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时代的妄言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1 20:58:18
  • 《《时代的妄言》——浅谈鲁迅杂文集-写鲁迅的作文1900字》
  • “那是灰暗天空下被残云笼罩…”

    我刚抬起笔来,便将这一行矫揉造作的文字划掉,另起一行准备写下这篇文章:若是先生在世,看到我开头的这几笔,定是要痛骂一顿。

    一直以来,杂文都是我区别于其它题材文学作品的一大标志:写的自由如散文,但又有着新闻时评的实效性,少了条条框框的形式主义,明喻暗喻如小说一般,令人回味。

    在我眼中杂文的最高峰便是周氏杂文。先生的杂文,多了些不似文学的激烈,少了繁文缛节与无病呻吟,如一根紧紧抓地生长的竹,势要顶破层云。

    不同于其小说的深刻却真实的讽刺艺术,亦不同于其散文的自由却带着血性的呼唤,杂文总归是要杂些,有些凌乱美的。鲁迅先生自己好将其称为杂感,短评,这便给这类杂文定了性,注定了其必将拥有浓厚的批判性,否定性,攻击性与先锋性。如果说小说与散文是鞭子,那么杂文便是刀枪。除去了形式主义与社会背景的约束,犀利的杂文总是能够刺激到人们眼中最不起眼的角落。

    近代社会的文学大多带有些传统文学的“后遗症”,遵循中庸之道,用尽可能优美华丽的笔法或意象去让人们猜测作者内心所想——似乎是一个文学创造者必备的功力,一味追求文字的优美,内涵总是不够的。但鲁迅先生却并不如此。

    若你常读鲁迅的杂文,总会忍不住为其文笔犀利而击节赞叹。但你若止流于表面,恐是会认为先生是个疯狂豪放的人物,然而若你细细品读,他的文字并不是利刃出鞘而是鞒里藏刀,是一种极其深刻而又朦朦胧胧的文字,其中之内涵总会发人深省。或感叹或记叙或描写,一字一句后都隐藏着暗中脉络,隐藏着逻辑的理性,这是一种冷静的热情,炽热如燃火却又冷静如萍水。每每读起,其观察之深刻,谈锋之犀利,比喻之巧妙,旁征博引之博大总会让我感到震撼。

    例如《观斗》看似日常却反映出中中国传统小农经济社会所蕴含的“人人自扫门前雪”的麻木性,《我之节烈观中》看似风流但隐含着对于“节烈”背后所蕴含的长久以来物化女性的阶级性。

    鲁迅先生的部分文章还是充满怪诞和野趣的,这点在杂文集中也有所凸出。没有了体制的过多限制,像是脱缰的野马,风格是越发狂野奔腾起来。这也导致早些时候对于鲁迅先生的评价多是与民族血性,社会黑暗相挂钩,一提到鲁迅就是孩提也知道那是位富有民族精神,富有中华血性的大文豪。

    读先生作品的时候,总是能够感觉到先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大肆批评,而后代入当时的社会背景看,倒也于心了然:国民的麻木不仁,遵从了传统封建社会的思想,若是不“骂”,不去另辟蹊径,中国人真真要失掉自信力了,相必这就是中华血性吧。

    但先生的“骂”的确是变着花样的,把骂声夹杂着幽默进行输出,倒是很像现在玩文字游戏的某些群体——若是不去联系当时社会主流的颓败,只去看这些文章的话,倒是真会以为鲁迅先生是个只会躲在后方输出的愤青。如今文学素养提高的社会,倒也能看出谁是真幽默,谁是假幽默。乱世需要点火,需要民众在多方思想中判断出最为正确而科学的一条道路,不被一时的虚言所迷惑。

    除此之外,鲁迅先生在写这些文章的时候,很喜欢把某些群体用一个固定的代名词称之:资本主义的走狗,无文文人,政治奸商等,这样具象化的表述给那个时代剥削而腐烂的人群一个刻画,在对刻画的的论证中也展示出了鲁迅先生独有的逻辑性与说服力,虽然篇幅很短,却展示出了自己的广度与深度。

    人们常说鲁迅先生的杂文是在字字泣血,在我看来却是用一把无形的刀枪狠狠地戳着敌人的心窝子:的确是笔尖连着心脏,但敌人流的血要比我方更多。

    我想杂文是鲁迅先生扬名的关键:其他文学工作者或许是文学家,但却少了革命家与思想家这两个名号。

    当时的知识分子若仍在,应是会感谢走在前方的那一束光。

    然这些年来,鲁迅先生最被讨论的却成了其文风,人们不再去夸赞其精神境界如何,而是对于自己无法理解的深刻与怪诞的文章贬为胡言乱语,卖弄文藻毫无意义之作。

    毛主席曾言:“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

    先生被称为民族脊梁并不是世人吹捧之作,其民族大义,博学多才,思想鲜明,一度被人们捧上了神坛必然是有原因的。从先生的作品来看,其涉及内容之丰富,不光有怀念儿时的欢乐时间,也是作为中国人的血性义务,更有声张正义的勇气,还有对神话故事的憧憬向往。如此之文学思想者,走上神坛也是受得起的。

    黑格尔曾言:“历史是一堆灰烬,但灰烬深处有余温。”历史的辉煌会随着时间的前进,湮灭于历史的长河里。然而,如果历史是过去,过去里一定有你要汲取的养分,而这养分又刚好温暖你迷茫困顿的心灵。历史的灰烬散去、它留下了它的余温。当余温流入时光的长河里,滋润着那些破碎的时代之心,它便是最好的养料。

    无论争议如何,鲁迅先生也会如此再这历史灰烬的深处不断的发光,如同炬火一般。

    若当代青年人还愿读先生的作品,或许可多多看些杂文,也好挺直腰板,在后来的日子里行动二心,思想热风,运交华盖,寂如一坟,然后三闲而已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