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系统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建议论文
引言
1986年7月交通银行宣布成为股份制商业银行,正式拉幵我国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帷幕。伴随着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完 成,以及时代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的战略管理已不符合当前的要求。因此,进行战略管理改革工作就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建立起完善、新型的经营管理系统,通过运用先进的管理会计系统来对经营管理进行补充和完善,是我国商业银行可采取的有效 措施。
一、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系统
(一)存在的问题
(1)我国银行组织结构的阻碍性。与国外银行实行事业部制的组织结构相比,我国现行的组织结构是以“总、分、支”的形式运行。这样的管理机构虽然在进行核算数据工作中极为便利,但是在业务业绩的评价上与考核上,很难进行分类考核与评价。因此,会对商业银行在实行管理会计系统这一工作产生阻碍。
(2)内外信息存在不完整的现象。
管理会计系统与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在内容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往往只是注重财务会计方面的信息和数据,而管理会计系统除了涉及到财务会计的数据外,还包含大量的管理方面信息和数据,人为对信息资料进行选择是导致存在当前内外信息存在不完整的现象,也是银行实行管理会计系统的一大阻碍。
(3)会计管理流程的欠缺。商业银行在实际的管理运作中,通常是按照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来进行曰常工作的开展,没有对成本和费用进行有规律、有规模的分类,这就导致商业银行现行的管理系统只能够反正最终的成本与收益,对阶段性的成本、费用 与收益等不能得出反映。这种现象的存在是由于会计管理流程存在缺陷,导致我国商业银行难以开展盈利能力与成本的配比分析 工作。
(二)管理会计系统的目标
管理会计系统以不同的管理工具为手段,以实现成本管理为核心,以高新科技技术为载体,将不同的管理工具相对应的应用 于企业不同的生产经营阶段,来为决策者提供全面、准确的管理会计信息,有利于企业的决策者对重大事项进行决策,进而实现提 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发展策略的建议
在推进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发展中,首先要注意的是切勿急于求成,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客观规律,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因此,商业银行在进行发展策略实施时,要分阶段制定目标、阶段性的推进改革。以下是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发展策略的具体意见:
(一)加快商业银行的事业部制化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仍然是以“总行、分行、支行”的结构在进行运作,这种组织结构虽然有利于明确管理范围,但是对银行进行盈利与成本配比工作会产生阻碍。因此,我国的商业银行可以借鉴国外银行事业部制这一先进组织模式,在未来的改革过程中,逐渐将这一先进的组织结构运用到国内的商业银行中。因为事业部制化的组织模式的运行,不仅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 幵展业务设置以及业绩评价工作,也是促进我国商业银行走向专业化、国际化的有效途径,并且这也有利于增强了国内商业银行的 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力。
(二)保证内外信息的一致性
由于内外信息的不一致,导致管理会计系统难以发挥出他的最佳效果。因此,促进内外信息的一致性,对商业银行的管理会计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做法为:在完善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系统工作时,要改变传统的会计信息收集的方式,由原来的只注重财务方面的信息和数据,转为财务信息数据与管理信息数据均注重,这样就能够使得原来商业银行在运作过程中被忽略的管理信息与数据重新得到运用,不会因为管理方面的信息和数据被人为的忽略 而导致管理会计系统无法发挥出其最佳作用。另外,做到内外信息保持一致性,也是促进商业银行开展管理会计工作的有效措施。
(三)推进业务流程的信息化
21世纪的社会是信息时代的社会,因此,商业银行业务流程的信息化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也是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国内的商业银行应该在现有的业务流程的基础上,引进先进的通信设备与手段,例如:计算机、验钞机、操作系统等,来丰富现有的业务流程。从而使得整个业务流程的工作效率、经济效益都能够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四)加强专项人才与队伍的建设工作
由于管理会计系统对管理会计人员的要求较高且需求置大,而现有符合条件的人才是少之又少。因此,加强专项人才与队伍 的建设工作,尤其是注重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是为我国的商业银行源源不断地输入高素质、高水平的管理会计人才的有效措施之 一。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工作,能够通过增加专项技术人才,来促进管理会计系统日后的调整、完善与开发,也是有利于促进我国 商业银行的管理会计的发展。
