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诚如陶渊明所写,深秋是个“百菊齐放”的时节。我今天就在小区一角发现了几丛“花中四君子”之一---菊。
菊花的品种多而绚丽,其中两种最引人注目,让人流连忘返。从远处看,它如同银白色的雪花;走进它,一股香气扑来,那花瓣---细如雨丝,像绒毛;像羽毛;像凤尾。花心淡黄,真是“淡妆浓抹总相宜”!一旁的“绒球”可不乐意了,它把我的目光带去,我不由自主地走了过去,盯着它不放。我实在忍不住了,轻轻地摸了一下,柔软的花瓣让我感到那菊花像在叮咛着冬天的来临。我站在那儿,一直没有离开,竟然忘了玩耍,等母亲叫我回家时我才回过神走开。
菊花的种类、色彩大不相同,可是它们品质相同,它不与群芳争艳,不畏严寒、洁身自好,这正是我们值得学习的品质。
我真喜欢菊花啊!
老师评语:本次状物的习作堪称经典之作!
菊花从远及近观察,从各角度写了它的美,它的与众之不同,也表达了小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文末升华至品格,完美!
古诗的穿插彰显文化底蕴!
雾,正如徐志摩诗中所写,“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她来又无影,去又无踪,只是用自己轻纱般的身影,带走世界一切的杂质,一切的不和。
清晨,拉开纱帘儿,看见的便是那徘徊在公寓旁的身影。雾似一片薄纱,用分外妖娆的姿态,缠绕在公寓的腰间。她低俯着头,望见了那似仙境般的楼底。她梦幻又朦胧,似有非有,像是黄昏夕阳的余光下一个小小的影儿。看着看着,一股怜爱之情油然而生。那瘦弱得若有若无的身影,令人心疼地无地适从,像是年迈的祖母看到了瘦小的孙儿,想一把将他抱在怀里,慈爱又温柔地抚摸着他那娇嫩的脸蛋儿。
走出家门,外面的空气像是被打翻了的墨水,令人喘不过气来,稠密得像是陷入了泥浆。抬头远望,就连平时矮小的平房现在都直插云霄,而那些本就高耸的楼房也已被雾团团围住,压根儿看不见了。公路上的汽车,十米开外的地方根本看不见,因为恶作剧的雾已经完全将红绿灯挡住,遮挡了行人们的眼,让人们感觉掉进了无底的深渊。
正午时分,太阳终于躲避了大雾的纠缠,给人们一线生机,成为了一天的主宰。迷雾散尽后的一切,好似镜子般清晰,就如流过泪的眼,看这世间愈发的透彻了。
人亦是如此,只有拨开对方外表的迷雾,才能透视他人的内心,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这一层迷雾既是你与他的隔阂,也是你与他交谈的屏障,只有突破这一层迷雾,才能知己知彼,交上真心的朋友。面对迷茫的人生,亦只有拨开重重迷雾,才能重见光明,重新燃起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这,便是雾的那份景,那份情。她悄悄地降临,又默默地离去,来去无声,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芊
2019 惊蛰
《围炉夜话》为清咸丰时人王永彬所写,与明人洪应明写的《菜根谭》,陈继儒写的《小窗幽记》并称“处世三大奇书”。“鹅毛大雪天,夜深人静时。红泥小炉、一壶好茶、半坛清酒,情酣时,意浓处。”《围炉夜话》营造的应该就是这样一种意境吧。而我却在烈日炎炎的夏日走进了这个大雪纷飞的世界,一感围炉夜话的氛围。
《围炉夜话》这本书的得名是王永彬围着温暖的炉火,对子女亲属进行儒学教育时,留下的生活笔记.他以“安身立业”为总话题,分别从道德,修身,读书,安贫乐道,教子,忠孝和勤俭等十个方面,揭示“立德,立功,立言”皆以“立业”为本的深刻含义.纵观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人和事,王永彬先生在《围炉夜话》中的一些词句使我读后回味无穷,受益匪浅。
