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中浮动着一种难以言状的清香。月亮隐去了,只有繁星在夜空里闪闪烁烁。前面那栋楼的三层,就是刘老师的家了,王江觉得心跳得有点快,他看了身边的赵志文一眼:“刘老师可能都不记得咱俩了吧?”
赵志文没有应答,只说道:“走到这儿,我就想起那段日子,一辈子也忘不了,刘老师天天给我送饭,真跟亲生父亲一样。”
是啊,怎能忘呢?那时赵志文住了六天院,刘光亮就送了16顿饭,一日三餐,顿顿不重样,鸡汤、饺子,还有他最爱吃的孜然炒肉。有时吃着饭,眼泪就滴在了菜里。
门开了,刘老师披一件衣服站在屋内,还是那么精神,只是头发花白了,笑眯眯的脸上比平时多了副眼镜,不用说,又是在工作呢。
“哎呀,是王江、赵志文!”刘光亮毫未犹豫地就叫出了他俩的名字。
他俩是出差路过,专程回母校的,不约而同,俩人未洗一路劳累,就走到了刘光亮家。
“来,我给你们看样东西。”刘老师神秘地说。
屋内是书籍的天下,靠墙整整齐齐的三大书架,桌子上、茶几上放的也都是书,凌乱而不失其韵味。刘光亮从西头的书架上抽出了一本厚厚的笔记本,绸子面的,大十六开本,很精致。
打开一看,扉页上就是他们班的集体照,后面却是班内学生和他的通信,每个学生一页,信存贴得很整齐,还有照片,以及他给每一个人回信的复印件。
这不是刘雯吗?我们班最漂亮的姑娘,身边那位小伙子一定是她丈夫了。上大学时,她是一个不爱说话的小姑娘,为一点小事常哭鼻子,可刘老师却非让她当文娱委员不行,她的歌声很美,但对组织活动一筹莫展,刘老师就事事帮着她、锻炼她。毕业前,刘雯不仅是院学生会的文艺部长,而且曾成功地组织了几个高校的文艺联欢。
“刘老师,工作中我才体会到一个人的社会实践能力是多么重要,感谢您在大学里就培养了我、锻炼了我。”刘雯在一封信中这样写道。现在,她已经是一家大钢厂的车间主任了。
杨军,他的孩子都这么大了。看他儿子那双机灵的小眼睛,准跟他爸一样调皮。
睡懒觉、无故旷课、抄作业,杨军当年可是一个令人头疼的学生,几个老师都对他摇头。可在刘光亮的帮助下,毕业时他是捧着一本“优秀毕业生”证书走的。
只要有时间,刘光亮准跟班上课,就坐在杨军旁边。杨军不在,他就去宿舍找,甚至连任课教师批改过的作业,他也要仔细地看上一遍,并提出几个问题。谈心,是经常的,有一次竟长谈了五个小时,杨军最后泪流满面……
如今,杨军是一个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的负责人,工程师。
谁又能忘记那美好的大学时光?那段日子里,刘光亮平时上课后、节假日常常到教室、宿舍了解学生生活上的困难,和每个人谈心,询问他们的伙食情况、家庭情况。并给同学们讲吻处理贡献与索取的关系,用摆在面前的事实和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学习的重要、时间的宝贵以及许多做人的道理。
王江他俩只是静静地听着,刘光亮不紧不慢地讲着,像是追述一个甜美的梦,又像是在和每一个学生倾心交谈,他的目光很遥远很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