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系的多元化与提升素质建设的建议论文
为满足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1986年北京师范大学在教育学系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本科层次特殊教育专业。1987年,华东师范大学在心理学系建立了特殊教育专业。随后,部分部属重点师范大学、地方师范院校、地方大学陆续建立了特殊教育专业。1986年,北京师范大学开始招收特殊教育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1993年建立了特殊教育学硕士学位点。1997年,华东师范大学建立了我国特殊教育学系。2001年,华东师范大学建立了特殊教育学博士学位点。25年来,我国特殊教育专业快速发展,逐步形成了本科、硕士及博士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为特殊教育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然而,随着我国师资培养格局的巨大变革,随着教育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本科层次特殊教育专业原有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尽管近些年来,陆续有研究关注该问题,但改革的步伐依然缓慢。本文试图分析我国本科层次特殊教育专业所面临的问题,并从个人的视角提出改革的建议。
1.本科层次特殊教育专业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国本科层次特殊教育专业面临的问题是社会发展要求特殊教育教师具有更高的专业化水平,而特殊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已与社会需求产生错位。由于专业定位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毕业生适应特殊教育教师岗位工作的能力有待提高。
1.1 培养目标转向培养特殊教育教师,但定位不明确
我国特殊教育专业大多设立在教育科学院(系)(如,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最初设立在心理学系,后来在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成立特殊教育学系),最初的目的是为中等特殊教育师范学校培养师资。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中等师范学校急剧萎缩,原有的三级师范教育体系的结构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迅速过渡到二级师范教育体系。研究者认为,随着中等特殊师范学校的调整,高等师范特教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改为重点培养特殊教育学校初、高中文化课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实践中,本科层次特殊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也的确在发生变化。2010年,我们对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8所大学本科层次特殊教育学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调查发现,培养目标已经转向以培养在特殊教育机构从事特殊儿童教育、训练的教师为主,但现有培养目标依然存在大而全的倾向:(1)在所服务的特殊儿童类型上,试图涉及所有特殊儿童;(2)在所服务的特殊教育机构上,试图涉及“各级各类”;(3)在所提供的服务上,涵盖教育、训练与康复服务多个方面。简言之,本科层次特殊教育专业试图承担培养所有特殊教育机构教师的使命。然而,由于受多种因素的限制,这一宏图尽管美丽却难以全部实现。当特殊教育专业试图去承担所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任务时,却黯然发现贪多贪全的结局是人们对其完成每一项任务的情况都提出很多质疑。而当特殊教育专业为了完成所有的任务去试图改变自身时,却逐渐迷失了自己。
1.2 课程改革不能满足培养目标转变的需求,特殊教育专业的核心缺陷依然存在
与培养目标的转变相比,本科层次特殊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却步履维艰。高素质教师的典型特征是具有出色的教育表现和与之相适应的复杂的合理的知识结构。
教师的知识水平是其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教师知识分为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三个方面。特殊教育学的一级学科是教育学。设置在教育学院(系)的特殊教育专业,其课程设置一般是教育系的课程再加上部分特殊教育课程。长久以来,教育系的课程设置受到很多质疑。现有教育学专业毕业生在素质结构上的致命弱点就是没有学科专业。许多师范院校的特殊教育专业同样不传授学生今后从事学科教学所需要的学科本体性知识。所教课程都以特殊教育的基本理论为主,而不是以基层特殊学校的特定课程为目标7。本体性知识不足是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核心缺陷。2010年,我们对8所大学本科层次特殊教育专业培养方案所做的调查发现,虽然培养目标转向了以培养特殊教育教师为主,但原有的课程结构并没有大的改变。8所大学特殊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上都包括通识课程(文化基础课)、(以教育系课程为主的)学科基础课程、特殊教育专业课程、教育实习四个板块。一些学校的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设置存在下列问题:(1)课程设置“过于偏重教育学科本身,忽视与教育学科相关学科的建设”。心理学、医学等课程的建设比较薄弱。(2)传授学生从事具体学科教学所需的本体性知识的课程较少。目前特殊教育专业的课程建设基本有两种取向:一种是以学生的障碍类型为导向,开设介绍不同障碍类型儿童心理与教育的系列课程;另一种是追求特殊教育学学科体系自身的完整,开设特殊教育社会学、特殊教育管理学等课程。学生可能掌握了大量的特殊教育理论,掌握了教育某类特殊儿童的一般性策略,但缺乏从事具体的学科教学所需要的本体性知识,缺乏领域性策略,在承担具体学科的教学时力不从心。(3)课程之间联系性不强,忽视了知识间的纵、横向联系,特别是课程之间以及各个不同组成部分之间的逻辑联系。学生的学习面虽宽,但宽而不专;什么都学一点儿,都知道一点儿,但什么都不精。可以说,目前,本科层次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生普遍缺乏学科本体知识和领域教学策略,面临着学科教学能力不强的尴尬。
