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激发潜能的名言警句!
1、以空前未有的热情,焕发青春的创新功能,激发人人独特的创新精神,使民族的、国家的创新智慧来一个总发动!
2、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勤奋.爱迪生
3、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
4、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5、即使现在,对手也不停地翻动书页
6、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清)曾国藩
7、没有艰辛,便无所获。
8、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9、请享受无法回避的痛苦。
10、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11、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12、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13、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14、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15、天才就是勤奋.李卜克内西
16、勿将今日之事拖到明日。
17、幸福或许不排名次,但成功必排名次。
18、学习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既然连人生的一部分——学习也无法征服,还能做什么呢?
19、学习时的苦痛是暂时的,未学到的痛苦是终生的。
20、学习这件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
21、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22、一天过完,不会再来。
23、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24、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关于激发潜能的名言警句!】
激发生命的和弦作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激发生命的和弦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首动听的音声,一定会配上“专属于”它的和弦。为什么我要强调“专属于”呢?因为人生也是如此,有一段专属于自己的和弦,也许还在等待着去谱写,去激发。人生重要的不是你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
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在双耳失聪的时候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完全体现了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在人生最艰苦的时期创作了闻名世界的《命运交响曲》。这不单单是一首曲子,这是他用自己坚强与不屈激发的生命和弦啊。他谱写了生命的传奇。
著名钢琴演奏家郞朗,在自己儿童时期,听了自己音乐老师说他对钢琴很通,有天分的话后,就爱上了钢琴,后来他的父亲带着他去北京找老师学习钢琴。可结果没有老师愿意教他,他爸爸这样对老师说:“我为了他来到北京,住在一个很小的房子里,为的就是能为郞朗找到老师,您就收到他吧。”可是老师,还是没有收下他,他们在北京辗转,为了父亲失去了在家乡的工作,小郞朗看到父亲的辛苦,和自己求学的艰难,他刻苦练习,终于取得了成功。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郞朗一曲为运动健儿们打气,并被美国总统请到白宫去演奏,这是华人的骄傲,这是中国的自豪!他用自己的意志,谱写了生命的和弦。
生命是和弦,现实是斗声,用拼搏的斗志去激发生命的和弦,呈现生命的经典吧!
【激发生命的和弦作文】
生活中的信息瞬息万变,如何在某一瞬间记录生活中灵感的火花,抓住思维的敏感,再在实际应用中发散思维,从而开发新的思路与新产品,创造一种全新的生活模式。
其实大脑时时刻刻都在思考运转,即使是当我们进入深度睡眠的状态时,大脑某些皮层区域还是处于活跃的状态,创造性的思考以及深埋与生活表层现象下的潜意识思维,在这种时候就更可能爆发出来。比如,大多数伟大的作品小说文字剧本等,都是人将睡梦中的虚幻意识通过一种文化形式来表达现实。
有人偏爱在绝对安静的环境下进行艺术与创意性活动创作,其实科学研究证明,在进行集中专注性思考的学习工作的时候,适量的背景噪音往往能激发我们大脑的活力,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能在嘈杂的列车上或诸如此类的环境中进行阅读、画画、思维导图、写工作计划备忘等。伟人毛泽东自爱在喧闹的集市中进行阅读,他说这样不但嘈杂的声音不但不会影响到他的专注,反而更能让他身心融入到自己阅读的内容中去,并能激发他更多的思维火花。
所以说,如果我们需要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活动时,需要更好地激发自我灵感的时候,可以加入一些许背景音乐,比如可以到较安静的自然环境中,鸟声虫鸣以及溪流叮咚,自然的声音让人感觉身心放松,大脑思考也达到较放松自由的状态;或者加入优美的人声音乐,比如古典歌曲,有节奏的慢摇滚,各种让你觉得适合的背景音乐,这样也不失为激发创造性灵感的一种好方法。
