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教育德育观不足建议论文
一、适应教育现代化的需要,优化课程结构
教育现代化从课程目标看是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和谐的发展,从课程结构看又是符合社会需求、学科体系及学生发展三大要素的动态平衡。过去,我们的教育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整个课程体系基本上是分科教学大纲,说到底只是知识技能大纲。对知识技能的训练有一套明确、严格的保证体系,而对能力的发展,尤其是情感、意志、个性等非认知因素的发展,却提法模糊且无明确的保证体系。这种运用淘汰机制选择人的教育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根除这一弊端是发展现代素质教育的关键。而心理教育课程的开设正是弥补了传统课程体系的这种不足,优化了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是教育现代化的标志。
(1)把心理教育课程纳入课程体系,作为其有机构成部分,完善了全面发展教育的目标体系。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思想,要转化为广大师生的教育行为,最终必须体现在课程结构之中,贯彻到教材之中。因此,落实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是要在课程建设上有新的突破,也就是把心理教育课程列入课程计划之中。
(2)心理教育课程的开设为学科课程的协同发展提供了中介和桥梁。心理素质是德智体美劳各育的结合点,学生各学科素质的培养取决于他们心理品质及能力发展的程度。引人心理教育,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心理调控能力,提高学习质量,获得主动发展,又可以达成师生的默契配合,形成良好的心理氛围,创造最佳教育效果。
(3)心理教育课程的开设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整体发展贯穿了总纲。心理教育的实施使原先不受重视或被取消的活动课程成为培养学生心理品质、发展能力的重要阵地,从而提高了活动课程的实际效果,保证学科课程的有效延伸。
二、落实大德育观的要求,发挥独特功能
《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的意见》规定:“初中思想政治课……对学生进行公民的良好道德品质教育,健康心理素质教育、法律意识教育、社会发展常识和国情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使他们对社会的发展方向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情况能够有正确的认识,逐步树立起社会责任感。”这一规定从大德育观的层面对德育课程提出了心理素质教育的要求,即德育必须包括政治品德、思想品德、伦理品德、心理品质等四方面的内容。我们不妨分析一下课程标准及教材,不难发现初一年级《思想政治》课程正是符合上述规定的要求,即是从大德育观的角度出发,采用德育的视野和思维方法,运用心理学的原理、方法和技术,从而建构一门强调学生道德和心理品质形成的心理教育课程。这一实践表明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德育与心理教育以“育人”的总目标和基本职能为基础进行了有机结合。这种结合,是一种交叉关系,在交叉关系中充分发挥二者在育人活动中各自的独特作用。
(1)心理教育有助于教师的学生观的转变,有利于德育模式的更新。心理教育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移情性”学生观,调动情感的力量去引导学生自己解决自身的思想品德问题和心理障碍,学会学习,学会生活。而教师学生观的转变必将会促进德育模式的更新,摒弃德育灌输化的倾向,势必改变许多学生德育成绩与实际道德认知水平、能力相距很大甚至相反的状况。
(2)德育课程为心理教育课程化提供准确的学科定位。过去,心理教育缺乏系统性,没有保证实施的支持系统。心理教育在口头上是重要的,实际上却被削弱或取消,使得心理教育得不到落实。从全面发展的教育内容看,智、体、美、劳四育虽然渗透心理教育的内容,但难以与心理教育课程实现全面融洽,而大德育视野则能融人心理教育的内容,使心理教育作为德育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实现心理教育的课程化。
(3)心理教育旨在完善人格,填补了德育目标的空白地带,促进“全人”教育的实现。以往学校德育关注的是社会对个人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律规范方面的要求,而对学生心理生活的协调不够重视。因而,学生即使较充分地接受德育的影响,也不一定就能成为具有完美个性的人。而心理教育的.引入,以塑造完善人格为目标,引导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精神和创新意识,填补了德育目标的空白。使学生不仅会在较高层次上实现正确的价值定向,还会在一些“低层次”上懂得适应社会生活的做人本领,从而实现“全人”教育对完美个性的要求。
(4)德育实践为心理健康教育创造了条件,拓展了心理教育的培育途径。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在心理教育中创造条件和利用时机锻炼学生,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磨炼意志品质,从而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过程。德育实践不仅能考验学生的道德水平、法律意识及思想境界,还能从学生的道德评价与选择的矛盾冲突中锻炼他们的心理调适能力。
(5)心理教育为道德内化提供了承载体,扩大了德育的整体效应。毋庸置疑,德育的成效取决于道德内化的程度,而道德内化的程度又取决于学生对德育影响的心理悦纳程度。只有通过心理教育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心态,在学生心理悦纳的基础上,加强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德育的整体效应才能得到扩大,真正发挥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三、把握心理教育课程的实质,深化实施效果