2.寻找本科层次特殊教育专业改革方向的出发点
在寻找本科层次特殊教育专业的改革方向时,我们需要认清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趋势及其对师资的需求,考虑特殊教育师资来源多元化的现实,同时要充分考虑特殊教育专业自身的特点。
2.1 特殊教育的快速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我国特殊教育也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特别是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对特殊教育的进一步重视我国特殊教育领域的诸多方面已经在发生着剧烈变革。目前以及今后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与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特殊教育对象逐步扩大,智力障碍等发展障碍儿童成为特殊教育的主要教育对象。接受特殊教育的对象从传统的听力障碍、视力障碍、智力障碍儿童逐步扩大到自闭症、脑瘫、情绪障碍、言语障碍、多重障碍等多种类型、多种障碍程度的特殊儿童。以上海市为例,2010学年度,上海市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阶段接受特殊教育的儿童共有10243人,其中,视力障碍儿童156人,听力障碍儿童329人,智力障碍儿童7774人,自闭症儿童668人,脑瘫儿童550人,多重障碍等儿童214人。(2)特殊教育体系逐步完善。在提高特殊儿童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的基础上,我国的特殊教育体系已在向学前教育、高中及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两端延伸,在某些地区已经形成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完整体系。(3)特殊儿童安置方式更加多元。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推行随班就读以来,我国基本上形成了以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要安置形式、同时辅以少量普通学校特殊班的格局。随着人们逐步认识到随班就读这种安置形式对某些特殊儿童的教育不足,特殊儿童的教育安置方式会更加多元,普通学校资源教室(特殊儿童至少60%的时间在其中学习)等安置形式会有快速的发展。(4)特殊教育质量逐步提高。如果说长期以来,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原则是“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普及为重点”,那么随着时代的发展,“全面提高特殊教育质量,促进残疾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已成为必然的追求。很多地区通过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改革课程和教学及加强师资建设等多种措施来提高特殊教育质量。
显然,特殊教育发展对特殊教育师资提出了多元的要求:不同类型、不同教育阶段、不同安置形式的特殊儿童需要多种类型、高素养的特殊教育教师。高素养的要求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历要求。到2010年,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基本具备专科学历;新增教师基本具备本科学历;高中阶段教师中,硕士以上研究生学历达到一定的比例;二是知识结构要求。特殊教育教师不仅需要特殊教育专业知识,还需要所教学科的本体性知识以及灵活应对教学实际情境的实践性知识。
2.2 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系的多元化
与普通教育一样,当今世界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系日益走向开放、多元,很多综合性大学参与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我国大批原有独立设置的师范院校合并到综合性大学后继续承担教师培养的职能,同时,部分原来就是综合性大学的高校开始介入教师培养15。随着国家对特殊教育的重视,很多优秀的综合性大学毕业生愿意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现实中,特殊教育师资来源也是多元的一方面我国特殊教育专业每年的毕业生人数远远少于实际需求量,而且“随着高校毕业生的分配实行双向选择、以市场调节为主的就业方式后,特教专业原本不多的毕业生流失情况明显增多”。另一方面,由于缺少任教学科的本体性知识,特殊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与其他学科专业的本科毕业生相比,在应聘特殊教育学校的工作岗位上没有竞争优势。经过实践的比较,一些以学科课程为课程主体的盲校、聋校认识到在从事语文、数学等学科课程教学时,中文、数学等专业的毕业生更加适合。非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生在参加工作后补修特殊教育专业课程比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生补修学科本体性知识要容易。于是,在有更多选择空间的情况下,缺乏教学科课程知识与技能的特教专业学生已不像原来那样被看好。
2.3 特殊教育专业自身的特点
