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清朝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1-21 11:59:35
  • 《辛亥革命观后感》
  • 在清朝末年,中国人民为了不再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国家受到外国侵略者的践踏与分割,想要发动革命,却受到了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的百般阻扰。孙文先生为了推翻清王朝的统治,经过了不懈的努力和奋斗,带领群众与清政府展开激烈的对峙,终于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这就是一部十分了不起的电影《辛亥革命》的内容。清政府是多么的可恶呀!为了阻止孙文先生的爱国行动,竟然为此下了如此的狠手。难道中华民族因此灭亡了吗!不,中华民族不可能灭亡!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他并没有向敌人低头,而是带领群众,经过不懈的努力与奋斗,终于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中华人民终于站了起来!

    中华民族是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人民的生活刚刚平稳了几年,万恶的日本侵略者的狼子野心就开始蠢蠢欲动,在中国人自己的领土上放肆杀人,攻占了我们许许多多的土地,就在中华民族即将灭亡时,赵一曼、雨来等许许多多的爱国人士不顾自身安危,勇敢的站了起来,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前进、前进、前进进……

    中华民族终于站了起来,沉睡已久的东方雄狮终于苏醒了过来。在中华人民的浴血奋战下,可恶的日本侵略者终于被赶出了我们自己的土地,中国古老的文明之花终于在世界的东方重新绽放!

  • 《崇拜英雄林则徐650字》
  • 清朝的后期,西方的英、法、美等国的殖民主义者和投机商人,纷纷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他们的目的,一是掠夺中国的财富;二是用毒品残害中国人的身体,便于他们侵略。当时,很多正直的官员看透了英国人的险恶目的,坚决主张查禁鸦片,林则徐的态度最坚决。他说:“再不禁烟,中国就不会有白银当军饷,就不会有强壮的士兵抵抗侵略了。为了国家的尊严,必须禁烟。”皇帝就让他去广州查禁鸦片。林则徐到了广州,命令外国商人把全部鸦片缴出来并保证不再私运鸦片到中国来,否则给予严惩。有些外国商人照办了,可英国商人不肯缴,英国政府的代表还策划阴谋,企图顽抗。林则徐当机立断,坚决行使主权,中断与英方的贸易并不再供应食物和水。英国人没办法,只好缴出了鸦片。1839年6月3日这一天,林则徐亲自到虎门海滩,主持销毁害人的毒品鸦片。他以无比的勇气和决心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

    英雄,是您让无数的人远离了害人的鸦片,是您让他们避免了家破人亡,是您带领人民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是您的伟大壮举唤醒了有良知的中国人。

    看了《虎门销烟》之后,我对林则徐的认识已不再只停留在他是一位负责禁烟的钦差大臣上。他的勇气和智慧令我佩服不已,他勇于与恶势力斗争和誓死效忠祖国的精神,更令我对他产生了万分的崇拜。

    林则徐千里迢迢由北京来到广东,身体力行大搞禁烟工作,这其中遇到过不少困难,但是林则徐并没有被困难吓跑,反而积极地面对困难,想办法解决困难,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平时,我在学习上、日常生活上也遇到过不少的困难,面对困难,我往往采取逃避的态度,我不敢向困难挑战,只是一味退缩,结果根本解决不了问题。我们应该好好地向林则徐学习!

  • 《谁道中华无再秀700字》
  • “清朝末期,八国联军侵入了北京,闯进了我国的掌上明珠“圆明园”,他们毫无理智地杀、烧、抢、掠,而当时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却没能阻止这一切。八国联军的企图成功后,大火连烧了三天三夜,辉煌的圆明园只剩下了一片废墟……”导游讲解道。我们刚下车,似乎就感觉到有一股引力在吸引着我。脚步虽在向前迈,可我的心已处在了幻想中。

    原来那矗立在北京的圆明园虽已被毁灭了,但是,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不可摧毁的意志,为了让中华人民记住圆明园是中国历史上的耻辱与辉煌,又投资巨大的经济与人力耗资的情况下建造了圆明新园。使它成为人们的记忆,成为书中的新一页。

