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晚7点38分,中央电视台都会将一个精彩的节目呈现在观众面前,这就是“焦点访谈”。于是,足不出户的老人从中获取了社会信息,白天奔波忙碌的人们从中了解了各种鲜为人知的知识,学生们从中感知到了人间万象,得以从书海中解脱,不至于成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的书呆子。
“焦点访谈”成为一面社会的多棱镜,从各个角度全方位向人们展示着这个复杂的大千世界。在“为了悲剧不再重演”中,它向人们披露了50多年前波兰人民在奥斯维辛集中营中所遭受的非人痛苦、各种残忍的刑罚,阴森可怖的面孔,唤起了人们的同情心,呼吁世界和平、渴望美好生活的情感又一次深化。
“焦点访谈”像一位温存体贴的母亲,它将自己的深情奉献给大家,关心着人们的饮食起居,并对人们提出有益的忠告。在“吃的话题”系列片中,它告诉我们“食物金字塔”的内容,提醒我们吃饭要合理分配,均衡营养,不但吃饱,还要吃得好,吃得精,吃得妙。
“焦点访谈”是我们的知心朋友,它时不时地和你拉家常,谈天说地,跟你聊聊你所关心的日常话题。在“上海驱逐最差商店”中,它详细地报道了这次上海评选优劣商店的情况,并告诉你一个大快人心的消息—大兴商店已被驱逐,经理也被免职。这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心声。
“焦点访谈”的确是“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这样一个精品栏目。它紧紧贴着平常百姓的心,说着大家想说的话,报道着大家想知道的事情。它有时语调平缓,这是在传授知识,教你怎样吃穿住行;它有时语调却急促紧迫,这是在报道国内外重要时事,或是在披露令人深恶痛绝的人和事;它有时的语调又活泼欢快,这当然是在报告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焦点访谈”已被许许多多的人所接受,所喜爱。我们期盼也相信,它会办得越来越好。
这已不知是第几日,我又在6点30分的时候到达车站。车站上好寂寞,只有我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那块站牌下。我望着水湿的街面,天是灰色的,压得很低很低。我痴痴地望着街面,心里怕他已乘上前一辆车离去。
我忽然觉得有人在一直看着我。我慢慢抬起头,转过头去寻。是他,还是穿着那件米色灯心绒上衣和咖啡色的裤子,肩土一只绿色帆布包。我不能老望着他,就又低下头去。他为什么看着我?大约是觉得我的姿势好奇怪吧!没什么,我低着头,十指绞缠着垂在身前。我望了一眼表,没错的,又是6点38分。他是谁?职业猜不到,看他的衣服、举止不像个人。他还是在望着我。难道真有心灵感应,他也在猜我?我没有什么好猜的,校徽别着呢!我不禁又抬头望他,看他的眼,青。我实在说不出那里面有什么,我也不知道我是在用怎样的目光望着他。这次是他先低下头去,留给我一个线条清晰的侧影。
车来了。太幸运了。这是一辆不挤的车。
他仍然站在池常站的那个位置—转盘靠前半节的车厢的那个空档里。我这几站的路不知怎样度过,眼睛又要茫然地看着窗外。可我知道他在看着我,我却再也没勇气去看他了。
第二日我还是急急地走着前半段路,可到了转弯处,到了能看到孤零零的站牌的地方,我的脚步却在不知不觉地慢下来。到了离站还剩二十多来的地方,我抬眼望着那里,又满怀希望了。我看到那块站牌下站着一个人,我已认出熟悉的衣服和宽宽的背影。他的身子转了过来,他也一定看到了我。我不肯低下头去,向他走去。我早注意到他有一张不能算漂亮的脸,但却线条刚劲、很硬,是我喜欢的那种。我看到他的眼里是平静和微笑,我也知道我的眼里充满了迷惘和恍惚。现在是6点38分,一定的,我望着湿湿的街面。
后来呢?我问自己。
后来没什么。
不久,另一个离家更近的车站建起来了,我去那个新车站坐车了。我再也没有在6点38分到那个车站去过,不知道为什么。
可后来也有一次碰到了他,那又是一个落雨的黄昏。我打着伞,低着头,走在人行道上。不知为什么我抬起头,看见了几米以外那个熟悉的身影,他正在朝我这个方向走。我看贝了他的眼睛,被那顶黑色的伞挡住了。我将雨伞遮着眼睛,屏了屏气,向前走。当我们彼此擦肩而过时,我感觉到我的心一沉,他呢?
我依旧看着水湿的街面向前走。
我今年18岁,明年就19了。
什么都会过去的。
简评:
毫无疑问,作为一篇中学生习作,这篇文章是非常成功的。
正如作者后来在写作体会中所说,她只是把“一个女孩子在她的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件普通的小事情坦诚地写出来了”。虽然仅仅是叙述“一件普通的小事情”,但作者却写得细腻曲折、清新淡雅、意蕴深长,尤其是在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摹刻画上更是丝丝入扣、细致入微、真实而又自然,显现出作者胜众一筹的语言能力和较深的文学素养。最后,再引一段作者在写作体会中的话:“两年后,当看到《6点38分》时,我仍激动不已。在我成长的道路上,留着我的天真、幼稚的脚印,留着美好的回忆,这些都将鼓舞着我去迎接绚丽的青春!”她的这些话,对于我们理解和评价这个叙事性语段组成的文章,无疑是很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