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我的1919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1-21 15:29:18
  • 《影片《我的1919》观后感》
  • 影片《我的1919》观后感(精选16篇)

    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影片《我的1919》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影片《我的1919》观后感 篇1

    从外交官顾维军在和会上义正词严的讲演、肖克俭具有爱国性质的游行及自焚事件等多视角,来展现影片主题,加之以鲜明的人物形象,庞大有力的意象,从而迸发出五四时期势不可挡的护国热浪,或许这正是影片《我的1919》能成功契合历史与艺术的原因所在。

    影片别出心裁的选材于中国五四这一特殊历史阶段,从中国外交群体在国际上的斗争和惨败为线索,同时一条暗线贯穿其中,即以肖克俭为代表的群众自发式举动,将民族尊严、国家利益、儿女私情演绎的淋漓尽致,贴切到位。

    顾维军无疑是影片中成功塑造的人物之一。导演使用了大量的灰色基调,并多次穿插采用黑白胶片摄制的客观镜头,将当时的社会景象与黑暗的一面有根本的表现,并对人物形象的表达起到了衬托作用。陈道明精彩的演绎更是彰显出一种大气,有一种深沉的感觉,肃穆庄严,举手投足都合乎一个外交官的风范。陈在影片中主要行为就是“说”,参与谋划、密谈、发言、辩论。顾维军性格上与陈性格上的孤鹤鹰隼一般的气质,淡淡沉醉于自身的眉目流转,或是不露声色地演练一身的陡然一身正气。

    面对日本代表百端的挑衅与排斥,于众代表的排挤等困难,顾的言行举止更映衬出他的机智与胆略,他论证有力,措辞得体,一次次怒吼着一个中国人歇斯底里的呐喊。编导通过设置这些事件,加上影片中短促的音乐和顾沉重有力的脚步声,使顾的形象更加丰满。

    在顾的对白与旁白的设置上,导演所设置的人物顾的性格也得以十分强烈生动的体现。在第一次与日方正式交锋中,他巧用日本代表掉表一事,迫使日方愤怒,吊足与会代表的胃口,继而旁征博引,摧毁了日本不良图谋的第一座堡垒!在日本的引诱下,他巧妙的与之斡旋,他抛弃了清政府的妥协与软弱。有着自己的立场,他也曾在忍耐、利益、放弃间游弋,却最终拒签丧权辱国的条约,在国家、民族利益面前他有着清醒的认识,他是一个真正剪掉辫子的中国人。

    巴黎和会上,中方受到种种挤压,影片中却两次将官员间的相互推卸责任的镜头展现在观众面前,这一方面突显出国人的麻木不仁,一方面却也在对顾“敢于直言、捍卫正义”的性格塑造上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北洋政府决意屈从于帝国主义的淫威;中方代表团总会长陆征祥进退维谷的境地,斗争由此进入最艰难的阶段,导演在这一组画面巧妙的使用了一系列的自然场景,如阴云密布,雷雨交加,这些都一一交接着顾矛盾复杂的心境,渲染了一种压抑的氛围。这种给观众心灵上的感染,就像让娜的母亲最终脱口而出顾的那句话一样“中国人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人不能失去耶路撒冷。”当然,影片中同时也有一组温和的场景,如肖克俭在受伤后在让娜家中养伤,与顾在花园中散步,阳光明媚的风景,这既让人看到顾等外交官抗争努力后的微妙希望,又前后相应,相辅相成的作用十分强烈。

    在人物肖克俭的刻画中,顾站在与之不同的立场上,有着较大的矛盾冲突。同时肖的行为举措也影响着顾在外交问题上的认识。当肖克俭献身于熊熊烈火时,影片采用了一组平行蒙太奇镜头,多次切换场景(肖在烈火中绝望的面孔、顾在弹奏钢琴时麻木不仁的表情,梅的哭泣),将影片的主题推向高潮。肖具有爱国精神的举动,对顾有侧面烘托不可低估的作用。

    导演运用电影独特的审美特征与表现手法,巧妙地调整影片叙事风格,既有效突出了银幕形象,又强化了戏剧风格。《我的1919》能够从历史体裁中找到与艺术的契合点,这确实难能可贵!

    影片《我的1919》观后感 篇2

    重温《我的1919》这部电影,我的内心仍充满感动,感动于顾维钧为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的执着与坚韧,感动于肖克俭为革命献身义无反顾的爱国精神,感动于那些为争取世界和平而牺牲的中国劳工们……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印证了中国人的铮铮铁骨,用自己的智慧诠释了中国人的不屈不挠。但同时,我的内心又是悲愤的,我悲愤于北洋政府军阀的妥协与懦弱,悲愤与西方列强无耻地瓜分世界的野心,更悲愤于他们对中国人民应有权利的无视。

    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让亿万身处水生火热之中的世界人民感受到胜利的喜悦,巴黎和会的召开同样带给四万万中国人民以无限的期待。作为中国代表团的特定公使,顾维钧的一言一行体现出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意志,他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勇敢、坚定、正直、睿智、沉着冷静而又有责任心的年轻外交官,他具有一个中国人应有的可贵品质,而这些品质正是“中国魂“的体现!巴黎和会上,他身穿秀有中国龙的服装,并且用汉语而非英语来批驳日本人的无耻轻行,这就向在场的所有人证明他作为一个中国人的立场,每一个人都热爱自己的国家,失去任何一寸土地都如同失去血肉一般,正如他所说的“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那么经典而又值得深思的话语,我们都知道,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孟子就出自山东,山东承载了悠久丰富的中国历史和文化,就像是中国人的精神支柱,这是绝对不能丢失并且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的。更让我佩服他的是他的机智,他在会前捡到了日本代表的怀表,日本人却愤怒地认定他是偷盗,而顾维钧恰恰利用这一点,指出日本对山东的无理抢夺更是一种赤裸裸的盗窃行为,他把日本对山东经济主权的占据形象地比喻为警察捡到钱包,把里面的钱占为己有,而只把空钱包还

    给主人。日本人对中国的山东垂涎已久,他们借助“二十一条”给中方代表施加压力,并以拒绝签字威胁最高委员会,但是顾维钧的精彩陈述博得了世界人民的认可,这让我们感到振奋和自豪。

    然而,一个国家的外交终究要依靠这个国家的实力,当有的中方代表感慨“弱国无外交”时,我从他们的眼神中看出了努力无望的无奈和疲惫,是啊,没有一个强盛的国家做他们坚强的后盾,他们何来勇气和自信去争得本属于自己的主权和领土?只能沉默地承受列强的压迫、歧视与侮辱。尽管在有些人看来,顾维钧太过年轻气盛、锋芒毕露,然而面对当时内忧外患的祖国,他肩负着改变国人命运的重担,这对于一个青年来说无疑是任重而道远。如果遇到困难,一个外交官没有迎难而上的勇气,没有为国奋斗的意志,没有尽一切努力去争取的能力,而只是一个一味的退缩,我只能说他是一个彻彻底底失败的人,或许还不如一个满腔热血的普通群众。当看到顾维钧为陆总长的推出而落泪时,我体会得到他内心的失落与悲伤,虽然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为自己同胞的软弱和物理挣扎而落泪,我觉得他才是一个真真正正、有血有肉的大丈夫。

    最后,我们没能实现收回山东的愿望,顾维钧拒绝在合约上签字,他已不想再同那些丑陋的人争什么,虽然巴黎和会带给中国人民的是内心永远无法弥合的伤痛,但顾维钧的这一行为不仅代表了中国对于西方列强的反抗,同时也激起了亿万中国人民投身革命的热情,随之国内爆发出了轰轰烈烈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人民已经觉醒,中国的命运开始发生转折。影片中爱国主义激进分子肖克俭在凡尔赛宫广场上自焚,熊熊的烈火伴随着刚劲有力的钢琴声,那一幕让我看到了中国无限的希望,就像那大火越烧越旺,中国人追求平等、独立的热情也在不断高涨。在烈火中,一个民族已经崛起;在硝烟下,东方睡狮已经醒来。虽然这些人与事已成为,但我们不能忘记,是他们的努力和牺牲让我们拥有了今天的美好生活,他们是真正的英雄!尽管时间的车轮已渐行渐远,但90年前那刻骨铭心的历史我们不应该忘记,鲁迅先生曾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我们要从那段血与火的耻辱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服务现在,展望未来。

    1919,属于顾维钧,也属于全中国人民,虽然它已成为历史,但我们会永远铭记5月4日,这一天在历史的长河中永不磨灭,五四精神,也将如一棵常青树,深深驻扎在每个中华儿女心中,顽强、勇敢、坚定不屈的国魂,永远不会改变!

    影片《我的1919》观后感 篇3

    历史步伐回到了1919年,思绪也追溯到了巴黎和会上,乌云密布就一定预兆着悲剧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中国从这里站起来了,他们没有在和约上留下任何笔迹。

    一幅幅中国劳工在战争中受奴役的照片,清晰地可以看到他们过着苦不堪言的生活。一片片白色的墓地是劳工们所向往的“天堂”吗?难道中国人只有遭遇苦难才能得以生存吗?顾维钧作为中国代表愤怒地辩驳了日本代表指责中国未出动一兵一卒竟梦想着获得利益的谬言。各国代表似乎也认同,响起了掌声,文化的差异却有着共同的情感认知。

    东方睡狮还是没有凶猛的抗争,赢得掌声,难道是切实的利益,胜利的果实会降临到我们的头顶吗?弱国无外交,此刻一点也毋庸质疑了。

    雷雨交加,一个不好的征兆,山东问题未能如愿解决,一群华人和留学生满脸的愤慨,无奈与悲痛,顾维钧真的可以给他们一个明确的解释与满意的答复吗?

    惟独用鲜血染红巴黎和会,让有良知的各国代表知道他们的媾和是中国人用生命换来的。然而,他们在烈火中真的永生了吗?

