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文时,必须用第一人称。一篇日记,无论篇幅长短、记事多少,都是由“我”的思想和活动贯穿起来的。 2.一篇日记的内容应该是发生在同一天的。什么事,哪些人,时间、地点、经过等,都应交代清楚。当然,日记以记当天的事为主,亦可采用回忆、想象、插叙过去、末来的内容。
3.日记的内容极为广泛。世界见闻,国家大事,家庭琐事;工作进程,学习得失,经验教训,喜怒哀乐;四季风光,昼夜变化,气象自然……都在日记的写作范围里。可写的内容很多。
4.日记的写作也很自由。鲁迅先生说:写日记,“因为是给自己看的,所以反而看出自己的真面目来,我想这是日记的正宗嫡派。”因为是写“给自己看的”,所以写作极为自由。可叙可议,可歌可赋;可即兴记事,可浮想抒怀;长短不论,结构灵活。 总之,日记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形式是灵活自由、不拘一格的。这是日记独有的,也是其它任何应用文都比不上白勺。
什么是第一人称? 第一人称是一种直接的表达方式。以“我”或“我们”的口吻来叙述。文中的“我”可以是作品中的人物,也可以是事情的目击者,见证人。用第一人称叙述,所讲的是亲眼见到、亲耳听到的事,因此使人感到真实、亲切,同时也便于直接表述叙述者的看法。同学们写我、我家、我村、我校等的故事或事件;散文、游记、回忆录等体裁的文章多用第一人称。
什么是第三人称 第三人称比较客观,作者本人不露面,把所要叙述的人物、事件展现在读者面前,以“他”或“他们”如何的口吻叙述。第三人称的叙述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比较灵活。记叙文常采用第三人称来叙述。 什么是第二人称? 第二人称,一般称第二人称代词的使用,是在文章中面对 “你”或“你们”。在一部分诗歌、散文中时有出现。第二人称,便于倾诉感情,容易打动读者,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袁鹰的散文《井冈翠竹》中就采用了这一写法。文中写道: 你看,那边山路上走来了两位老表,一人提着一只竹筒…… 你看那毛竹做的扁担,多么坚韧,多么结实,再重的担子也挑得起…… 如今,你若是从井冈山许多山坳走过,便能看到一条条修长的竹滑道。…… 你看,你看,这不是又一批新砍的毛竹滑下山来了吗? 这篇文章是用第三人称叙述的,其中穿插使用了第二人称份词“你”,使人感到亲切、生动。一般采用第二人称的写法,以抒情散文为多。
本文的写作形式很新颖,作者以第一人称拟人的形式来写一条河流受污染的过程和情况,使人读来形象生动,真实感人。
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先写河流在未受污染时周围的一派热闹的景象:农民们用水来灌溉土地,小孩子在水中络戏……接着以“我的厄运来了”为转折,之后列举了一系列的污染现象,水面上奴浮的团团雾气,水流中四散着五欲六色的有害液体,水底里沉淀了千百吨的度渣,一这显然与上文能够灌溉土地,供孩于玩耍络戏的河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作者又写到,“我被哈得难以忍受”,在感现上给人以切身的感受,再与前文那些视觉感受相结合,使这一污染的描写更加具体充实,极富感染力。
随后文章又写了污染所造成的影响:农民们不来要水了,小孩子不来铸戏了,小鱼死了,青挂远去别处了.小河的生命也在渐渐消亡。那么凑惨!相信每一个读到此处的人都会为之感叹。
文章在一句祈使句中结束,这句话道出了千千万万条遗受污染的小河的“心声”,让人感到整治污染已迫在局睫,刻不容竣。
