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义利的对立,但是,如果从动态的、团体或理想的角度来看,“利”和“义”应该是完全一致的。
2从起源上,“义”写作“義”,在甲骨文中的形象正是用一件武器将羊从中分开,合理分配食物。而利则是禾苗加刀,切割植物。义和利从本义所指的行为上属于相同的含义。从现代的角度来说,人,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在交往中不可避免有利益冲突,为了解决冲突,人与人之间建立的社会契约,久而久之则形成了道德标准,成为了“义”。(从造字起源,到现代社会的特点,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引出“义与利的相同点”。)
3放眼世界,有人因为追求“大利”最后成就“大义”。南非曼德拉的胜利源于谋求被种族制度迫害的人民的利益。圣者良德感召呼吁,位高权重者良心发现,南非人民奋力抵抗……多方利益与善意的汇合,最终结出正果。
4也有人因为“大义”出发而赢得“大利”。马斯克为了人类的延续,开设火星移民计划,想要在外太空建立人类文明,而这是全人类的获利。“义”与“利”的统一也符合人被需要的满足,向他人传递善意的同时,我们也收获到名誉上的增益、价值上的体现。正如亚当•斯密所说:“我们常把他人得幸福当作自己不可或缺的愉快源泉。”总而言之,在动态的、团体的、理想的条件下,“利”的趋同最终以“义”为表现,“义”的付出也是“利”的收获。(两段文字分别用曼德拉和马斯克的例子,谈义利的相互关系,叙议结合。)
5然而为何现实生活中,鲜有义利统一?其一是因为我们缺少大环境的统一。中国人的思想依旧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偏向于“义”,而后儒家被统治阶级用于稳定社会结构,从而产生了“义”的崇高。而近现代西方文化的汇入,商业利益追求与竞争意识的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缺乏义与信任,让社会看起来有些浮躁逐利。人民群众义利观的参差不齐,让我们难以将“义”“利”上升成团体性。其二是个人理性善意的缺失。无论是被施善者的恶意欺骗,行善者主体性力量的缺失——善良缺失锋芒,而产生的“无条件”施善,这些都造成了行善利益的亏损。而这些都造成了行善者利益的亏损,或被媒体传播发酵成社会行善难,行善少的形象,增强了个体义利的不平衡之状。(结合现状,进一步分析义利失衡的原因。)
6因此,为了谋求义利结合的好处,我们还有许多改进的地方,先摈弃拜金主义与空谈道德,正确认识义利对立统一的关系。其次,对于个人得失与群体幸福的脱离,利益至上人情冷淡的社会情况,要践行社会互信机制。在个人之间搭起信任桥梁的沟通,是共同利益汇聚的前提条件。(承接上文,谈怎么办)
7义利观的转变可以推动社会形态发展,从资本主义建立初期的压榨工人到如今的高福利国家,又或是社会主义将国家利益同人民利益紧紧贴合,这进程中有利的驱使,义的重视,最终结出一个“大义大利”的果实。(从价值的角度收束全文)
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提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从可以聪。”但若只将其追究于体育本身,便显得过于苍白,于是他得到了一个结论——如同锻炼身体一样,世间的强与弱并非对立的,而可以互相转化。
生而强者不必自喜。短命的秦朝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这时的秦始皇,万人之上,无数人景仰、崇拜、威名天下。这时的他,没有人比他更强,这时的秦国,也已是一骑绝尘,强盛无比。可纵使再强又如何?“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一个本有望延续百年的强大王朝却如此薄命,秦二世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由此可知,如若生为强者也切莫自夸,只有潜心、刻苦,才能置于不败之地。
生而弱者不自悲。《你当像鸟飞向你的山》讲述了作者的真实故事,她十八岁之前从未接受过任何教育,履历可以说是一片空白,甚至连个像样的出生证都没有。可正是这样以为“弱极了”的女孩,攻读了哈佛的历史学,并成为该学府的博士后。“天道酬勤”,此话不假,基础如此薄弱,却完美实现逆转,教育改变了她的一生——勤奋也促使她变得更强,更有底气面对不如意的人生。坦白言之,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不要因为自己的卑微与渺小而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生活原本沉闷,但跑起来就会有风。”是弱者那又如何,有个词叫“逆风翻盘”。
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百年前,神州大地一片混沌,民不聊生。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竟使自己成为了“洋人的朝廷”,曾经的“天朝”一朝覆没,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黑色的景象。正是这种任人宰割的懦弱催发了革命的诞生,也正是革命势力由小及大,由弱及强改变了中国!由强及弱,由弱及强,这一俯一仰之间又何尝不是暗含了老天的旨意呢?对于这来之不易的崛起,我们更应该加倍珍惜。不以强傲,不以弱悲;如生于强,则稳固根基;如生于弱,则砌好砖瓦。一切任未可知,一切皆有可能。
由一个体育,而联想到世间强弱的转化;“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在这个强弱未定的时代,更需要我们拿出体育锻炼的精神与毅力,去拼,去争,将强与弱的权力牢牢抓在自己手里,才能真正实现“少年强,则国强”的时代召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