摘取,最后择优带回。联系《诗经》惯常采用的比兴手法,女子采摘荇菜的过程绝不仅仅是外在行为的描写,如果说这里暗比女子挑选男子的过程,应该是有道理的。凡事都要讲求考据,单凭猜想臆测可不行,我提醒学生应该在诗中找到更有力的佐证。比如,从“参差”这个词入手。“参差”就是“长短、高低、大小不齐”的意思,其实荇菜的特点很多,教师提供助读图片,图片中的荇菜叶片小巧圆润、嫩绿鲜亮、枝蔓柔软、漂浮灵动,开小黄花。这么多更有特色的修饰词不用,作品为什么偏偏选取参差不齐来修饰荇菜呢?那就得从择婿的角度来看了。只能说,这个特点就是为“比兴”准备的——那么多男子中,可不就是在气质长相、德行才艺上参差不齐吗,那不得细细地挑选啊。

    那么问题又来了,我们通过探究,明确了采摘荇菜就是在暗比择婿究竟有什么意义呢?因为这一过程可以看出该女子对待择偶的态度。我把诗行右侧写了男子追求女子的三个动词“求之”“友之”“乐之”罗列出来,从这里可以反映出男子对待爱情的态度是执着的、友善的、热烈的、负责任的,你看这个君子看上淑女了,马上就想到“好逑”,好配偶,换句话说,他想到的就是建立婚姻关系,建立家庭,是负责任的;在求之不得时,没有死搅蛮缠,也没有轻言放弃,更没有见异思迁,而是仔细观察,热烈追求,深切思念,最后是想办法取悦于她。那么,诗行的左侧呢,用暗喻的手法写“流之”“采之”“芼之”,反映出女子选择伴侣是慎重的、细致的、理性的,你看她并不急于答应,而是细心观察,慎重选择,低调回应。这不就是男呼女应、雎鸠和鸣吗!说到这里,我们也就读懂了《关雎》的意旨,就是要以诗歌的方式告诉青年男女对待感情和婚姻的态度,就是要给千千万万的男男女女立下一个“君子”与“淑女”的标准。在这首诗中,写君子追求爱情,追不到时,也只是睡不着觉,然后通过琴瑟、钟鼓去取悦于她,并没有其他亲昵、亵渎的语言或动作;这个淑女呢,从头到尾没说一句话,也没有什么轻浮矫情的举动,符合柔顺端淑的美德。不仅如此,她还是志趣高雅的女子,从哪里看出呢?从男子追求女子的方式变化可以看出,男子起先是直接追求,求之不得,于是用高超的才艺去吸引她,用高雅的志趣去打动她,男子追求方式的变化像一面镜子一样映照出女子的生活志趣和品德修为。要知道正是“求之不得”,才迫使男子改变追求的策略,男子改变策略的依据是什么呢?当然是投女子之所好喽!到这里,我们也就明白了孔子为什么要把《关雎》放在第一位,意图在于“风天下,正夫妇”,就是要教化青年男女:爱要符合礼仪,爱要有节制,也要守规矩;好男儿要做君子,好女子要做淑女。课堂由热烈的讨论进入了深深的沉默之中,我知道,这样的沉默是宝贵的。

    在这个探究环节,通过对作品的再开掘,对问题的再延伸,将学生的探究活动引向更加幽微之处,将文本与生活融合起来,与学生的成长关联起来,好的学习决不止于知识的获得,更在于智慧的开启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跃升。而启智的关键在于设计好问题,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有梯度,有先后,从小处切入,向文本、生活和心灵的深处拓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更不可玩概念,贴标签,强力而为,而是要顺乎自然、润物无声、力求自悟、点到即止。

    三、原教学之至理,通古今之流变

    “教”难于“学”,是因为“教”是“让学”,“让学生学”需要花大力气去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就是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不断刺激学生的新奇感,保持学生探究文本的热情;研究教材就是要善于反复利用文本资源和问题资源,不断开掘出新的角度,在无疑问处打开新的页面,于静水深流中掀起新的波澜,在旧知基石上垒起新的认知高度。