    跟着导游的步伐,我们进了横店——圆明新园。此时此刻,我们好像处在了真正的圆明园中,好像处在了梦境一般。今天来这游玩的学校也有许许多多的。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游览了一个个美不胜收的好地方,11点整我们便去看了表演。我急急忙忙地找好位置坐了下来,此时台上还是锣鼓阵阵,不见表演者上台。在观众们议论了许久之后,终于开始了精彩的表演。表演之后,我们一窝蜂地涌了出去,找到了自己班的队伍排了起来。踏上前往餐厅的路程。一路上,各色各样的房屋、服饰吸引着我。虽然我从未看见过真正的圆明园,但我能感受到一种古代特有的魅力,一种中华人民的智慧和结晶。

    跟着导游我们来到了餐厅。说是餐厅,其实就是看表演的地方。我们吃着盒饭,听着快乐的音乐,欣赏着变化万千的喷泉,感受着愉快的气氛。下午1点40分我们终于有了自由活动的时间了,来到了天池瀑布,水滴一丝丝地溅到了脸上,清新的空气沁人肺腑,一块巨石上刻着“天池仙境”。买了些饰品和玩具后,我们又出发去看另一个表演了。然后,在景点中游玩了一下,我们就回校了。

    这次的春游,让我感慨万分。圆明园不仅是祖国的骄傲,更是世界的荣耀。圆明园虽被八国联军毁灭过,但中华民族的信念依然存在。我们的后代建起了一个又一个的“圆明园”——圆明新园。一游圆明新园,纵观中华荣辱。皇家林园虽被毁,中华意志不可摧。谁道中华无再秀,圆明新园振国志。

  • 《从苔花开说去》
  • 清朝年间,一位颇有政才的士子虽做过不少官职,却在仕途屡遭不顺。随后他隐官闲居,终以《随园诗话》名世。他笔下的苔花,生活在暗无天日之中却坚强绽放,身躯若米粒般渺小却像牡丹一般盛开,我想,苔花一如他自己,有着自强向上之品格。

    苔花的境遇,在群花中算是极差的。它生存于“不见天日”,没有阳光温暖的普照,只有默默忍受潮湿与寒冷。而它,却不轻言放弃,而是坚强绽放,青春自来。纵览千古,人生的逆境,亦如苔花的环境,有时“飘飘何所似”般看不到明天的阳光,有时是“长安不见”使人前途没有希望,但我们真正需要的,却是苔花这种坚强的品格。白公馆中,许云峰在阴森的地下室中,依然用手挖出了通往革命胜利的出路。他无惧与环境的幽森,坚强和信仰使他的形象光辉绚烂。苔花似人人如花,我们需要这样一种身处逆境而坚强迎击的姿态,方能在最低的境遇活出最高的境界。

    苔花的基因,在群花中也是较差的。它花如米粒小,不似桃花“人面桃花相映红”之盛,更少梅花那“粉蝶如知合断魂”之韵。但谁又能阻拦,他自比牡丹,肆意盛开的气魄?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这是苔花的生命绝响,更是人生难得的精神典范。柳永屡试不中,却成为了白衣卿相,在吟赏烟霞时活出更精彩的自己;宗悫“愿乘长风破万里浪”,这更像是一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自强之理想,让人生不被基因所定格,使平凡化身不平凡。凭借这样的精神,人生才拥有了拼搏的意义,而不只是顺其自然,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这个时代需要苔花这种精神濡养人性,从平凡开始,一点一滴跨越坎坷与障碍,最终走向不平凡。现如今,很多青年畏于生活的困难,苟且于现实所带来的压力,从而背离的人生前进的轨迹,自甘堕落。“得之心而寓之酒”,这样的境界不是人人都能随意达到,只有向苔花一样去直面现实,才有可能超越现实。这个时代更需要关注苔花。曾几何时,山村里的读书声不绝于耳,他们身处苔花的境遇,却有着苔花的品格。“大眼睛”更是进入了教材,被人们所牵挂。他们,是苔花,更是未来的栋梁。国家如今所进行着的精准扶贫,让孩子从山里走出来,正是给这束苔花以沃土,让他们获得滋养,开出新时代之花。