特殊教育学是研究特殊教育现象,揭示特殊教育规律的科学。由于长期以来,人们把特殊教育规律理解为脱离特殊儿童具体教学内容的一般性规律,因此,现实中,特殊教育专业的课程是以教育理论、特殊教育理论所谓的“纯理论”为重心。特殊教育师范毕业生以教育系课程体系为知识框架,学习大量的教育学、心理学课程,学习大量的特殊儿童教育与心理,个别教育计划、行为矫正等特殊教育专业课。需要反思的是,这种方向是有失偏颇的。多种学科在研究残疾儿童教育、心理和康复方面密切结合和交叉,使特殊教育学发展成为研究有特殊教育需要的人的发展规律的一门跨学科的、边缘的、新兴的学科。特殊教育学不能仅仅以“纯”教育理论为重心。同时,由于特殊教育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的理论学科,即使是特殊教育理论在实践上也必须依托于学科内容。因此,特殊教育专业要生存、发展,需要改变以理论为重心的培养方向,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学科教学能力的培养。然而,特殊教育学的学科性质、特殊儿童的多元需要决定了特殊教育专业不可能为使学生掌握充足的学科本体性知识而开设大量的中文、数学类学科课程。
特殊教育学学科性质的限制,使得特殊教育专业需要与其他专业合作才能“培养既具有某种文理学科知识,又懂得特殊教育理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在普通教育师资培养的基础上,补充特殊教育知识、技能的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即“叠加法”成为必然的选择。此模式不但注重了普通教育的知识、能力,还重视特殊教育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培养。目前,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地区)在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模式上均主要采用叠加法。以英国为例,英国并没有专门的师范院校,他们主要依靠普通大学和院校来培养师资特殊教育教师大多需要在取得某个专业学士学位的基础上,再学习特殊教育专业知识。我国特殊教育学专业也正在努力运用“叠加法”培养特殊教育师资,特别是从事视力障碍、听力障碍儿童教育的师资。可能的叠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1)本科阶段的“2+2”或“3+1”制,即学生用2年或3年时间学习中文、数学等某类学科课程,然后用2年或1年时间学习特殊教育专业课程;(2)硕士阶段的“4+2”或“4+3”制,即具有中文、数学等专业背景的本科生再接受2年或3年的特殊教育专业学习,获得硕士学位。(3)职后培训,即将或已经在特殊教育学校工作的非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接受系统的特殊教育专业培训。后两种形式在操作上较为容易。第一种形式需要特殊教育专业与其他专业更加密切的合作,双方都需要调整自身的课程结构,所以在实际运行时会有一定难度。但是,不管是本科阶段的“2+2”制,还是“3+1”制都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本科层次特殊教育专业。
3.促进本科层次特殊教育专业建设的建议
那么,我国本科层次特殊教育专业的出路何在呢?是走向某些师范院校教育系停止独立招收本科生的结局,还是可以在夹缝中生存、寻找到自己不可替代的位置?答案无疑是后者。只要我们有充分的危机意识,勇于顺应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适当调整、改变办学方向,还是可以在坚守阵地的情况下获得发展的有利条件。
3.1 以发展障碍儿童师资培养为目标
专业的目标定位是专业发展的方向性选择,它对课程体系的构建、实施和评价以及学生将来的社会适应性会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本科层次特殊教育专业的发展首先需要调整培养目标。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在一定时期内还无法达到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特殊教育教师至少需要本科的学科教育加上特殊教育专业教育的要求。尽管我国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叠加”培养模式近几年来有所发展,但其人才培养的规模远远不能适应特殊教育发展的需求。职后培训由于系统性、教师努力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实际的成效还有待改进。因此,本科层次特殊教育专业如果能扬长避短、准确定位,还是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如果说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生的不足在于语文、数学等本体性知识不够,那么他们在评估与促进学生的发展、满足个体差异、处理学生的行为问题、从事以适应生活为核心的综合性课程教学等方面还是有着自身的专业优势。现实中,尽管一些盲校、聋校近几年来更青睐具有学科背景的非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生,但以招收智力障碍儿童为主的特殊教育学校还是需要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生。从特殊儿童的分布情况来看,智力障碍等娜碍儿童的人数远远超过视力障碍、听力障碍儿童,相应地,从事发展障碍儿童教育的教师会逐步成为特殊教育教师的主体。发展障碍儿童的教育基本上是以适应生活为核心的,其课程取向主要是发展性课程、功能性课程,其课程类型主要是综合性课程。相对于学科课程而言,它们对教师的学科本体性知识要求要低些,但是要求教师具有较好的教育学、心理学学科背景,具有较高的评估学生发展水平、设计课程、进行有效教学、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因此,建议我国本科层次特殊教育专业把培养目标定位在以培养从事学前和义务教育阶段智力障碍、自闭症等发展障碍儿童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主。特殊教育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应该能够对发展障碍儿童的语言、数学、认知、生活技能和社会技能等主要发展领域进行评估,设计促进学生整体发展的个别化课程,进行有效教学,具有对发展障碍儿童进行教育教学的综合能力。