    基于这样的教学追求,我再一次向学生“发难”。我说:这个解读里边唯一感到不顺畅的就是“流之”。“流”,课本注解为“捞取”,我们想象一下,这个女子看到那么多荇菜,于是大把大把地从河水中捞上来,这个描写从形象上不雅,从暗喻的角度来说,女子看到那么多的男人,先大规模地“入围”,再一个个考查筛选,这似乎也不太像淑女之所为。要不就是我们之前的探究有问题,要不就是“流”这个词的注释有问题。

    我的话立即点燃了学生探究的热情,学生可以做到的首先是查课文注释:“左右流之,在船的左右两边捞取。流,这里指捞取。”在此之前,学生参看这条注释理解课文的时候并没有觉得不妥,在我提出这个疑问后,再读这条注释,觉得很别扭。为了引发下面的探究,我率先亮明了观点:“流”作“捞取”讲,其依据应该是《毛诗传》将“流”训为“求”,进而引申出“捞取”的意思,我认为这个训诂比较牵强。“流”训为“求”并没有确切的依据,“流”作“求”解,也不具诗意的美感,反倒觉得迂腐生涩。而且,这一句的后面一句就是“窈窕淑女,寤寐求之”,两个“求”放在如此接近的地方,殊为不美。

    那么,这个“流”还可以作何解读呢?学生猜测应该是“顺水流动”的意思,这个意思放到文中也很顺。我告诉学生,猜读是研究的方法之一,但是猜读之后要找依据。汉字是世界上唯一使用了三千多年且现在仍在使用的文字,这是我们的骄傲,但是,有些词汇在使用的过程中变化很大,有些字的读音和意义已经离当初的情形很远了,要弄清楚当时的意思,可以参看与它同时代的作品,进行比较研究。我提供了两个文本,供学生研读:

    大雅·公刘(节选)

    笃公刘,既溥既长,既景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其军三单,度其隰原,彻田为粮。度其夕阳,豳居允荒。

    小雅·小弁(节选)

    菀彼柳斯,鸣蜩嘒嘒,有漼者渊,萑苇淠淠。譬彼舟流,不知所届,心之忧矣,不遑假寐。

    这两个文本都比较难,学生尽管不太懂,但是研读“观其流泉”中“流”与“泉”合用,猜想应该是“流动”的意思;“譬彼舟流”中的“流”与“舟”连用,应该也是“流动”的意思,都是取“流”的本义作“顺水漂流”解,同是《诗经》,又是同时代的作品,何以在此处要作如此生涩牵强的解读呢?学生通过比较研读后认为,“流”在此处当取其本义,就是顺水流动的意思。

    学生的研究初见成效,兴趣盎然。我再次向学生发出质疑:“采”的本义就是摘取;至于“芼”,课本注释为“挑选”,没有脱离采摘的意思,如果“流”“采”“芼”三个动词都从采摘的字面去理解,那这三个词就是简单重复,诗的意蕴也极为平面。宋朱熹在《诗集传》里说:“采,取而择之也;芼,熟而荐之也。”这个注解把“采”和“芼”完全分开了,“采”是采回来,“芼”是煮熟并进献(先祖)。这个说法有没有依据呢?我提醒学生可以借助典籍资料寻求帮助。

    我为学生提供了四则资料,供小组讨论:

    《字汇》:“芼,草覆蔓也;又菜也;又为羹,《礼记·内则》芼羹;又芼之以蘋藻,熟而荐之也。”

    《礼记·内则》:“饘、酏、酒、醴、芼、羹、菽、麦、蕡、稻、黍、粱、秫唯所欲。”

    《毛诗郑笺》:“菽,大豆也。采之者,采其叶以为藿。三牲牛、羊、豕芼以藿。”

