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背语文书的教学议论文
教学论文:谈谈“通背语文书” 今天看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篇《语文书不必通背》一文,我深有感触,小学生到底是通背语文书好还是少背好呢?很多人有不同的看法。为此,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一.厚积才能薄发
有人认为背诵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有人认为背诵语文书即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有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对此,我有自己的看法,读得多,甚至熟读成诵怎么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呢?多读多背一些课文有怎么是浪费学生的时间呢?我们常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旧时的私塾靠大量的背诵打下了扎实的语文功底。难道是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来背诵那些无用的.“课文”吗?可就是这些私塾教育造就了我国历代大量的文人雅士,如李白、杜甫、苏轼之流。换句话说,没有当时的私塾教学中大量的记诵,又怎会有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背诵是一种积累,更是一种语感的训练,不能说是浪费时间。当然,时代在进步,我们不能要求现在的学生像过去在私塾学生那样背诵大量的课文,但一定数量的背诵是绝对必要的,只有厚积才能薄发,仅仅背诵教材规定的必背篇、段、积累得不多谈不上什么“厚积”,就更无法“薄发”了。所以我认为还是要多背一些篇目为好。但我也不同意通背语文书的做法,而是要有选择地去背诵。
二 有选择地背诵更好。
诚然,小学语文课本,选文并非篇篇都有精彩的地方。那么,既然不提倡通背语文书何不就背背这每篇中的精彩的地方呢?在平常的教学实践中,我就是这样做的。通常,每篇课文我都选一两处精彩的章节让学生背诵。对一些名篇,实在精彩、难于取舍的才要求通篇背诵〔实际上教材中也对某些篇目要求全篇背诵〕,而且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这个作业。
一定的强制是必要的,教材规定以外的课文“可以鼓励他们多背”。我认为对小学生来说,仅有鼓励是不够的,还要我一点强制。小学生年龄比较小,他们的自制力较差,尤其是农村小学,由于家庭、社会的风气等方面的原因,学习气氛不太浓厚,对于阅读背诵之类的作业不很重视,平时只要布置背书作业学生就无所事事,认为这不是作业,要求家长签字也是硬逼的,敷衍了事而已。如果仅仅是鼓励学生背诵,恐怕必效甚微因此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来说,还需要教师强制其多背些篇目。
三 降低要求也能背诵。
当然有的学生连续背诵几篇课文很困难,让他们背诵课文有一定的难度背不下来又打击了他们的自信心。对于这样的学生,如果每课只选择其中的一些段落来背诵,或是偶尔全文通背应该不是很难。如果对此还是很难,我的做法通常是降低要求。比如在其背诵无法延续时,提示一两个字,或者让其比较长的篇目分成几个小节来背诵,使他们也能享受到背诵成功的乐趣,这就是所谓的“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吧。
记背于少年,受益于终生,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小学阶段是记忆的黄金时期,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时期,让学生多背一些语文经典。
【通背语文书的教学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