    一辆黑色的马车载着中国代表缓缓驶入了和会现场,各国代表们正襟危坐,等待着亲手一笔后将带来无限的利益,中国代表心情是沉重而又是忐忑不安的。顾维钧走到了红色的和约本子前,讲了一席让中国人听了热泪盈眶而又为之骄傲自豪的话语,斩钉截铁地说:“中国代表团不能签字!中国人会永远记住这沉痛的一天!”合上了和约,大跨步的走出了会场。凝聚的空气终于流通了,广场上空的云朵也散去了,呈现出蔚蓝的天空,久久回荡的钟声也在称赞中国,中华民族崛起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919年,我们的1919年,中华民族一个不同寻常的1919年。

    历史的车轮不停地向前翻转,中华民族的明天将由我们去谱写华丽的乐章,跳动的音符此刻已经开始跃跃欲试了……让我们把真诚的祝福献给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

    影片《我的1919》观后感 篇4

    影片《我的1919》是以1919年一战刚结束在法国召开凡尔赛会议为背景来讲述中国驻美公使,亦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全权代表之一顾维钧在会议上与法、英、美、日各国斡旋,中去中国主权而却最终外交失败的历史故事。影片详细地描述了那段历史和那次中国人民不会忘记的失败外交的经过,让我对那段历史多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而相对于从教科书的简单叙述中获取的知识,影片更是为我提供了一个认识历史,对待历史人物的视角。

    顾维钧,影片的主人公,年轻,一表人才,他的身上,似乎拥有了一切优秀的品质,而他所作的种种,也足以证明他是一个无可指责的爱国青年。为了争取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五个席位,他和陆征祥总长前去拜访法国总统克里孟梭,表现得不卑不亢,深受克里孟梭赏识;美国充当“和事佬”,希望中日能友好协商解决山东问题,当日本貌似公正友好地表示不会攫取山东的主权而只是拥有在山东行使经济特权时,他毫不客气地讽刺日本是捡个钱包把钱拿走还给主人一个空钱包,愤然离席;在面对个大国的刁难时(要求中国代表团在下午三点前阐述自己在山东问题上的观点,二他们接到通知时已是将近两点),他顶住国内政府的压力,发表了激情洋溢的演说,斩钉截铁的指出:“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语出惊人,获得全场一致的掌声。

    只是,正是应验了那句话,“弱国无外交”,他的努力一次又一次地付诸东流,举办国法国权衡各种利益,最终仍只给予了中国两个席位,而山东问题,英法美三国左右权衡,最后仍然决定牺牲掉中国来获取自身的利益,将山东转让给日本。这所有的一切,早已不是一个外交家所能左右的结果,尽管直到最后陆征祥总长都灰心丧气绝望的时候,他还相信“我们还有机会在争取”,只是局势,早已不是他顾维钧一个人便能力挽狂澜的,无论他再出色,再如何才华横溢,因为他的背后是一个软弱无能的政府。

    外交失败,代表团成员成了众矢之的,更有甚者,说在法国的中国留学生愿意以三个人头来换代表团成员的一个人头,之前的担忧“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可能成为中华民族的罪人”似乎正在成为现实。国内政府叫他们签字——他们倒像成了卖国贼。

    与顾维钧相对应的另一个人,他的好朋友肖克俭,是个不折不扣的爱国主义者,领导工人有幸工,为争取山东权利为废除“二十一条”领导法国的华人华侨和留学生行威,最终视死如归,在凡尔赛广场自焚,以死来抗议《巴黎和约》的签订,他把自己的满腔热血献给了深爱的祖国,相对于顾维钧,他的爱国是激烈而直白的,引起无数爱国者的共鸣。

    似乎肖克俭这个人物的出现就是为了与顾维钧相对照的,肖克俭的激烈而直白的爱国容易被人们所儿呢和赞同,但是谁又能说顾维钧不是同样爱国的呢?他在和会的最后,拒绝和约签字,在未接到国内政府关于任何拒绝签字的通知的前提下,仅仅从这里,便可知道他对自己祖国的感情,他与肖克俭不同的只是,他在运用自己的方式与手段来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其实是殊途同归。

    还有影片中的另一个人物——中国代表团团长、外交总长陆征祥,某种程度上他是软弱的,亦如身后那个软弱的政府,只是他那句“取消顾维钧的资格我立刻辞职”而得以保住顾维钧的全权代表资格,只是他最后黯然离开巴黎,称政府叫他在和约上签字而他的良心不让自己签字,由此可见,他也绝非就如以前我所以为的那样是一卖国贼的形象。只是当时复杂的国际局势和国内环境,还有他所处的位置的尴尬,是很多人并不能理解的。

    爱国有很多种,爱国的人也有很多种,我至今仍然不能说清顾维钧和肖克俭的爱国方式究竟孰优孰劣,只是他们身上都具备着那份爱国的热情,这是毋庸置疑的。肖克俭这个人,历史上究竟有没有存在过我并不清楚,因为查不到真实的资料,但是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我只是想说,在我们去判断一个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时候,或许该设身处地地去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还原任务所处的特定环境和位置,这样才不至于一棒子把人都打死,才可以看清历史的真相,这是我们面对历史时应有的,也是影片为我们提供的另一个的视角。

    影片《我的1919》观后感 篇5

    "中国不能没有山东,就像西方不能没有耶路撒冷!"这坚实激昂,代表着四万万人民意愿的声音在巴黎会上让世界为之一惊,一位年轻有为、充满爱国情的中国外交官,以其卓越的外交才能赢得了世界的尊敬。但尽管这样,在1919年,那血雨腥风、国衰民弱的日子里,中国人民还是只能面对丧权辱国的协议。这是外交的失败,这是政府的失败,这是中国的失败!

    呜呼,悲哉!悲那 列强的铁蹄在中国的领土上肆意践踏;悲那中国政府昏庸无道,软弱无力,悲那外交官虽然以精彩绝伦的演讲博得了喝彩,却换不来一份平等的协定;悲那拥有四万万人口的泱泱大国却不如日本说话更有份量。国人的愤怒,化为烈火在巴黎熊熊燃烧;青年的愤慨化为"五·四"在中华天地上如火如荼,不签字的'中国人才对得起民族,对得起时代。记住这个年头,1919,饱受辱的中国第一次——第一次向列强说"不"!

    1919,这个中国历史的转折点,虽然令人难过,却并不苍白。它以鲜活的事实告诉我们: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没有经济发展,没有长治久安,没有国富民强,就算有100个,甚至1000个顾维均,也会被列强藐视蹂躏。惟有发展才是硬道理!

    历史的车轮辘辘向前,人类文明高速发展,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虽然硝烟不再弥漫,炮火不再轰鸣,鲜花取代荒芜,笑容驱散恐怖,但新的正义新的形式紧张激烈地进行着,各国的科技、文化和经济就是新的兵种。作为新世纪的青年,我们肩负着实现中华伟大复兴的重任,面临着时代,对于我们的严竣考验,在这风华正茂的时期,我们没有理由不充实自己,学好知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绝对没有过时。也许我们永远没有机会像顾维均那样在和会上慷慨激昂,但有朝一日,我们能够在世界的舞台上激情四溢地宣读自己的成果,那同样是自豪的中国之音。有实力,才会有魅力,我们努力要让祖国富强,祖国的富强才能使我们说话更加理直气壮,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在于我们今天的一分一秒,每一个人的努力都是国家富强的需要。

    让我们记住1919,记住它给我们带来的刻骨铭心的警示:让我们回味1919,回味它给我们带来的痛楚与苦涩,中国的今天来之不易,我们应当乘风破浪,紧扼时代的脉搏,勇于进取,开拓创新,在纷乱的国际格局中,将历史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影片《我的1919》观后感 篇6

    今天天气还蛮不错的,老师让我们观看了《我的1919》后,我的心情充满了愤怒。历史上的1919就是近代史和现代史的转折点,而电影《我的1919》却是记录了1919年那个时代所发生的事情。

    回顾中国的历史,我们总是看到了江山的满目创伤,多少的英雄长眠地下,多少失去家园和儿女的中国人在哭泣。我的心情很沉重,总觉得中国那个时候的因果关系是:清的闭门锁国和糜烂的王朝,腐败的官僚,造成的民不聊生。人们的无知和社会的现实,让中国的历史上重重的落下了耻辱的痕迹。

    《我的1919》是外交官顾维钧的回忆录,里面记实了本世纪初中国外交才子顾维钧作为中国代表团全权代表参加1919年巴黎和会的种种经历和他的挚友肖克俭,为抗争列强,为讨回正义,在凡尔赛宫广场自焚的感人肺腑的事件。

    肖克俭自焚的场面,我仿佛和大多数的人一般,看到了中国大地上燃起的熊熊烈火,在不断的壮大,永不熄灭。列强们的逼迫,中国人却是不屈。我们仍然要昂首,我们要向前看。山东的割据,让我们看清楚了列强们的无耻,这也让他们在以后的历史中受到了惩罚。

    我想到了弱国的悲哀,没有在国际上占据地位,所以我们的土地就要受到列强们的割据,却割给日本。这个恶心的民族。我们的一系列的内斗,已经是创伤累累,已经没有办法和他们斗了。所以我们就要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只有向上,别人才不会看不起你,只有向上,我们才不会带着耻辱。只有向上,我们才能够站在世界的顶峰。我们要迎头向上,冲破前面的阻隔,冲破黑暗的束缚。黎明,永远都是象征!我们不要背负着亡国的耻辱。我们更不能让那个充满了幻想的民族凌驾于我们的头上。我们应该努力。

    我热爱中国,这个祖国是我们的家庭,我们只有和睦相处,才能够团结一心。我想为祖国献出自己的一分子力量,虽然和螺丝钉一般,却也是力量。全国的各个人们都献出自己的力量呢。是否能够推动这个社会。推动地球,那是我的幻想。而创造完美的社会,这是我的梦想。

    我们都应该向前进。愤怒解决不了任何问题,那只能够盲目的麻痹自己。死亡也解决不了问题,那只是懦弱的表现。创造,拿起手中的工作。因为我们在推动这个社会!