    《礼记·昏义》:“古者妇人先嫁三月,祖庙未毁,教于公宫;祖庙既毁,教于宗室。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教成祭之,牲用鱼,芼之以蘋藻,所以成妇顺也。”

    小组研读后发现,第一则材料表明“芼”有四种含义,第二、三、四则材料都是对第一则材料的佐证。从前两则材料可以看出:“芼”有“菜”“羹”的意思,但在三、四则材料中,“芼”似乎是个动词,大约是“用……作配菜”的意思。如此,“左右芼之”可以理解为“将荇菜撒在……上作配菜”,是准备祭祀三牲的最后一道工序。

    我引导学生再读第四则材料,这段话告诉我们古代贵族女子出嫁之前,有蘋藻之祭的仪式性活动。古人认为蘋藻荇蘩诸般水草,通性柔顺,只要女子亲近这些物事,就会熏陶出柔顺之德,所以在出嫁之前,采蘋、采荇还是一种养成训练。学生听得饶有兴味,于是,我再出示一则材料:

    诗经·采蘋

    于以采蘋?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于以盛之?维筐及筥。于以湘之?维锜及釜。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谁其尸之?有齐季女。

    诗中详细描述了女子采摘、盛放、烹煮蘋藻,置办祭祀的过程,真实记载了当时女子出嫁前的一种风俗。我让学生再读《关雎》,与这首诗对比着读。学生隐然感觉到,诗中描写的情形与《关雎》里边的描写是同一类事件!应该是女子出嫁之前告祭祖先的风俗。有学生豁然顿悟:诗中反复描写女子采摘荇菜的行为,其实也暗含着女子对端淑温良内在德性的追求。我再次出示两则材料,以印证师生的研读猜想。其一,《毛诗传》云:“古之将嫁女者,必先礼之于宗室,牲用鱼,芼之以蘋藻。”其二,方玉润《诗经原始》云:“女将嫁而教之以告于其先也。”由此可见,“芼之”是女子出嫁之前必不可少的仪式,那应该是面对祖先的谆谆教诲与庄严立誓,那些教诲与誓言也一定是关乎德行的,《关雎》作为歌咏爱情的诗篇,或者说是为即将成年的少男少女们立规矩、定标准的诗篇,怎么可以没有这个仪式呢?

    研究似乎可以到此为止了,然而,一次好的研学应该做到“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我决定再给学生打开一扇窗。于是,我讲述了在川陕一带的见闻,川陕一带有一种叫做“冒菜”的美食,就是把菜用一个竹勺装好,放在锅里一提一放地烫熟,然后盛到碗里,我觉得这里的冒菜应当就是芼菜的讹变。

    我的讲述立即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有学生说,我们荆州也有这个说法!早餐做米粉,把米粉放到一个上宽下尖的小竹篓子里,然后提着竹篓在滚烫的水里一提一放,估摸着烫熟了,才提起竹篓把米粉倒到碗里去,这个过程,我们也是叫mào一下,功能就是洗掉米粉表面油腻杂质,烫熟食用。还有学生补充说,在北京一带,也经常听到说“师傅,请帮忙多芼一会儿”的说法。这样看来,“芼”作为漂洗烫熟的意涵在多地的方言中是有留存的,“熟而荐之”这个说法在许多地方的方言里得到了佐证。

    如此,诗中从“流”到“采”,从“采”到“芼”,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了。你看,这个美丽的姑娘站在清浅的河水中,她看着从流飘荡的荇菜,并不急于下手,她左右顾盼,从容自如,她“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眉宇间洋溢着少女的聪灵和青春的活力,突然,她看到一棵荇菜,它看上去是那样的嫩绿鲜活,那样的飘逸潇洒,那样的灵秀自然,那正是她想要的,她连忙采摘回来,漂洗干净,烫熟了准备食用。这才是一个有层次,有节奏,有生活的完整的过程啊。如果回到诗句中去推敲,诗的最后一句“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可以看出,那边的男子追求女子都已经击鼓鸣钟,迎娶新娘了,这边的女子挑选男子当然也应该是洗净烫熟,准备食用了。男呼女应,婚恋的双方应该对称才行嘛。联系前面说到的古代的婚嫁风俗,“熟而荐之”是煮熟了供奉给祖先的意思。那么,那边“钟鼓乐之”是婚庆之乐起,这边“左右芼之”是祭祀之礼成。这样看来,这三个句子不能简单地理解成重章叠唱,而是一个层层推进的完整的婚恋过程。