我认为,一篇好文章必须引起读者的共呜,使人深刻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这中间要运用大黄的写作手法,比喻,拟人等等。而本丈就符合了这一点,它不但让人深刻地感觉到了污染所带来的危害,同时还激起了人们治理污染的决心,相信这也正是作者写这篇丈章的目的所在。
这篇《大小人国游历记》以第一人称“我”来表达,是“我”在大、小人国遭遇的一切。因为“我”是现实中人,自然有现实中人的正常需要,因此开头就很有意思,“有一天,我正在草地上玩,突然感到非常渴。于是准备回家去喝水。我跑在回家的路上,被一个东西绊倒了,跌在地上,这时,我看到一个倒栽在地里的瓶子,里面有许多水,便把瓶子拔了出来,咭咚,咕咚地喝了起来。”
这样开头非常符合生活逻辑,与第一人称的叙述极为吻合。也正是因为“我”非常渴才喝了瓶中的水,结果下面的一切才会发生。这种成熟的逻辑关系,若真是来自于一个四年级的学生,那太让人高兴了。当然,这些孩子们肯定会借鉴他们所看到的那些卡通片或童话故事,但他们一般不会死抄,会多少进行一些改造,改造得更符合自己的生活状态,使童话发生在自己认为可能存在的时空中。这正是孩子们的聪明之处,他们善于幻想,又不让幻想远离身边,远离自己的理解力。
这篇童话一边照顾着生活的逻辑,一边发挥着自己的想像,两个方面并行不悖,处理得非常好。如第二自然段,“我”因喝了那瓶水变得太大了,在我眼里原来的房屋小得像电视,“我”开始担心“我到哪去住?去哪找吃的?”为了找使自己变小的水,又准备寻找——游历也就开始了。
“我”先到了一个国家,那是一个被严重污染的国家:天空上有一团团黑色的云,重型卡车排放着奥气,看不到一个人影,只有一些怪物和怪鸟,而怪物的衣服全是垃圾做的,上面还搜盖着厚厚的尘土。
这是小作者对现实中生活环境被严重污染的一种夸张性描写,反映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关注和忧虑。
游历了这个所谓的大人国之后,“我”又来到了小人国,小人国里的景象完全不同了:这里到处是翠绿的小草,山是青的,天是蓝的,到处充满了鸟语花香,新鲜的空气扑鼻而来。
这是作者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渴望,他的要求并不奢侈,仅仅是青的山和蓝的天以及新鲜的空气。而大人国显然没有,只在小人国里存在着。
作者在无意识中给“大人国”和“小人国”斌予了一层象征意义,“大人国”象征着自以为是的人们,他们征服世界的同时,也污染了这个世界,改造世界时,也破坏了自己的生存环境。“小人国”是纯真的孩子们的世界,他们的心灵还没有被欲望所污染,他们既不征服,也不改造,始终生活在一个和谐、美好的环境里。
作者是以第一人称写自己身边的人的,应该是第一人称一贯到底。但文章的倒数第二段,突然笔锋一转:“同桌,我想对你说”,就莫名其妙地把笔下的人物—同桌拉到了自己的对面,开始面对面地交心了,让读者感到非常突兀。因为在前边大部分叙述、描写中,“同桌”一直没有直接露面,一直处在第三者的位置上,用“他”来称呼,而“我”在做客观的介绍。
现在突然改成了第二人称,感到很别扭,而文章的最后一段,又恢复了第一人称,“同桌”又被挥之而去了,内容上很不协调,在人称的运用上是混乱的。若要使文章通顺,人称必须一致,那就是以第一人称一贯到底,或者一开始就让“同桌”出面,两人面谈,以“王刚,你还记得我吗”开始,通过回忆的形式,写一两件事,中间还可以穿插我的一些议论和抒情,但就不能出现“他”了。
这是一道给材料的联想作文题。用第一人称写王霞自己人学前的一段生活经历,要依据她选报兽K专业的缘由—区缺医少药,养殖专业户亏本厉害,有的只得改行。