    通过这部电影,我感受到中国人民赤诚的爱国之心,也感受到“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失败了,它会永记在我们心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它更激励我们发愤图强,学习更多知识,长大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影片《我的1919》观后感 篇7

    不久之前,在德育基础课上,老师给我们放映了一部非常精彩的影片——我的1919。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巴黎和会时期,我国北洋政府的时任外交官顾维钧、陆徽祥等为了争取祖国东北的合法权益而所做出的鲜为人知的艰辛努力。

    看完这部电影后,它所留给我印象最深感受如果用两个词来形容的话那么一个是心寒,一个是震撼。

    1919年,从国家这个大背景上也能推断出小至个人的生活经历。当时的北洋政府头子袁世凯一心只想当皇帝,并为此早已和协约国日本签下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把当时生活悲惨的老百姓更是推向了水深火热之中,全国一片哀鸣。好不容易等来了中国作为战胜国而参加的巴黎和会,可结果呢,中国不仅没能收回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反而又将落入日本之手!作为一个富有强烈爱国之心而有才华横溢的年轻外交官,顾维钧当然不会听之任之,只会倾尽其所能来维护祖国的利益。但让人可悲的是当他运用其过人的机智与学识在与日本代表的辩论中大获其胜并赢得会议全场的热烈掌声后,面对的却是胆小怕事的同事们的非难。和这样的人共事已经够心寒的了,可更让他心神俱碎的是来自政府甚至是同胞们的责难!一面是自己艰辛的为国家所做出的一次又一次的努力,而另一面却是自己政府发来的一封又一封的催签电报。终于这一切的一切让他的长辈陆徽祥彻底崩溃了,只好借出走来躲避,但顾维钧没有而且直至后来遭到同胞们的辱骂与挨打时他也没有选择逃避,独自的坚持着、坚持着……但我看出了他的心在滴血、愤怒在燃烧、从未有过的孤独也在侵蚀着他的心灵。可他最终都没有让这种种困难得逞,而是毅然对抗政府的命令,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看到这一幕时,激动的热泪早已盈满我的双眼。

    以前的我曾一直坚信“弱国无外交”这句话,可看完这部影片后,更确切地说是看到少川(顾维钧自少川)作为一名外交官所展示出来的翩翩风采后我毫不犹豫地改变了我的观点在那样的国际环境中中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弱国,如果按照“弱国无外交”的说法,哪顾维钧应该像以前的李鸿章和以后的何应钦一样,乖乖在帝国主义的威逼利诱下签字还谈什么我国自己的利益和要求,因为“弱国无外交”嘛。可让我震撼的是顾维钧没有,在同事们都在回避日本代表团的邀请时,他不仅独自扛起了这个任务,而且还聪明地利用怀表事件像猫戏老鼠般把日本代表狠狠地耍了一顿,并借此表明了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欧洲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也因此应得了欧洲各国对中国山东权益的肯定。这怎么能说不是一次成功的外交呢?这就是一次成功的外交!这也是中国第一次真正对帝国主义说“不! ”

    没有哪一个国家从一开始便是强盛的。虽然强国往往在外交上起着重要作用,但我们更应该关注那些不是强国,但却努力为维护本国应得利益而奋斗的国家实体。因为只有这样的国家才有希望、这样的国家才能赢得世界的尊重、这样的国家才具有生生不息的顽强精神动力!

    说来可悲,要不是这部电影我可能永远不会知道在那样的年代里曾有过少川、肖克俭等等这样一群优秀的中国人为了祖国的利益义无反顾地牺牲着自己的青春、才华甚至是生命,但从我知道的那一刻起他们的光辉形象将会永远地留在我的心里,借此也向所有为了人类高尚事业而奋斗的无名英雄们送上我最诚挚的敬意。

    影片《我的1919》观后感 篇8

    压抑了近80年之久的耻辱与仇恨在1919年6月28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爆发了,中国人民第一次向世界列强说“不”!

    在巴黎和会这个分赃的会议上,各国列强只为自身利益考虑,对中国提出的合理要求置若罔闻,无视中国人民的利益,无视中国人民的呼声,更无视中国人民的愤怒与仇恨,赫然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利转让给日本,这是列强对中国人民最大的轻视与侮辱。

    是的,弱国无外交,弱国谈什么外交,只能任人宰割。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中国绝不能是弱国!中华民族有着无与伦比的傲骨,它不甘落后,正努力发展,奋起直追。一个优秀的中国外交官的一声“不!”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不屈!

    看着列强的士兵举起屠刀,看着千万中国英魂埋骨异乡,看着列强无视中国的主权与利益,看着日本的嚣张气焰,看着全国上下所做的努力付诸东流,中国人民的愤怒被点燃了,被引爆了!

    确实,看着国内外的人民为中国获得应有的权力而英勇牺牲,面对列强咄咄逼人的嚣张气焰,我们的愤怒,还能压抑吗?不,我们不能了,但我们别无他法,只有努力发展自己,增强国家的实力,尽快地从一个被欺的“弱国”这顶沉重的帽子下,挣脱出来。

    历史的车轮可以验证,中国的人民可以验证,全世界的人民可以验证,在今日,中国不是弱国!

    影片《我的1919》观后感 篇9

    “1919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中国政府提出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日本在大战时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特权,美英等国操纵会议,无理拒绝中国的正义要求。中国爆发五四运动,全国人民为拒签和约进行斗争,在巴黎的中国代表没有在和约让签字。”——《中国近代现代史》

    终于看了期望已久的《我的1919》这部电影,这并不是一部新电影,甚至有点老。早在我读高一的时,历史老师就推荐我们去看这一部片子。但由于种种原因,观看的时间一再推后。

    不得不承认这是一部极好的电影,它不像平常看的那种战争片,整片充满着鲜血和枪炮声,但是,它无时无刻不充满看不见的硝烟,充满着悲壮。1919年是个特殊的时间,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

    1918年,历时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9年初,中国驻美公使顾维钧作为本国政府的全权代表赴法国参加巴黎和会。中国虽然是战胜国,但在和会上却处处受到歧视,野心勃勃的日本政府更企图继承德国在胶东半岛的特权。辩论会上,顾维钧慷慨陈词,从历史、人文等诸多方面阐明中国必须收回山东的严正立场,由此获得全世界与全国的一致称赞。

    为争取在法华工的同工同酬,顾维钧的好友肖克俭在巴黎组织游街弃工,遭到法国警察逮捕。获释之后,他仍然积极投入唤醒民众的工作。然而,他和朝鲜革命者一起爆炸日本代表团所住旅馆的偏激行为使朝鲜和中国成为舆论矛头的指向。

    巴黎和会最终拒绝了中国的正义要求,决定由日本继承德国在胶东半岛的特权。国内由此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肖克俭等人也在巴黎集会抗议。而软弱的北洋政府竟然逼迫代表团在和约上签字。代表团团长陆徽祥等人左右为难之下只好出走,代表团仅剩顾维钧和王正廷两人仍在坚持外交斡旋。肖克俭眼见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中国的现状,愤然给爱妻留下遗书,在凡尔赛宫广场举火自焚。这是这部电影的内容。

    当我看到顾维钧为了争取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五个席位,他和陆征祥总长前去拜访法国总统克里孟梭,表现得不卑不亢时;当我看到美国充当“和事佬”,希望中日能友好协商解决山东问题,当日本貌似公正友好地表示不会攫取山东的主权而只是拥有在山东行使经济特权时,他毫不客气地讽刺日本是捡个钱包把钱拿走还给主人一个空钱包,愤然离席时;当我看到他在面对个大国的刁难时,他顶住国内政府的压力,发表了激情洋溢的演说,斩钉截铁的指出:“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语出惊人,获得全场一致的掌声时,我的心情是何等的激动,我为他感到自豪,他是一个真正顶天立地的英雄。而当我看到肖克俭因为组织留学生抗议,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讲,直至最后一书告爱妻,在凡尔赛宫广场自焚,我为他而心痛,为他而愤怒。他要用他的热血来唤醒沉睡的中国人民。然而当时在他们背后的是一个软弱无能的政府,也许正是印证了那一句至理名言“弱国无外交”,当时的政府竟然会要求代表团在和会上签字,他们完全不顾及人民的想法。

    巴黎和会是失败的,但我个人觉得,它也是有一定的作用的,真因为这个巴黎和会,才有了五四运动,我们要感谢顾维钧,是他拒绝签字,因为这样,1919年才成为了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才成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界线。1919年6月28日,中国人民终于第一次向列强说“不!”

    “弱国无外交”,这是饱含悲痛的五个字,这是深刻烙印在从近现代开始所有中国人心上的字。我们必须时刻记住,一刻不忘,世世代代都要铭记!

    因为,我们为了这五个字,失掉了多少领土,失掉了多少白银,失掉了多少自尊,失掉了多少中华好儿女……我们付出的太多太多,我们不能也不要重蹈覆辙,悲剧性的历史,就坚决地让它永远留在昨天吧!

    “弱国无外交”,告诉我们国强才有说话的权利,说话才有被听见的权利。当时的中国从官到民、从内到外,从陆征祥这样的高官到顾维钧这样的青年外交家,从肖克俭这样的热血青年到梅这样的巾帼志士,有如此众多的仁人志士,为什么中国还是如此任人宰割?就是因为当年的中国,是一个谁也可以来分一杯羹、谁也可以随意践踏一脚的国家。

    影片《我的1919》观后感 篇10

    踩上历史的风火轮,一路留下沧桑和喜悦的印辄,亦沉沦、迷惘,亦激情、豪迈,经历了漫长岁月的磨合。曾经一度的积怨和愤慨在历史的快车上渐渐淡去。但《我的1919》却像一支火焰点燃了我心底深处那股浓浓的情怀。剪不断,理不去。

    在和谐、太平的今天,是否还记得曾经的硝烟;

    在与青春捉迷藏的美好华年,是否还记得奋力抗敌,激情澎湃的五四;

    在随波逐流与世浮华的时尚风中,是否还记得巴黎和会上那个坚定的“不”字。

    当你记起这一切时,难道你的心没有为之一震,没有为流行在现今社会的一些喧嚣哭泣吗?

    曾经一时,因政府的软弱与不和而让敌人乘虚而入的岁月已随那个“不”字,随着北京上空喷薄而出的那股热血儿,永远的消失了。高高飘扬在中华大地、联合国上空的是那鲜艳的、永不褪色的五星红旗。

    跨越历史长河,展望那些令每一个中国人为之呐喊、为之震撼的场面;那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英雄气概;那些视国如己,抛头颅、撒热血,只为保家为国的豪迈。谁还敢说“东亚病夫”,谁还敢在中国的领土作威作福?