    四、品章法之绝趣,听万籁之和声

    这样一个过程完整、结构对称、手法精妙的诗作就是为了讲述一个爱情故事吗?当然不是!《诗经》是周代礼乐文明制度的产物,古人云:“礼所以经国家,定社稷,利人民;乐所以移风易俗,荡人之邪,存人之正。”“礼”指的是人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尊卑秩序,目的是定规矩,以促进社会和谐;“乐”指的是富于音乐与文学的美感,“乐”的目的就是合节律,以便于风行传唱。二者结合才能达到“风天下”的目的。《关雎》实际上写了一个合乎礼乐规范的爱情故事。《诗经》是孔子选编的教材,凡三百零五篇,《关雎》是第一篇。我想,居于全书之首的诗一定是最为典范的,最有代表性的,最能体现编者意图的诗了。《论语》中多次提到《诗》(即《诗经》),但做出具体评价的作品,惟《关雎》一篇,谓之“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意思是说,《关雎》写“求而得之”的欢乐却不过分,写“求之不得”的哀怨也不伤于风化、不损于修德,倡导的是“发乎情,止乎礼”的有节制的情感表达,其君子之风和淑女之范是中庸之德的典范,是体现和合哲学最理想的经典。在《关雎》中,你听到了雎鸠和鸣、男女唱和,听到了琴瑟之声、钟鼓之乐,你还听到了流水淙淙、荇菜飘荡,你看到了自然与情爱的完美融合,你感到了礼仪与诗意的律动共振,你学到了内蕴与外在的和谐统一。《关雎》是不朽的经典,是万籁之和声!

    所有的考据与研读都不应该是零散的,如果能将文本细读的成果上升到写作的领悟上去,当然会让文本研读更有价值。我引导学生从这个问题来思考:为什么诗中写男子追求女子是直接描写,写女子挑选男子却要用如此隐晦的“暗喻”呢?其实,这样的写法正好合乎男女的身份和婚恋的习俗。我们回到生活的情景中去思考:在婚恋嫁娶这件事上,男方总是直接主动一些,女方总是含蓄内敛一些;男方总是高调一些,女方总是低调一些。而且,从文学艺术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写法一虚一实,虚实相生;一柔一刚,刚柔相济;一暗一明,明暗相衬;一阴一阳,阴阳相生;一曲一直,殊途同归;起兴比譬,情景交融。这就是文本的研读给我们带来的章法上的启示啊。这样看来,《关雎》简直就是“文学与伦理之凝合一致”,诗教与礼教之完美呈现!这是《关雎》给我们带来的章法上的启示,此其一。

    其二,诗中描写的自然是人所需要的自然。文学作品中的环境描写从来都不是与人无关的自然,而是经过审美筛选的自然,是合乎人的内在情感需求,合乎作品主题表达需求的自然,诗中的自然环境既为人物出场提供了和谐共生的背景,还具有隐喻的价值,诗中以景喻情,以物喻人,以事喻理,万物融融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这是环境描写的至高境界。

    其三,诗中描写的人物行为有清晰的发展过程。诗中无论是写男子追求女子还是写女子挑选男子,都有明晰的层次,在写男子追求女子的过程中甚至还细细描摹了“求之不得”的心理状态!中学生作文,最难得的是能够悟到叙事要讲次序,有细节。

    其四,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就是说,学《诗》可以培养想象力,提高观察力,锻炼人的社交能力,习得得体的语言表达方法。运用这些能力,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事功君王,还能够了解许多自然知识。学诗,就是要多读会悟,“悟道”其实就是文本与内心的和鸣了。读到什么,悟到了什么,把它运用到读书与写作中去,这就是读与写的和鸣啊!

