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绝大多数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1 20:09:26
  • 《为偶像努力作文500字》
  • 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有自己的偶像。

    然而,大多数人会因为偶像干什么?攒钱看他们的演唱会?买关于偶像的海报?明信片?搜集有关偶像的一切?

    不,我虽然也有偶像,当然,在我的心里,他们也是最完美的,但我不会因为偶像而干一些同龄人追星而去干的一些事。

    我的偶像,是我的精神支柱,他们阳光、积极、传播正能量,在我失意的时候,是他们给了我勇气,让我重新振作起来,让我在迷失中找回自己。

    我的偶像是一个组合,是一个上至老爷爷、老奶奶,下至小弟弟、小妹妹都喜欢的组合。

    队长王俊凯是一个很有责任心的男生,他有低血糖,却在训练的时候依然很认真的练习,这种精神深深打动了我,所以我在做事情的时候,只要没有耐心了,就会想想王俊凯,就会有动力干下去了。

    有一个队员叫王源,他很贴心,是个暖男,在队伍里,他很活泼,也真是因为他的这份活泼好动,使队伍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另一个队员叫易烊千玺,他是组合里年龄最小的一个成员,也是最规矩的的一个成员,是组合里舞蹈最好的一个。

    正是因为他们,我每当觉得做什么快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想想他们,他们和自己一样的年纪,却学业、事业双丰收,再想想自己,没理由坚持不下去。

    加油吧,为偶像而努力!

  • 《让作文评价从“心”开始》
  • 也许绝大多数的语文老师都在烦作文评价,而作文评价过程又体现着语文教育者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机智,评价结果更是直接影响学生的作文兴趣与作文能力提高。那么学生需要什么样的作文评价?什么样的评价最能适合学生的发展呢?如何避免作文评价耗时费力但成效不大的现象呢?从这几天任为新教授组织的专题讲座及作文课堂实践可以感悟到——作文评价从“心”开始。

    1、关注学生行文字数——以行量分

    曾记得学校上学期作文周活动时,我们为了鼓励孩子们乐写, 给学生作文打分,以行量分,此举在于树立学生的写作自信心,肯定学生的付出。

    记得上周的作文课后,一生说:“老师,我写了三张,应该可以多得一颗星!”

    抬头一看,是一位平时调皮,懒于笔头表达,思维活跃,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是是是!你写了这么长的作文,加分!”我紧接着回答。此时的他脸上乐开了花。从那以后,他每次练笔都比别人长,字迹端正,作文质量也不断提高!近日还获得班级“小作家”的美名呢!

    还有一次下课了,我正准备离开教室,一个学生闪到我面前:“老师,再给我一颗星吧!”我一愣,还没等我回答,他却红着脸跑开了。

    他是上课爱插嘴。语文课上,他不是插嘴就是捣乱,老师们很少给过他笑容和好话,一般是打压政策。因为担心他会得意忘形,把我精心预设的课堂弄得更糟。“老师,给我一颗星吧!我写这么长呢!”一句话让我反省。我反复细想,原来他是渴望得到教师的激励的赞赏。试试看吧,我这样想。于是以后上课“你写得好认真”“你写得真不错,比上一次长多了”等评价我也毫不吝啬地用在他身上。过了一段时间 ,他还真变了,变得上课认真了,爱写作文了呢!

    2、作文本里要真心留言!

    “一节评改课40分钟,教师不可能对全班每个学生的作文一一评价。怎么办呢?”“带回去一一批呗……”。怎么批?为什么批?价值取向是?仅仅为了学校检查应付吗?大家议论纷纷。老师为学生做的每个细节应该是服务于学生,对学生有用呀!语文老师那么辛苦地每批、总批!不累吗?可是累得有价值呀!如果你利用这块芳草地,开辟语文老师的真心留言地,不是能使得你的文字熠熠生辉起到既能对发挥肯定、指导评价学生作文的功能,又能达到育人的效果吗?

