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发展现状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16 15:51:32
  • 《天舶物津港船流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对策建议论文》
  • 天舶物津港船流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对策建议论文

    摘要:文章从天津港船舶物流发展的优势与劣势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天津港船舶物流的发展现状,并指出天津港船舶物流发展的对策及建议,为天津港的有序、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天津港;船舶物流;发展现状;发展对策

    1概述

    天津港在中国环渤海地区是最大的港口,背靠三北、面向东亚,地理位置对物流的发展有着明显的优势。船舶是货物运输的主要工具,为天津港物流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发展战略的有利条件下,我国将天津的滨海新区开发列入“十二五”规划,作为滨海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港船舶物流更是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2天津港船舶物流发展现状

    天津港于19世纪60年开始对外开埠,是中国最早的对外开放港口。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发展,今日的天津港一天的吞吐量比1962年重新开港全年的吞吐量还要多;其中整个水、陆域面积大约有200平方公里,不同船舶泊位140多个。可以说天津港的物流发展速度堪称奇迹,船舶运输在天津港物流发展中作用重大。现就天津港物流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2.1天津港发展船舶物流的优势分析

    在现代物流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下,海上物流的核心地位日渐凸显,港口的集散能力显出了在物流领域不可取代的优势,在国际贸易中起到主体地位作用。为大力推进中国北方全面经济发展,天津滨海新区的核心港天津港,加速发展物流经济,对我国经的济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天津港的优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国内区位优势。从在我国环渤海地区的地理分布来说天津港处于环渤海“C”型湾的中间部位,天津港与南方城市的各个港口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物流包括粮食、矿物等大型运输,是我国北方地区枢纽港。(2)国际区位优势。天津港位于欧亚大陆桥的东桥头堡,距中亚、西亚最近,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又是连接东北亚与中西亚的重要纽带。对于现在的中、日、韩来说,都在各自的领域做得非常突出,有很多科技领先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三国的经济、物流等各方面合作都有利于促进东北亚的发展,对此天津港是拥有此等大好机遇最明显的港口。(3)政策环境。从现在我国的物流经济看来,我国目前处于刚刚起步,有巨大的前景和潜力。天津港的建设又被我国列入“十一五”战略计划之内,促使天津港拥有了国家以及地方政府扶持的绝大优势。(4)市场优势。天津港的动力就是其发展的优势,天津腹地经济发展已经形成的非常系统,非常有规划,而且处在正在提升的过程中。伴随津京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港口服务的需求也逐渐上升。“以国际贸易为导向,以物流为基础,以仓储运输为依托,以保税交易为连接”的天津港,形成了很大的.优异条件,所以说天津港腹地经济发展的系统化以及天津港经济发展的提高为天津港的发展带来非常大的优势。

    2.2天津港发展船舶物流的劣势分析

    2.2.1腹地物流需求相对不足

    天津市虽然是直辖市而且土地面积也非常广阔,又号称“津门渡口”,但从改革开放开始到现在,其经济发展一直算是比较落后,导致物流发展的服务水平不够,而天津的间接腹地大部分是内地省市,经济实力远远比不上沿海城市,以上诸多因素影响了整个天津市的经济发展。

    2.2.2物流产业整体服务水平不高

    虽然目前天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物流业聚集优势,但从物流业整体发展水平上看,天津的物流企业多属于中小企业,国际性大企业偏少;提供的运输、仓储等服务比较单一;但目前大大小小不同种类的物流公司他们之间沟通与交流比较缺乏相互之间的默契也不够大。而天津目前的对于服务业还不算特别重视,没有形成固定的规模与构架,所以物流产业整体服务水平明显偏低。

    2.2.3国际物流信息平台尚未建立

    在目前的国际物流科技发展当中,物流信息平台表现出自己多元化的一面,因此在国际物流中物流信息平台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区域内较有影响力的国际物流信息平台还没在天津建立,天津的物流辐射能力大程度地受到了影响,天津港物流的发展受到了制约。