中学心理教育课程实施以来,以其独特新颖富有实效的特点赢得了广大师生的好评,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但也不可否认存在着流于形式的现象,还未能充分发挥德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的特殊功能,甚至存在心理教育德育化、心理教育课程一般化的倾向。那么,问题的关键在哪里呢?笔者认为:其根源在于没有切实把握心理教育课程的实质。要探究心理教育课程的实质,我们不妨把心理教育课程同一般学科课程、心理学课程作一番比较。比较鉴别之后答案即显而易见了。一般学科课程的科学性是由与之相对应的科学体系为支持基础的,其真理性有普遍的社会承认及科学的权威性作基础,其任务就是要求学生掌握较系统的学科基础知识和技能。其中,心理学课程以学习心理学基础知识为任务,为学生今后更深入系统地学习心理学或相关科学奠定了基础。而中学心理教育课程是一种隐含于社会生活之中的科学知识,其目的是探索青少年自身生活和成长中的种种现象,以及满足他们形成健康心理的各种需要;它以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诸多学科为依据;其教学内容并非是这些学科的直接结论和理论体系,而是经过处理的比较浅显实际、生活化的阐述和分析,它并非要求学生通晓这些学科,而是利用有关知识维护、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因此,心理教育课程的实施效果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于学生的主观体验,即学生通过生活经验与课程内容的相似性联系来认同和接受它。倘若我们将它定位于一般的学科课程,其直接后果就是给学生额外增加了一门新的社会科学课程,无疑会增加学生的负担。鉴于上述对中学生心理教育课程实质的分析,在考察课程设计和反思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以下思考:
(1)深入研究课程标准,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初一年级《思想政治》的具体内容涉及面较广,程度比较浅,其目的是让学生能科学地认识自身的心理,并能掌握一些应付刺激、明确感受、澄清困惑、解决问题的技能去主动适应生活,从而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因此,在教学目标上就不宜直接采用学科教学中“识记”,、“理解”和“运用”这一类的基本要求,而应该是教学方式、方法方面的特殊性提示和要求,帮助任课老师摆脱按学科课程的既定模式来组织教学所陷入的困境。这就意味着在课堂模式上必须打破传统常规,采用一种以体验性学习为主的模式,进行开放性、活动式的教学。通过角色扮演、情景体验、经验分享、谈话沟通、行为训练等,在师生共同参与中引发相应的心理体验,从而施加积极影响。
(2)充分满足普遍性需要,兼顾指导现实性需要的满足。纵观初一年级《思想政治》的整个内容,其立足点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普遍性需要,其内容编排具有系统性、基础性、时代性和导向性的特点。但对同学所面临的一些现实性心理问题缺乏针对性的指导,而这种指导是青少年成长和发展中所需要的、无法回避的。因此,很有必要在课堂教学或课外活动中引入专题讲座,针对学生主体的发展性需要和社区发展的现实性需要进行指导。如:升学适应、与异性同学的关系、下岗问题对家庭及子女的影响等问题。这样既可帮助学生处理那些会影响他们心理发展的事件,使其顺利发展;也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将所学过的心理学一般性原理运用于实际之中,并获得应对技能。
(3)注重个体心理的全程、整体发展,加强心理素质对学科课程的导向作用,进一步完善心理教育课程设计。素质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要求教育必须以终身学习、持续发展和创新进取等观念为着眼点。很显然,发展心理素质既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又是全面素质教育的归宿。因此,心理教育课程不仅要关注个体心理的全程、整体发展,还应发挥它对学生其他素质发展的导向作用。参照现行心理教育课程的设计,笔者对教材的编排提出以下设想:
①抓住有利的教育契机,针对个体“心理断乳”的巨变,在初一年级开设心理教育课是一种必要的尝试。然而学生心理发展是一连续整体,德育与心理教育的结合应体现在学生心理发展的全过程。如果把心理教育孤立地定位于初一年级则无法满足学生心理发展的全程需要。因此,在心理教育课程设置上能否按整体性、协同性的思路,以初一年级为中心向“两头”延伸,以保证学生品德与心理的全程发展?
②现行心理教育课程基本上是以认知为主导来选择编排教材的,可是学生品质和心理发展应该是认知、情感、行为三者的综合发展。其中认知起着导向的作用,而情感与行为的发展才是主导。因而,从实现德育与心理教育有效结合,从心理教育的长远发展及绩效来看,能否在认知导向的基础上注重情感培育和行为养成呢?③现行心理教育课程以非智力因素为中心来设计构建,紧扣住德育与心理教育的结合点,促进两者的有机融合。但教材中自始至终没有正确涉及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智力因素的培养。这样如何能充分发挥心理教育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作用,即为学科课程的协同发展提供中介和桥梁?更何况从德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的角度也完全可以触及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如:观察力与成才、思维培养与健全人格等。因而,从学科渗透的角度看,能否在教材中充实认知学习心理方面的内容,把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结合起来呢?
【心理教育德育观不足建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