    记得我班的一后进生,该生在父母、其他老师眼里——她对文字敏感度特低……期中考试,写人的作文,写了几个字《小鸭子》,单元测验从不写作文。怎么办?一个孩子对于班级来说是三十几分之一,而对于家庭来说是全部呀!我们让每个孩子得到发展,我们与不容辞,责无旁贷!耐下心来吧!哪怕写也好!就从一句开始吧!本学期的第一单元作文写一处景物。我就坐在她身边,亲切地握着她的手说:“你看,我们多幸福啊,在这么美的的校园里学习、活动!你说,我们的校园里什么最美?”她眼睛一亮,笑眯眯地说:“花坛。”“是吗?你有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了不起。那你这次作文就写校园里的花坛好吗?”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拿到她的作文本翻开一看,题目《我们的校园》,我的评语是:“呵呵,你写的是校园里的花坛哦,改。” 她写着:“我的校园里花坛很美,有——,有——。我可喜欢了”总共37多个字,错别字8个。我的评语是:“你有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了不起!我们校园里的花坛确实很美,要是你更仔细去观察,用你的心去发现会更美,老师相信你再去看看,会更美,修改好的作文一定能使大家惊喜!”

    当我把作文本发到她的手里时,她在认真地读我的“真心留言”,还是在同桌的帮助下读下来。读完后她的脸泛红,从未有过的自信在她可爱的脸蛋上洋溢着……第二天,她拿着修改好的作文本给我。我翻开一看,啊!整整150个字,还基本能把校园门口的花坛写出个样儿来,还只有5个错别字!从那以后,我用我“真心留言”使她渐渐地,渐渐地,不惧怕作文了,还亲口跟我说,“我有点喜欢作文了!老师我明天就可以多写几行,明天就会少写错别字”哈哈,多美啊!

    3、让孩子们潇潇洒洒地当回评委

    让孩子们学会评价他人作文,既能学习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又能让拓宽写作思路,提高写作能力。作文评改让学生参与进来。我们主要采用的方式有:

    目标聚焦式。(1)评价作文题目,谁的题目新鲜,能吸引读者眼球,填写作文评价表。我们设计了一张作文评价表,由学生借助评价表进行自评、互评、家长参评,最后由的我来做总结性评价。继而当场点评。(2)评价作文素材,看谁的取材最有价值、最有新意。在全班的文稿中任意抽取几位同学的文章投影放大,全班一起帮这位同学修改、评分。(3)谁的文章结构最合理,谁的重点部分描写最详细,谁的错别字最少,谁用的好词佳句最多教室走廊的墙壁,把全班同学的文章,不分优劣,全面张贴出来,供同学们评议。(4)评比。以作文竞赛的方式,要求全班同学选出自己得意之作参加评选,全班同学或家长共同参与评选,选出若干篇优秀之作授予作文进步星和作文小能手称号,并向家长发送喜报。

    目标分散式。把全班同学的作文稿打乱分发给每一位同学,每人拿一份,不能拿自己的,给拿到的这份作文稿写上评语,做些批注,再让同桌前后排同学进行点评,再把稿子交给作者,作者再请同学批注批改点评,最后自己修改作文。

    这种全民总动员式的的评价,将学生从被动,封闭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学生们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被充分发作挥出来,“我写的作文大家来评,大家的作文我也能评”。由于采取了评价主体多元化的手段,每次习作不再是过去那样天知地知老师知自己知,而是众所周知了。因此,学生对每次习作都非常重视,对习作的评价也尤为重视,走廊上常看见同学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就某篇文章及评语进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主动地学习、主动地自我建构,积极地改正自己的不足,充分发挥了他们学习的主体性,作文水平不知不觉提高了。

    作文教学评价从“心”开始,才能恰到好处,把准脉搏,让每一个学生接纳和喜欢,最终实现评价的教育功能。 

  • 奶奶的脸色
  • 从上幼儿园时起,我绝大多数时间都住在奶奶家,跟奶奶一起生活。奶奶是一位要求严格的人,听说爸爸和两个姑姑都挨过她的打,但她从来没有打过我,不过她待我的脸色就像天空中的云彩一样变化无常,是我最熟悉不过的了。

    我惧怕奶奶那威严的脸色。

    每当我说错了话,或做错了事,哪怕是一个坐的姿势不正确,奶奶就要大发雷霆。她生气时,本来还慈善的老脸一下就拉了下来,脸皮绷得紧紧的,眼珠瞪得大大的,不停地训斥我:“为啥要那样说?”“为啥要那样做?”“站没站样,坐没坐样!”直到我认了错,她才肯善罢甘休。

    我是一个挑食的孩子,又不吃素菜,吃饭是最惹奶奶生气的事情。我经常吃饭吃到一半就不吃了,每当这个时候,奶奶的目光就像闪电一样射向我,令人望而生畏,我只好又乖乖地吃下去了。

    我担心奶奶那忧愁的脸色。

    我身体纤弱,小时容易生病,这是奶奶最操心的事情。记得上小学一年级时得的那场病时间特别长。奶奶亲自送我到区医院、区妇幼保健站诊断治疗,都说是胃病。奶奶愁眉苦脸,又“命令”爸爸妈妈带我到成都华西医院去检查。我看到奶奶那紧皱的眉头、焦虑的脸色,心里也不好受。我为啥要生病呢?