构思一:引用原材料,然后回忆:“我”放暑假,还未到家就听到一惊人的消息:邻居玉华嫂养的l00只山羊三天内陆续死光。玉华夫妇气得两天没吃饭。回家一打听,原来这群羊染上了常见的急性痢疾。灾难又降临到我家,3头母猪一下子不吃不喝,等父亲翻山越岭到80多里外请来兽医,3头猪已动弹不得。全家的积蓄和希望全泡汤了。“我”陷人痛苦的思索。初中毕业时我毅然填报了职高兽医专业。全村高兴。
构思二:我挥手告别乡亲,登上去职高的班车,张大叔唤着我的名字,要我毕业后一定回家,让村里人都沽点福。回忆养猪专业户张大叔家的猪染上猪瘟,我替他到十多里外去请兽医,可几个兽医都下乡去了,问清去向又赶往20多里外的山村,找到了兽医,可一位大哥哥已等了半天,当大哥问明情由,答应让我先看。当我和兽医赶回家,张大叔的猪全都倒地了,大叔悲痛地说:“要是我们村有个兽医就好了。”初中毕业我毅然填报了职高兽医专业……乡亲们得知奔走相告。
构思三:倒叙手法,先引述材料。转人回顾:村上好不容易争取到乡里的扶贫项目—价值两万元的5头进口“波尔”种羊。村长把它们交给我那有一定饲养经验的父亲,6户人共同承包饲养,这是全村致富的希望,有奖有惩。尽管有饲养说明书,可3个月下来5头娇贵的“波尔”羊死得只剩1头,损失惨重。费尽心血养羊的父亲成了全村众矢之的,我一家人都抬不起头。我的心隐隐作痛:要是我们村有个兽医就好了。为了圆乡亲们的致富梦,我在初中毕业时填报了职高兽医专业。我带着全村人的希望乘车奔向远方。
叙述要注意突出家乡几乎家家都养有猪羊却缺少兽医的现状。这是山乡走上富裕之路的“瓶颈阻塞”,也是“我”填报兽医专业志愿的根本原因。注意专业户焦急的心情和“我”感到特别难受的心理刻画,但切不可把“我”的思想拔得过高,否则会有损人物形象,给人以不真实感。
此外,还要注意人物语言一定要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和特定的环境。结尾注意用喇叭声、招呼声等结束回顾,照应开头,给人以余味。
人称,指记叙文中作者在叙述、描写时所采用或隐含的“我如何如何”、“你如何如何”或相当于“他(它)如何如何”的称谓、口吻。它体现着作者(或假托文中某一人物口吻叙事时的“我”)叙述描写时的立足点、与叙述对象的某种“距离”状态和情感状态。
传统上认为,作者叙述描写时有三种人称可供选用,它们各有其特点和作用。
第一人称即用第一人称代词“我”,以“我如何如何”的口吻进行叙述描写。这个“我”有不同的代表性。有的就是作者本人。如一些叙述作者本人事迹、见闻、经历了活动等的记实性文章,包括散文等。朱德《回忆我的母亲》就是一例。有的是带着作者影子的、出现于作品中的半真实半虚构的人物。一般用于文学作品。如鲁迅的《一件小事》。有的则是纯虚构的人物。只用于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之中,尤以短篇小说使用为多。其中又有几种情况。一种,“我”是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或主要人物之一。如都德的《最后一课》。另一种,“我”是作品中的次要人物。他们又常常充当行文的线索。充当行文线索的被称为线索人物。如鲁迅《孔乙己》中的“我”——一个酒店小伙计。
运用第一人称叙述,“我”以当事人(所写内容的参与者和目击者)身份出现,所叙内容是“我”经历或目睹的,容易使读者感到真实、亲切;也便于直接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并且便于组织材料,构思成篇, 但它局限于“我”的视野和活动范围、表现的时间空间受到一定限制,未曾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的情节只能靠听别人转述,给文章内容纵向、横向的拓展带来不便。另外,写别的人物的心理只能凭揣测和人物言行表情侧面表现,不便于直接和充分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