    苔花,开在广袤的土地上,更应该开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

  • 《范西屏轻松捉贼海》
  • 清朝乾隆年间,京城出现一个专偷皇宫宝物的贼。按说紫禁城内墙高院深,守卫森严,就是飞进来一只苍蝇都无藏身之处,这个贼却能来去自如,真是怪事一件。

    更奇怪的是,这回连乾隆皇帝放在御书房的玉玺都被盗了!这不是摆明了嘲笑皇帝,嘲笑整个朝廷吗?

    乾隆皇帝气得头顶都快冒烟了。他指着大内侍卫大声喊道:“你们都干什么去了?让一个小贼在宫廷内苑自由来去!这次偷的是玉玺,下次他会不会取朕的项上人头?!”

    训练有素的大内侍卫们低着头,一句话也不敢说。乾隆只好命令御林军统领泰坤加派三千御林军严守紫禁城,加强宫内防备,防止里应外合;同时要求百姓进城、出城都要接受检查,以免玉玺外流。

    时间如流水,转眼半年过去了,贼依然逍遥法外,而宫里又接连丢失了大量宝物。乾隆皇帝简直要泄气了。

    这天,乾隆皇帝和著名的围棋高手范西屏对弈。范西屏看皇帝心事重重,故意露出一个破绽,想让他顺利过关。谁知,乾隆居然犹豫起来,他觉得像范西屏这样一个围棋高手,是不可能下出这样的棋来的;他既然敢这样下,必定是要诱惑自己,好让自己上当。于是乾隆举着棋子久久不敢落下。过了一会儿,乾隆又想起了丢玉玺的事,便忍不住问范西屏:“范爱卿,看你下棋如行云流水,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但不知捉贼怎么样?”

    范西屏不慌不忙地说:“皇上,依臣看,您只要将紫禁城所有的戒备全部去掉,并且大方让百姓自由进出城,那贼不久就会落网。”

    乾隆皇帝吃了一惊:“范爱卿今天是不是有点糊涂了?怎么说出这样的话来?”

    范西屏说:“皇上,今天下棋我故意露出一个很大的破绽,其实并无深意,您却不敢落子。捉贼也是这个道理啊!”

    乾隆想想有理,吩咐下人按照范西屏说的去做。果然,过了几天,贼又来皇宫偷宝,他看戒备很松,愣在那儿,一个劲儿自言自语:“这是怎么回事呢?”结果被侍卫轻而易举地拿下。

    记忆巩固

    1. 在这则故事中,御书房的什么宝物被盗了?

    2. 为了抓住盗贼,范西屏出的什么主意?

  • 《游五店市》
  • 据说在清朝末期,五店市只是一座山,有五位姓蔡的兄弟在这儿开了五家店,以方便游客在路途中休息。从此这儿变得酒旗张扬,肉饭飘香,这里很快便被许多人熟知,并称其为“五店市”。但是现在已经不是仅仅只有五家店了,而是由许多家店连在一块的商业街。虽然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但是五店市里的房子并没有被时间冲刷掉原来的面貌,而是依然呈现出独有的闽南风貌。

    这里的房身是用红砖砌成的,屋顶是用红色的瓦层层铺上去的,像极了鲤鱼的鳞片,屋顶则是分别用龙知凤凰来装饰,因为“龙头凤尾”蕴含着美好的寓意。

    走在青石板铺成的路上,摆放着许多售货车。但是最吸引我们的不是在买果汁和蛋糕等各种现代物品的摊位,而是一位正在买糖画的摊位。只见那位叔叔右手拿着一把盛着糖浆的勺子,他把糖浆倒入一块石板上,行云流水他勾勒着,不久就画出了一只栩栩如生的中国龙,最后,拿看铲子小心翼翼翼地把画好的中国铲出来。看,这就是历史悠久的糖画。

