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议论文范本
摘要: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自主创新作为第一竞争力,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具革命性的推动力。积极推动县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增强发展后劲意义重大。文章以德清县“政产学研金介用一体化”的模式为研究样本,通过考察其做法、成效与不足,从而提出发挥引领作用、提高创新意识、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健全创新平台、建立多元投入体系、加强人才培育等县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提质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县域;科技创新;提升;对策
一县域科技创新样本考察:德清县“政产学研金介用一体化”做法与成效
(一)政产一体,深化引导与支持
一是强化政策引导。规定“每年以工业税收总额的10%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工作,奖励企业的资金50%须用于科技再投入;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从25%降至15%,减免额的50%须用于科研投入”。通过引入科研院所成果转化中心,建立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中试基地等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财政每年安排科研成果转化专项资金5000万元。二是完善体制机制。以县、乡(镇)、企三级科技联络员例会制为载体构建科技管理网络体系;将科技招商纳入选商引资考核内容,把科技创新工作纳入乡镇、部门年度考核。[1]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如“引进和培育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的若干意见”等。截至目前,人才资源总量达到6.83万人,年均增长12%,引进高层次人才1860名。三是保护知识产权。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服务,建立检索服务平台和托管机制。作为“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2014年专利授权数达到2467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56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位列全省第三及全市一。[2]
(二)产学研一体,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一是促进产学研合作。由政府牵线搭桥,引导企业与科研院所进行技术需求对接,建立高效实用的技术信息交流和成果推介平台,如,德清创新驿站(上海技术交易所)、德清技术转移中心(浙江大学)、浙江省网上技术交易德清市场等。目前全县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姻亲”关系的企业有530多家,新增科技合作项目年均达50多项。二是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以“把论文写在车间里,把科研做到产品上”理念推进科技成果转化。[3]鼓励高校院所的研究成果借助企业开展中试工作,对建立中试基地给予资金支持与奖励。为缩短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引导和鼓励企业借助高校院所的力量,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新产品开发、传统工艺改进方面合作。以佐力药业、金磊耐火为代表的一批企业通过与院校合作,成功上市。三是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和创新团队。建立研发机构,鼓励企业积极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研发中心和创新团队。全县8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了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现有企业研发机构326家,其中省级以上研发中心50余家。
(三)介用一体,推进创新载体建设
一是科技创新平台。以升华集团、德华兔宝宝、恒立数控、我武生物等行业龙头企业的研发机构为依托,通过创新资源整合,建立起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基地、科创园现代生物技术平台、数控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木质装饰新材产业基地等多个行业技术创新平台,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和省区域创新平台。二是科技创业平台。全力打造德清经济开发区和科技新城等综合性科技创业平台。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德清经济开发区于2015年10月升级成功,已形成以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特色机电、电子信息及软件开发为主导的产业格局。科技新城和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共建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园,已引进企业85家,联合国地理信息国际论坛永久会址和22个地理信息研发、产业化项目落户产业园。三是科技服务平台。建立全省首个科技成果转化实验区,2500平方米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启用,截至目前签约入驻的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达7个,其中不乏有中科院计算所、力学所等国内知名科研院所加盟。引导接入省科技文献共建共享平台、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平台等,基本实现国内外信息资源共享。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得到认定,在孵企业82家,累计孵化毕业51家。
(四)科金一体,促进金融为科技创新服务
一是健全科金服务体系。结合省金融创新示范县建设,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科技金融结合。建立以县科技金融服务公司、县域科技支行为主,科技担保公司、科创小额贷款公司、创新风险基金和创业风险投资公司为辅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例如,由县科技局牵头成立的全省首家科技担保公司—德清县科技担保公司,“十二五”以来,累计为科技型企业担保金额15.9亿元。二是完善科金政策体系。出台促进金融创新、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小贷公司发展等科金结合的政策措施。设立1亿元科技信贷引导基金,2014年科技银行向181家科技企业贷款14.3亿元;设立3000万元科技金融风险补偿基金,2014年向银行、担保和小贷等机构补助46万元;设立400万元风险资金池,银行配套放大为4000万元的信贷资金,企业最高信用贷款额度为200万元;鼓励科技型企业上市,对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新三板挂牌、上市给予100万至1300万元奖励。三是鼓励承担科技项目。对科技项目给予信贷资金扶持,项目资金配套1-5倍。去年组织申报省级以上科技项目186项,其中重大成果和共性技术转化项目31项;新列省级以上科技项目158项,其中国家级28项;新列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10项、省重大科技专项9项;争取各级技补助资金3265.4万元,新列项目数和争取资金数均列全市第一。