3.2 改革课程设置
目前,在本科层次特殊教育专业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教育实习四个课程模块中,为保证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通识课程一般是学校统一规定的,而且所占学分比重较大。2010年所调查的8所大学特殊教育专业中,通识课程学分占总学分比例最低的是23.4%最高的是31.4%。从2011年9月开始,很多学校2008级师范生将实习1个学期,教育实习至少会占到总课时的18如果再考虑到撰写毕业论文还需要大量的`时间,实际上留给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空间是有限的。
特殊教育学作为研究特殊教育现象、揭示特殊教育规律的科学,不仅要揭示一般规律,也要探讨不同障碍类型特殊儿童在具体发展领域的教育规律。鉴于儿童的发展主要可以分为语言与沟通、动作与运动、数学、认知、生活和社会适应等领域,而且不同类型发展障碍儿童在同一领域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共性,为培养具有综合教育能力的发展障碍儿童教师,建议本科层次特殊教育专业打破现有的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分类,以培养学生多领域的教育教学能力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把通识课程、教育实习之外的课程分成两大类,一类为不同领域教育教学都需要的基础课程,简称基础性课程;另一类为从事具体领域的教学所需要的课程,简称领域性课程。
基础性课程可以分为教育学类、心理学类、医学类、研究方法与评估类四个课程模块。建议在现有课程基础上适当减少教育学类课程,适当整合某些普通教育学类课程与特殊教育学类课程,减少重复。教育学类课程建议开设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特殊教育学、发展障碍儿童的课程与教学、教育史(含特殊教育史)等课程。心理学类课程建议开设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认知心理学、行为腿术、发展障碍儿童的特征等课程。医学类课程建议开设人体解剖生理学、特殊教育医学基础等课程。研究方法与评估类课程建议开设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测量与评价、教育统计、发展障碍儿童的评估等课程。
领域性课程可以分为语言与沟通、数学、认知、生活与社会适应四个课程模块(动作与运动领域的教学需要教师具有更多的医学、运动学的专业背景,建议由运动康复专业培养相关师资)。语言与沟通课程模块建议开设语言学儿童语言与沟通能力发展发展障碍儿童语言与沟通课程及教学等课程。数学课程模块建议开设儿童数概念的发展、数学学习理论、发展障碍儿童数学课程与教学等课程。认知课程模块建议开设儿童感知发展与训练、儿童注意发展与训练、儿童记忆发展与训练、儿童思维发展与训练等课程。社会适应课程模块建议开设儿童社会适应理论、儿童生活技能课程与教学、儿童社会技能的课程与教学等课程。每个模块既有从事该领域教学所需要的本体性知识,也有条件性知识,特别是领域性策略。每个领域的课程学习都要使学生具有评估儿童该领域的发展水平、设计个别化课程、实施有效教学、进行教育评价的综合能力。另外,在具体的课程建设上,要处理好理论与技能的关系,既要重视基本理论的学习,又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处理好发展障碍儿童的共性与特性的关系,以发展障碍儿童的共性为主线,但也要关注不同类型发展障碍儿童的特点。
3.3 完善培养机构自身建设
特殊教育专业建设既受外部因素、学科特征的影响,也受机构自身内部因素的制约。由于多种原因,我国特殊教育专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培养机构自身的建设依然有待加强。2010年我们对8所大学特殊教育专业师资状况所做的调查发现,师资队伍建设存在以下问题:(1)总体上,特殊教育专业师资的学科背景趋向多元,但结构不尽合理。8所大学特殊教育专业共有专职教师73人,其中10人以下的大学有5所(最少的2人),10人以上的有3所(最多的20人)。73名专职教师中,所学专业为教育学(含特殊教育、学前教育)的25人(占3425%),心理学的22人(占30.61%)其余的专业分布情况是中文3人、医学3人、生物学2人、哲学1人、运动康复学1人、神经生理2人、计算机1人、手语1人、情报信息1人、美术1人、舞蹈1人、教育学+心理学4人、哲学+教育学2人、生物学+教育学1人、医学+心理学1人、教育学+音乐教育1人、思想政治教育学+教育学1人。中文、运动康复、医学专业背景的师资相对较少,数学等专业的师资极为匮乏。(2)部分学校的师资结构单一。有2所大学特殊教育专业师资的学科背景全部为教育学,有1所大学为教育学、心理学。(3)少数大学的特殊教育专业基础差,教师研究能力有待提高。一些学校的特殊教育专业“往往在各学科之间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处境艰难”。因此,为适应本科层次特殊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转变、课程设置的改革,培养机构自身必须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增加能够从事发展障碍儿童语言、数学等领域研究与教学的专职教师,同时要努力提高研究与教学水平。
4.结语
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对特殊教育教师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系也趋于多元化。面对本科层次特殊教育专业存在诸多问题的现实,建议相关高等院校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扬长避短,寻找理性发展之路。笔者认为本科层次特殊教育专业如果以发展障碍儿童师资培养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多领域的教育教学能力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改革课程设置,加强培养机构自身建设,那么将为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做出更大的贡献。