    在走一段路,映入眼帘的便是莲花池。名种大大小小的石块布满岸边。在池子最窄的地方,有一道卧龙桥,横跨在两岸。在桥沿上,微红的余晖洒在我的身上,微风轻轻拂过我的脸颊,心情随着这美景舒畅起来。桥下,鱼儿正在嬉戏,它们偶尔跃出水面红白相间的身子,带出一串串断断续续的水线,但很快就又消失的无影无踪,只留下一圈圈水纹扩散开来!在池面上,这儿一团那儿一簇的莲叶与几个粉粉嫩嫩的花苞相互映衬着。啊!好一幅”鱼戏莲叶间图!

    继续向前走,我们还参观了石鼓庙、蔡妈贤宅等各种古色古香的历史风景,各种风格的建筑让我陶醉其中。

    五店市就如一幅画,画出了五店市那历史悠久丽各种建筑,五店市如一首诗,诉说着一个个饱含无限乡情的故事,五店市又如一首歌,唱出了我们闽南独有的文化!

  • 《康熙帝不上尊号》
  • 人物介绍

    清朝统治全国以后,出现了一位十分能干的政治家,就是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因为他的年号是“康熙”,所以后来人习惯叫他康熙皇帝。

    康熙帝(公元1654年~1722年)八岁就当了皇帝,在位六十一年,是我国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皇帝。

    他坚决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反击外部侵略,为中华民族的富强做出了重大贡献。康熙帝学识渊博,尤其重视自然科学,在发展生产和文化的事业中,也取得了很大成绩。

    故事十

    不上尊号

    康熙帝无论在发展经济文化上,还是在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外来侵略上,都为中华民族做出了巨大贡献。当时国内和国际上都一致赞扬他。有好几次,康熙帝打了大胜仗,大臣们都要求给他上尊号。上尊号,就是给皇帝加上一些好听的词儿,像“功德”“孝敬”“仁纯”等等。

    可是,康熙帝特别讨厌这件事,拒绝给自己上尊号。他对大臣们说:“虽然打了胜仗,可国家还很穷。大家办事要节省,要求实。如果从我这儿起,就给自己加功封号,那不太可耻了吗?”

    大臣们都说:“历朝历代都有这样的规矩。您上尊号,也是满朝文武的荣耀啊!”

    “不能这么说!”康熙帝严肃地说,“国家不富强,谈得上什么荣耀?上尊号又有什么用?皇帝为一国之主,要办实事,讲实用。我就不喜欢动不动就上尊号,歌功颂德!”

    大臣们还要说什么,康熙帝大声说:“上尊号的事,万万不能办。你们不要再提了。”

    康熙皇帝五十岁生日的时候,朝廷许多大臣又忙开了。有的送绸缎,有的送马匹,有的送珍宝。没想到,康熙帝一概不收。大臣们觉得不好意思,都央求他收下。

    康熙帝说:“你们这么办了,全国各地的官员就要跟着学,也送这送那。这不合我的心愿,我坚决不能收。”

    康熙帝能这样严格要求自己,在封建帝王中是很少有的。康熙帝是清朝最能干的皇帝,虽然他也办过一些错事,可他仍然是我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

    每日小练

    1. 康熙帝在位期间做出了哪些贡献?

    A. 统一“度量衡”

    B. 维护国家统一

    C. 反对外来侵略

    D. 发展经济文化

    2. 康熙帝认为皇帝为一国之主,最重要的是什么?