    2.2.4港口物流园区的规划与建设还有待加强

    天津物流园区的反复建设及竞争的不规范情况比较严重。这些会对天津物流产业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港口收费、养路费用过高,以及海陆空运等服务水平提不上去,这直接影响了天津物流聚集和扩散效应的发挥,进而对天津港物流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3天津港船舶物流发展对策及建议

    3.1天津港物流发展对策

    天津港具有先天的地理位置优势,它与其他港口之间形成竞争和合作。天津滨海新区开设保税区,它为天津港海路运输提供国际物流运作区。借助大口岸、大通关的优势,天津保税区为天津港船舶物流提供区港联动的资源整合方式,也为建设特色的港口船舶物流发挥港区聚合效应。建立以港口船舶物流作为主业的模式,借助信息网络服务的国际化综合物流园区,在园区内提高船舶物流增值服务水平,来达到发展天津港附近工业。以建设物流园区和企业的兼并和合作来实现国际物流集约化、协同化的发展。行走和购买的集约化道路,还可以走物流企业之间的合作、建立战略联盟的集约化道路。发展物流战略联盟、实施品牌竞争战略,要进行与货主企业联盟的纵向联盟,同其建立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共生关系;也要发展与其他物流企业联盟的横向联盟,将各自独特的企业资源整合为一体,实现物流服务的综合化、一体化、标准化,使企业形成规模化经营,降低运作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把优秀的物流人才从国内外引进来,引导学校或是一些企业机构进行多种联合,运用一些积极向上的激励方法来聚集物流方面的人才来,在滨海新区为建设现代国际物流中心做贡献。

    3.2对天津港物流发展提出的建议

    天津港口物流软件环境需要完善,港口管理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创造有力的环境与条件促进天津港口物流的发展。要想促进港口现代物流的发展速度,具备良好的硬件环境是首要的。此外,在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天津港口需要重点建设好深水航道、液化天然气接卸码头、原油码头、南将散货物流中心、北疆集装箱物流中心、集装箱码头等项目;经考虑重点规划建设一批公路通道。天津港应在与港口相关的部门与企业之间全面推行网络信息平台的使用,加大网络的覆盖面。与此同时,还需要立马在天津港建立交换平台,有关于港口物流公共信息,便于共享未来港口物流信息领域信息资源。还需要找准定位,提高企业核心业务能力。天津港物流企业要以增强核心业务的发展为重点,明确企业核心业务的定位和市场定位,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业务能力。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想要在短期内聚集一大批物流专业人才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如何留住人才,使其继续为己所用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因此,天津港需要加大引进人才力度,完善激励机制,为成功地留住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提供有力保障。比如,在加强培养物流管理人才方面,可开办这样的形式:开展研讨班、进修班等,培养企业的在职管理人员,努力提高在职管理人员物流服务业务操作能力和管理水平,打造一支精干高效的团队,推动天津港物流的快速发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港口有很多新的理念在发展,提升船舶物流服务能力也是港口发展的一个新理念。要发展好天津港,就应抓抢当前机遇,大力发展现代船舶物流服务,让天津港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作者:李丽 单位: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天津航标处

    参考文献:

    [1]萧英智,李东东,马役军,等.创建世界一流大港的宏伟蓝图与战略实践———中国改革[J].天津港吞吐量跨越三亿吨启示录,2008(1).

    [2]李歆.沿海港:天津港[EB/OL].中广网,2005-7-5.