只有认真实施好上述所提出的建议,商业银行才能够踏踏实实的做好改革的工作,使其朝向良好、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小结
终上所述,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仍然面临着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的严峻挑战,虽然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现行的管理体制和方式已不适应当前的需求。因此,进行改革战略管理成为了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
通过对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管理方式的进行革新,以及结合使用先进的管理会计系统,来建设起与国际银行同业齐头并进、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系统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建议论文】
提升管理会计与财政工作实践的建议论文
相信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尤其是有严密的逻辑性的议论文,议论文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这种类型的作文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提升管理会计与财政工作实践的建议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管理会计是与财务会计并列的、着重为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的一个有效分支。发展管理会计是提升单位管理水平、推进国家治理的现实需要。而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如何将管理会计的先进体系与方法有效融合于财政工作实践,对于推动财政工作发展,提高政府管理效能,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决算分析和评价工作,推动现代财政制度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一、管理会计概述
管理会计主要是指为了提高企业组织的经济效益,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进行加工整理,从而使得组织的管理人员可以规划和控制各项经济活动,它是帮助决策者进行决策的一个会计分支。管理会计主要的技术方法有成本性态分析、本量利分析、全面预算、责任会计等。
二、管理会计在财政部门应用现状分析
我国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开始向西方国家学习并引进管理会计知识的,相对于西方国家而言,我国管理会计发展较晚并且理论研究成果不多。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发展和完善,管理会计在我国得到了很大发展,但是大部分管理会计的方法应用主要集中在大型企业。如河北邯郸钢铁公司实行的模拟市场成本否决可谓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的典范,如今包括全面预算管理、平衡记分卡等绩效评价方法、作业成本法、标准成本法等成本管理方法在内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陆续在我国企业中运用,但是管理会计在财政工作中应用较少。
(一)管理会计改革方面理论和专业知识知晓度不高。2014年,为深入推进会计强国战略,全面提升会计工作总体水平,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财政部出台《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了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同时各级财政部门也对加快管理体系建设进行了宣传,但是在部分财政部门尤其是基层财政部门因业务工作量大、人员素质等多方面原因对管理会计的理论和专业知识的知晓程度仍然不高。而财政部门对于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会计的指导就更无从谈起。
(二)理论与财政实践结合较少。近年来,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在我国介绍的较多,但由于企业管理层重视程度不够、行政事业单位更重视职能职责发挥、财政重视预算绩效管理不够等多种原因,在与企业和财政业务实践的结合上较少。加之长期以来,财政业务人员和会计从业人员都更加重视财务会计报账类业务处理,对管理会计重视不够,导致管理会计与企业业务和财政业务结合推广不够。
三、提升管理会计与财政工作实践的建议
(一)拓宽渠道,提高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在财政和行政事业单位的认知度。各级财政部门应拓宽宣传渠道,一是通过在会计从业资格培训、财政干部培训、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业务培训中加入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的培训,不断提高财政业务人员和会计从业人员的管理会计理论水平;二是通过网站问答、知识竞赛、征文等方式,将竞赛结果与职称聘任、年度考核等相结合,调动全体财政和会计从业人员尤其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从业人员对管理会计知识掌握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不断提高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的认知度;三是国库集中支付实施后,部门单位的资金由财政部门直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部门单位会计人员的职能和会计人员在部门单位的地位,对此可由各级财政部门牵头,组织同级政府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加强对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的学习,使其充分认识到管理会计与传统财务会计的区别,提高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同时提高对会计人员的重视程度,提高会计从业人员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地位。