    上期答案

    1. AB

    2. 把性命当儿戏。

  • 《康熙帝不立牌坊》
  • 人物介绍

    清朝统治全国以后,出现了一位十分能干的政治家,就是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因为他的年号是“康熙”,所以后来人习惯叫他康熙皇帝。

    康熙帝(公元1654年~1722年)八岁就当了皇帝,在位六十一年,是我国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皇帝。

    他坚决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反击外部侵略,为中华民族的富强做出了重大贡献。康熙帝学识渊博,尤其重视自然科学,在发展生产和文化的事业中,也取得了很大成绩。

    故事九

    不立牌坊

    有一次,朝廷负责礼仪的大臣向康熙帝报告,说山西有个姓荆的妇女为丈夫“殉葬”而死,请皇帝下令,给她立个牌坊,表扬她遵守礼教。

    康熙帝听了,绷起脸,很不高兴。

    原来,这种“殉葬”是过去一种非常落后和野蛮的风俗。有的是一个主人死了,他的奴仆就跟着自杀,和主人一块儿入葬;有的是丈夫死了,妻子自杀,夫妻俩同葬。这种封建礼教不知害死了多少妇女和百姓。可统治者还经常鼓励人们这么做,谁殉葬死了,就给谁立个像牌楼一样的牌坊,说他们是“义仆”、“节妇”。

    康熙帝早就反对这种做法,好几次下令禁止活人为死人殉葬。今天听大臣们还要给姓荆的妇女立牌坊,他就生气地大声说:“我早就说过,不准让奴仆为主人殉葬,不准让妇女为丈夫殉葬。怎么你们还要表彰这些事呢?”

    大臣们红着脸不说话。

    康熙帝又说:“丈夫死了,应该让妻子自己决定今后的去处。为什么要逼人家自杀,把性命当儿戏?我如果下令给荆氏女子立牌坊,以后殉葬的人不就更多了吗?今后不许再办这样的事。妇从夫死的事,应当永远禁止!”

    每日小练

    1. “殉葬”是怎样的风俗?

    A. 一个主人死了,他的奴仆就跟着自杀,和主人一块儿入葬

    B. 丈夫死了,妻子自杀,夫妻俩同葬

    C. 父亲死了,女儿自杀,妇女俩同葬

    D. 母亲死了,儿媳自杀,婆媳俩同葬

    2. 为什么康熙帝反对“殉葬”?

    上期答案

    1. AB

    2. 首先是当皇帝的责任,应当君臣一起担当。

  • 《康熙帝地震之后》
  • 人物介绍

    清朝统治全国以后,出现了一位十分能干的政治家,就是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因为他的年号是“康熙”,所以后来人习惯叫他康熙皇帝。

    康熙帝(公元1654年~1722年)八岁就当了皇帝,在位六十一年,是我国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皇帝。

    他坚决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反击外部侵略,为中华民族的富强做出了重大贡献。康熙帝学识渊博,尤其重视自然科学,在发展生产和文化的事业中,也取得了很大成绩。

    故事八

    地震之后

    有一年夏天,北京发生了一场地震。接着,附近的好几个县也闹开了大地震。“轰!轰!”地震的响声像打雷一样,吓得人们心惊胆战;田野里到处房倒屋塌,烟尘滚滚。很多人来不及躲闪,被砸得死的死,伤的伤。有些地方地面裂了大口子,里面冒出又浓又黑的水,流得遍地都是,臭气冲天。

    过了不多日子,唐山(在河北省)一带也发生了大地震,老百姓的损失可大了。

    这场大地震使朝廷的许多大臣都害怕起来。有个叫魏相枢(shū)的大臣秘密地求见康熙帝,对他说:“这场大地震,是老天爷对坏人的警告,我看一定是索额图他们几个人干了坏事,才引起地震的。陛下只有重重地处罚他们,才能消灾免祸,才不会再闹地震。”

    “你胡说什么!”康熙帝一听就生气了,“你怎么敢趁天灾的机会,诬告别人呢?”

    “这......”魏相枢的脸都吓白了。

    康熙帝接着说:“历朝历代,都有过地震。可一有地震,当皇帝的就要处罚一个掌权的大臣,说是他们没把事办好才闹地震。这就大错了!如果真是因为办了错事,那首先是当皇帝的责任,应当君臣一起担当。怎么能把罪过推到臣子身上啊!你说!”