二德清县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创新意识氛围有待增强
一是受小富即安思想影响,相当一部分企业满足现状,怕冒风险,创新意识缺乏。调查发现83.5%的企业主对创新的认识较浅,认为传统工业为主的企业没必要创新,或认为企业的创新要求较高而本企业还没有经费和实力进行创新。[4]二是政府引领、鼓励科技创新的举措不够多,创新氛围不够浓,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社会环境尚未形成。
(二)企业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近年来,部分企业的研发能力逐步提高,但研发经费投入与周边发达地区相比仍显不足,甚至有的企业没有研发经费支出。有些企业忽视科技创新对企业长远发展的作用,经营上追求短平快,更加忽视人才培养使用。有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只能采取跟随、模仿甚至抄袭战略,市场竞争力弱、抗风险能力差。有些企业虽具有一定的研发能力,但技术外源性大,对区域块状产业技术升级的引领作用有限,同样对县域创新能力提升贡献有限。
(三)创新平台建设有待加大
一是生产要素制约明显。特别是土地制约。以县科技新城为例,由于属于启动建设阶段,安排的建设项目较多,需大量用地,但目前整体用地指标紧缺,制约了启动建设;二是资金限制。要启动科技新城建设,须先进行征地拆迁,而此项总需资金近10亿元,至少需筹措4.5亿资金。但银行融资需要一个过程,也缺乏必要的质押担保,尽早启动困难较大。而创业园分部属租用性质,租给创新主体的价位远低于成本价,面临收不抵支的局面。
(四)创新机制有待加强
从战略层面看,一些企业对技术中心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对技术中心的定位还比较模糊;从运行机制看,技术中心的研发机制还不尽完善,组织保证机制还不健全;从创新投入看,侧重于对设备的投入上,对高端人才培养、研发人员培训、研发环境建设没有足够重视;从创新项目看,较关注短平快项目的开发,忽视对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等长远技术的开发;从创新绩效看,较关注短期成果的评估,忽视知识积累、人才培养、战略发展等长期绩效的评价。基于上述问题,建立完善创新体系和长效机制,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五)创新型人才队伍有待优化
“十二五”期间,人才工作取得较大进步,但创新型、复合型和高技能人才仍显不足。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0642人,占全县职工总数15.8万的13.1%,低于省平均水平。企业专技人才相当缺乏,特别是R&D人才,全县R&D人员仅为1026人,占比低于省平均数。另外,人才引进的软环境建设滞后。高校院所等创新资源分布不均,海归人才与国内文化环境有待融合,商务生活成本偏高,教育、医疗等配套不完善等因素都制约了人才引进。
三县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一)转变职能,充分发挥引领作用
在宏观调控、整合科技资源、服务创新、营造环境等方面县域地方政府应主动作为。立足当地实际,通过政府推动和市场机制双管齐下,实现县域创新体系中各要素有效联动;科技主管部门转变职能,在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形式上有所突破,突出政策、项目管理和环境营造服务,突出依法行政,简化行政手续。
(二)加强宣传,提高社会创新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积极营造尊重人才、包容缺点、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真正在全社会层面形成科技创新作为支撑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动力的共识。尤其要增强地方政府及官员的创新意识,培育创新思维,真正将科技创新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内化为自觉行动。通过加强宣传和培训学习,强化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创新意识,动员企业树立发展意识和敢闯敢干的意识,激发创新勇气,积极开展创新活动。
(三)主体培育,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将“以创新求生存、以创新谋发展”理念扎根于企业,渗透于企业文化中,使企业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技术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相关部门如科技、人事、财税、经贸等部门要整合完善现有各类激励政策,增强政策系统性、实用性和延续性;同时加强宣传,使企业熟悉政策、用好政策,真正成为政策的受益者。根据“谁受益、谁投入”原则,鼓励企业不断加大科创经费投入,引导企业成为创新投入主体。完善人才机制,加大对创新型、复合型和高技能人才创业创新的扶持,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团队建设,充分发挥企业为主体的各类机构引才聚才作用,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5]
(四)积极引导,健全科技创新平台
加强科创园的动态管理,加快科技新城建设。加强部门服务、完善中介服务,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服务;进一步办好科技投资担保公司和探索科技风险投资业务,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推进企业研发中心建设,提高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平台的各项功能。切实在建设用地、税费减免等给予平台内创新创业企业政策优惠和重点扶持。同时,要加强各级各类科技项目申报,做大项目总量,突出项目支持重点。
(五)增加投入,建立多元投入体系
为确保科技三项经费,即新产品试制费、中间试验费和重大科技项目补助费等的支出稳定增长,应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关键环节的投入,从而提高投入产出效益。加强科技与金融两大系统的对接,逐步完善科技投融资体系,运用科技贷款、科技风险投资、经济技术协作等方式吸引资金;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争取科技创新基金的扶持以及科技攻关计划、火炬计划、星火计划等政策性资金支持;完善高新技术风险投资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对科技投入,尽快形成“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外资投入为关键”的多元科技产业投入机制。
(六)完善政策,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
建立和完善人才政策,发挥引才聚才作用。尤其是建立健全人才引进机制,探索科技人才的柔性引进机制,如探索建立“百名专家教授服务企业”,在产品科技含量较高、规模较大的企业建立“博士后流动工作站”。[6]完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加大奖励力度,落实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制度;激活现有人才,实现人才资源共享。重视优秀科技型企业家和研发人才培养,并提供良好平台,提高人才待遇,创造利于人才创业、适于人才生活的更优环境。
参考文献:
[1]周民良.科技创新与县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10,(3).
