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仁镇地处浙江省嵊州市西北方,距嵊州市约10公里,是一个拥有近千年历史的文明古镇,素有“浙东小上海”之称。
在冬天一个阴雨连绵的早晨,我和爸爸妈妈坐了约20分钟的车,来到了美丽的老家---崇仁。到了大桥头,我们下车了,一排排各有特色而整齐的房子,小桥流水,在烟雨朦胧下,好一幅江南水乡的美景。
在去老家的路上,经过了上方井,它已经被列为国家保护单位了。石头上面刻着‘赤乌二年’四字,我不解地去问爸爸,爸爸说:“这应该是三国时期吴国挖的一口井,它在这里有一千九百多年的历史了。”哇!经过一千九百多年的岁月侵蚀后,却依然如故,保存完好,还是这样的清澈见底,直到现在人们还来这里打水喝呢。
后门塘也是特色之一,听妈妈说,它还上过邮票呢!它的水清澈见底,把房屋的马头墙都映了进去,当然少不了那又黑又大的三个字---后门塘。看着水中的倒影和嬉戏的鱼儿,构成了多美的一幅画啊!
我喜欢踏着家乡小胡同里用鹅卵石铺成的小路,沿着清明时期特色的卵石古路,看到不少古老而精致的台门,每一个台门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故事,每个院子的天井用鹅卵石拼成的花纹和图案,代表着当时主人的身份与地位。台门延续了明清朝时期的传统风貌。
一个又一个“庭院深深”的老台门,斑驳的白墙,高高的封火墙,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台门内部用材精良,砖、木、石雕刻十分精美,工艺精湛。柱子上方的牛腿,各种人物雕刻栩栩如生,让我们赞叹不已!向人们展示着古镇久远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各台门都是独立成院,自设门户,而底层又设边门,户户相通。其楼上则采用跨街小楼与相邻的台门隔巷钩联,从而成为一个自上而下互相通联的民居群落。院内的住户凭借大门和跨街楼,就可以足不出户楼上楼下自由走访。这就是五联台门了。
玉山公祠---古戏台,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崇仁是越剧发源地,古戏台是早期越剧的主要演出场地之一。这天是周末,没有开放,未能进去,但站在门口,我可以想象当时戏台上那歌舞升平,热闹非凡的景象,耳边萦绕着越剧那优美动听的旋律。
我爱我的家乡,我喜欢那里的古建筑,和历史久远而深厚的文化底蕴。下次,我一定要去参观古戏台,领略那里的文化气息。(相片在下页,原件在附件里。)
图1.我和老爸在故乡上过邮票的后门塘。
图2.我又回到近千年历史的百鹿台门。
五龙潭位千济南市西门外,与大明湖隔河相望。来到近前,只见一座雕梁画栋的门楼盛立在眼前。显得气势磅礴。跨进大门,一阵沁人心脾的花草香迎面扑来,令人心旷神怡。顺着鹅卵石铺成的小路漫步向前走去,路旁的小草绿茸茸的,竹叶青翠欲滴,泉水碧绿清澈,似乎把天地也染绿了,人行其中真如在画中游一般。
五龙潭内泉水甚多,星罗棋布,有罗姑泉、孝感泉、东流水……可称三步一泉五步一水,人行其中那惬意劲就甭提了。五条小溪像线穿珍珠一样把一个个泉眼穿起,无数座小石桥又把五条小溪攒在一起,真是奇妙无穷啊!
一座高大的楼阁位于公园正中,听人说那便是唐朝大将秦琼的府第。这是一座双层单枪式建筑,红柱绿栏好不漂亮!整个建筑仿佛是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登上二楼抬眼眺望,整个公园的美景尽收眼底,红花绿柳,怪石嶙峋,真赛似苏州的拙政园。俯身向下望去,只见一潭清水深不见底。这便是大名鼎鼎的五龙潭了。如果说那五条小溪恰似五条小龙的话,那么五龙潭则像它们含住的一颗明珠。望着那暗蓝幽深的潭底,我想:那儿真会有五条龙存在吗?向潭内仔细望去,只见一条条水藻像仙女的飘带飘飘摇摇,绿得发亮,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出迷人的光彩。一只只红鳞鱼儿在其中穿梭嬉戏。投一块鱼饵下去,鱼儿立刻浮上水面,拥挤着,抢夺着,溅起一串串亮晶晶的水珠。放眼四望,五龙潭岸边围着一圈白石,形态各异,有的似人形兽状,有的似鱼跃鸟栖,有的似龙蛇盘踞,有的似山峰林立。在白石的间隙里还长出一些坚强不屈的垂柳,那柔软的枝条直拂水面。一阵微风吹来,柳枝跳起了婀娜多姿的舞蹈,水面也荡起一层层涟漪。五龙潭显得更加神秘、幽深。
弯弯曲曲的小路又把我们送到了公园的西南角,那儿有一块艺术珍品—五龙壁。五龙壁长约三米,由汉白玉雕琢而成。石壁上雕着五只栩栩如生的神龙,它们正在海上争夺一颗宝珠,有的蜷身,有的伸爪,有的探头,有的摆尾,形象之逼真,造型之精湛,真是不同凡响。它凝聚着劳动人民多少汗水和聪明才智啊!
简评:
同学们写游记容易出的毛病是,平铺直叙地记“流水账”,不注意立意和剪裁,不善于抓住景物的特征依照一定的次序描写。《游五龙潭》较好地避免了这些缺点。
在所选语段中,作者概写了五龙潭公园美丽如画的景物之后,即以游览为线索进一步选择了公园的精华所在—五龙潭和五龙壁来描绘。你看那清清的泉水,那满园的红花绿柳已是让人流连忘返,而作者以浓墨重彩描绘的五龙潭,更是让人拍手叫绝!
作者在写作时比较准确地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工笔细描,尤其是作者发挥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运用贴切生动的比喻,把静态的景物都写活了,静中有动,色彩斑斓,令人赏心悦目,读后产生如临其境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