    “臣不敢,臣不敢。”魏相枢连忙辩白。

    “我知道你和索额图有私怨,可你不应该用公事报私恨。今后不准再这样,去吧!”

    魏相枢一句话不敢再说,连忙退出去了。

    康熙帝这年只有二十五岁,就能明辨是非,不受欺骗。

    地震刚过去,他就下令对受灾百姓发放救济,并由国家把他们的房子修好。

    每日小练

    1. 地震刚过去,康熙帝做了那些事情?( )

    A. 下令对受灾百姓发放救济

    B. 由国家把百姓的房子修好

    C. 处罚一个掌权的大臣

    D. 查处贪官污吏

    2. 如果真是因为掌权的大臣办了错事,康熙帝认为应该如何补救?

    上期答案

    1. ABC

    2. 专门组织了考察队,沿黄河而上,经过千辛万苦,直至找到黄河的源头为止。

  • 《康熙帝治河》
  • 人物介绍

    清朝统治全国以后,出现了一位十分能干的政治家,就是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因为他的年号是“康熙”,所以后来人习惯叫他康熙皇帝。

    康熙帝(公元1654年~1722年)八岁就当了皇帝,在位六十一年,是我国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皇帝。

    他坚决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反击外部侵略,为中华民族的富强做出了重大贡献。康熙帝学识渊博,尤其重视自然科学,在发展生产和文化的事业中,也取得了很大成绩。

    故事六

    治河

    黄河和淮河是两条大河,经常泛滥成灾,给人民带来灾难。康熙帝对治理黄河和淮河十分重视,经常亲自到治河工地巡视,查看地形,做出决定。

    有一年春天,康熙帝巡视南方,来到一处叫溜淮套(在江苏省北部)的治河工地。治河官员张鹏翮(hé)听说了,急忙带着大小官员来参见皇帝。康熙帝骑着马顺着河道,仔细看了这个地方的河道形势和开工的准备情况,边看边向张鹏翮提出许多问题,张鹏翮却支支吾吾回答不上来。

    康熙帝很不高兴,查看完地以后,在行宫门前问张鹏翮:“你曾经上书给我,说要治理这里的河道,有什么具体办法吗?”

    “皇上爱民如子,黎民百姓无不感激皇上的大恩大德,皇上英明,嗯,英明。”张鹏翮所答非所问地说。

    康熙帝严厉地说:“我问你治河的办法,你尽说些没用的空话!”

    张鹏翮慌了,结结巴巴地说:“此事……关系重大,还是请……请皇上亲自决定……”

    “胡闹!”康熙帝大怒,“刚才看河的时候,我见你们立的治河标杆歪歪斜斜,不像样子。问你什么,你都答不上来。你是管治河的,不留心治河的事,你还留心什么事!”

    张鹏翮吓得连忙跪下磕头,把官帽也摘了下来。康熙帝又十分生气地说:“我今天看的情况,和你们送来的图样根本不同。而且你们还把好多标杆立在百姓的住宅上,是什么道理?你是治河呢,还是拆百姓的房子呢?”

    官员们哑口无言。康熙帝又详细地分析了周围的地形,接着说:“这里地势高,就是开成河道,水也不能流过去。我想还是不开为好。不如把河道加深加宽,让水能畅流无阻,更好些。”

    由于康熙帝的亲自过问,这一带的治河计划才落实了。康熙帝反对地方官不干实事的作风,又亲自调查,用自己丰富的知识解决具体问题,这是过去的皇帝谁也没做到的。

    每日小练

    1. 以下哪些问题,是康熙十分重视的?( )

    A. 自然科学

    B. 国家统一

    C. 发展生产和文化

    D. 治河

    2. 康熙针对溜淮套的治河方案是怎样的?

    上期答案

    1. ABC。

    2. 尼布楚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