(二)加快推进,提高财政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从业人员水平。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相继出台规定,加强对机关事业单位会计从业人员入职资质的检查。通过检查,未取得从业资格或任职资格的在一定期限内考取,可以督促会计从业人员加强学习,全面提高机关事业单位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这一举措将使会计从业人员接受管理会计理论知识和方法的能力有效提高。
(三)管理会计方法与财政改革实践相结合的探索
1、预算编制和预算审批过程中管理会计的应用。全面预算管理是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编制与实施的预算管理模式,对于企业来说,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同时也有利于企业实现制约和激励,有利于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目前,财政部门预算编制的方法(以部门预算编制为例)主要是由各部门单位根据单位开展职能活动和业务活动的资金需要编制初步预算报送到同级财政部门后,财政部门根据各部门、单位实际情况进行审核审查,对重点工程和大项支出进行投资评审概算,之后财政部门将审查结果反馈给部门单位,部门单位根据反馈结果编制详细预算报送到财政部门审批。在此预算编制过程中,一是可以引入管理会计中的方法进行战略管理。首先作为财政部门和各部门单位要根据各单位职能制定明确的战略规划。目前,部分省份如山东省出台编制中期财政规划,要求科学预判未来三年财政收支情况的基础上,合理确定财政收支政策和重大项目资金安排,逐年滚动管理,实现规划期内跨年度平衡的预算收支框架。这便是对财政部门提出战略规划的要求,同时这一要求也应该扩展到各部门单位;二是在部门预算编制过程中,可引入标准成本法,对部门预算中的公务费、车辆燃修费等在同类型的部门单位中可实行定额标准控制。
2、全面预算管理中的预算考核方法在财政实践中的应用。目前,财政部门的预算,以部门预算为例,一般在预算的执行中要求预算的刚性,无特殊情况不得调整预算。但是,预算执行过程中与完毕后,对预算与决算差异的分析往往只停留在数字上的比较和调整预算的解释,在具体分析上比较欠缺,预算的执行效率如何,很少进行考核。在此过程中可以引入全面预算管理中的预算考核办法:一是建立健全预算执行考核制度。由财政部门牵头,按月度、季度组织对各部门、单位预算执行的情况进行考核,同时可选择重点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详细考核,为下一年度编制预算提供较好的参考依据;二是执行考核要落到实处,确保考核不流于形式。在预算考核中要合理确定考核主体,一般财政部门可由上级财政部门考核,实行逐级考核;各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考核可由同级财政部门牵头进行考核;考核可组织审计、纪检检查部门、有关中介机构共同参与以确保考核过程的公开透明和客观公正。尤其要注意考核执行者与考核者要相互分离,若有涉及利益关系的考核对象应采用回避原则,以确保考核结果真实可信。
3、管理会计方法在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目前,各级财政部门都非常重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以期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目前,大部分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针对资金分配、决策、使用过程、使用效果等项目设立评分项目对支出绩效进行考核,但指标设立往往定性指标较多,定量指标往往集中于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的使用较少。如此设立指标体系有可能导致被评价部门、单位在评价结果与现实问题之间面临两难选择。建议一方面应尽量将指标体系量化,利用管理会计中的分析方法对支出绩效进行评价;另一方面可以考虑引入非财务指标,如第三方评价的社会效益指标等反映长期效益的指标,使得绩效评价结果更加科学、接近真实。
【提升管理会计与财政工作实践的建议论文】
《管理会计》教学中面临的困境及改革建议论文
摘要:在当前高校财会类专业中,《管理会计》是主要课程之一,它对于会计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从当前它的教学过程来看,还存在着很多现实性问题,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高校立足于现实实际,从各方面入手,采取有效手段予以改革完善,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更多的会计专业型人才。
关键词:管理会计;教学;问题;改革
《管理会计》作为应用型本科教学中的重要课程之一,为了适应我国现阶段管理会计发展的新形势,满足社会市场对管理会计专业人才的需要,对于高校来说就需要在新形势下加大对其改革力度,从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方面入手。对现阶段管理会计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需要高校教学管理者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入手,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管理会计专业的特点