    光辉的一页已带着芬芳留在了历史的昨天。而现在的辉煌还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铸就。放下自扫门前雪的冷漠;收起虚度年华的安逸;放飞爱国情怀。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谱写中国未来美好的蓝图。

    搭上历史的快车,越过坎坷与泥泞,下一站将会是一片晴朗。

    影片《我的1919》观后感 篇11

    1919年,是残酷的战争结束的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驻美公使作为本国政府的全权代表赴法国参加巴黎和会。中国虽然是战胜国,但在和会上却处处受到歧视,日本政府更企图继承德国在胶东半岛的特权。辩论会上,顾维钧从很多方面阐明中国必须收回山东的严正立场,但巴黎和会最终拒绝了中国的正义要求,决定由日本继承德国在胶东半岛的特权。国内由此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

    在这部影片中,有一个镜头深深的震撼了我:顾维钧在和会上的第一次亮相,眉宇之间英气逼人,他左手一扬,掌心摊开,指缝一松,一块怀表吊着链子垂了下来。他说:“请允许我在正式发言前给大家看一样东西。进入会场之前,牧野先生为了讨好我,争夺山东的特权,把这块金表送给了我。”会场开始交头接耳,顾维钧彬彬有礼的样子,稍稍停顿一下,接着发言,“牧野男爵愤怒了,姑且算是我偷了他的金表。那么,我倒想问问牧野男爵,你们日本在全世界面前,偷了整个山东省,山东省三千六百万人民该不该愤怒呢?日本的这个行为,算不算是盗窃?是不是极端的无耻?”说完他提起右手叉开五指朝上前方虚空处猛的一插,随即猛的一侧头,满脸的正义凛然和潜藏已久的怒火一起化为一道凌厉的目光,射向那无能的日本人。

    虽然最终没有换来整个民族想要的结果,但他让我看到了中国人的执着,中国人的勇气,中国人的坚定信念,中国人的铮铮不屈!这样的一个外交才子,或许在那样的一个年代,只是茫茫黑暗宇宙里一颗小星星,但他发出的光芒足够让我们让那一时代的青年看到希望!“中国不能没有山东就像西方不能没有耶路撒冷一样。”我在那一刻感受到了中国人的气魄,一种尊严的力量。

    顾维鈞以自己的言辞诉说着中国的尊严,而肖克俭这位华裔留法爱国学生却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一颗拳拳爱国心。一缕烟顺着巴黎污浊的天空缓缓升起,肖克俭的身体在凡尔赛广场化为灰烬。肖克俭无畏的自我牺牲精神,我想每一位中国人看到了都会觉得呼吸沉重的,中国,该如何踏上兴旺的道路,该如何摘掉弱国的破帽子?肖克俭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敢于自我牺牲。如果当时的清政府所有官员都能够如肖克俭一样无畏,而不是关起家门做缩头乌龟,任由别人骑到脖子上,也许巴黎和会会以另一种结果收场,顾维鈞也不会发出“我很失望,很愤怒”的叹息了。

    1919年早已成为过去,但它留给我们的教训和心痛仍然刻骨铭心。中国。我们百屈不挠的母亲,在中华儿女十几年的探索中,终于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尊严之路!这部影片让我们重新审视了历史,我们要让中国变得更强大,因此我们这一代人必须更加努力,要挑起这个重担,让中国有更美好的未来。

    影片《我的1919》观后感 篇12

    1919年注定是中国历史中意义重大的年。这一年,新文化运动兴起,廓清蒙昧,启发理智,使人们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一年,辛亥革命的失败鞭策着新时代的青年们更加努力地探索新的出路;这一年,五四运动爆发,震撼了国人的心灵,也推进了历史进程。

    电影《我的1919》正是讲述了身处这场历史洪流的外交才子顾维钧作为中国代表团一员参加巴黎和会的经历。1919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永恒的转折点,承载了中国人太多的期盼,失望与愤怒,包含了那个时代残酷的现实和中国近代史无尽的沧桑。

    在五四运动的直接影响下,中国参加巴黎和会的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这部电影通过中国外交使团在巴黎和会上拒签凡尔赛和约的历史事件,生动展示出当时中国的外交风云,讴歌了中华人民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和蓬勃高涨的爱国热情。同时也揭露了弱国无外交这样一条残酷的真理。

    弱国无外交这触目惊心的五个大字始终震撼着我的心灵。这是多么令人悲痛的事实,是多么残酷的真相。二十世纪的中国饱受欺凌,丧权辱国的条约签了一堆,列强在我国领土上作威作福,让人人都为之痛心不已。我华夏泱泱大国,拥有五千之久的历史文化,在当时却只能任打任挨。

    因此,顾维钧代表的新时代青年们却不甘欺凌,以己微博之力为国为民抗争到底的勇举又是多么叫人感动!

    影片《我的1919》观后感 篇13

    今天下午我们整个初二年级在大礼堂观看了纪录片《我的1919》。

    电影《我的1919》通过中国外交使团在“巴黎和会”上,拒签“凡尔赛和约”的历史事件,生动展示出80年前中国外交风云,同时也说明了”弱国无外交”这样一条真理。影片着重表现和描写;顾维钧作为中国政府全权代表,在“巴黎和会”上维护国家尊严、保卫中华民族权益。拒签“凡尔赛”条约的光辉伟绩和肖克俭为国为民请命、抗争帝国主义列强的感人肺腑的历史故事,真实地再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社会和国际关系。

    影片充分表现了作为“弱国”的中国,在列强的国际社会中讨回正义,讨回平等是何等的艰难。但是,中国终于挺起胸膛,第一次面对列强说:不!从此开始了中国上世纪新的篇章,是中国人民觉醒而奋起的出彩华章!

    “弱国无外交”,又一次被提到了案上,这是饱含悲痛的五个字,这是深刻烙印在从近代开始所有中国人心上的字。我们必须时刻记住,一刻不忘,世世代代都要铭记!

    那么,即使有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如何精彩地运用他特有的机智,幽默,巧取,以一块怀表怒嘲日本代表,如何以他的个人才华和人格舌战群敌,在世界强权政治的大环境下,在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绝对优势前提下,通通都显得苍白无力了。

    我们都应该向前进。愤怒解决不了任何问题,那只能够盲目的麻痹自己。死亡也解决不了问题,那只是懦弱的表现。创造,拿起手中的工作。因为我们在推动这个社会!

    通过这部电影,我感受到中国人民赤诚的爱国之心,也感受到“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失败了,它会永记在我们心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它更激励我们发愤图强,学习“要让我们的人民活得更有尊严”,“要创造机会让人民批评政府”。学习历史,就要用历史来观照现实,解决现实问题,开创大好未来,而不能把历史课当成政治课,并以此机会来灌输国家观念等意识形态的东西。

    影片《我的1919》观后感 篇14

    回首那一刻,耳畔是否还能听得到那一声声动人心魄的呐喊与口号?蓦然转身的那一瞬,是否还能看得见天边那一抹如烈火燃烧般的残阳?母亲啊!多少次,多少次辗转于灾难与屈辱中,又有多少次,多少次伤痕累累地站了起来,因为你有一群勇敢的儿女,一群敢于拼搏,敢于反抗的儿女!是他们一次次地将中国从危难之中解救出来,他们所表现出的勇气和力量震撼着整个世界,一个个坚定不屈,昂首傲立的身躯共同支撑起了中华民族的尊严与骄傲!

    当历史的车轮辗过1919年的时候,巴黎和会的谈判桌前,英、法、美等强权国家不顾及身为战胜国的中国的利益,在《凡尔赛和约》中,竟决定将本应属于中国山东半岛主权割让给日本!消息一经传出,中国愤然了,中华儿女愤然了,如此屈辱怎能忍受?而北洋政府的软弱无能更是令所有国人感到震惊!

    巴黎广场上那团自焚的烈火,燃起了中华的愤怒。“中国不能没有山东,一如西方不能没有耶路撒冷!”

    于是,一幅幅标语走上街头,强烈要求中国政府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为争主权,内惩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还我青岛”……在中国学生的带动和感染下,工人、商人、市民纷纷走上街头,加入了拯救中华主权的运动中,出现了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的“三罢”运动,将整个运动推进了高潮!最终,迫于压力的中国北洋政府没有在和约上签字,中国第一次对强权说出了“不”!

    这种种举动,向世界宣告了中国人民坚强、勇敢的一面,中国人民凭借着信念与决心向强权说“不”,中国,不会被磨难摧毁,中华儿女也不会低头,这是不会被改变的,即使在强权面前,也从不动摇!

    在声声的奋喊中,体现出了中华儿女大无畏的民族气节,中国人民是自尊的、自强的,中国的领土主权不是任凭谁宰割的,中华儿女是永远不会屈服的!

    影片《我的1919》观后感 篇15

    电影开始,屏幕上现出大大的“我的1919”,我想这个“我”是指谁。就电影本身而言,它可能是在刻画个“真正剪掉辫子的中国人”、个杰出的外交家—顾维钧。但这个“我”又何尝不可为中国或世界。我们故且说“中国的1919”吧。

    本来就是帝国主义围绕着争夺霸权和殖民地展开的激烈斗争,本来就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本来就是中国许多血肉之躯参与的战争,本来就是中国代表在国际法庭上据理力争起效(注:不清楚作者是什么意思)。但是,句“弱国无外交”,中国的山东或许还有我不知道的地方就只能在列强的铁蹄下挣扎了。在个弱国里有几个精明爱国的有识之士又有什么用呢?所以,那么多的爱国青年只有用鲜血来激起什么或证明什么。最后,中国第次拒绝在国际性和约上签字。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中国恢复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同年,中日邦交实现正常化。这是新中国在外交上的些成就,我们看到以后就像锋利的坚冰慢慢融化了。我们不禁要想想,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对,是中国在慢慢强大起来。

    所以,我们只有铭记教训,强壮自己,中国才能走好,单靠满腔的激情是远远不够的。

    影片《我的1919》观后感 篇16

    在查阅五四运动科普视频时,看到了《我的1919》电影片段,找来一看,看完主要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对一些历史事件更加了解一些

    在初中历史课本上便学过五四运动、巴黎和会这些,不过当时对这些历史事件并不是很理解,不知道这些活动的目的,以及这些历史事件对当时国家的意义。通过观看这部电影,对事件的历史背景、事件的经过、事件的影响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二、外交官

    如今,我国外交部每天都要开新闻发布会,对外界传达我国的各种政策方针信息。外交发言人每天都要回答记者的各种各样的提问,面对一些别有用心的记者,问出的一些刁难的问题,发言人总能进行精彩的反驳。感觉这些外交官真得厉害,首先他们对国际形势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能够回答各种各样的记者问题;另外他们还能随机应变,对一些别有用心的记者还以颜色,还不失风度。电影中的顾维钧也是一位优秀的外交官,面对他国的野心,顾表现得不卑不亢,据理力争我国的权益,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外交的无奈

    在二十世纪初期,我国还处于一个半封建半殖民的社会,国力衰弱。虽然作为一战的战胜国,但他国还是不怕你的,还逼迫签署各种无理的条约。在这种情况下,再优秀的外交官可能也无法改变这种局势,唯有吾辈当自强,整个国家都强大起来。

    四、学生运动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那些大学生点赞,他们没有选择沉默,甚至有些人献出了生命,才换来了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日子,真得不容易。