    我最喜欢的是奶奶那高兴的脸色。

    每当我拿着优秀成绩单给奶奶看,或唱一首歌给奶奶听,或画一幅画给奶奶欣赏,奶奶的脸都会笑成一朵,并说:“宝贝,加油哦!”

    当我闲时看少儿频道的“喜羊羊与灰太狼”或“熊出没”时,奶奶从不争台,还陪着我看。看到高兴处,我笑她也笑。

    我知道,不管奶奶待我的脸色如何,她都是为我好;我还知道,我要争气,我要努力,让奶奶笑口常开,健康快乐。

  • 《余味无穷法》
  •     写文章,除了绝大多数的应用文、政论文说明文之外,一般都应当尽可能使收笔含蓄一点,不要把一切都说尽了,要留一点让读者自己去琢磨、思考的空间。就如叶圣陶所说:“像嚼橄榄,已经咽了下去而嘴里还有余味;又好像听音乐,已经到了末拍而耳朵还有余音。”使

        文章结尾余味无穷的方法是很多的。有的利用形象或象征性事物抒情说理,以引起人们的思考。如《故乡》一文的结尾: 我想: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也有的用梦幻形式来含蓄地表情达意。《荔枝资》一文的结尾: 这天夜里,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 还有的叙事性文章,重点叙述事情的过程,故意留下一两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让读者去思考。

        如小小说《有关施准的问赶》的结尾: 小王科长究竟能否当选?在不久将召开的人代会上,即可见分晓。, 此外,还有叙事似断未断,议论的问题似决未决等,这样的结尾也都能引起读者思考而回味无穷。

  • 《题眼立意法》
  •     中学生作文绝大多数是“奉题”作文,一般来讲不能超越题目的制约。但在主题允许的范围内,立意也有高低之分。因此作文的审题是十分重要的。 审题首先要找准题眼。标题一般是由句子、短语或词语构成的,而题眼往往是其中的谓语或中心词。如果说眼睛是人们心灵的窗户,那么题眼就是题目的核心了。抓住了题眼,就能把握住文章的中心。例如“家乡巨变”,光写家乡的新景象是不够的,要写出它的今昔变化,“变”字就是题眼。

        抓住这个“变”字,就可以反映出我国新时期改革开放政策的英明正确和巨大威力。这样的立意无疑就高远了。 找准题眼还不够,还得对题眼做一番审视。例如“家庭的风波”,“风波”无疑是题眼。但不是随手写一件风波就行了,因为家庭有各种各样的风波,如父母在经济和感情上的矛盾,父母和子女在抚养教育上的冲突,老一辈和年轻一代在性格和习惯上的摩擦等等。在众多风波中就要优先考虑最有思想深度,最具时代精神的来写。立意的高下也就径渭分明了。 题目中的限制性词语,往往划定了选材的范围,也要给予充分的重视。例如写“我的老师”,我们自然有许多老师的材料可写。

        但有的同学写了半天,就是没写到老师和“我”之间的事。这样的文章怎能表达出“我”对老师的真挚感情呢? 而魏巍的《我的老师》则写得十分感人。作者深情地回忆了小学老师蔡芸芝先生的七件事,而其中最令人感动的就是老师帮“我”排除了小小的纠纷。在作者看来,这件事是值得写的,而且要详写,因为老师对小小年纪的“我”的理解、劝慰和鼓励,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孩子的心目中,“他的老师是多么慈,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可见在这个题目中,“我”也是一个关键的字眼。 有时题眼不是那么明朗,如用象征性事物命题:“灯光”路”“绿叶赞”等,这就要注意透过字面去领会其象征意义,把握其深刻的内涵。

  • 《多元文化主义》
  •     对绝大多数加拿大人来说,多元文化主义是他们的骄傲。在加章大期间我经常听到加拿大上层人士对我说:“我们实行的是多元文化主义,而美国只是熔炉政策”。我从媒体中获悉,加幸大总理克雷蒂安在1999年的一次会议上发表讲话指出:“国际社会的最高愿望正是我们加拿大人民已经实现的愿望,相互理解、和平共处虽然不是解决问题的良方,却是寻求这种良方的有效方法”。

        那么,加拿大为何实行这种多元文化政策?它在实行中又有何特点呢?