    [3]齐二石,赵道致.物流工程[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天舶物津港船流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对策建议论文】

  • 《泉州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及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论文》
  • 泉州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及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论文

    本文分析了泉州工业经济的发展现状,指出其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必须通过加快转型升级加以解决,最后从转变思维、创新模式、两化融合、自主创新、项目推进、节能降耗等方面提出了泉州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泉州历来以“工业立市”。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引擎,工业经济更是泉州产业发展的主要支撑。2014年泉州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2793.23亿元,比增11.9%,继续在高基数上实现高增长。但由于国内外宏观经济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经济发展仍处于调整阶段。当前,泉州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着需求与供给双重约束、重叠交织的复杂局面,一些结构性矛盾和潜在风险存在,致使工业经济增长下行压力较大,今后一段时期内工业经济将处于低位调整状态,迫切需要泉州工业经济加快转型,激发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为新一轮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泉州工业经济的发展现状

    从泉州市2014年工业经济发展情况看,全市工业经济基本面情况良好,工业经济总量仍处于福建省首位。全市跟踪系统工业项目262项,总投资3617.37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539.86亿元,全年完成技改投资637.66亿元,增长22%,工业投资力度大为产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市37个行业有33个行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实现正增长,超过半数的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五大传统产业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79.28亿元,增长8.5%,五大新兴产业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33.60亿元,增长31.1%,新兴行业发展加快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同时,一年来,泉州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获批“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全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400亿元,增速超33%,拥有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示范企业和工业设计中心,及3个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省级创新型企业56家、12家企业15项产品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富贵鸟等22家企业被评为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特步、贵人鸟、九牧三家公司成功列入国家2014年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名单,“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和“智慧城市”建设扎实推进,获批“宽带中国”国家示范城市、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信息消费国家试点城市等,都为泉州工业经济的转型升级创造了积极有利的条件。

    从目前看,泉州传统的外延式、粗放型的经济发展道路已越走越窄,发展空间受土地、人口、资源、环境等因素的瓶颈制约效应日趋明显。泉州以民营企业为主,占全市工业总量的九成左右,经济环境影响已严重制约泉州市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也制约民营经济持续发展壮大和效益提升,转型升级藉以提升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是泉州民营企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转型升级才能化解高成本压力,也只有转型升级才能获得市场竞争优势,从这个意义上说,转型升级是泉州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出路。

    2泉州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在“三期叠加”的阶段特征的影响下,泉州必然要通过分析工业经济发展的新特征、新趋势,准确研究、研判工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主动适应发展新常态,着力将深化改革与扩大内需有机结合,坚持以开放促改革,把有利于稳增长、促创新的改革举措放在优先位置,全面实现工业经济的转型升级,推动泉州市经济跨越发展。

    2.1转变思维,促进企业家和经济管理者素质提升

    企业家和经济管理者的思维决定了工业经济的发展水平。目前正处于经济加速转型时期,工业经济面临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从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变,从行业经济向区域经济的转变,从重产量产值向重质量效益的转变,从重实物资产向重无形资产的转变,从重外延投入向重内涵发展的转变,所有这些转变的实现,必须确立全方位的系统思维方式。增强企业软实力,转型从“头”开始,帮助企业家及经济管理者转变工作思维,查找自身短板,提升素质,实施经济管理者素质提升培训计划,不只针对企业家,更将与企业打交道的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纳入培训范围,引领广大民营企业经营管理者转变思想观念、提升管理能力,构建一支具有国际视野和现代企业管理水平的高素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立一支具备熟练驾驭、管理市场经济能力的政府行政管理干部队伍,让泉州政企合力的步伐迈得更加稳健。转变思维,将直接决定工业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也决定工业经济的规模,真正实现产业的内涵优化提升。

    2.2创新商业模式,实现传统产业的“二次创业”

    商业模式创新作为一种新的创新形态,其重要性不亚于技术创新。过去工业经济发展模式有着明显的局限性,在发展达到一定规模和水平后,所释放的增长能量已经接近极限,继续延续这种发展模式,势必带来工业经济发展的不适应性。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2700亿元,为传统产业创新商业模式创造了积极的条件,尤其要顺时而为,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加强示范基地建设,引导企业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加快发展境内外电子商务,推动传统制造企业运用先进适用信息技术重构采购、加工、制造、销售等各要素环节,优化生产组织方式,引导发展全体系电子商务新模式,推进电子商务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规范化、移动化,争取打造具有突出竞争力的电子商务产业,支持电子商务向农村延伸,促进快递等配套产业发展,促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的融合创新;在传统产业中拓展工业设计、文化创意、信息服务等“2.5产业”,实现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努力通过推动线下与线上相结合、制造与服务相结合、科技与市场相结合、产业与金融相结合,实现商业模式创新,形成新兴业态与传统产业两翼齐飞发展格局,增强差异化发展竞争力。