    【影片《我的1919》观后感(精选16篇)】

  • 《影片《我的1919》观后感》
  • 影片《我的1919》观后感(精选16篇)

    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影片《我的1919》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影片《我的1919》观后感 篇1

    从外交官顾维军在和会上义正词严的讲演、肖克俭具有爱国性质的游行及自焚事件等多视角,来展现影片主题,加之以鲜明的人物形象,庞大有力的意象,从而迸发出五四时期势不可挡的护国热浪,或许这正是影片《我的1919》能成功契合历史与艺术的原因所在。

    影片别出心裁的选材于中国五四这一特殊历史阶段,从中国外交群体在国际上的斗争和惨败为线索,同时一条暗线贯穿其中,即以肖克俭为代表的群众自发式举动,将民族尊严、国家利益、儿女私情演绎的淋漓尽致,贴切到位。

    顾维军无疑是影片中成功塑造的人物之一。导演使用了大量的灰色基调,并多次穿插采用黑白胶片摄制的客观镜头,将当时的社会景象与黑暗的一面有根本的表现,并对人物形象的表达起到了衬托作用。陈道明精彩的演绎更是彰显出一种大气,有一种深沉的感觉,肃穆庄严,举手投足都合乎一个外交官的风范。陈在影片中主要行为就是“说”,参与谋划、密谈、发言、辩论。顾维军性格上与陈性格上的孤鹤鹰隼一般的气质,淡淡沉醉于自身的眉目流转,或是不露声色地演练一身的陡然一身正气。

    面对日本代表百端的挑衅与排斥,于众代表的排挤等困难,顾的言行举止更映衬出他的机智与胆略,他论证有力,措辞得体,一次次怒吼着一个中国人歇斯底里的呐喊。编导通过设置这些事件,加上影片中短促的音乐和顾沉重有力的脚步声,使顾的形象更加丰满。

    在顾的对白与旁白的设置上,导演所设置的人物顾的性格也得以十分强烈生动的体现。在第一次与日方正式交锋中,他巧用日本代表掉表一事,迫使日方愤怒,吊足与会代表的胃口,继而旁征博引,摧毁了日本不良图谋的第一座堡垒!在日本的引诱下,他巧妙的与之斡旋,他抛弃了清政府的妥协与软弱。有着自己的立场,他也曾在忍耐、利益、放弃间游弋,却最终拒签丧权辱国的条约,在国家、民族利益面前他有着清醒的认识,他是一个真正剪掉辫子的中国人。

    巴黎和会上,中方受到种种挤压,影片中却两次将官员间的相互推卸责任的镜头展现在观众面前,这一方面突显出国人的麻木不仁,一方面却也在对顾“敢于直言、捍卫正义”的性格塑造上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北洋政府决意屈从于帝国主义的淫威;中方代表团总会长陆征祥进退维谷的境地,斗争由此进入最艰难的阶段,导演在这一组画面巧妙的使用了一系列的自然场景,如阴云密布,雷雨交加,这些都一一交接着顾矛盾复杂的心境,渲染了一种压抑的氛围。这种给观众心灵上的感染,就像让娜的母亲最终脱口而出顾的那句话一样“中国人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人不能失去耶路撒冷。”当然,影片中同时也有一组温和的场景,如肖克俭在受伤后在让娜家中养伤,与顾在花园中散步,阳光明媚的风景,这既让人看到顾等外交官抗争努力后的微妙希望,又前后相应,相辅相成的作用十分强烈。

    在人物肖克俭的刻画中,顾站在与之不同的立场上,有着较大的矛盾冲突。同时肖的行为举措也影响着顾在外交问题上的认识。当肖克俭献身于熊熊烈火时,影片采用了一组平行蒙太奇镜头,多次切换场景(肖在烈火中绝望的面孔、顾在弹奏钢琴时麻木不仁的表情,梅的哭泣),将影片的主题推向高潮。肖具有爱国精神的举动,对顾有侧面烘托不可低估的作用。

    导演运用电影独特的审美特征与表现手法,巧妙地调整影片叙事风格,既有效突出了银幕形象,又强化了戏剧风格。《我的1919》能够从历史体裁中找到与艺术的契合点,这确实难能可贵!

    影片《我的1919》观后感 篇2

    重温《我的1919》这部电影,我的内心仍充满感动,感动于顾维钧为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的执着与坚韧,感动于肖克俭为革命献身义无反顾的爱国精神,感动于那些为争取世界和平而牺牲的中国劳工们……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印证了中国人的铮铮铁骨,用自己的智慧诠释了中国人的不屈不挠。但同时,我的内心又是悲愤的,我悲愤于北洋政府军阀的妥协与懦弱,悲愤与西方列强无耻地瓜分世界的野心,更悲愤于他们对中国人民应有权利的无视。

    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让亿万身处水生火热之中的世界人民感受到胜利的喜悦,巴黎和会的召开同样带给四万万中国人民以无限的期待。作为中国代表团的特定公使,顾维钧的一言一行体现出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意志,他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勇敢、坚定、正直、睿智、沉着冷静而又有责任心的年轻外交官,他具有一个中国人应有的可贵品质,而这些品质正是“中国魂“的体现!巴黎和会上,他身穿秀有中国龙的服装,并且用汉语而非英语来批驳日本人的无耻轻行,这就向在场的所有人证明他作为一个中国人的立场,每一个人都热爱自己的国家,失去任何一寸土地都如同失去血肉一般,正如他所说的“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那么经典而又值得深思的话语,我们都知道,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孟子就出自山东,山东承载了悠久丰富的中国历史和文化,就像是中国人的精神支柱,这是绝对不能丢失并且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的。更让我佩服他的是他的机智,他在会前捡到了日本代表的怀表,日本人却愤怒地认定他是偷盗,而顾维钧恰恰利用这一点,指出日本对山东的无理抢夺更是一种赤裸裸的盗窃行为,他把日本对山东经济主权的占据形象地比喻为警察捡到钱包,把里面的钱占为己有,而只把空钱包还

    给主人。日本人对中国的山东垂涎已久,他们借助“二十一条”给中方代表施加压力,并以拒绝签字威胁最高委员会,但是顾维钧的精彩陈述博得了世界人民的认可,这让我们感到振奋和自豪。

    然而,一个国家的外交终究要依靠这个国家的实力,当有的中方代表感慨“弱国无外交”时,我从他们的眼神中看出了努力无望的无奈和疲惫,是啊,没有一个强盛的国家做他们坚强的后盾,他们何来勇气和自信去争得本属于自己的主权和领土?只能沉默地承受列强的压迫、歧视与侮辱。尽管在有些人看来,顾维钧太过年轻气盛、锋芒毕露,然而面对当时内忧外患的祖国,他肩负着改变国人命运的重担,这对于一个青年来说无疑是任重而道远。如果遇到困难,一个外交官没有迎难而上的勇气,没有为国奋斗的意志,没有尽一切努力去争取的能力,而只是一个一味的退缩,我只能说他是一个彻彻底底失败的人,或许还不如一个满腔热血的普通群众。当看到顾维钧为陆总长的推出而落泪时,我体会得到他内心的失落与悲伤,虽然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为自己同胞的软弱和物理挣扎而落泪,我觉得他才是一个真真正正、有血有肉的大丈夫。

    最后,我们没能实现收回山东的愿望,顾维钧拒绝在合约上签字,他已不想再同那些丑陋的人争什么,虽然巴黎和会带给中国人民的是内心永远无法弥合的伤痛,但顾维钧的这一行为不仅代表了中国对于西方列强的反抗,同时也激起了亿万中国人民投身革命的热情,随之国内爆发出了轰轰烈烈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人民已经觉醒,中国的命运开始发生转折。影片中爱国主义激进分子肖克俭在凡尔赛宫广场上自焚,熊熊的烈火伴随着刚劲有力的钢琴声,那一幕让我看到了中国无限的希望,就像那大火越烧越旺,中国人追求平等、独立的热情也在不断高涨。在烈火中,一个民族已经崛起;在硝烟下,东方睡狮已经醒来。虽然这些人与事已成为,但我们不能忘记,是他们的努力和牺牲让我们拥有了今天的美好生活,他们是真正的英雄!尽管时间的车轮已渐行渐远,但90年前那刻骨铭心的历史我们不应该忘记,鲁迅先生曾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我们要从那段血与火的耻辱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服务现在,展望未来。

    1919,属于顾维钧,也属于全中国人民,虽然它已成为历史,但我们会永远铭记5月4日,这一天在历史的长河中永不磨灭,五四精神,也将如一棵常青树,深深驻扎在每个中华儿女心中,顽强、勇敢、坚定不屈的国魂,永远不会改变!

    影片《我的1919》观后感 篇3

    历史步伐回到了1919年,思绪也追溯到了巴黎和会上,乌云密布就一定预兆着悲剧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中国从这里站起来了,他们没有在和约上留下任何笔迹。

    一幅幅中国劳工在战争中受奴役的照片,清晰地可以看到他们过着苦不堪言的生活。一片片白色的墓地是劳工们所向往的“天堂”吗?难道中国人只有遭遇苦难才能得以生存吗?顾维钧作为中国代表愤怒地辩驳了日本代表指责中国未出动一兵一卒竟梦想着获得利益的谬言。各国代表似乎也认同,响起了掌声,文化的差异却有着共同的情感认知。

    东方睡狮还是没有凶猛的抗争,赢得掌声,难道是切实的利益,胜利的果实会降临到我们的头顶吗?弱国无外交,此刻一点也毋庸质疑了。

    雷雨交加,一个不好的征兆,山东问题未能如愿解决,一群华人和留学生满脸的愤慨,无奈与悲痛,顾维钧真的可以给他们一个明确的解释与满意的答复吗?

    惟独用鲜血染红巴黎和会,让有良知的各国代表知道他们的媾和是中国人用生命换来的。然而,他们在烈火中真的永生了吗?