【探析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系的多元化与提升素质建设的建议论文】
探析地方高校公共艺术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论文
美育是指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也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 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地方高等学校是培养社会建设中坚力量的重要场所,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和新工科不断向纵深发展, 学科间的融合越来越多, 学科对于学生美学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对地方高校艺术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 为高校人才综合素质培养提供参考。
一、公共艺术教育的概念
艺术教育可以分为专业艺术教育和非专业艺术教育 (即公共艺术教育) 两个大类。公共艺术教育主要针对非专业人群 (在高校中特指艺术学科之外的其他学科学生) , 通过美术、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学习、欣赏、实践等, 达到提升其艺术修养、培养审美能力、挖掘大脑潜力和创造力、完善人格的一种教育手段。相较于专业艺术教育的专、精、深, 公共艺术教育更加注重艺术门类的广度、内容的趣味性和过程的互动性, 在较短的时间内, 通过对一定艺术门类的了解和鉴赏, 最终达到提升艺术素养的目的。
二、公共艺术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一) 艺术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育在中外教育史上均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西方社会, 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人都认为美育与哲学、科学、道德、体育共同构成了教育的基本内容, 且美育与其他学科内容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我国在西周时期, 便有周公“制礼作乐”, 其中“乐”就是包括诗、歌、舞在内的综合艺术, 之后孔子更是创立了包含“乐”这一美育内容、以“礼乐书数射御”六艺为代表的古代教育体系。这一教育体系在2000年前的封建社会中成为主流的教育模式, 也构成了中国文化阶层的独特品质。在教育中, 艺术素养不仅仅指艺术的技能培养, 还应体现对积极的审美态度和丰富情感体验的有意培养。而且, 由于艺术创作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 因此, 艺术素养也有促进人的创新思维发展的作用。近代以来, 中外许多科学家、经济学家、政治家等卓越人士都认为艺术素养对他们各自事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1) 。爱因斯坦是著名的物理学家, 但是他的小提琴造诣也非常高, 他还曾经通过小提琴表演为慈善募捐, 他也曾说过音乐启发了他的许多科学成就;苹果公司的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也是一个艺术素养非常高的人, 大学辍学后他曾坚持在社区大学学习书法课程, 这一经历让他特别注重产品上字体的美观性, 他还吸收了画家达·芬奇“大道至简”的美学原则, 以“极致的简约”的美学理念开创了苹果公司的辉煌时代。
(二) 公共艺术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 进入了大数据时代, 知识和信息呈级数增长, 工业化与信息化加速融合, 引导传统产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 形成所谓的“新工科”。这一变化也导致各类消费需求可以借助数据挖掘被更加动态地感知, 形成新的柔性生产模式, 生产也由工业革命时期确立的“标准化、通用化”逐步转变为依赖互联网大众协作的“个性化、定制化”生产组织形式。据此, 可以推断, 在大数据时代, 人类将从传统工业生产中流水线上机械与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并更多地从事创新型工作。一方面, “新工科”相较于传统工科产品, 其美学特征和艺术元素的应用更加明显, 对从业者的艺术素养要求也更高;另一方面, 随着“机器换人”的逐步推进, 传统的职业岗位将受到较大的冲击, 综合素质、综合技能和创新精神将成为未来从业者职场竞争的重要竞争基础。国家也顺应这一潮流, 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一路”等计划和倡议, 这些计划和倡议的实施, 势必需要更多具备美学素养的现代综合型人才。就业市场对于人才需求的变化势必对高校公共艺术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西方一些学府, 如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都已经在课程体系中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 在公共艺术与专业融合的道路上走出自己的特色。如美国西俄勒冈大学在公共艺术课堂上, 会通过名家作品鉴赏和专家互动提升学生的.审美、引导学生的学习热情, 通过丰富的多样的课程资源和多种形式的课程安排 (举办班级派对等) 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参与感;通过方案探讨和实际制作引发学生对艺术的热情, 培养自信心 (2) 。另外, 美国各类艺术实验室向全体学生开放, 设施和设备完备, 管理规范。这一切使美国大学生创造出更多观念奇特、材料新颖、技术跨界、文化交融的独特艺术作品。国内东南沿海一些办学基础较好的重点高校也逐步开始了公共艺术课程的开设与普及。