        在我应加拿大遗产部部长高级政策顾问Robert Fry的邀请到握太华进行学术交流时,我一共与遗产部国际合作司的四批官员进行了长时间的深人探讨,并与加拿大外交与国际贸易部的中国处处长进行座谈,我们谈论的话题主要就是围绕加拿大的多元文化政策、多元文化与移民社会、移民政策的评估、加拿大的国际文化合作、中加关系等。

        在谈到加拿大的多元文化时,这些加拿大的政府官员们一致自豪地说:加拿大的国策与美国不同,美国是一个“大熔炉”(Melting Pot)的制度,当你进去了之后,无论你是什么肤色什么文化,都要全部变成他们的文化,语言、思想、生活各个方面都要融人主流文化,也就是说在自己要融进去后,自己原来所拥有的文化背景和自己的根,都要忘记了,换句话说是要消灭了自己才可融人主流社会。他们强调说,“融化”和“融人”是两回事。多元文化政策是加拿大的国策及历史,多元文化是“加人”主流,即可以保存自己的根、自己的语言、背景、文化和传统,而不是“同化”。在他们看来,新移民要融人主流杜会,最重要的是在思想状态中建立“归属感”,即有一个在加拿大生根的观念,而不是老是想着十年八年就可以走,同时要对这个社会关心,等等。

        在这些加拿大政府官员看来,其多元文化政策是要发展加拿大人的文体生活,建立一个“更加公平的社会”(a fairer,more equitable soeiety),设法保持国家语言英语和法语的“双重性”与多元文化特征,促进对人权的理解与尊重,并为少数族裔语言文化的发展留有活动空间。为此,他们还专门设立了一系列工作项目,使普通加拿大人能树立相应的观念与意识,认识到多元文化政策与其社区生活的密切关系,继而为加拿大人提供充裕的机会,来了解与理解自己生活的这个国家的方方面面,使他们积极投身于国家的建设,并为国家所取得的成就而自豪。例如,为保持英语和法语的官方语言地位,他们专门设立有 Offieial Language Programs,也叫Offieial Language Support计划,虽说其内容多达十余种,但其重点是在非英、法裔的社区进行英语和法语的推广。而多元文化项目的三大目标是,第一,培育这样一个社会的诞生:由于文化的多样性得到承认、尊重和反映,使来自于不同背景的人都对加拿大有一种归属感;第二,在加拿大不同民族间鼓励人们的积极参与,使他们在自己民族乃至整个加拿大文化的形成过程中,体现一定的机遇与能力;第三,建立一个能确保公平对待不同文化背景者的社会正义。

        与他们交谈,使我从政府决策层面对加拿大的多元文化政策有了一定的理论认识。

        在我的采访过程中,一些加拿大朋友兴奋地对我说:在不少人看来,现在的加拿大似乎是世界各地各族移民来归的乐土,各族人民和平共处而又可以保留其自己的文化习俗。的确,加拿大是一个由移民建立的历史不长的国家,境内有100多个民族,其中土著民族20多个,近代移民民族70多个。虽说英裔居民和法裔居民不论在人数上还是影响上,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并且被为“建国民族”,然而,来自其它地区和国家的移民的影响和地位愈益显著。本世纪60年代以后,从第三世界来的移民日益增多,亚洲各国来的移民在新来的移民中的比例增长尤为明显。据说,在加拿大总共存在有大约80种不同的文化,因而加拿大就成了名副其实由不同文化和民族拼成的“马赛克”(Mosaic)。加拿大人口中约半数是英裔居民,1/4人口是法裔居民,另外1/4则是来自欧洲和亚洲的移民。还有人统计说,在今天的加拿大,20人中有1人是德国后裔,30人中有1人是意大利后裔,40人中有1人是乌克兰后裔,50人中有1人是荷兰后裔。

