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古朴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04 01:12:33
  • 《城的故事800字》
  • 一半是繁华,一半是古朴的,一座经历的十三朝的古都老城。繁华在车水马龙里穿行,城墙之内灯火绚丽,高楼大厦靓丽高耸,半座现代化城市中似乎那一半的土地还没有得以完整。

    红砖青瓦的老平房还没有夷平,大块的青石砖从那断壁残垣般的墙上露了出来,老朽的木门还在吱吱的响着,门口的石墩,光滑的如玉石一般,那棵历经百年的老树还在十年如一日的,看着眼前过往的行人,沉重的步伐在新铺的水泥路上已经走了几年了,转角的老爷爷还会在那里卖东西吗?他的店是不是已经被拆掉了呢?

    城里巷子里留下的,只怕是住了一辈子的老人罢了,印象中每家都会有一只大型又或是小型但又却非常温顺的土狗,土狗们只懂得守着自家门口的石墩旁,执着而忠诚得看着老人们在做各自的事情:与他人攀谈、晾衣服、打太极,没有比这更温馨的了,也许这段城里的巷子被拆了之后又会建新房,新搬来的主人们可能是年轻人,他们的狗可能是娇贵的泰迪,也可能是活泼的金毛犬,每天它们都会跟到这些年轻人身后溜达,看着宠物店里那只漂亮的拉布拉多犬,看着高大“健壮”的松狮犬高傲的神情,土狗们也许会把,不知哪里来的野猫野狗纳入自己的队伍里。

    这座城处处可见古老的痕迹,有隋唐两代皇帝每次祭天时候都有的天坛;还有当年从印度取经回来的玄奘法师,翻译经书的大雁塔;有着天下第一钟“景云钟”的钟楼;伸手轻抚城墙,城墙兵箭上刻过的痕迹,仿佛从远古穿越而来,虽然城墙几经维修痕迹已很不在多了,但是伸手抚摸依然可以感知刻痕,感受刻痕仿佛回到了那个千军万马的战争时代。

    又回到老巷里那座二楼的砖房,上面有一层小小的阁楼,居然被分成了窄窄的两层楼住在里边儿的,不是人,而是一群活泼的猫,四只小花猫在二楼住着,一只大猫住在一楼,大概它们都没有家了吧,每次散步时透过窗户看他们真是一种有趣的事。

    打开广播,找到熟悉的旋律,始终都是那么一位主播在讲着西安城的故事,是的,西安城总是那么让人留恋,不舍。

    千百年过去了,西安城的住民们换了一批又一批,而不变的正是西安人的心,一颗热爱古城的心。是不是质朴的泥土才能教出秉性纯良的人呢?

  • 《丹青不负韶华作文1000字》
  • 古朴的桌面一尘不染,雪白的徽纸张铺其上,安安静静地磨墨,直到浓郁的墨香渐渐散满整个房间,缓缓地流淌。提狼毫,笔走龙蛇,纸上枯墨矍铄,浓墨沉稳,淡墨飘逸,便挥就一幅山水。

    艺术家说:“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国画所重的无非是一种意境,而意境则在人心静时才生,于人神清时才发。我觉得,以国画陶冶情操是最好的方式。当我站在徽宣之前,我感觉到心神永远是安定的。所以,我爱丹青的世界。

    我从七岁时提起毫素,那时,最羡慕老师可以恣意挥毫,笔随心动,心随情动。老师手中的笔正如心灵之窗,诉说着心中的一切悲欢。从那时起,我对国画就充满了强烈的兴趣,我想知道每一笔后的感触,我想探索每一幅画后的心境。我陶醉于丹青之中,非常享受这种意境。

    我时常在安静的午后,平铺斗方洁白,在纸上留下点点墨迹,像应了一次心灵之约。也爱迎着灿烂的晚霞,抖开画纸,无论作品好坏,都献给盛装的落日欣赏。落日没有言语,我也无声,但心中却像拜会了一个久未谋面的老友,有着畅聊的愉悦。

