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老通宝坐处不远,一所灰白色的楼房蹲在塘路边,那是茧厂。十多天前驻扎过军队,现在那边田里还留着几条短短的战壕。那时都说东洋兵要打进来,镇上有钱人都逃光了,现在军队又开走了,那座茧厂依旧空关在那里,等候春茧上市的时候再热闹一番。老通宝也听得镇上小陈老爷的儿子—陈大少爷说过,今年上海不太平,丝厂都关门,恐怕这里的茧厂也下能开;但老通宝是不一肯相信的。他活了六十岁,反乱年头也经过好几个,从没见过绿油油的桑叶白养在树.上,等到成了枯叶去喂羊吃。除非是蚕花不熟,但那是台天爷的权栖,谁又能够未卜先知?
(茅盾:《春蚕》第七卷)
前后江南农村为背景,通过老通宝一家看桑、窝种、养蚕、收茧的生产过程的描写,反映三十年代初期由于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和地主阶级高利贷的残酷剥削,使我国农村日益走向贫困破产的社会现实。“例1 O节选于《春蚕》。作者在小说的开头写了老通宝坐在“塘路”边观看清明节后官河两华三彝树繁象,文章接下去就是节选的这段。铂循!蹲在塘路边的是空空的关闭的茧厂,十儿天前驻扎过军队,那边围里现在还留下几条短短的战壕。你听!前些天人们都说东洋兵要打进来,镇上有钱人都逃光了。今年上海不太平,丝厂都关门,……这样的景象和气氛小说的故事发生在一九三二年“一二八”事变前后。透露出了小说的主人公老通宝生活在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我国,民族危机日益深重,工商业凋敝,农村经济破产,兵荒马乱的动荡年代。这一切都是通过景物描写表达出来的,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我们知道,景物描写可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两大类。仔细阅读下列写景片段,分别指出它们各属于哪一类景物描写?它们描绘了怎样的萦色?反映了什么思想感情? (一)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象火,粉的象霞,白的象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lL,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象眼睛,象星星,还眨呀眨的。
(二)滇池日出,也是奇观,“·…先是东方发白,继而在蜿蜒起伏的群山间拉开了红色的天幕,天幕上出现了万道金光,接着火红的太阳,冉冉而出,在燃烧着红日边缘火花四溅,活象一个盛满钢水的炉口,直对着你,耀得你京帅良。也象一条龙灼大口,喷着全云,吐着金雾。这时候,滇池的云层象一大片重重叠叠的金色鱼鳞,天是金的,海是金的,田地也是金的。
(三)这是个一色红砖房的市镇,那就是说,要是烟和灰能够允许这些砖保持红色的话;但是事实摆在前面,这个镇却是一片不自然景色与黑色,象生番所涂抹的花脸一般。 这是个到处都是机器和高耸的烟囱的市镇,无穷无尽长蛇似的浓烟,一直不停地从烟囱冒出来,怎么也直不起身来。镇上有一条黑色水渠,还有一条河,这里面的水被气味难闻的染料冲成深紫色,许多庞大的建筑物上面开满了窗户,里面整天只听到嘎啦嘎啦的颤动声响,蒸汽机上钓活塞单调地移上移下,就象一个患了忧郁症的大象的头。镇上有好几条大街,看起来条条都是一个样子,还有许多小巷也是彼此相同,那儿的居民也几乎个个相似,他们同时进,同时出,走在同样的人行道上,发出同样的脚步声音,他们做同样的工作,而且,对于他们,今天跟昨天和明天毫无区别,今年跟去年和明年也是一样。
我的目光转到我收集的古币上。瞧这枚“嘉庆通宝”,它直径约2.1厘米,中间有一个方孔。方孔的上下左右分别写着“嘉”“庆”“通”“宝”,背面有两个满文字,中间是一条腾飞的巨龙。还有“康熙通宝”“乾隆通宝”……它们的正中都有一个方孔。听爸爸说,这是古人为了拐带方便,将这些钱币用绳子串起来而设计的。我的目光落在“光绪元宝”上,还得先说说它的来历呢!那一次,我和姐姐到后院栽小山桃。我铲了一锹土向墙边扔去,“当”的一声金属碰撞声引起了我的注意。我跑过去一看,一枚铜币落在一群虹蝴身上,我不顾那些蛆绷给我带来的恐惧,迅速地捡起来一看,是“光绪元宝”。我扔下铁锹,顾不得掸掉身上的泥土,赶快跑回家,洗掉铜币上的泥土,用毛巾擦干,细细地欣赏着。它直径约2.8厘米,正面的中间是一个小小太极图,太极图四周写着“光绪元宝”,上面写着“河南省造”,下面写“当制钱十文”。背面的上面写着一圈英文“ASKH",中间画着两条争夺宝珠的龙。欣赏够了,我才小心翼翼地把它放进古币盒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