“人品之不高,总为一利字看不破;学业之不进,总为一懒字丢不开”。在《围炉夜话》中,这一句被译为:人的人品提不上去,总是因为自己的利欲看不破;做学问的学问没有进步,总是因为自己过不了懒这一关。在我看来,人必须要分清楚“利”与“义”的关系。在《治水必躬亲》这篇课文中,使我印象深刻的不仅有海瑞的躬亲治水,还有他的清正廉洁,正确对待“利”与“义”的态度。在古代,有许多治水的贪官,他们的利欲不仅破坏了自己的前途与名声,还夺走了许多老百姓的生命。而海瑞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正确对待利欲,最终做成了水利,还赢得了清正廉洁的好名声,成为历史上有名的清官。在学习上,懒惰没有牙齿,但却可以吞噬人的智慧,使人们的学业没有长进。韩愈的《进学解》中有一句话:“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从古至今,懒惰都是使人们荒废学业的第一要素。“利”与“懒”是人生的两道大关,愿我们都能成为骁勇的战士,破关而上,拥有幸福的一生。
“但责己,不责人,此远怨之道也”。在《围炉夜话》中,这一句被译为: 凡事从自身上找原因,就不会有抱怨了。这就是孟子说的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确,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挫折,在这时,我们是否会第一时间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总是过分埋怨外界因素的影响,却从未充分认识自己的能力,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平时考试时取得了较差的成绩,总是埋怨题目出得难,老师教得不好,却从来没有想过是不是自己不够努力,听得不够认真;与朋友交往时产生了矛盾,总是认为朋友不懂自己,不珍惜这段友谊,却从没有想过自己在这段友谊中付出了什么,有没有说什么话伤了朋友的心……自知和自省,是我们每个人必修的功课。正如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惟有自省,才能使自己进步。
围炉一好茶,夜话人静时。《围炉夜话》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是人生的感悟,更多的是一种人生追求。希望自己既能在车马喧嚣中正确对待“利”与“懒”,做到自知自省,追求自己向往的未来,又能在心中拥有红泥小火炉,伴以好茶清酒,夜话一番风味人生。
欧阳修晚年每天把生平所写文字加以修改。他的夫人劝他说:何必这样折磨自己?难道还怕老师责骂?欧阳修笑道:不怕先生骂,却怕后人笑。
李白死后遗体葬在采石江头,往来诗人都在他墓上题诗。有人写道:采石江边一坏土,李白诗名耀千古;来的去的写两行,鲁班门前掉大斧.
唐代名相房玄龄未做官时,有一次患重病,对他夫人说:我若病死,你不要守寡,要再嫁。夫人到房内,挖出一只眼睛以示终身不改节。后来房玄龄病愈,位居宰相高位,始终对夫人不改二心。
有人问大仲马说:你为什么可以泰然步入晚年呢?他大不以为然地反驳说:我花尽了一生的时光才活到了今天。
秋天的风轻轻的,柔柔的,在不知不觉中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顿时我们眼中的世界变了模样。
秋风的衣裙里藏着五彩缤纷的颜料。看!它把红色给了山茶花,黄黄的花蕊,火红火红的花瓣,这儿一朵,那儿一朵,在碧绿碧绿的叶子的衬托下,一朵比一朵开得鲜艳,一朵比一朵开得娇美。看!它把金黄色给了桂花,这下,桂花树可热闹了。桂花这儿一簇,那儿一簇,大家你挤我、我挤你,都争着露出自己嫩嫩的脸庞。我摘下一朵小花放在手心,数一数,一共有四个花瓣;闻一闻,好香好香,那香味啊,直钻进我的心房。我把它夹在我的书里,呀,我有一本香书了!我把它藏进我的抽屉,呀,我有一张香书桌了!我把它放入我的口袋,哈哈,我变成一个香人儿了!看!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有红的、黄的、粉红的、紫的……五颜六色,芬芳迷人,美丽极了。
秋天的风,轻轻地吹,吹来了大地的凉爽,吹来了瓜果的清香,吹出了大地的新变化。