    2.3实施两化融合,提升工业信息化水平

    贯彻落实工信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坚持以推动“两化”深度融合为抓手,破解当前工业经济发展瓶颈,实现工业转型升级。制定“两化融合”行动方案,培育和推广一批“两化融合”试点示范单位,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大力推进设计研发信息化、生产装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经营管理网络化,扶持建设一批行业信息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信息技术在纺织鞋服等传统行业的普及应用,大力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深入制订实施“工业4.0”行动计划,全力推动“泉州制造”向“泉州智造”转型,立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际需要,围绕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人才为本等关键环节,打造泉州“中国制造2025”试点,实施“数控一代”示范工程,抢抓新一轮经济发展先机、打造经济新增长点。

    2.4致力自主创新,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坚持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加快企业自主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力争在产业技术升级上取得新突破。建设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级各类技术创新平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实施“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和“重点技术改造”两大行动计划,扎实推进、组织实施重点技改项目,重点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加快推动产学研合作创新,深化产学研合作联盟,积极开展内联外引,加快建设中小企业先进技术转化平台和国内最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实现技术成果与产业有效对接;推行技术成果评估入股,加快成果转化,实现“双赢”;探索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市场化模式,强化国内外创业风险资本集聚,引导民间资本形成创业风险资本,投入高新技术企业,加强新能源汽车开发和推广应用,积极发展节能环保朝阳产业,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与新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2.5强化项目跟踪,挖掘新的经济发展动力

    培育发展产业龙头企业,壮大优势产业集群。持续开展“大招商、招大商”活动,增强产业集群重大项目对接的'针对性、实效性,围绕产业集群梳理列出拟引进的产业龙头项目、产业链填平补齐项目、公共服务平台项目以及其他相关联的配套服务项目,开展形式多样的项目对接活动,策划生成一批大项目,推动在谈项目签约落地,强化签约项目跟踪落实,全力突破项目要素制约瓶颈,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促进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深入开展产能对接活动,引导、促进龙头企业以委托加工等方式,把生产过程中各种可以分割的环节剥离出去,衍生出一些专门从事生产上下游产品的配套型企业,以大带小,逐步形成“一业为主、配套协作”的生产方式,努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综合竞争力,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增强新的经济发展动力。

    2.6推进节能降耗,增强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把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工作作为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减少单位产出能耗,提高工业发展质量。建立和完善节能监察和节能服务体系,加强节能监督管理,建立健全企业节能责任制,组织重点企业开展能效水平对标活动,开展能源审计和节能诊断工作;大力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培育再生资源、再生能源和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等产业,抓好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县、示范园区和示范企业生态化建设,开展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完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研究有利于低碳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低碳技术和标准推广应用,探索建立低碳经济示范区;健全节能约束机制,严格执行项目准入节能评估,加强工业新建、扩建项目节能审查,严把项目能耗关,抓好重点行业整治任务,全面推进重点行业及工业污染集控区清查整治工作,进一步完善淘汰落后产能标准,严抓淘汰落后,为可持续发展腾出空间。

    3结语

    经过改革开放后三十多年来的发展,泉州工业经济已取得不俗的成绩,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的贡献,并长期位居福建省发展前列。在宏观经济环境下,工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转型升级成为下一步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在新一轮改革创新中,泉州将继续抢抓机遇,加快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必然能推动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泉州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及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论文】

  • 《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论文》
  • 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论文

