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花卿
【唐】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注释
花卿: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花敬定。
锦城:即锦官城,此指成都。
丝管:弦乐器和管乐器,这里泛指音乐。
纷纷:形容乐曲的轻柔悠扬。
天上:双关语,虚指天宫,实指皇宫。
几回闻:本意是听到几回。文中的意思是说人间很少听到。
译文
锦官城里每日音乐声轻柔悠扬,一半随着江风飘去,一半飘入了云端。
这样的乐曲只应该天上有,人世间芸芸众生哪里能听见几回?
赏析
这首绝句,字面上明白如话,但对它的主旨,历来注家颇多异议。有人认为它只是赞美乐曲,并无弦外之音;有人则认为它表面上看是在赞美乐曲,实际上却含讽刺,劝诫的意味。说是语含讽刺,耐人寻味的是,作者并没有对花卿明言指摘,而是采取了一语双关的巧妙手法。字面上看,这俨然是一首十分出色的乐曲赞美诗。
第一句“锦城丝管日纷纷”。锦城,即锦官城,成都市的别名。丝,指弦乐器;管,指管乐器。丝管,代指音乐。日,这里是每日的意思。纷纷,形容音乐声络绎不绝。意思是说,锦官城里奏起管弦音乐,一天到晚响个不停。“丝管”二字点出全诗描写的对象。点明之后,便从各种角度对它进行描绘。先用“纷纷”二字写出其连绵、和谐、化无形的乐曲为有形之物,形象地写出管乐声与弦乐声相互交错、追逐的情景。
第二句“半入江风半入云”。意思是说:音乐的响声一半散入江风中,一半散入云层中。“入江风”,是说声音广传地面;“入云”,是说声音上冲天空。从地到天,到处都传播着音乐的声响。两个“半入”重复使用,造成音律的回环、流畅,与那弥漫宇宙的音乐声正相和谐,具有很深的情趣。
第三、四句,“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意思是说,这样的乐曲只能是天上才有的,人世间有能听到几回呢?古人认为,只有天上的仙乐才是最美妙的。作者把“此曲”看作是天上的仙乐,这就是极度写出它的不同凡俗;然后,又用人间的罕闻,进一步写出它的珍贵。这两句是在前面写实的基础上,通过想象,从虚处下笔,把“此曲”之美好推到绝伦的地步。虚实结合,互相照应,完美地表现出了乐曲的精绝。
全诗四句,前两句对乐曲作具体形象的描绘,是实写;后两句以天上的仙乐相夸,是遐想。因实而虚,虚实相生,将乐曲的美妙赞誉到了极度。
然而这仅仅是字面上的意思,其弦外之音是意味深长的。这可以从“天上”和“人间”两词看出端倪。“天上”,实际上指天子所居皇宫;“人间”,指皇宫之外。这是封建社会极常用的双关语。说乐曲属于“天上”,且加“只应”一词限定,既然是“只应天上有”,那么,“人间”当然就不应“得闻”。不应“得闻”而竟然“得闻”,不仅“几回闻”,而且“日纷纷”,于是,作者的讽刺之旨就从这种矛盾的对立中,既含蓄婉转又确切有力地显现出来了。
首诗无疑是赞叹花敬定所赏音乐的高级,但仔细体味,其中是含有讽刺意思的。花敬定作为一名武将,立功之后终日以歌舞为乐,不再操练兵马,这是有失职分的。作者的讽意并没有诉诸字面,而是隐藏在赞叹乐曲的背后,闪闪烁烁,扑朔迷离,可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既可以把它看成一首赞美音乐的作品,也可以玩味其中的含蕴。
创作背景
此诗约作于公元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花敬定曾因平叛立过功,居功自傲,骄恣不法,放纵士卒大掠东蜀;又目无朝廷,僭用天子音乐。杜甫赠此诗予以委婉的讽刺。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葫芦口,在大桥上游一百多米处。漫江飞泻的浮冰,进入葫芦口,江面陡然变窄,猛地扎住。随后的又飞驰而来,挟云曳雾,撞击在一起,带着砰然脆响,溅起丈高冰凌。大者如盘,小者如珠,似一树树怒放的瑰宝,熠耀晶莹。一树才凋,一树又放,不由人头晕目眩,而又惟恐不见。一时间,你已分不清哪是冰声、水声、风声、人声,天地之间,只有奔流涌泻,吞云沃日,壮烈激射的阔大气派。
冰排流经葫芦口,奇迹般的竟象进入了雕塑工厂,顿时有了各种造型。有的凸团一堆,似山头凝雪,有的象座尖脊冰房门窗向你洞开,有的块块相叠,似群羊挤卧;有的束束丛丛如出水的海葵.....
从葫芦口到大桥,江面骤然变宽。蓦地,唰.....”冰山倾纪了,留下一柱倩影,象身披白纱的仙女,踏云亭亭而立,冰房塌洛了,成了披蓑垂钓的老人,羊群散乱了,变就了一堆堆珊瑚,海葵不见了,又铺砌了一片片玉石……变幻之快,雕工之妙,不仅使你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力,更会惊叹那天工之巧。
站在大桥看冰排,最好是中午和傍晚。早晨气温低,冰排显得沉滞冷涩。而中午,气温升高,时有天风忽发,呼啸骤至,泛冰起伏,推波逐浪。这时,依身桥栏,脚下冰排片片,急急西去,头上云团簇簇,匆匆东行。你会觉得抬头悠悠,俯首悠悠,天悠悠,水悠悠,神思悠悠。似乎你的脚正踏浮冰西丢,你的头又紧随云影东游。迷离、孩然,一时间恍若超脱人世而置身于仙境。
傍晚,大片的冰排已逝,天风早息,江面分外平静。块块残冰随流缓泛,轻轻地相磕相搏。“叮—叮—”,“咚—咚—”,那声音,如轻风拂铃,水中抛豆,细细碎碎,巡邀远远而又真真切切。“喇—喇—”,这音响,又如轻挑琴弦,幼童击磐,忽轻忽重,节拍强而乐韵浓,只觉得抚心慰魄,百骸共鸣。
当夕阳半入江底,江面中心是一片金红,又被玫瑰红圈嵌,再外是淡紫淡粉,最外是一轮悦目的金黄。金黄渐渐谈下去,又晕入美丽的孔雀蓝色。临近桥下,再又变得沉黑。那浮荡的零散的冰块,就在这各种颜色上跃跃闪光,恰似朵朵开放的江花。红的是石榴,粉的是桃花,黄的可是金蔷薇?那么蓝的也许是勿忘我吧l那白的一定是婀娜的白莲了。噢,这半江流水不就是一片美丽的大花圃吗?
忽地,一队顶着冰下水的捞沙船归来,载着一船船金沙,一船船笑语,一船船希望,驶进了花圃中。年轻的捞沙女工披裹了满身的霞光,手持沙锨立在船头。夕阳更红,江流尽染。船红了,帆红了,沙红了,人红了。“啊,江花开了!”这不也是枝枝迎春花,朵朵万年红,丛丛山丹丹,片片红杜鹃吗?这,才是真正的江花—故乡的北国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