生活中的信息瞬息万变,如何在某一瞬间记录生活中灵感的火花,抓住思维的敏感,再在实际应用中发散思维,从而开发新的思路与新产品,创造一种全新的生活模式。
其实大脑时时刻刻都在思考运转,即使是当我们进入深度睡眠的状态时,大脑某些皮层区域还是处于活跃的状态,创造性的思考以及深埋与生活表层现象下的潜意识思维,在这种时候就更可能爆发出来。比如,大多数伟大的作品小说文字剧本等,都是人将睡梦中的虚幻意识通过一种文化形式来表达现实。
有人偏爱在绝对安静的环境下进行艺术与创意性活动创作,其实科学研究证明,在进行集中专注性思考的学习工作的时候,适量的背景噪音往往能激发我们大脑的活力,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能在嘈杂的列车上或诸如此类的环境中进行阅读、画画、思维导图、写工作计划备忘等。伟人毛泽东自爱在喧闹的集市中进行阅读,他说这样不但嘈杂的声音不但不会影响到他的专注,反而更能让他身心融入到自己阅读的内容中去,并能激发他更多的思维火花。
所以说,如果我们需要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活动时,需要更好地激发自我灵感的时候,可以加入一些许背景音乐,比如可以到较安静的自然环境中,鸟声虫鸣以及溪流叮咚,自然的声音让人感觉身心放松,大脑思考也达到较放松自由的状态;或者加入优美的人声音乐,比如古典歌曲,有节奏的慢摇滚,各种让你觉得适合的背景音乐,这样也不失为激发创造性灵感的一种好方法。
一张名姓片激发了温图的好奇心,
将文图带进了寻找圣诞的旅途中,
穿过铺满风也做的地毯,
经过充满香甜气味的浆果地,
遇到了头苹果的狗獾,
遇到伟大的凯科里大王,和热情好客又善良的地精,
看到了叶子仙子最后的舞蹈,
遇到了受整座森林尊重的一头大母熊,
和又是圣诞老人的密探而且还很爱喝蓝莓茶的小妖精,
又跟善良、身材高大的科鲁普人还有他们的首领大嗓门布尔
还在令人难忘有怀念的桑拿小屋中跑了个舒服又温暖的桑拿,
接着又遇到了邪恶、恶毒的平原之害铁虫,
他麻痹了文图的大脑,但勇敢并且迫切想找到圣诞之光的温图,
又振作起来,继续前进
在善良又温和的狼群还有鹿群的带领下,
温图终于找到了圣诞老人,
体会到了圣诞的意思,,
原来朋友们聚在一起相互陪伴分享美食创造灿烂的回忆,
就是圣诞,在温图的旅途中,
每一位朋友都是黑暗中的一律光芒。
摘要:语文学习动机在语文学习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本文将具体阐述语文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功能。其次,语文学习动机包括“内驱力”、“自我调节”和“成就归因”三大部分。对于如何激发和培养语文学习动机,也将分别从这三方面进行阐述,并加以案例分析,试图寻找激发语文学习动机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内驱力 自我调节 成就归因 语文学习动机
所谓动机,通俗的说,它如同一辆车的发动机和方向盘,动机就像发动机引发人的行为,并维持这种行为;动机就像方向盘,引导人的行为方向。正如斯滕博格所言:“我们可以把动机看作是能够帮助一个人达到某个目标的内部精神能量或心理力量。”动机具有普遍性,在意识层面上,没有无动机的行为。动机具有情境性,在两种不同的境遇中,所做的事情动机是不同的。动机具有方向性,在人的行为中起指引作用。动机的强度具有差异性,做同样的事,不同的个体或者同一个体的不同阶段,其动机存在差异。语文学习动机是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的内部动力。
一、 语文学习动机的作用及功能
从动机的概念来看,语文学习动机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学习目标的确定,并且能够引领和维持语文学习行为,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意志、激发兴趣,提高语文学习水平。
但是,动机强度和学习活动的关系并非简单的对应关系。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学习活动就会高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动机与学习效果成正比。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表明,任何活动都存在着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不足或者过于强烈,都会使工作的效率下降。如果学生想获得学习成功的愿望过于强烈,那么他将处于一种紧张的情绪氛围中,如此一来,注意力和知觉的范围变得狭窄,反而会制约正常的学习活动。这就是著名的“倒U曲线”。中等程度的动机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这是语文教师必须充分注意到的一个问题。
二、语文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语文学习动机是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的内部动力。语文学习动机包含“内驱力”“自我调节”“成就归因”三部分。内驱力由“认知内驱力”(学习兴趣)、“自我提高内驱力”(自尊)、“附属内驱力”(奖励、批评)三个方面组成。自我效能感(成功)和意志(自觉、毅力)共同构成自我调节部分。而语文学习的成就归因主要是指学业成就。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本文将从语文学习动机的这三个构成部分分别进行阐述。
(一)内驱力的激发与培养