三、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和国家战略的发展变化, 在科技、文化、商业融合更加明显的趋势下, 现代综合人才的需求日趋明显, 而我国美育教育的长期缺位已成为限制现代人才培养及大学生综合素质养成的短板, 建设符合时代潮流的公共艺术教育体系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经调研分析发现, 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 地方高校对公共艺术教育重视不够
近年来, 随着教育部一系列文件的颁布及实施, 美育教育逐步受到重视, 很多高校开始依托原有艺术类专业, 通过公选课、开放实验室等形式进行公共艺术教育, 个别地方高校甚至成立了公共艺术基础教研室, 建立较为完整的公共艺术教学体系。截至2016年, 河南省55所本科院校均开设了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并成立了专门机构。但长期以来以智育为中心的高等教育体系导致公共艺术教育形同虚设, 虽然政策上开始重视起来, 但缺乏具体的执行措施, 加之缺乏合理可行的评价体系, 导致学校教学管理、教师、学生均对公共艺术重视不够 (3) 。而更多地方高校忙于应对随着大数据而来的新的教育常态、搭建顺应时代潮流的新的学科体系和应对应用型转型, 忽视了公共艺术对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作用, 未能着手搭建系统可行的公共艺术平台及其授课体系。
(二) 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缺乏完善的课程体系
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种类繁多, 宏观体系上涉及音乐、美术、设计、书法、戏剧、戏曲、摄影和影视八个方向 (4) 。作为公共艺术类课程, 要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庞杂的授课内容比较困难。由于缺乏系统的授课体系和评价标准, 公共艺术授课往往比较随意:或根据授课教师的专业背景, 或依据依托学院的研究强项, 未能从社会需求、学生素质培养等角度进行深入探讨, 形成系统完善的课程体系。
(三) 公共艺术教学手段落后, 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与共鸣
在大数据和“互联网+”的共同冲击下, 我们将迎来人类历史上第四次教育大变革, 全面满足每个人的学习需求成为这次教育变革的核心要义。一方面, 现行的艺术教育和新技术的驱动之间极度不协调, 传统教育重视统一学习、学习资源单一化、学习环境封闭化, 这与“互联网+”教育形势下的用户化、多样化、开放化等要求背道而驰;另一方面, 智能终端、新媒体、新技术手段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和途径, 大数据时代各类信息也更多地以图像的形式高速传播, 因此, 依托智能终端、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驱动要素、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新型公共艺术教学手段更能适应以视觉艺术为中心的公共艺术教学。
(四) 公共艺术教材形式单一, 难以适应大数据时代学习习惯的变革
由于我国公共艺术教育起步较晚, 发展年限短且受重视程度不够, 因此公共艺术教材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比较差 (5) 。目前, 少量出版的教材形式多以传统纸质教材为主, 教材内容多为各个艺术门类的简略介绍或内容梳理, 如2013年出版的公共艺术教材《设计鉴赏》就在36个学时内介绍了景观设计、服装设计、电影蒙太奇等16个艺术门类, 内容呈现方式以文字和图片为主。今天看来, 书中庞杂的内容、文字和图片的呈现方式, 一方面与目前大数据背景下人们习惯读图的浅阅读方式不符, 另一方面也不适合艺术素养较低的非艺术专业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要建设高水平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 就需要在前人的基础上, 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克服种种困难, 顺应时代的发展, 借助现代技术手段, 在教材编撰思路、呈现方式、资讯扩展和沟通途径等方面进行创新, 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现代教学体制的改革与变化。
(五) 地方高校公共艺术资源有限
公共艺术课程的目标是大学生通过艺术类课程的学习, 达到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体提升。对于没有基础的非艺术专业学生而言, 地方高校更应该以优秀的艺术资源、以最佳的艺术呈现形态和最好的教师进行教学, 才能保证在有限时长内达到最佳的艺术培养效果。但地方高校在艺术资源、技术手段、师资等层面均与国家重点高校有着较大差异。
结语
地方普通高校相较于教育部直属高校, 在办学层次、师资情况、资源配置、对外交流等层面均有非常大的差距, 但地方普通高校的办学宗旨是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是培养地方社会及经济发展中所需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机构与场所。因此, 把握时代脉搏, 及时发现地方高校教育中的问题, 及时建立合理的公共艺术教育体系, 对人才培养、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均有着重要影响。
注释
1 易晓明, 杜丽姣.大学公共艺术教育向何处去[N].中国教育报, 2012-8-21.
2 李华清.美国公共艺术发展现状和美国艺术教育的考察[J].艺术评论, 2017 (5) :161.
3 宁铂.河南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构探微[J].美术教育研究, 2018 (4) :117.
4 刘自圣.公共艺术类课程设置及教材建设初探--以池州学院为例[J].池州学院学报, 2016 (10) :143.
5 赵思童.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材编撰刍议[J].中国出版, 2017 (14) :15.
【探析地方高校公共艺术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论文】