点评:小作者的语言清新自然,观察细致入微,极具儿童特点。他选择了“秋风的衣裙里藏着五彩缤纷的颜料”作为重点进行想象和描写,“香书”“香书桌”“香人儿”,充满了童趣,让秋风变得多彩,让读者也被秋天的风所陶醉。
1.对所写内容的细节没有认真仔细观察过,或对所写的事物并不十分熟悉,只凭一般的生活经验进行推测、想象来编写,容易造成细节失真。
2.脱离生活实际,把平常说的、做的和作文中所写的割裂开来,好像提笔写作时,自己就不是平常人,必须穿上西装革履打扮得如绅士一般。
3.写作时缺乏周密的思考,前后矛盾或疏漏,造成细节失真。
要保证细节真实就应做到:
1.平时观察生活要仔细、真切,不能走马观花。如人物的活动往往不能当时就记录下来,而是在作文中通过你的回忆再现当时的情景,然后你用笔写出来再让别人去想象,就必须注意空间、时间。如若写“走”,就得有清楚的踪迹。总之,要确定一个空间、时间顺序,才能使主人公的动作细节清楚、真实。
2.一定要写自己熟悉的事物。熟悉的事物才可能了解得清楚,才可能观察得真切,也才可能写得真实具体。如果是间接得到的材料,譬如听别人讲的,或从阅读中得知的,也一定要弄明白、问清楚,不妨 请教一下内行,至少要查查资料。
3.下功夫写好细节。细节部分在记叙文中的重要作用,决定了在细节描写上必须下功夫。首先构思要周密。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们写出来的东西要经得起内行人的检验,要经得起有心人的推敲,所以构思要严密,若随意写写,可能会破绽百出、贻笑大方。其次就是认真观察生活。用心去思考。如有一个同学写锄玉米苗,一开始这样写:“天气那么热,实在是太累太辛苦了。”老师要求他用细节描写和切身体会,代替“热”字和“累”、“辛苦”等字。后来他写出了这样一段话:“一蹲下来,身体一益三折。不一会儿,我的两条腿就支持不住了。我干脆跪在地上,左手扶地,右手挥锄。小锄扬起的土落在我的脸上,和汗水粘在一起,豆大的汗珠啪嗒嗒落在地上……好累呀!”这样一改,有同样劳动经历的人会称赞作者对这个细节描写得真真切切,没有这种生活经验的人,也会在眼前画出这“一叠三折”的生动图画,所以只要肯下功夫,细节是可以写真实的。当然,要使细节真实还应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用词要反复推敲,力求更准确。如写人走路的样子,小娃娃摇摇摆摆;少年儿童蹦蹦跳跳;青年人大步流星;老年人踌姗而行;摆阔的人大摇大摆;醉酒的人摇摇晃晃,受伤的人踉踉跄跄;闲散的人踏踢跳邀,等等。一字一词都牵动着细节的真实,务必在词句上下些功夫。
《我是工人子弟》、《我的故乡—荔城》两文所写内容有别,但文意质朴,情真意切,都是相通的。
相传,在写《我的家庭》时,有位同学将当工人的爸爸写成革命干部,等等,亏得老师知情,才未让该生出丑,不然要让人笑断肚肠,
我们所选头一文,作者理直气壮,说自己是一个工人子弟!多么痛快,多么自豪,朴实的文笔中,渗透着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文章以充分的材料,以具体内容,把题目作了广义的说明,“在父辈身上,我看到了普通劳动者正直、朴素这一真正的本色,看到了一种值得崇尚的美之所在,看到了自己所要继承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做工人子弟远比做统垮儿来的充实,”“真正的普通劳动者懂得生活、他们粗中有细,又粗而不俗。”
啊!由内心发出的赞歌,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歌!
父辈为劳动者,美!
故乡是荔城,也美!
更何况“走进城里,扑面而来的是一股股荔枝的清香。“故乡人民的生活将永远象荔枝一样清甜。”
其实,爱国与爱故乡、与爱父母是一致的,如果一个人连父母、连故乡都不爱,又谈何爱国呢!
爱国绝不是一个空洞抽象的字眼。
我们看了这两篇作文,他们对父辈、对故乡的所记叙、所描写、所议论、所抒情,是十分质朴、十分真切的。
这种情感,这种文风,值得提倡,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