认知内驱力,即直接兴趣、好奇心。首先语文认知内驱力是学生对语文本身感到好奇、爱好而产生兴趣。激起好奇心的刺激物必须是新奇的。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是激趣的有效途径。笔者实习时教授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导入设计中,首先抛出了一个心理测试——测试你最崇拜的人:“从1到9里选一个你喜欢的数字,然后乘3加3再乘3,再把个位与十位相加。得出的数字对应的人,就是你内心最崇拜的人。”这是一个数字游戏,无论选择哪一个数,最后的答案都是常数9,我在9对应的人物上写下“普希金”的名字。班上的所有人答案都会是“普希金”。从而引入到这首诗歌的学习,这不仅吸引了学生,而且也与诗歌中“欺骗”相通。有了这种情境,不仅抓住了学生的注意,而且学生学起诗歌来也有了动力。其次刺激物的复杂度、刺激的强度等因素与全神贯注的强度之间呈“倒U”型关系。刺激的复杂度、刺激强度等因素我们称之为“信息量”,信息量过大或者过低都不会引起充分的注意。超过最佳水平的信息量,会产生疲劳、烦闷、痛苦、回避等感觉。而信息量过低,兴趣的维持时间就会相对的较短,会让人觉得单调乏味。笔者曾在网络上观看一节《雨巷》的教学实录,这位语文老师文学知识丰富,在介绍作者戴望舒后,花了很长一段时间将现代派的“意识流”、“存在主义”“黑色幽默”“荒诞派”进行了系统的“简单”的阐述。讲述意象时,又花了几分钟的时间组织学生背诵古诗词中关于意象的诗句。花在诗歌《雨巷》的时间相对不足。拓展的太宽,整堂课很满,信息量过大,在课上老师不厌其烦的解释说明,会让学生感到问题过于困难。过几天问起学生现代派的知识,估计没几人记得,早就过眼云烟了。我认为与其教师简单的介绍现代派,不如以《雨巷》为起点,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对现代派感兴趣,喜欢上现代派,有了这一刺激,学生也就有了阅读现代派作品的动机。与其面面俱到不如专攻一两项,我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一堂好的语文课贵在内容上的“少而精”。教师不仅要激趣,而且还要处理好信息的“量”,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动机。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指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的地位的需要。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并非指向学习任务本身,而是把一定成就看成赢得一定地位和自尊心的根源。那么如何有效利用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操作。第一,教师减法教学。李镇西老师教授生字词,是让学生之间相互出题,把自认为困难的生字词记录下来,通过注音、填空等形式组成一套习题。然后同学之间互相批改。对于一些熟字的错误读法,教师通过上课时抽查,并点拨学生留意这类词。教师在这里不再是一手包办,而是适时地出来进行引导,让学生获得能力上得满足,激发学习动机。第二,学生上课法。笔者高中阶段的语文老师曾经就把一些自读课文留给学生来教。上课的同学会获得一种优越感,并且在语文学习中更加卖力。长沙市一中的刘伟老师曾让学生执教姜夔的《扬州慢》,学生为了上好课,查阅了许多文艺理论方面的书籍,比如《人间词话》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主动的寻找知识,扩大视野,强过教师填鸭式的教学。在学生授课的环节中,授课小教师很有可能产生投身语文方面职业的想法。
附属内驱力,即为了保持教师、家长或集体的赞许、认可,表现出要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皮尔逊曾指出:获得老师喜欢,这种奖励对学习动机是非常重要、非常有影响力的,它不仅贯穿小学全程,而且还延续到中学和大学。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会为得到老师的表扬,而努力学习,好好表现。教师的表扬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学生的学习。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高中生,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增强,他们会思考教师的评价是真诚还是敷衍,不会盲目的相信表扬。所以,表扬的方式也因年龄阶段的不同而呈现出差异性。对于初高中生,表扬赞许,需要就事论事。语文是一门与学生进行心灵交流的科目,学生的作文、周记都是学生的成长记录,如果教师只是用等级ABC来应付,势必丧失了一个与学生心灵对话、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途径。美国心理学家佩奇曾对74个班的2000多名学生的作文进行过研究,研究表明给予个别评价和等级评价对于作文水平的提高是具有差异的。当自己是初高中生的时候,每次拿到作文本,或者周记本,最期待的都是老师的评语。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个别评价,对于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具有很大的影响。一些附属内驱力强的学生,对喜欢的老师所教的科目往往学习动机强烈,反之,动机削弱。有研究显示,初中生或高中生所喜欢的老师的类型是:知识渊博、授课水平高、热情和蔼、关心学生的成长、有朝气等。亲其师则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对于一名语文教师来说不断提升自身品质是一门终身必修课。
(二)语文学习的自我调节