        1999年10月底,在我离开加拿大前夕,多伦多《加华新闻》(Chinese Canadian POst)报社负责人林先生执意要宴请我,并在用羲后开车专门来到一家知名书店,买了一本有关加拿大前总理特鲁多的传记“Trudeau and Our Times”送给我.他说,要想了解加拿大必须了解这位政治家,因为是他提出了加拿大的多元文化政策,也是他打开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大门。令人遗憾的是,在我这本书快定稿时,我从媒体得知,特鲁多这位中国人民的朋友在2000年10月与世长辞。

        我通过阅读有关资料又进一步了解到了加拿大多元文化政策的来龙去脉。

        应该指出,加拿大并非一开始就实行多元文化政策的,最初加拿大也试图以一种主要的文化去同化其它文化。加拿大政府在历史上对其它移民民族集团的文化政策,经历过同化政策、熔炉政策和多元文化政策几个不同阶段。在1867年加拿大建立联邦前的英国统治时期以及此后100多年来,当政者一直推行的就是同化政策。然而,“同化”与“熔炉”政策都没有能够取得成功,推行的结果不仅行不通,而且引起了民族矛盾和摩擦,于是,加拿大联邦政府决心在1971年改行另外一种政策即“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可以说,加拿大的具体国情,使加拿大政府推行一种“多元文化主义”政策。

        从60年代开始,有意移民来加拿大的西欧人越来越少,仅吸收来自东欧的难民已不足以满足加章大对移民的需求,这是当年特鲁多总理不得不向欧洲之外,打开加拿大移民大门的历史背景。1971年10月8日,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宣布推行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它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在资源许可的情况下,政府将对那些愿意和努力发展其能力来为加拿大作出贡献,而且明显需要帮助的弱小民族进行帮助;二是政府将帮助所有文化集团人员克服文化降碍,全面参与加拿大社会;三是政府将在国家团结的前提下,促进加幸大各文化集团之间的接触和交流;四是政府将继续帮助移民学习加拿大一种官方语言,使他们全面进人加拿大社会。

        特鲁多的多元文化的移民政策的可贵之处,是他在录取移民时放弃了重视种族背景的政策,而以一视同仁的记分移民录。取方法取而代之。可是特鲁多同时也看到,以记分方法录取移民的政策必然会为加拿大带来一个多元种族和多元文化的社会,在这种社会里,不同族裔如果不能相互容纳,不能和谐相处,必然会造成社会和政治的动荡不安。如果是这样,哪里还会有什么经济的稳定增长?于是,特鲁多便以“多元文化主义”取代了他原先正在推行的“两种文化主义”。在特鲁多的推动下,加拿大国会在70年代初便通过施行多元文化政策的立法,因此,多元文化政策便成为法定的国策之一随后各省的立法议会也通过相应的法律,在联邦政府的津贴下拨款为各族裔提供诸如“祖裔语文教育”等的多元文化服务

  • 《读中写》
  •     同学们,你喜欢读书吗?我想绝大多数同学的回答是肯定的。的确,读书大有益处,许多名人名家都是因对读书产生极大的兴趣,从而走向成功之路的。

        现代作家李华章曾说过:我对读书的兴趣一直很浓很浓,常常废寝忘食。读冰心的《寄小读者》,我思绪飞扬,漂洋过海,沉浸在作者浓浓的思念和眷恋的深情之中……读苏联的《卓娅与舒拉的故事》、《海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点燃了我人生的理想之光。一个人就应该像保尔·柯察金一样,当他回首往事,不因度年华、碌碌无为而悔恨。这一颗颗金子般的心,永远闪烁在我的心中。我如饥似渴地读书,像海绵一样吸取各种知识:自然的、历史的、文学的、哲学的,等等。这些前人创造的知识,丰富了自己,滋润了自己,尤其是培养了自己对读书和写作的浓厚兴趣,奠定了我大半生事业的牢固基础。

        英国伟大诗人、戏剧家莎士比亚曾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是啊,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感到不足,越是感到知识的贫乏。你想想对不对呀?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的营养品”。可是要让书中的知识在自己的头脑里扎根,真正变成自身的营品,那还真得下一番苦功夫。那就要勤勤恳恳地读书,不能“走马观花”。在读书的同时做到心到、口到、眼到、手到。俗话说得好:“不动笔墨不读书。”同学们,你在读书时是否做到这一点了呢?在这一章节里,老师要和你一起来探讨,怎样做到“读中有思,读中有疑,读中有议,读中有感”,并将自己的思、疑、议、感写成作文。我想“读中写”一定能为同学们的写作提供丰富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