[2]沈和.构建县域经济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N].新华日报,2010-12-14.
[3]史晋川.产业升级与经济转型[J].浙江经济,2009,(19).
[4]林珊珊.浙江省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0).
[5]刘冬梅.对提升县市科技创新能力的思考[J].中国农业科技,2009,(3).
[6]岳顺之.科技创新推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研究[J].科学与管理,2013,(6).
【县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议论文范本】
推进县域农业机械自动化建议论文
摘要: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目前,农业的发展需求主要是实现对农业机械自动化的推广和普及,机械化是我国现代农业的主要推动因素。在我国农业的实际发展过程中,基层农业发展情况一直是制约我国农业整体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我国对农业现代化的建设需要从基层抓起,才能有效的推动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本文结合多个方面,针对如何推进县域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应用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可以帮助有关人员制定出合理的农业发展方案。
关键词:县域;农业机械自动化;应用;建议
1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含义
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是连接城市和农村的重要纽带,同时也是农村经济的主要来源,是实现我国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从整体状况来看,农业在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农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起到的作用是无可取代的,虽然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了提高,但是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和世界上发达的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生产机械化是其中的活力因素,国民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就是加快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步伐。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区域的发展还不太合理,与一些发达的国家相比,机械化是我国县域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因为我国农民在自动化方面的意识还不够强烈,所以在实现现代农业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县域农业的主要参与者是农民,这些农民的受教育水平都不是很高,操作农业机械的能力也有所欠缺。
2农业机械自动化应用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推进县域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发展是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我国的县域农业发展状况在机械自动化的应用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针对这些问题,有关部门应该积极的采取应对措施,保证县域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发展。
2.1农业方面的技术不够成熟
目前,我国在农业方面的技术还不够成熟,并且在农作物的种植方面,关于农作物生长规律的总结还不够完善。在很多县域地区,适合农业生产的硬件设备还达不到实际的应用标准。
2.2硬件机械设备的价格比较高且不易操作
为了保证农业机械设备自身的作业性能,农业机械的自动化装置都需要结构复杂的机械设备,并且,农业机械化的成本是比较高的,一些机械硬件设备的价格都比较昂贵,一般的农民是无法购买使用的。价格问题是制约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的重要因素。降低农业机械自动化的成本是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另外,一些农业机械的操作过程非常复杂,也是制约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3推进县域农业机械自动化应用的几点建议
3.1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
县域农民的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要想实现农业的机械自动化,就必须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整体素质。在推进县域农业机械自动化应用之前,要做好在农村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工作,这样农民才能熟练的掌握机械设备的操作方法,从而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让县域农业走上现代化农业的道路,不仅要依靠政府的扶持,农民也要有较高的思想觉悟,通过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来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
3.2逐渐提高农业机械自动化的水平
农村的科学水平和经济水平都普遍较低,因此要实现农业的机械自动化就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层层落实下去,尽可能的维护农业生产建设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3.3完善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建设
目前,我国的农业生产水平有限,要想实现农业的机械自动化,就要注重效率和能源的双向节约,按照机械适用范围的不同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使用,逐步推进县域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应用进程。
3.4增强对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创新意识
增强对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创新意识主要包括对机械设计生产和使用的创新,除此之外,对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进行创新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建立一个具有创新意识的农民团体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团体的努力不断实现农业技术的更新,才能逐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只有在实践中总结经验,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农业生产,才能加快县域农业机械自动化的步伐。
4结语
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发展,不仅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还是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规律的必然趋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地位逐渐的显现了出来。推进县域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还能节约我国的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潘思辰,农业机械自动化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与发展分析[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6(04):45-46.
[2]王心言.全面应用自动化技术提升农业机械制造水平[J],吉林农业,2016(14):78.
【推进县域农业机械自动化建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