第一,自我效能感。所谓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个体的成败经验、替代经验(榜样)、情绪唤起等是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首先,成功的经验会增强人的自我效能感,失败会使自我效能感降低,当然也会受归因方式的影响。成功与失败不能以成绩或者分数定夺。语文教学活动要使学生具体的感受到社会对他的要求,在需要中实践,在实践中获得满足,提升自我效能感。有这样一个案例:曾经有名教师组织学生到街头寻找错别字,将调查的结果汇总,寄给政府相关部门,此事还受到了政府部门的关注与重视。相信,这次特殊的经验会让学生终身受益。 将语文的学习与实践相打通,增强对成功的体验,是提高语文学习动机的有效方法。其次,学生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做某事会进行推测和判断,这就要求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的确定是恰当的,能够通过努力达成。任务太多,任务太难都可能会让人“望而却步”。维果茨基提出要判断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将来的发展水平,这两者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学习目标是语文学习的动力,教师不仅应该帮助学生确定明确的学习目标,而且目标的确立也应因人而异。第三,语文教师要注意到榜样的作用。从远处看,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讲述古今中外励志的故事;从自身着眼,教师自身、身旁其他同学,这些都是近处的榜样。列宁曾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阅读名人传记、名著经典,然后让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自己所崇拜的名人、喜欢的作品,积极的对话交流可以唤起学生读书的热情。一个班级语文的学习氛围浓厚,对于个别学习动机弱的学生也会起到“耳濡目染”、“近朱者赤”、“水涨船高”的同化作用。
第二,意志。当具备了内驱力、自我效能感的调节,就需要个体的意志对是否发动动机行为做出判断。意志的培养,不仅仅是语文一门学科的工作。任何领域,要获得发展,赢得成就,意志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语文学习的角度出发,意志的培养一方面需要学生的自我锻炼,另一方面,教师家长的以身作则、提醒辅助也是必要的。在语文摘抄本上搜集箴言、警句等以自勉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成败的归因
成败的经验需要考虑到个体的归因方式差异。在语文学习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的分析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对那些经常在语文学习中受挫的学生来说,教师要个别分析,帮助学生找到原因。正确的认识成功与失败,输与赢,胜不骄,败不馁,不要让学生沉浸在失败之中,消磨了语文学习的动机。在每一次竞赛、活动、考试结束后,语文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反思,进行书面经验总结。分析哪些因素是可控的(情绪、自身努力状况),哪些是不可控的(运气、机遇),失败时过多的将原因归结于不可控因素,容易忽视自身的内在原因,夸大自身的内在原因,又容易造成挫败感,消磨斗志。
语文学习的动机研究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笔者经验不足,暂且从以上这几方面论述。
参考文献:
[1] 山内光哉. 学习与教学心理学[M].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6.
[2] 周庆元. 语文教育心理学[M].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 石林,皇甫全. 语文学习动机的概念与结构分析[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
[4] 孙俊三 ,雷小波. 教育原理[M]. 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
去年暑假,孙杨和叶诗文在奥运会中夺冠激发了我学游泳的兴趣,但在我刚刚找到一点游泳的感觉时,暑假却结束了。时隔一年,我又开始了新的游泳历程,情况会怎样呢?
虽然去年游泳时学到了一些方法,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三天不练手生,当再次来到游泳池时,我的心砰砰直跳,害怕自己会沉下去。尽管游泳的安全措施已经准备得很充分,我还是拉着爸爸的手“漂”了好一会儿才敢自己游。
渐渐的,我敢背着浮漂去深水区游泳了。虽然爸爸苦口婆心地劝我要取掉浮漂才能真正学会游泳,但我始终害怕自己沉下去,不肯取下浮漂。为了不让爸爸的“阴谋”得逞,我不停地反抗,这让我吃了不少的水,尝尽了苦头,只好像风一般逃回了浅水池。
真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事情在这天突然出现了转机:和我同去游泳的一个朋友因没带游泳的“器械”,借走了我的浮漂,看着她游得那么自在,我的手不禁也痒了,跃跃欲试,一时忘了没有浮漂的恐惧,试着在水里游了起来。不试不知道,一试吓一跳!我按照爸爸教的方法游:先把脚用力一蹬,然后再用手用力划水,直到把手打开与肩膀成一条直线;蹬脚时则双手合计,变成“念阿弥陀佛”的样子,而且要特别注意手不能划出水面。我游的不远,但我居然游走了!虽然我的姿势还不够优雅,可我已经很满足了。这是我第一次发现自己在游泳方面原来还是有一点潜力的,哈哈!