    一辆黑色的马车载着中国代表缓缓驶入了和会现场,各国代表们正襟危坐,等待着亲手一笔后将带来无限的利益,中国代表心情是沉重而又是忐忑不安的。顾维钧走到了红色的和约本子前,讲了一席让中国人听了热泪盈眶而又为之骄傲自豪的话语,斩钉截铁地说:“中国代表团不能签字!中国人会永远记住这沉痛的一天!”合上了和约,大跨步的走出了会场。凝聚的空气终于流通了,广场上空的云朵也散去了,呈现出蔚蓝的天空,久久回荡的钟声也在称赞中国,中华民族崛起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919年,我们的1919年,中华民族一个不同寻常的1919年。

    历史的车轮不停地向前翻转,中华民族的明天将由我们去谱写华丽的乐章,跳动的音符此刻已经开始跃跃欲试了……让我们把真诚的祝福献给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

    影片《我的1919》观后感 篇4

    影片《我的1919》是以1919年一战刚结束在法国召开凡尔赛会议为背景来讲述中国驻美公使,亦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全权代表之一顾维钧在会议上与法、英、美、日各国斡旋,中去中国主权而却最终外交失败的历史故事。影片详细地描述了那段历史和那次中国人民不会忘记的失败外交的经过,让我对那段历史多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而相对于从教科书的简单叙述中获取的知识,影片更是为我提供了一个认识历史,对待历史人物的视角。

    顾维钧,影片的主人公,年轻,一表人才,他的身上,似乎拥有了一切优秀的品质,而他所作的种种,也足以证明他是一个无可指责的爱国青年。为了争取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五个席位,他和陆征祥总长前去拜访法国总统克里孟梭,表现得不卑不亢,深受克里孟梭赏识;美国充当“和事佬”,希望中日能友好协商解决山东问题,当日本貌似公正友好地表示不会攫取山东的主权而只是拥有在山东行使经济特权时,他毫不客气地讽刺日本是捡个钱包把钱拿走还给主人一个空钱包,愤然离席;在面对个大国的刁难时(要求中国代表团在下午三点前阐述自己在山东问题上的观点,二他们接到通知时已是将近两点),他顶住国内政府的压力,发表了激情洋溢的演说,斩钉截铁的指出:“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语出惊人,获得全场一致的掌声。

    只是,正是应验了那句话,“弱国无外交”,他的努力一次又一次地付诸东流,举办国法国权衡各种利益,最终仍只给予了中国两个席位,而山东问题,英法美三国左右权衡,最后仍然决定牺牲掉中国来获取自身的利益,将山东转让给日本。这所有的一切,早已不是一个外交家所能左右的结果,尽管直到最后陆征祥总长都灰心丧气绝望的时候,他还相信“我们还有机会在争取”,只是局势,早已不是他顾维钧一个人便能力挽狂澜的,无论他再出色,再如何才华横溢,因为他的背后是一个软弱无能的政府。

    外交失败,代表团成员成了众矢之的,更有甚者,说在法国的中国留学生愿意以三个人头来换代表团成员的一个人头,之前的担忧“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可能成为中华民族的罪人”似乎正在成为现实。国内政府叫他们签字——他们倒像成了卖国贼。

    与顾维钧相对应的另一个人,他的好朋友肖克俭,是个不折不扣的爱国主义者,领导工人有幸工,为争取山东权利为废除“二十一条”领导法国的华人华侨和留学生行威,最终视死如归,在凡尔赛广场自焚,以死来抗议《巴黎和约》的签订,他把自己的满腔热血献给了深爱的祖国,相对于顾维钧,他的爱国是激烈而直白的,引起无数爱国者的共鸣。

    似乎肖克俭这个人物的出现就是为了与顾维钧相对照的,肖克俭的激烈而直白的爱国容易被人们所儿呢和赞同,但是谁又能说顾维钧不是同样爱国的呢?他在和会的最后,拒绝和约签字,在未接到国内政府关于任何拒绝签字的通知的前提下,仅仅从这里,便可知道他对自己祖国的感情,他与肖克俭不同的只是,他在运用自己的方式与手段来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其实是殊途同归。

    还有影片中的另一个人物——中国代表团团长、外交总长陆征祥,某种程度上他是软弱的,亦如身后那个软弱的政府,只是他那句“取消顾维钧的资格我立刻辞职”而得以保住顾维钧的全权代表资格,只是他最后黯然离开巴黎,称政府叫他在和约上签字而他的良心不让自己签字,由此可见,他也绝非就如以前我所以为的那样是一卖国贼的形象。只是当时复杂的国际局势和国内环境,还有他所处的位置的尴尬,是很多人并不能理解的。

    爱国有很多种,爱国的人也有很多种,我至今仍然不能说清顾维钧和肖克俭的爱国方式究竟孰优孰劣,只是他们身上都具备着那份爱国的热情,这是毋庸置疑的。肖克俭这个人,历史上究竟有没有存在过我并不清楚,因为查不到真实的资料,但是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我只是想说,在我们去判断一个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时候,或许该设身处地地去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还原任务所处的特定环境和位置,这样才不至于一棒子把人都打死,才可以看清历史的真相,这是我们面对历史时应有的,也是影片为我们提供的另一个的视角。

    影片《我的1919》观后感 篇5

    "中国不能没有山东,就像西方不能没有耶路撒冷!"这坚实激昂,代表着四万万人民意愿的声音在巴黎会上让世界为之一惊,一位年轻有为、充满爱国情的中国外交官,以其卓越的外交才能赢得了世界的尊敬。但尽管这样,在1919年,那血雨腥风、国衰民弱的日子里,中国人民还是只能面对丧权辱国的协议。这是外交的失败,这是政府的失败,这是中国的失败!

    呜呼,悲哉!悲那 列强的铁蹄在中国的领土上肆意践踏;悲那中国政府昏庸无道,软弱无力,悲那外交官虽然以精彩绝伦的演讲博得了喝彩,却换不来一份平等的协定;悲那拥有四万万人口的泱泱大国却不如日本说话更有份量。国人的愤怒,化为烈火在巴黎熊熊燃烧;青年的愤慨化为"五·四"在中华天地上如火如荼,不签字的'中国人才对得起民族,对得起时代。记住这个年头,1919,饱受辱的中国第一次——第一次向列强说"不"!

    1919,这个中国历史的转折点,虽然令人难过,却并不苍白。它以鲜活的事实告诉我们: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没有经济发展,没有长治久安,没有国富民强,就算有100个,甚至1000个顾维均,也会被列强藐视蹂躏。惟有发展才是硬道理!

    历史的车轮辘辘向前,人类文明高速发展,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虽然硝烟不再弥漫,炮火不再轰鸣,鲜花取代荒芜,笑容驱散恐怖,但新的正义新的形式紧张激烈地进行着,各国的科技、文化和经济就是新的兵种。作为新世纪的青年,我们肩负着实现中华伟大复兴的重任,面临着时代,对于我们的严竣考验,在这风华正茂的时期,我们没有理由不充实自己,学好知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绝对没有过时。也许我们永远没有机会像顾维均那样在和会上慷慨激昂,但有朝一日,我们能够在世界的舞台上激情四溢地宣读自己的成果,那同样是自豪的中国之音。有实力,才会有魅力,我们努力要让祖国富强,祖国的富强才能使我们说话更加理直气壮,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在于我们今天的一分一秒,每一个人的努力都是国家富强的需要。

    让我们记住1919,记住它给我们带来的刻骨铭心的警示:让我们回味1919,回味它给我们带来的痛楚与苦涩,中国的今天来之不易,我们应当乘风破浪,紧扼时代的脉搏,勇于进取,开拓创新,在纷乱的国际格局中,将历史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影片《我的1919》观后感 篇6

    今天天气还蛮不错的,老师让我们观看了《我的1919》后,我的心情充满了愤怒。历史上的1919就是近代史和现代史的转折点,而电影《我的1919》却是记录了1919年那个时代所发生的事情。

    回顾中国的历史,我们总是看到了江山的满目创伤,多少的英雄长眠地下,多少失去家园和儿女的中国人在哭泣。我的心情很沉重,总觉得中国那个时候的因果关系是:清的闭门锁国和糜烂的王朝,腐败的官僚,造成的民不聊生。人们的无知和社会的现实,让中国的历史上重重的落下了耻辱的痕迹。

    《我的1919》是外交官顾维钧的回忆录,里面记实了本世纪初中国外交才子顾维钧作为中国代表团全权代表参加1919年巴黎和会的种种经历和他的挚友肖克俭,为抗争列强,为讨回正义,在凡尔赛宫广场自焚的感人肺腑的事件。

    肖克俭自焚的场面,我仿佛和大多数的人一般,看到了中国大地上燃起的熊熊烈火,在不断的壮大,永不熄灭。列强们的逼迫,中国人却是不屈。我们仍然要昂首,我们要向前看。山东的割据,让我们看清楚了列强们的无耻,这也让他们在以后的历史中受到了惩罚。

    我想到了弱国的悲哀,没有在国际上占据地位,所以我们的土地就要受到列强们的割据,却割给日本。这个恶心的民族。我们的一系列的内斗,已经是创伤累累,已经没有办法和他们斗了。所以我们就要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只有向上,别人才不会看不起你,只有向上,我们才不会带着耻辱。只有向上,我们才能够站在世界的顶峰。我们要迎头向上,冲破前面的阻隔,冲破黑暗的束缚。黎明,永远都是象征!我们不要背负着亡国的耻辱。我们更不能让那个充满了幻想的民族凌驾于我们的头上。我们应该努力。

    我热爱中国,这个祖国是我们的家庭,我们只有和睦相处,才能够团结一心。我想为祖国献出自己的一分子力量,虽然和螺丝钉一般,却也是力量。全国的各个人们都献出自己的力量呢。是否能够推动这个社会。推动地球,那是我的幻想。而创造完美的社会,这是我的梦想。

    我们都应该向前进。愤怒解决不了任何问题,那只能够盲目的麻痹自己。死亡也解决不了问题,那只是懦弱的表现。创造,拿起手中的工作。因为我们在推动这个社会!