    时常,我一张一张连续作画,为了寻找到老师那轻轻一画而后一带的妙笔。夏天,闷热的房间使我的额头上渗出了大滴大滴的汗珠,但我无暇顾及。我像一个虔诚的朝圣者,不管如何艰苦也要一步一步向圣坛走去。终于有一次,我圆满地完成了那小小的一笔,我终于感到了那种越过高山的快乐,跋涉千里后的释然,感受到小小成功的愉悦。

    自然,挫折与痛苦也伴我左右。也许是辛辛苦苦将要完成的一幅画,却多了一点无法抹去的败笔,只能看着被破坏的画面而怅惘;也许是奋力学习的画形,在经过无数次练习之后仍然不完美,只能停笔投毫独自失望;也许是无意将从前所学画错,只能听着责备另铺宣纸……

    第一次参加国画比赛时是九岁。其实内容很简单,就是把我已无数次练习过的构图再一次在方宣上呈现。我本以为是轻车熟路,但心急的我无意中调错了梅花的颜色,画到纸上才发现自己已犯下大错。失魂落魄之际,草草勾了几条毫无生机的枝条就交了卷。我居然在这种小问题上出了错,当时我真想痛骂自己。但老师并没有责怪我,而是让我自己去领悟失败的教训。静下心来一想,我的错并不完全在粗心大意上,倒是心态的问题更要引想注意。心浮气躁本身就是国画创作的大忌,我正是在这方面有所欠缺。

    从那以后,我开始更加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而不是一味地寻求技法。我开始注重练习心静神定,笔下追求的首先是神到、情到、意到。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当我终于站在全省比赛的考场上时,曾经经历的一切,酸甜苦辣,使我淡定且从容,甚至忘记了紧张。我就像完成一次平常的画作,没有急躁,有的是释然,有的是安静。

    绘画使我的生活充实而愉快,它除去了烦躁,留下了安静;除去了不快,留下了愉悦;除去了疲劳,留下了惬意。生活有它点染,一如丹青灿烂。

     

  • 《我的秘密基地400字》
  • 古朴典雅的气息扑面而来,躁动不安的心平静下来,一点,一点,慢慢沉浸其中。

    一一题记

    这一天,天气格外炎热。火辣辣的太阳直射在脸上,心情变得格外暴躁。

    推开秘密基地的大门,书本散发的独特香气扑面而来,书香充满屋子的每一个角落。没错,这就是我的秘密基地——书店。

    轻轻走到书柜边,用手慢慢地轻柔地触碰每一本书。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激动,说不出的喜悦。看着一本本如同精灵般的书籍,一时竟不知选哪本好。

    抽出一本书,席地而坐。用指尖触摸一页一页的纸张,贪婪地吸着书中的独特香味。书中一个个正正规规的铅字,带我进入精彩的情节中。为书中主角的悲惨而黯然神伤,为书中主角的奋争而热血沸腾……

    时光飞逝,点点余光洒在我的脸上,如同一个个小精灵,轻轻地跳到书页上,把我从书中拉回。

    不舍地轻轻合上书本,伸了伸懒腰,扭了扭脖子,带着满足从心爱的秘密基地离开。

    书,如一位又一位的朋友,让我懂得许多,也教会我许多。秘密基地让我的充满喜悦和宁静!

  • 《草房子400字》
  • 金色的麦地,古朴的房子,苦味的艾叶,寂静的池塘,这就是油麻地。在油麻地小学的六年时间里,汤汤亲眼目睹和感受到了那一件催人泪下,感动人心的故事。他载着那一连串不平凡的故事,告别了这座他朝夕相伴,不忍离去的草房子。

    调皮的桑桑,无发的秃鹤,不幸的杜小康,执着的秦大奶奶和文静的纸月等,都是这本书的人物。他们都有着自己的生活经历和遭遇,然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杜小康。

    杜小康家住在油麻的一间红门里,他们家是油麻的首富,他爸爸对他有求必应。可是有一次,他们家的船翻了,破产了,杜小康停了学,懂事的他尽自己的能力帮助父母维持生计,在学校门口卖东西。没有一丝卑微的神色,不怕苦,不怕累,精神饱满地过着每一天。

    我从杜小康的经历中学到了许多东西,在富有时不要浪费;在贫穷时,不要卑微;生活中要不畏艰难,对生活充满信心,才能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幸福。他的责任,他的乐观,他的勇气,他的不放弃,他的成熟都是我们这些不太成熟的小学生应该学的。