可我没高兴多久,就发现了一个问题:我游着游着,脚便触着了池底,就游不动了。这是为什么呢?爸爸告诉我,正确的姿势是:脚用力往上蹬,收起来时,腿和屁股成一条直线;而我的脚却用力往下蹬,收的时候,我的腿挨着了肚子,所以,我游着游着脚便触着了池底。于是我痛下决心:一定要纠正姿势!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姿势慢慢地改正了过来,可我游得依然很累,原来我一直没有换气,是憋着气游到岸边的,当然很累啦!我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学会了换气:在手和脚收起来时,把身子往上一翘,趁着这个机会先吐气后吸气。
经过五次以上的练习后,我终于学会了游泳,并敢独自一人去深水区游三四十米了。虽然我的游泳水平还不能像河里的游鱼那样来去自如,但我一定会努力的!加油!
“通过阅读而激发起来的思维,好比是整理得很好的土地,只要把知识的种子撒上去,就会发芽成长,取得收成……学生对书籍的思考越多,他的内心由于书籍而激发的喜爱感越强烈,他学习起来就越容易。”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要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
喜爱阅读的孩子是幸福的,有书相伴的人生是丰富多彩的,从书本中得到的收获将会伴随、慰藉孩子的一生。阅读习惯的培养越早开始越好,小时候没有阅读习惯的孩子,到了高年纪会越来越难以培养这种能力。现代社会电脑、网络、电视大量的信息将胡塞海填地进入孩子的脑子,而这种信息全部是被动接受的,缺少了在阅读过程中的体会、互动、感动。 没有一开始就讨厌读书的孩子,而父母应该成为孩子与美丽文字接触并亲密相伴的第一位引导者。
首先,孩子接触书本的时间应该越早越好。“孩子从什么时候可以让他开始看书了?”我的答案是——刚出生。从宝宝来到人世,就应该让他知道书是生活必需品,就像吃奶、睡觉、排泄一样地自然。妈妈朗读时悦耳的声音绝对满足了每位小宝宝的心理需要。从孩子刚出生,就可以让孩子看色彩鲜艳图片丰富的各种挂图、卡片了。这类读物,等孩子大点,他就会拿在手上翻来覆去地观察。当孩子试着触摸书本,用手、用身体的各个部位、甚至放到嘴里品尝品尝,妈妈们,不要因为担心孩子弄破书而去打断他,让他尽情地了解“书”吧,因为这将是他一生中最好的朋友。
其次,对于还不识字的孩子,看书时可以用“指读”的方法,并且不急于读太多的书,把孩子感兴趣的书反复地读。现在的儿童读物大都做得图文并茂、印刷精良,父母可以从小给孩子看一些经典的童话故事、儿童成长故事。抱着孩子,共读一本书,握着孩子伸出的小手指,逐字逐字地读给他听,让孩子跟着自已的声音一起读出声来。先不忙于向孩子解释这些词句的意思,读过了再回头解释,有的句子多读几遍,家长会惊喜地发现,孩子居然在不知不觉中明白了词句的含义。其实这很容易理解,记忆是理解的基础,比如说到“映日荷花别样红”,家长朋友,你需要解释吗?当小时候初读此句时,你能理解吗?
第三,通过阅读,孩子会在不知不觉中认识一些常出现的字,但这种识字量还不足以支撑孩子的独立阅读,家长还得想办法给予补充。低幼年龄的孩子,在游戏中学本领,是他们最容易接受的。我在教多多识字的过程中,使用了很俗的方法――“打牌”。多妈并不会打牌,但买了很多识字卡片,发明了一种新式打法。方法一,把同类的卡片放在一起,组成系列。比如颜色系列,一次不能太多,10张以内就可以了,视孩子的状态而定,我出张“黄”,找到自已衣服或家里有黄色的地方,把卡片放上去,让多多找找自已衣服上喜欢的颜色,把卡片挑出来放上去。方法二,组词。比如我出张“白”,让多多把可以和“白”组成一个词语的卡片挑出来放在“白”的边上,如“云”、“色”、“天”都行。经常重复学过的卡片,孩子就能记牢,每次玩的时候生字和孩子已认识的字都要有,增强他的成就感。多多玩起这个游戏,是乐此不疲,在游戏中把常用的一些字都学会了。这样对于她的阅读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她现在自已的《幼儿画报》等读物基本上可以独立读完。幼儿的记忆能力是非常惊人的,他们还处于图像思维的阶段,把一个个字当成一幅幅图画在记忆,所以不用急于教孩子偏旁、部首、笔划顺序,把字体字形记住就可以了。
当孩子的识字达到一定数量时,多多具体认识多少个字我也没去数过,但从“指读”带领过程中,我感到越来越轻松,她能主动读出的句子越来越多时,就可以放手让她独立阅读了。但刚开始,一定还是要孩子“指读”,并且大声地读出声音,家长还是要陪在身边,及时地给予讲解和鼓励,增强互动,提高孩子的兴趣,孩子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时及时给予帮助。
一盏灯,两个人,各读一本有意思的书,是多么温馨的场景。物质的满足、精神的空虚往往成为现代人的写照。浮燥的社会,如果不能静下心来思考,人生不过是匆匆的过客。有书香浸润的人生,是饱满的、从容的、甜蜜的、幸福的!