探析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观察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论文
摘要:针对民办幼儿园一线教师专业观察能力现状, 探析其在幼儿行为观察、记录与解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原因分析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民办幼儿园; 专业观察; 问题; 提升策略;
通过专业观察, 准确记录、科学分析幼儿行为, 是幼儿园教师必备能力之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出台, 为幼儿行为观察提供了指引, 同时也对幼儿教师专业观察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已有研究显示, 对幼儿教师而言, 无论是在职前培养还是职后培训中, 幼儿行为观察始终是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短板。相较于公办幼儿园教师群体, 民办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观察能力整体偏弱。
一、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观察方面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观察能力现状, 我们围绕观察目的、观察内容、观察方法、观察记录等维度编制了调查问卷, 面向大连市民办幼儿园教师发放共330份;并从样本幼儿园中抽取教师的观察记录共计80份, 对样本材料进行文本分析, 寻求这些观察记录反映出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同时选择了样本幼儿园中的园长、骨干教师、普通教师和新教师共计13名进行半结构化访谈, 重点了解访谈对象对专业观察的认识, 实践现状、园所管理与支持情况等。调研发现, 民办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观察能力现状不容乐观, 具体问题表现有四个方面。
1. 观察目的不明, 重视程度不足
目的不明的观察无异于随便看看, 随手记记, 必然是无效的。在被问及“您是否经常在确定好观察目的和主题之后再对幼儿进行观察”时, 仅有19.85%的教师选择了“总是”, 有45%的教师选择了“有时” (38.17%) 和“从未” (6.11%) 。一些民办幼儿园提供的观察记录表格中含“观察目的”或“观察目标”, 但很多教师将之写为诸如“为了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为了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之类, 大而笼统的描述导致观察不够详细具体, 多是泛泛而谈。在被问及“您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为什么要对幼儿进行观察”时, 有21.82%的教师选择了“为了完成园领导布置的任务”。虽然有近80%的幼儿教师选择了“为了帮助自己更好地了解幼儿” (69.7%) 或“为了积累经验以提高教师素质” (6.06%) , 但通过对80份观察记录样本的分析, 发现其中不乏各种应付公事的案例, 不少观察记录的全文不足200字, 从文本中几乎看不到“专业观察”的要素。
2. 记录内容片面, 语言偏于主观
在调查中, 我们还发现很多民办幼儿园教师在做观察时, 没有将幼儿放在一个完整的情境中, 记录的不是孩子的完整行为和事件, 而只是抓住幼儿的一句或几句话、一个或几个动作就结束了观察, 随即加上教师的主观评价。观察记录大都是“碎片式”的, 难见对某一儿童或某一行为的多次、持续观察, 所呈现的多是教师对幼儿的粗略的、主观的印象。从记录语言来看, 教师对幼儿行为事实的描述不够客观、准确, 在其观察记录中经常出现带有强烈感情色彩和主观臆测的语言, 譬如“愤怒”“无礼”“自私”“固执”“顽皮”等, 却没有将与这些词汇相关的幼儿行为记录下来。另外, 不少教师在观察记录中不能区分描述性信息和解释性信息, 常常混在一起, 对观察结果的描述不够具体, 存在很明显的给幼儿“贴标签”问题。
3. 方法工具单一, 操作不够规范
用于幼儿行为观察的方法和工具有很多, 但在80份观察记录样本中, 62份采用了“叙事/自由描述法”。虽然大多数民办幼儿园均为教师配备了幼儿行为观察记录表格, 包括幼儿信息、观察记录、分析解读、对策措施等, 但教师记录的只是以表格形式体现的“叙事/自由描述法”。另有一些幼儿园让教师提交的是观察记录本, 其中也多是大段或小段的叙事, 很少见到其他观察方法 (时间取样、检查清单等) 和工具 (检核表、影像记录等) 的应用。而教师对“叙事/自由描述法”的运用也多是不规范的,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教师对各类观察方法与记录工具的特征、优缺点、适用范围、操作步骤等不甚了解。因每种方法与工具都有其优缺点, 如果不考虑其与观察目的、观察主题、观察经验的匹配, 容易使观察偏离专业。
4. 解读流于肤浅, 应对措施空乏
现实中, 民办幼儿园教师在对观察材料进行解读时, 常常不能紧密联系幼儿具体行为, 易将分析泛化, 草率地对幼儿做出评价。在被问及“您认为观察中最困难的地方是什么”时, 选择最多的是“解读观察材料”。有的教师在寻找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或对该行为进行解释时, 不能围绕观察实录中的行为进行。例如明明观察的是某个孩子的行为, 分析的却是某一类孩子的行为。另外, 很多教师提出的应对措施大多空泛, 缺乏可行性。例如观察记录中经常出现诸如“增强幼儿的自信心”“积极与家长沟通”等表述, 这是用教育观念代替具体教育行为, 没有结合原始观察材料进行深入思考, 具体说明使用什么教育方法或开展怎样的教育活动等, 因而无法指导下一步的教育行动。
二、问题原因分析
1. 教师专业知识不足
每个幼儿教师都有着“内隐的儿童观、教育观和价值观, 而在记录过程中, 这些缄默的个体见解势必影响记录者的视角”[1]。教师在观察过程中表现出“不知道观察什么”“不知道如何观察”“不知道观察后如何分析解读”等困惑, 背后反映的是教师幼儿身心发展知识的缺乏。在参加问卷调查的教师中, 有36.7%是非学前教育专业毕业, 在入职前几乎未学习过有关幼儿行为观察的课程。有63.6%的教师虽然毕业于学前教育专业, 但这些学校大都没有开设专门的幼儿行为观察课程。另外, 在职前教育阶段, 很多教师将学习重点放在唱歌、跳舞等技能类课程上, 轻视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 实践中就会因为不了解幼儿身心发展方面的知识, 不能掌握专业观察各环节的要领。