应用型本科高校指的是办学性质为应用型,对于学生的培养重点体现在“应用”方面,核心是实践教学,以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来对人才进行高质量培训教育,并把握社会人才需求市场的动向,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管理,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1]。管理会计作为其重要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来使学生掌握内部会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可以在职场工作中发现并解决内部会计问题,适应岗位的工作要求。
二、管理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科定位普遍偏低
在高校的课程设置上,管理会计相对于同专业的其他主干课程来说,教学地位明显偏低,和财务会计也具有很大的地位差距。通过对几所高校的调查研究可知,在课程安排上,管理会计的课时并不多,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都比其多,那么这种课程少课时紧张的状态,就会造成教师在教学时,只能尽可能的简单化,对于一些重要理论的实际应用和发展趋势讲解分析更是难以落实,这样会导致师生对于管理会计这一门课程的认知始终处于表面层,缺少深层次的研究,而且在思想意识上也没有将其作为重点对待,最后的结果就是教学效率低下,学生的知识掌握不够。
(二)教学内容的繁琐复杂
管理会计属于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的课程内容涉及到多个学科,例如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而过去的管理会计教学都把成本性态分析和本量利分析以及预测分析等等内容作为教学的重点,实际上这些内容是和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学科有一定重复的,这样就会导致教学资源的浪费,教学内容的重复多余[2]。此外,教学内容和实践应用的相分离,当前很多高校采用的管理会计教材是以国外教材为基础来编写的,这样就忽略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而且我国经济的转型发展,对于管理会计的要求也在不断更新,而教材内容的更新则跟不上步伐,也就直接导致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难以保持一致。
(三)考核方式的单一
当前管理会计学科的考核形式仍然是以闭卷标准化考试为主,试题的设计也是以客观题和计算分析题为主,考核的是学生对理论知识和计算公式的掌握程度,考核的标准是统一的标准答案,这种考核方法比较客观,可以方便教师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三、管理会计课程教学的改革措施
(一)教学理念方面
应用型本科高校注重的是教学的应用型,一门课程存在的意义也是由其应用效果来决定的。对于它的教学改革,首先,要对本学科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维进行转变,改变传统的教学策略,把管理会计的教学地位提升,增设课程安排,对其教学工作进行强化;其次,在认清它的教学地位重要性之后,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同时还要对教学方式和教学的考核形式进行创新完善,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相结合。
(二)教学内容设置方面
对于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等学科之间存在的交叉重复进行调整,突出管理会计教学的难点和关键点,对教学资源进行最大化利用,体现出管理会计教学的特色所在,可以对现有的存在的交叉重复内容进行合理区分,并将其分别划入到成本会计、财务管理以及管理会计体系中。
(三)实行多样化的.教学考核方式
在管理会计教学改革下,根据管理会计学科内容的特点,它的考核方式和考核标准应该与之匹配,形成一个多元化的教学考核和评价体系,可以从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考核,例如在考核中可以增大应用性内容的设置比例,把考核的成绩进一步多元化,不仅需要传统的闭卷考试和平时的成绩外[3],还需要根据学生的日常学习表现、课堂小组讨论学习、实践调研的成果以及实训的成绩评定等等方面都作为考核的内容,这样可以实现对学生的全方位综合性的评价考核,更能反映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
四、总结
管理会计作为应用型本科教学中重要课程之一,它是高等院校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它的教学管理水平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结合当前管理会计教学现状来看,对于其存在的问题需要高校管理者立足于实际,从多方面入手,采取有效措施来实现对管理会计的改革和完善,以促进管理会计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更多会计专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吴德永.探析应用型教育背景下《管理会计》教学方法改革[J].时代经贸,2013(17):158-158.
[2]范晓娥.应用型本科高校《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当代经济,2015(8):110-111.
[3]李亚云,谢爱萍.应用型本科院校《成本管理会计》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J].考试周刊,2014(99):164-164,165.
【《管理会计》教学中面临的困境及改革建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