    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特别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议论文,议论文可分为三部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那么你有了解过议论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所谓绿色农业经济,实质上就是一种全新的以农业经济发展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方式,是对传统农业经济的一种突破与创新。本文主要就是对绿色农业经济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我国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指出了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前景,并为推动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绿色农业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形式,是农业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时出现的必然趋势,是市场需求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创造的产物。对我国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发展前景进行分析,能够找到我国绿色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才能在其今后的发展中做到扬长避短,也就有助于促进绿色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

    绿色农业经济以传统农业经济为基础,将市场发展作为导向,以期能够实现环境与经济和谐发展的目的,是可持续额发展战略与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农业生产行业中的具体表现。就目前来说,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目前大部分农业地区还是继续实行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这就导致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还缺乏集约化与规模化。[1]受到我国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因此就使得绿色农业经济在我国的发展存在着许多问题,具体有三点:首先,土地资源利用率不高,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使得企业用地与房地产用地面积不断增多,大大减少了耕地使用面积,随着耕地的流失,导致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其次,市场适应能力不高,虽然我国粮食产量逐渐增加,但这远远无法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这是因为农业生产耗费了较高的成本,而产品质量却不高,因而就致使在销售农产品上存在着许多困难。最后,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以追求短期效益为主,造成我国农业用地的质量不断下降,这也就使得农业生产的成本进一步加大,对绿色农业经济的集团化、集约化发展十分不利。

    二、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前景分析

    绿色农业经济在未来的发展势必会将产业化的经营与合理的规划、先进的技术结合在一起,能够与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更加适应。在产业模式上,绿色农业经济能够发挥出带头的模范作用,将生产、加工、销售等形成一条产业链,绿色农业经济的市场竞争力将会不断增强。[2]在技术上,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主要以环保型、科技型的技术为基础,通过提高队伍的技术含量来提高绿色农业产品的技术含量与附加值。在总体规划上,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在设置布局时以因地制宜原则为指导,使各个区域的优势与特色能够体现出来,对可用的农业生产资源做到充分利用,将环境保护、农业生产结合在一起,不断生产健康、环保、有机的绿色食品,推动绿色农业经济的稳定长远发展。

    三、推动绿色农业经济健康发展的对策

    (一)深入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观,实现绿色农业经济的生态环保发展

    在发展绿色农业经济的时候,必须要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采取循环利用的发展方式,最大程度地保护好农业的生态系统,将农业经济发展的可用资源进行整合做到充分利用。

    (二)做到科学布局与统筹规划,将土地资源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我国各级政府以及相关农业部门要充分发挥出对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领头作用,结合我国耕地的实际分布情况,制定出合理的绿色农业经济发展规划,从总体上对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进行科学设计与规划,为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制定明确的目标,再根据各个区域所拥有的不同资源特色以及生态环境来合理布局绿色农业产业。各级政府要对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有效的引导作用,向农户宣传先进的生产观念,激发农户生产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为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保障。[3]

    (三)为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制定优惠扶持政策

    在发展绿色农业经济时,不仅要由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与生产技术来支撑,同时还需要有政策的扶持。我国要对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投入更多的资金,同时还要为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制定出在信贷、税收、财政、补贴等方面的政策支持,通过政策的扶持作用为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稳定、宽松的发展环境。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与人们的生活而言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要从政策、观念、技术布局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其实现又好又快的稳定发展,从而为我国的综合发展做出更大贡献。[4]

    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论文 篇1

    绿色农业作为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在国内引起了各地区的广泛关注,并且各个地区正在积极推进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但在其发展的道路上,由于受到诸多因素所限制,使得绿色农业经济发展中出现很多有待完善和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各地区结合具体实际情况,发挥地区的优势,促进绿色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1、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