    本次研学,给学生的收获是:对于经典的研读,是可以反复打开的,每一次打开都会带给你丰厚的回报;对于权威的观点,是可以大胆质疑的,但你必须为你的质疑寻找支撑,你可以从上下文中找到印证,可以借助工具书得到佐证,可以从典籍中寻找依据,可以从生活中得到启示,可以在方言俚俗中寻找痕迹。

    本次教学,给我的启示是:第一,教师的文本研读有多深,你的教学才能有多新,语文教师的教学出新要立身于文本研读的功夫中;第二,探究是人的天性,教师要用好“问题驱动”策略,从小处入手,往深处开掘,让学生在研读中学会读书,在探究中爱上读书;第三,孟子说:“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不管教师对文本的研读有多深,有多新,都不能直接灌输给学生,教师要学会隐藏自己,将学生推向学习活动的中心,将丰富的相互联系或相互冲突的材料有结构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把发现的路径指给学生,把研读的方法交给学生,让大多数的发现看上去是由学生学得、研得、习得、悟得,这样才能由问引学,由学而研,研而有得,以得促学。

    (发表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2)

  • 《种树手记》
  • 种植

    阳光明媚,微风扑面而来,我迈着轻快的脚步走进地里。

    锄头、树苗和水我已经准备好了。种树应该很简单吧,不就用锄头把土表面的杂草锄掉,再挖个坑,放进树苗,盖土,浇水,就大功告成了嘛。哪知困难还在后面呢。

    斩草先除根,说着容易做起来难啊!我把锄头锄进土里后,无论怎么使劲,锄头就是取不出来。

    “妈妈,锄头取不出来了。”我焦急地说。

    “找一下原因,想一想办法吧。”妈妈说。

    究其原因,原来锄头被泥土掩盖的树根给卡住了。我耐心地将锄头取出来,先将泥土刨开,请爸爸将树根斩掉,不一会儿坑就挖好了。我将樱桃树苗放进坑里,小心地培好土。望着眼前的树苗,我仿佛看到了樱桃树长得枝繁叶茂,结出了累累果实……

    照料

    不知不觉,到了探望樱桃树苗的时间。天,像涂了一层蓝油漆一样,阳光洒向大地,风轻抚摸着树叶,奏起了哗哗的乐曲。我既紧张,又兴奋。

    来到樱桃树苗旁边,我将挡住或互相交叉的叶子轻轻地梳理整齐。“这调皮的风孩子,一定是它的杰作!”我在心里默默地想。想着想着,我仿佛看到风吹过树叶,树叶们摇头晃脑,你推我搡,相互纠缠的景象。我不由得伸出手去,想把他们分开。

    “刘睿博,你干嘛呢?”爸爸的叫声把我的思绪拉了回来,我才意识到我刚才出神了,连忙提桶去给树浇水。爸爸让我一定要浇透。水刚倒下去,就不见了踪影。“树苗应该是太渴了吧!”我自言自语地说。

    浇了水,樱桃树似乎更有生机,树上的叶子高兴地向我点头。我说:“喝足了水你们满意吧!”顿时,一家人都笑了起来。

    希望

    过了两天,我发现樱桃树的很多叶子蔫了很多。

    我紧张地妈妈:“樱桃树怎么啦?叶子怎么蔫了?”

    “哦,它还没有复活,再过几天就好了。”妈妈耐心地说。

    “还没复活?真怪呀,不有土吗?”我嘀咕道。

    再过两天,我惊奇地发现,樱桃树梢上吐出了嫩芽。“太好了,复活啦!”我高兴地呼叫。

    我又给他们浇水。一些水珠还挂在叶子上,风一吹,水珠跳在另一片叶子上,真像一个调皮的孩子。

    种树,就是种希望。希望在我精心的照料下,我的樱桃树快快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