    通过这部电影,我感受到中国人民赤诚的爱国之心,也感受到“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失败了,它会永记在我们心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它更激励我们发愤图强,学习更多知识,长大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影片《我的1919》观后感 篇7

    不久之前,在德育基础课上,老师给我们放映了一部非常精彩的影片——我的1919。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巴黎和会时期,我国北洋政府的时任外交官顾维钧、陆徽祥等为了争取祖国东北的合法权益而所做出的鲜为人知的艰辛努力。

    看完这部电影后,它所留给我印象最深感受如果用两个词来形容的话那么一个是心寒,一个是震撼。

    1919年,从国家这个大背景上也能推断出小至个人的生活经历。当时的北洋政府头子袁世凯一心只想当皇帝,并为此早已和协约国日本签下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把当时生活悲惨的老百姓更是推向了水深火热之中,全国一片哀鸣。好不容易等来了中国作为战胜国而参加的巴黎和会,可结果呢,中国不仅没能收回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反而又将落入日本之手!作为一个富有强烈爱国之心而有才华横溢的年轻外交官,顾维钧当然不会听之任之,只会倾尽其所能来维护祖国的利益。但让人可悲的是当他运用其过人的机智与学识在与日本代表的辩论中大获其胜并赢得会议全场的热烈掌声后,面对的却是胆小怕事的同事们的非难。和这样的人共事已经够心寒的了,可更让他心神俱碎的是来自政府甚至是同胞们的责难!一面是自己艰辛的为国家所做出的一次又一次的努力,而另一面却是自己政府发来的一封又一封的催签电报。终于这一切的一切让他的长辈陆徽祥彻底崩溃了,只好借出走来躲避,但顾维钧没有而且直至后来遭到同胞们的辱骂与挨打时他也没有选择逃避,独自的坚持着、坚持着……但我看出了他的心在滴血、愤怒在燃烧、从未有过的孤独也在侵蚀着他的心灵。可他最终都没有让这种种困难得逞,而是毅然对抗政府的命令,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看到这一幕时,激动的热泪早已盈满我的双眼。

    以前的我曾一直坚信“弱国无外交”这句话,可看完这部影片后,更确切地说是看到少川(顾维钧自少川)作为一名外交官所展示出来的翩翩风采后我毫不犹豫地改变了我的观点在那样的国际环境中中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弱国,如果按照“弱国无外交”的说法,哪顾维钧应该像以前的李鸿章和以后的何应钦一样,乖乖在帝国主义的威逼利诱下签字还谈什么我国自己的利益和要求,因为“弱国无外交”嘛。可让我震撼的是顾维钧没有,在同事们都在回避日本代表团的邀请时,他不仅独自扛起了这个任务,而且还聪明地利用怀表事件像猫戏老鼠般把日本代表狠狠地耍了一顿,并借此表明了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欧洲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也因此应得了欧洲各国对中国山东权益的肯定。这怎么能说不是一次成功的外交呢?这就是一次成功的外交!这也是中国第一次真正对帝国主义说“不! ”

    没有哪一个国家从一开始便是强盛的。虽然强国往往在外交上起着重要作用,但我们更应该关注那些不是强国,但却努力为维护本国应得利益而奋斗的国家实体。因为只有这样的国家才有希望、这样的国家才能赢得世界的尊重、这样的国家才具有生生不息的顽强精神动力!

    说来可悲,要不是这部电影我可能永远不会知道在那样的年代里曾有过少川、肖克俭等等这样一群优秀的中国人为了祖国的利益义无反顾地牺牲着自己的青春、才华甚至是生命,但从我知道的那一刻起他们的光辉形象将会永远地留在我的心里,借此也向所有为了人类高尚事业而奋斗的无名英雄们送上我最诚挚的敬意。

    影片《我的1919》观后感 篇8

    压抑了近80年之久的耻辱与仇恨在1919年6月28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爆发了,中国人民第一次向世界列强说“不”!

    在巴黎和会这个分赃的会议上,各国列强只为自身利益考虑,对中国提出的合理要求置若罔闻,无视中国人民的利益,无视中国人民的呼声,更无视中国人民的愤怒与仇恨,赫然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利转让给日本,这是列强对中国人民最大的轻视与侮辱。

    是的,弱国无外交,弱国谈什么外交,只能任人宰割。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中国绝不能是弱国!中华民族有着无与伦比的傲骨,它不甘落后,正努力发展,奋起直追。一个优秀的中国外交官的一声“不!”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不屈!

    看着列强的士兵举起屠刀,看着千万中国英魂埋骨异乡,看着列强无视中国的主权与利益,看着日本的嚣张气焰,看着全国上下所做的努力付诸东流,中国人民的愤怒被点燃了,被引爆了!

    确实,看着国内外的人民为中国获得应有的权力而英勇牺牲,面对列强咄咄逼人的嚣张气焰,我们的愤怒,还能压抑吗?不,我们不能了,但我们别无他法,只有努力发展自己,增强国家的实力,尽快地从一个被欺的“弱国”这顶沉重的帽子下,挣脱出来。

    历史的车轮可以验证,中国的人民可以验证,全世界的人民可以验证,在今日,中国不是弱国!

    影片《我的1919》观后感 篇9

    “1919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中国政府提出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日本在大战时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特权,美英等国操纵会议,无理拒绝中国的正义要求。中国爆发五四运动,全国人民为拒签和约进行斗争,在巴黎的中国代表没有在和约让签字。”——《中国近代现代史》

    终于看了期望已久的《我的1919》这部电影,这并不是一部新电影,甚至有点老。早在我读高一的时,历史老师就推荐我们去看这一部片子。但由于种种原因,观看的时间一再推后。

    不得不承认这是一部极好的电影,它不像平常看的那种战争片,整片充满着鲜血和枪炮声,但是,它无时无刻不充满看不见的硝烟,充满着悲壮。1919年是个特殊的时间,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

    1918年,历时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9年初,中国驻美公使顾维钧作为本国政府的全权代表赴法国参加巴黎和会。中国虽然是战胜国,但在和会上却处处受到歧视,野心勃勃的日本政府更企图继承德国在胶东半岛的特权。辩论会上,顾维钧慷慨陈词,从历史、人文等诸多方面阐明中国必须收回山东的严正立场,由此获得全世界与全国的一致称赞。

    为争取在法华工的同工同酬,顾维钧的好友肖克俭在巴黎组织游街弃工,遭到法国警察逮捕。获释之后,他仍然积极投入唤醒民众的工作。然而,他和朝鲜革命者一起爆炸日本代表团所住旅馆的偏激行为使朝鲜和中国成为舆论矛头的指向。

    巴黎和会最终拒绝了中国的正义要求,决定由日本继承德国在胶东半岛的特权。国内由此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肖克俭等人也在巴黎集会抗议。而软弱的北洋政府竟然逼迫代表团在和约上签字。代表团团长陆徽祥等人左右为难之下只好出走,代表团仅剩顾维钧和王正廷两人仍在坚持外交斡旋。肖克俭眼见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中国的现状,愤然给爱妻留下遗书,在凡尔赛宫广场举火自焚。这是这部电影的内容。

    当我看到顾维钧为了争取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五个席位,他和陆征祥总长前去拜访法国总统克里孟梭,表现得不卑不亢时;当我看到美国充当“和事佬”,希望中日能友好协商解决山东问题,当日本貌似公正友好地表示不会攫取山东的主权而只是拥有在山东行使经济特权时,他毫不客气地讽刺日本是捡个钱包把钱拿走还给主人一个空钱包,愤然离席时;当我看到他在面对个大国的刁难时,他顶住国内政府的压力,发表了激情洋溢的演说,斩钉截铁的指出:“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语出惊人,获得全场一致的掌声时,我的心情是何等的激动,我为他感到自豪,他是一个真正顶天立地的英雄。而当我看到肖克俭因为组织留学生抗议,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讲,直至最后一书告爱妻,在凡尔赛宫广场自焚,我为他而心痛,为他而愤怒。他要用他的热血来唤醒沉睡的中国人民。然而当时在他们背后的是一个软弱无能的政府,也许正是印证了那一句至理名言“弱国无外交”,当时的政府竟然会要求代表团在和会上签字,他们完全不顾及人民的想法。

    巴黎和会是失败的,但我个人觉得,它也是有一定的作用的,真因为这个巴黎和会,才有了五四运动,我们要感谢顾维钧,是他拒绝签字,因为这样,1919年才成为了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才成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界线。1919年6月28日,中国人民终于第一次向列强说“不!”

    “弱国无外交”,这是饱含悲痛的五个字,这是深刻烙印在从近现代开始所有中国人心上的字。我们必须时刻记住,一刻不忘,世世代代都要铭记!

    因为,我们为了这五个字,失掉了多少领土,失掉了多少白银,失掉了多少自尊,失掉了多少中华好儿女……我们付出的太多太多,我们不能也不要重蹈覆辙,悲剧性的历史,就坚决地让它永远留在昨天吧!

    “弱国无外交”,告诉我们国强才有说话的权利,说话才有被听见的权利。当时的中国从官到民、从内到外,从陆征祥这样的高官到顾维钧这样的青年外交家,从肖克俭这样的热血青年到梅这样的巾帼志士,有如此众多的仁人志士,为什么中国还是如此任人宰割?就是因为当年的中国,是一个谁也可以来分一杯羹、谁也可以随意践踏一脚的国家。

    影片《我的1919》观后感 篇10

    踩上历史的风火轮,一路留下沧桑和喜悦的印辄,亦沉沦、迷惘,亦激情、豪迈,经历了漫长岁月的磨合。曾经一度的积怨和愤慨在历史的快车上渐渐淡去。但《我的1919》却像一支火焰点燃了我心底深处那股浓浓的情怀。剪不断,理不去。

    在和谐、太平的今天,是否还记得曾经的硝烟;

    在与青春捉迷藏的美好华年,是否还记得奋力抗敌,激情澎湃的五四;

    在随波逐流与世浮华的时尚风中,是否还记得巴黎和会上那个坚定的“不”字。

    当你记起这一切时,难道你的心没有为之一震,没有为流行在现今社会的一些喧嚣哭泣吗?

    曾经一时,因政府的软弱与不和而让敌人乘虚而入的岁月已随那个“不”字,随着北京上空喷薄而出的那股热血儿,永远的消失了。高高飘扬在中华大地、联合国上空的是那鲜艳的、永不褪色的五星红旗。

    跨越历史长河,展望那些令每一个中国人为之呐喊、为之震撼的场面;那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英雄气概;那些视国如己,抛头颅、撒热血,只为保家为国的豪迈。谁还敢说“东亚病夫”,谁还敢在中国的领土作威作福?