2. 教师缺乏相关培训
在被问及“您所在的幼儿园开展过哪些‘幼儿行为观察'主题培训”时, 仅有9.7%的教师选择了“专家讲座”, 60%的教师选择了“园本教研”, 另有27.27%的教师选择了“没有开展过相关培训和教研”。可见半数以上的民办幼儿园会针对幼儿行为观察开展园本教研活动, 但真正具有专业引领价值的`培训不足。调研发现, 一些民办幼儿园仅将《观察记录表》发给教师, 缺乏相关培训与跟进, 教师拿到表格后不知道该如何记录和分析。《观察记录表》上交后, 分管园长或教研组长给予简单评语即告结束, 没有针对经验或问题开展进一步总结与指导。实践中也有幼儿园把园本教研当作一项考核任务, 强制教师参加, 使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认真思考如何开展专业观察的问题, 园本教研的效果成疑。
3. 幼儿园管理支持不够
有些幼儿园忽视专业观察对幼儿健康成长与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价值, 因此对专业观察工作的管理支持不足,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观察工作简化。有些民办幼儿园甚至没有要求教师做专门的观察记录 (27.88%) , 仅把专业观察作为一项工作任务, 简化到只剩下监督管理这一层面;二是班级规模过大。50.91%的人认为“幼儿数量过多”是影响他们观察能力的主要原因。在组织集体教学活动时, 经常是一个老师面对所有幼儿。因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有限, 很难关注到每位幼儿, 无法做细致、连续地观察;三是案头工作过重。57.58%的教师认为“工作任务过重”是影响他们观察能力的主要原因。据统计, 平均每位老师每学期的案头工作高达28种之多, 主要包括教案、教育随笔、活动计划等。除此之外, 各类迎检材料, 繁重的案头工作让很多教师疲于应对。
三、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观察能力的提升策略
1. 更新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
对民办幼儿园教师个体来说, 要想做好专业观察, 须不断补充自己关于幼儿身心发展的背景知识, 具体包括幼儿教育学知识、幼儿心理学知识、幼儿认知发展知识等。同时教师还要通过自我反思不断检视自己的专业知识。一位合格的幼儿教师善于在自己的教育活动中发现问题, 并将这些问题作为分析和反思的对象。幼儿教师要主动反思自己的观察实践, 比如是否完整地记录了幼儿的行为、怎样记录才能更加客观、是否客观准确地分析了幼儿的行为以及观察实践中的具体困难有哪些等, 在此基础建构新的知识结构。此外, 幼儿教师还要阅读相关专业书刊。理论与实践兼备的专业书刊是帮助教师提升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的“利器”。例如, 《观察儿童:儿童行为观察记录指南》 (美, 本特森著) 、《观察:走进儿童的世界》 (英, 里德尔-利奇著) 、《观察儿童———实践操作指南》 (英, 莎曼等著) 、《理解儿童的行为》 (美, 罗德著) 。
2. 营造有利的专业观察环境
在繁重的工作任务下, 教师要努力营造有利于专业观察的环境。一是制定科学的时间规划。如果缺乏足够完善的时间规划, 很难腾出充足的时间对幼儿做专业观察。建议民办幼儿园教师准备一份作息时间表, 记录每天用于各项工作的时间, 持续一段时间后, 教师就可以用以下问题来检视自己的工作习惯:真正分配在幼儿指导上的时间是多少?哪些事情是每天必须去做的, 又占自己多少时间?哪些事无关幼儿教育指导, 却总是花掉比预期更多的时间?哪些事可以不必每天重复, 而是集中一次即可做完?二是与同伴教师、幼儿家长开展互助。在观察过程中, 可让同伴教师配合接手一些保教工作, 确保观察不被突发状况干扰。当幼儿好奇观察者在做什么时, 也能因同伴教师的引导以确保观察情景的真实自然。可以多让家长了解观察目的与观察计划, 亦可请家长在家继续协助观察, 以获取更丰富的观察材料。
3. 创新幼儿园保教工作管理
对民办幼儿园来说, 需要在保教管理尤其是园本教研方面为教师专业观察提供更多支持。第一, 在保教工作要求中凸显幼儿行为观察的重要性。提高教师对专业观察重要性的认识, 从案头工作方面增加或提高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的要求, 尽可能整合或删除各种行政类资料, 实现对教师的“减负增效”;第二, 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从“如何科学观察幼儿”“观察结果如何指导幼儿教育实践”等主题中选择相关内容作为微型课题去研究。利用团队力量, 采用案例剖析的方式, 通过持续跟进研究, 提高教师“听”“看”“记录”“解读”的能力;第三, 丰富园本教研形式。通过专家引领、教师专业标准解读、同伴优秀案例分享等形式, 帮助教师领会专业观察的意义与价值, 开拓教师教育视野, 提升教师对幼儿行为观察的专业自觉。
4. 提供培训资源与工具支持
针对培训不足的现状, 民办幼儿园须积极为教师专业观察挖掘、提供切实可用的资源与工具。第一, 充分利用《纲要》与《指南》。将之作为提升幼儿教师专业观察能力的重要资源, 通过对它们的反复学习, 让教师了解幼儿在五大领域中的学习与发展特点、兴趣与需要, 将《纲要》《指南》作为教师观察的重要工具之一;第二, 挖掘园所资源。为教师创造参与教研组活动的机会, 、加强组与组之间联系与沟通、组织优秀教师进行经验交流;第三, 切实提供工具支持。幼儿园可为教师提供简便易行且科学有效的评价工具, 例如已被证明切实有效的美国山姆·麦索尔斯 (Samuel Meisels) 教授的作品取样系统。在介绍已有观察工具的同时, 开发适合本园教师使用的观察工具, 例如幼儿园可为每位教师提供具有实际指导作用的幼儿行为检核量表。
参考文献
[1]朱家雄, 张婕.纪录, 让儿童的学习看得见[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8:19
【探析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观察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