    随着各地区极力发展绿色农业经济,其发展呈现出迅猛的趋势,取得了显著性的发展成效,为各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具体主要体现在:其一,规模化生产:2004年我国在黑龙江省优先进行了绿色农业发展示范,这也是国内首个发展实例,并且取得了显著性的效果,为其他地区的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而各个地区在立足于自身的优势基础上,开始寻求新的发展路线,不断进行新的尝试,开始注重绿色农业经济发展基地建设。并在当前工作的基础上,开启了新的发展历程。根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当前国内各个地区纷纷建立绿色产品生产基地,并且已经初步建立了592个,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收入,绿色农业经济在我国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其二,初步形成品牌效应:随着各个地区对绿色农业经济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并且积极的推动其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发展规模。无论在绿色产品的数量方面,还是涉及到的种类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根据实践调查研究显示,我国绿色产品得到了国外的青睐,并且在英国、芬兰等国家有着较高的认可度,这意味着我国绿色产品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品牌效应,在国际上将会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有着良好的发展趋势。

    2、促进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措施

    (1)优化产业发展结构

    随着我国绿色农业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产业发展结构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着其最终的发展效果。基于当前发展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农业产业发展结构,这对于促进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具有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途径:对相关产业的发展模式进行改革,例如家禽畜牧业、树木种植业、农作物种植业等,同时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的扩大效益较高的农作物种植范围,其中较为常见的有药材、烟叶等种植。加强经济林、生态林等林业种植模式建设,增加水产品在农产品中的比重,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

    (2)重视绿色农业技术研究

    随着绿色农业经济不断发展,要想实现提升其整体发展水平,就要注重对绿色农业技术研究,这对于促进其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根据绿色农业技术提出来的要求,以及各个地区的优势,积极构建多层次综合农业科技研究体系。在绿色生产技术的研究过程中,要注重拓展技术科研整体规模。通过当前这一重大举措,有助于为该技术的研究提供良好的经济条件,在资金方面给予足够的支持。与此同时,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将该技术在整个地区进行全面推广,鉴于绿色农业推广角度来讲,可将区域内农业生产基地作为该技术的试点,经过不断的试验和研究,待到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将该试点作为农业发展典型进行推广,并鼓励其他地区引起足够的重视,注重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的运用,以技术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进而推动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为了实现推广效果最优化,还需要加大对绿色农业技术的宣传推广,注重对当地农民进行培训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意识,增强对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的认识,进行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统筹规划科学布局

    在绿色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地区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结合当地的基本现状,尽可能的发挥当地的优势,同时要发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部门的作用,加强对绿色农业技术研究。根据当前国内耕地分布特点,深入分析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方向、发展水平等各方面因素。结合其当前的发展情况,制定出可行性的发展规划,描绘出绿色农业经济发展蓝图,兼顾其发展目标,合理进行规划布局,明确绿色农业经济发展格局。为了更好的实现该目标,各地区要重新审视其发展路径,结合当地资源、生态等条件,发挥当地的优势资源,尽可能的开发和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实现对绿色农业的科学规划,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做到合理的精心布局。在当前这个过程中,政府部门要发挥其自身的职能,为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全面指导,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相关方面的政策,對其发展提供政策方面的保障,发挥当地优势促进农业发展。

    (4)加强完善法律法规建设

    各地区在发展绿色农业经济时,要加大扶持力度,不断完善法律法骨建设,为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同时也为其创造健康的发展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各地区要调查分析当地发展情况,立足于各自的实际情况,对目前的法规加以改进和完善,细化其中部分内容,并以此为依据,颁布相关方面的法规,为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实现其发展的规范化。此外,为了保证相关法规得到有效落实,各地区要加强宣传推广,同时要注重丰富宣传形式,拓展宣传渠道,将绿色农业政策及相关技术知识,以宣传的形式进行有效的传达,进一步促进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纵观我国绿色农业经济发展历程,虽然其市场的发展水平较高,并且在国内外有着较高的认可度,仍然存在着诸多方面方面的问题,倘若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将会对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限制,同时也会带来消极方面的影响。基于此,我国要不断加大对绿色农业技术研究力度,不断完善和创新该技术,针对其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与此同时,还需要不断完善发挥,为其发展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进而促进绿色农业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