升入五年级,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语文课不再一篇课文一篇课文地按顺序讲了,而是进行分类教学。我一开始也不知更不理解分类教学是怎么回事,可经过一年的学习、实践,我不仅弄懂了什么是分类教学。也尝到了分类教学的好处,使我迫不及待地想告诉大家,一起分享分类教学给我带来的乐趣。
分类教学就是把课文按体裁的不同归类,如分成写景、状物、叙事、写人类等等。老师分类进行教学,把每一类文章放在一起讲,而且在讲每一类文章前,我们都要学习这类文章的写作特点,阅读方法及写作方法等。每类课文老师都是先典型指导,接下来进行训练课、综合课及写作课。这充分体现了教师教学的指导性,而且在学习时也充分发挥了同学们的主体性,突出我校和谐教育课堂教学运作中的四个基本特征,即民主性、主体性、训练性、协调性。
说起分类教学的好处,那还真不少。分类教学能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还能使每类课文的特点和学法突出。就拿写景文章来说吧。在学《火烧云》这篇文章时,老师让我们从题目入手,明确本文写的是什么,然后通读全文,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再细读,看作者描写了火烧云的什么特点;研读,作者是怎样描写火烧云的特点的;最后品读,由此可看出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经过这几步教学,更加突出写景文章的特点和阅读方法,即抓住作者的观察顺序,找出作者在写景物特点时运用的描写方法,及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学习时,同学们兴趣盎然,积极讨论,热烈发言,我感觉我们会学习了。以后再学写景文章,我们都知道如何下手了。
分类教学对我的帮助就更大了。原来,只要是一看到写人的作文要求,我就头疼,真不知该从何下手。自从学校实施了分类教学,老师把写人类文章归纳在一起讲,不仅使我懂得了写人离不开事,而且从中体会到了写人文章要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如:语言、动作、心理、神态、肖像等描写,而且这些描写要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年龄、特征等。这可以使人物形象生动鲜明,特点、品质或精神突出。学会了方法以后,再看到写人类作文题目我就不头疼了。回想老师在讲写人类文章时,所归纳的写人类文章的写作方法,下笔就如有神助一般,文章写得也就生动感人了。
分类教学只是我校和谐教育课题改革中的一朵小小浪花,它不但能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而且使同学们获得更丰富的知识,真是一举双得。难怪每个同学提起分类教学等课题改革,都连声称赞,满脸激动的样子,想他们肯定和我一样,从中受益匪浅。
学校为培养我们学生的爱国思想,激发我们的爱国激情,于4月28 日下午,组织全体师生一起观看红色电影。
影片以抗日战争为背景,讲述八路军东渡黄河、挺进抗日前线建立太行山更具地的光辉历史。看后,我的心情极为沉重,在战争年代的孩子,没有童年,他们有一颗爱国心,都成为了伟大的战士。重温这段历史,我深刻感受到自己有很多的不足:学习上懒惰,生活中懒散……知不足而改之,相信看过红片,我们学生都受益匪浅。
回想自己的家乡鄂州,虽是一小城市,但也出过不少英雄。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如李双河、刘新丹等都是我家乡的英雄。还有赵怡忠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称号。还有大家都知道的彭楚藩烈士。我为自己出在英雄的家乡自豪!
学红色精神,传爱国思想,可以让我们学生对祖国、家乡的热爱。希望学校多组织这样的活动,老师们也多讲讲革命烈士为中国的和平解放的有关故事,这样我们新生代的学生才不会忘记那段腥风血雨的岁月,才会更珍惜今天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