    光辉的一页已带着芬芳留在了历史的昨天。而现在的辉煌还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铸就。放下自扫门前雪的冷漠;收起虚度年华的安逸;放飞爱国情怀。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谱写中国未来美好的蓝图。

    搭上历史的快车,越过坎坷与泥泞,下一站将会是一片晴朗。

    影片《我的1919》观后感 篇11

    1919年,是残酷的战争结束的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驻美公使作为本国政府的全权代表赴法国参加巴黎和会。中国虽然是战胜国,但在和会上却处处受到歧视,日本政府更企图继承德国在胶东半岛的特权。辩论会上,顾维钧从很多方面阐明中国必须收回山东的严正立场,但巴黎和会最终拒绝了中国的正义要求,决定由日本继承德国在胶东半岛的特权。国内由此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

    在这部影片中,有一个镜头深深的震撼了我:顾维钧在和会上的第一次亮相,眉宇之间英气逼人,他左手一扬,掌心摊开,指缝一松,一块怀表吊着链子垂了下来。他说:“请允许我在正式发言前给大家看一样东西。进入会场之前,牧野先生为了讨好我,争夺山东的特权,把这块金表送给了我。”会场开始交头接耳,顾维钧彬彬有礼的样子,稍稍停顿一下,接着发言,“牧野男爵愤怒了,姑且算是我偷了他的金表。那么,我倒想问问牧野男爵,你们日本在全世界面前,偷了整个山东省,山东省三千六百万人民该不该愤怒呢?日本的这个行为,算不算是盗窃?是不是极端的无耻?”说完他提起右手叉开五指朝上前方虚空处猛的一插,随即猛的一侧头,满脸的正义凛然和潜藏已久的怒火一起化为一道凌厉的目光,射向那无能的日本人。

    虽然最终没有换来整个民族想要的结果,但他让我看到了中国人的执着,中国人的勇气,中国人的坚定信念,中国人的铮铮不屈!这样的一个外交才子,或许在那样的一个年代,只是茫茫黑暗宇宙里一颗小星星,但他发出的光芒足够让我们让那一时代的青年看到希望!“中国不能没有山东就像西方不能没有耶路撒冷一样。”我在那一刻感受到了中国人的气魄,一种尊严的力量。

    顾维鈞以自己的言辞诉说着中国的尊严,而肖克俭这位华裔留法爱国学生却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一颗拳拳爱国心。一缕烟顺着巴黎污浊的天空缓缓升起,肖克俭的身体在凡尔赛广场化为灰烬。肖克俭无畏的自我牺牲精神,我想每一位中国人看到了都会觉得呼吸沉重的,中国,该如何踏上兴旺的道路,该如何摘掉弱国的破帽子?肖克俭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敢于自我牺牲。如果当时的清政府所有官员都能够如肖克俭一样无畏,而不是关起家门做缩头乌龟,任由别人骑到脖子上,也许巴黎和会会以另一种结果收场,顾维鈞也不会发出“我很失望,很愤怒”的叹息了。

    1919年早已成为过去,但它留给我们的教训和心痛仍然刻骨铭心。中国。我们百屈不挠的母亲,在中华儿女十几年的探索中,终于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尊严之路!这部影片让我们重新审视了历史,我们要让中国变得更强大,因此我们这一代人必须更加努力,要挑起这个重担,让中国有更美好的未来。

    影片《我的1919》观后感 篇12

    1919年注定是中国历史中意义重大的年。这一年,新文化运动兴起,廓清蒙昧,启发理智,使人们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一年,辛亥革命的失败鞭策着新时代的青年们更加努力地探索新的出路;这一年,五四运动爆发,震撼了国人的心灵,也推进了历史进程。

    电影《我的1919》正是讲述了身处这场历史洪流的外交才子顾维钧作为中国代表团一员参加巴黎和会的经历。1919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永恒的转折点,承载了中国人太多的期盼,失望与愤怒,包含了那个时代残酷的现实和中国近代史无尽的沧桑。

    在五四运动的直接影响下,中国参加巴黎和会的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这部电影通过中国外交使团在巴黎和会上拒签凡尔赛和约的历史事件,生动展示出当时中国的外交风云,讴歌了中华人民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和蓬勃高涨的爱国热情。同时也揭露了弱国无外交这样一条残酷的真理。

    弱国无外交这触目惊心的五个大字始终震撼着我的心灵。这是多么令人悲痛的事实,是多么残酷的真相。二十世纪的中国饱受欺凌,丧权辱国的条约签了一堆,列强在我国领土上作威作福,让人人都为之痛心不已。我华夏泱泱大国,拥有五千之久的历史文化,在当时却只能任打任挨。

    因此,顾维钧代表的新时代青年们却不甘欺凌,以己微博之力为国为民抗争到底的勇举又是多么叫人感动!

    影片《我的1919》观后感 篇13

    今天下午我们整个初二年级在大礼堂观看了纪录片《我的1919》。

    电影《我的1919》通过中国外交使团在“巴黎和会”上,拒签“凡尔赛和约”的历史事件,生动展示出80年前中国外交风云,同时也说明了”弱国无外交”这样一条真理。影片着重表现和描写;顾维钧作为中国政府全权代表,在“巴黎和会”上维护国家尊严、保卫中华民族权益。拒签“凡尔赛”条约的光辉伟绩和肖克俭为国为民请命、抗争帝国主义列强的感人肺腑的历史故事,真实地再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社会和国际关系。

    影片充分表现了作为“弱国”的中国,在列强的国际社会中讨回正义,讨回平等是何等的艰难。但是,中国终于挺起胸膛,第一次面对列强说:不!从此开始了中国上世纪新的篇章,是中国人民觉醒而奋起的出彩华章!

    “弱国无外交”,又一次被提到了案上,这是饱含悲痛的五个字,这是深刻烙印在从近代开始所有中国人心上的字。我们必须时刻记住,一刻不忘,世世代代都要铭记!

    那么,即使有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如何精彩地运用他特有的机智,幽默,巧取,以一块怀表怒嘲日本代表,如何以他的个人才华和人格舌战群敌,在世界强权政治的大环境下,在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绝对优势前提下,通通都显得苍白无力了。

    我们都应该向前进。愤怒解决不了任何问题,那只能够盲目的麻痹自己。死亡也解决不了问题,那只是懦弱的表现。创造,拿起手中的工作。因为我们在推动这个社会!

    通过这部电影,我感受到中国人民赤诚的爱国之心,也感受到“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失败了,它会永记在我们心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它更激励我们发愤图强,学习“要让我们的人民活得更有尊严”,“要创造机会让人民批评政府”。学习历史,就要用历史来观照现实,解决现实问题,开创大好未来,而不能把历史课当成政治课,并以此机会来灌输国家观念等意识形态的东西。

    影片《我的1919》观后感 篇14

    回首那一刻,耳畔是否还能听得到那一声声动人心魄的呐喊与口号?蓦然转身的那一瞬,是否还能看得见天边那一抹如烈火燃烧般的残阳?母亲啊!多少次,多少次辗转于灾难与屈辱中,又有多少次,多少次伤痕累累地站了起来,因为你有一群勇敢的儿女,一群敢于拼搏,敢于反抗的儿女!是他们一次次地将中国从危难之中解救出来,他们所表现出的勇气和力量震撼着整个世界,一个个坚定不屈,昂首傲立的身躯共同支撑起了中华民族的尊严与骄傲!

    当历史的车轮辗过1919年的时候,巴黎和会的谈判桌前,英、法、美等强权国家不顾及身为战胜国的中国的利益,在《凡尔赛和约》中,竟决定将本应属于中国山东半岛主权割让给日本!消息一经传出,中国愤然了,中华儿女愤然了,如此屈辱怎能忍受?而北洋政府的软弱无能更是令所有国人感到震惊!

    巴黎广场上那团自焚的烈火,燃起了中华的愤怒。“中国不能没有山东,一如西方不能没有耶路撒冷!”

    于是,一幅幅标语走上街头,强烈要求中国政府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为争主权,内惩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还我青岛”……在中国学生的带动和感染下,工人、商人、市民纷纷走上街头,加入了拯救中华主权的运动中,出现了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的“三罢”运动,将整个运动推进了高潮!最终,迫于压力的中国北洋政府没有在和约上签字,中国第一次对强权说出了“不”!

    这种种举动,向世界宣告了中国人民坚强、勇敢的一面,中国人民凭借着信念与决心向强权说“不”,中国,不会被磨难摧毁,中华儿女也不会低头,这是不会被改变的,即使在强权面前,也从不动摇!

    在声声的奋喊中,体现出了中华儿女大无畏的民族气节,中国人民是自尊的、自强的,中国的领土主权不是任凭谁宰割的,中华儿女是永远不会屈服的!

    影片《我的1919》观后感 篇15

    电影开始,屏幕上现出大大的“我的1919”,我想这个“我”是指谁。就电影本身而言,它可能是在刻画个“真正剪掉辫子的中国人”、个杰出的外交家—顾维钧。但这个“我”又何尝不可为中国或世界。我们故且说“中国的1919”吧。

    本来就是帝国主义围绕着争夺霸权和殖民地展开的激烈斗争,本来就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本来就是中国许多血肉之躯参与的战争,本来就是中国代表在国际法庭上据理力争起效(注:不清楚作者是什么意思)。但是,句“弱国无外交”,中国的山东或许还有我不知道的地方就只能在列强的铁蹄下挣扎了。在个弱国里有几个精明爱国的有识之士又有什么用呢?所以,那么多的爱国青年只有用鲜血来激起什么或证明什么。最后,中国第次拒绝在国际性和约上签字。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中国恢复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同年,中日邦交实现正常化。这是新中国在外交上的些成就,我们看到以后就像锋利的坚冰慢慢融化了。我们不禁要想想,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对,是中国在慢慢强大起来。

    所以,我们只有铭记教训,强壮自己,中国才能走好,单靠满腔的激情是远远不够的。

    影片《我的1919》观后感 篇16

    在查阅五四运动科普视频时,看到了《我的1919》电影片段,找来一看,看完主要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对一些历史事件更加了解一些

    在初中历史课本上便学过五四运动、巴黎和会这些,不过当时对这些历史事件并不是很理解,不知道这些活动的目的,以及这些历史事件对当时国家的意义。通过观看这部电影,对事件的历史背景、事件的经过、事件的影响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二、外交官

    如今,我国外交部每天都要开新闻发布会,对外界传达我国的各种政策方针信息。外交发言人每天都要回答记者的各种各样的提问,面对一些别有用心的记者,问出的一些刁难的问题,发言人总能进行精彩的反驳。感觉这些外交官真得厉害,首先他们对国际形势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能够回答各种各样的记者问题;另外他们还能随机应变,对一些别有用心的记者还以颜色,还不失风度。电影中的顾维钧也是一位优秀的外交官,面对他国的野心,顾表现得不卑不亢,据理力争我国的权益,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外交的无奈

    在二十世纪初期,我国还处于一个半封建半殖民的社会,国力衰弱。虽然作为一战的战胜国,但他国还是不怕你的,还逼迫签署各种无理的条约。在这种情况下,再优秀的外交官可能也无法改变这种局势,唯有吾辈当自强,整个国家都强大起来。

    四、学生运动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那些大学生点赞,他们没有选择沉默,甚至有些人献出了生命,才换来了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日子,真得不容易。

    【影片《我的1919》观后感(精选1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