    草房子告诉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我们要时刻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

  • 《仪式承载着生活》
  • 仪式,或携一生身古朴气息,或引一股时尚潮流。上至祭拜祖先,下到赠物留。仪式无论繁简,都在简单的动作与虔诚的目光中沉积着文化的底蕴,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有人认为应该淘汰掉繁琐的仪式,我以为不然。因为仪式是生活的载体。

    仪式在某个方面上,赋予了对某件事重要的意义,表现出对这件事的重视。祭拜祖先的仪式,是通过某种特定的程序流程,表达对祖先的追思。清明节放假,是给定人们时间去完成对先祖的祭拜仪式。诺贝尔奖的颁发是一种仪式;新中国成立的开国大典是一种仪式;在笔记本上郑重的写下第一句话也是一种仪式。仪式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源远流长。作为表露文化情感的方法,不仅博大精深,更是无处不在。

    仪式,连接过去未来,连接生与死,喜与悲。仪式起源于生活,联结着你我。它停留在云霄街市的花灯中,浸沉在端午门前的艾草的芬香与粽子的清香之中,张扬在寒冬腊月的喜庆春联的字字句句上。仪式嵌入生活,使心灵趋于平缓而幸福。这是仪式的赠礼,纯粹,厚重,亦温暖。仪式的妙处,让人觉悟内心的情怀。古人离别赠柳,踏雪寻梅,无一不是在仪式之中亲近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拨动内心深处的淡然心弦。生活原本就是一种单纯的愿望,在所有仪式背后,承载着一颗颗被红尘洗涤得分外明净而安宁的心灵。这是人在匆匆流年下的一种自持。因此,莫要淡忘这些仪式。在烟火人间,给他一抹亮色。

    生活是一场修行,在仪式中新生,在仪式中成长,在仪式中长眠,你可以拒绝三叩九拜的祭奠,但不能缺乏对先辈的敬重与缅怀,可以拒绝铺张浪费且浮夸的孔子诞辰庆典,但不能缺失了对儒学经典的融会贯通,我们可以拒绝某些物质上的仪式,但至少不要抛弃了心灵上的仪式。

  • 《游杭州西湖》
  • 在游览过鲁迅故居的古朴风情,领略过乌镇烟雨的朦胧之美,以及仰望过东方明珠的璀璨辉煌后,我心中最难以忘怀的,却是暑假里那趟杭州之行所遇见的西湖美景。

    穿过郁郁葱葱的绿化带,眼前豁然开朗,一片碧绿的荷塘映入眼帘。这便是曲院风荷,荷叶密密麻麻,犹如一个个巨大的绿色圆盘。荷花从叶间探出头来,有的已经完全绽放,露出嫩黄的小莲蓬;有的只展开了两三片花瓣,宛如羞涩的少女;还有的花骨朵紧闭着,仿佛新生的婴儿,急切地渴望成长。

    离开曲院风荷后,紧接着我们前往花港观鱼。池中的鲤鱼色彩斑斓,有的红白相间,有的红金闪耀,有的呈灰银色。我们撒下一把鱼粮,这些贪吃的小家伙们便蜂拥而上,有的甚至跃出水面,想要一口吞下所有的鱼粮。它们在水中争抢鱼粮的场景,仿佛是一场激烈的“鱼粮争夺赛”。有些鱼儿误将水面上的泡泡当作鱼粮,吞进肚里,这一幕让人忍俊不禁。

    喂完鱼儿后,我们乘船前往雷峰塔。耸立在高山上的雷峰塔,历经沧桑却依然屹立不倒。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塔身上,为其镀上了一层璀璨的金边。这便是西湖十景之一的“雷峰夕照”。

    告别了被夕阳染红的雷峰塔,我们来到了另一处名胜——三潭印月。三座小巧玲珑的石塔,宛如三个宝葫芦漂浮在水面上。相传这三座石塔是苏轼为疏浚西湖而建造的。每当月圆之夜,月光穿过石塔的孔洞,映照在湖面上,形成美丽的月影,这便是“三潭印月”的由来。

    随着夜幕的降临,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西湖。虽然脚步匆匆,但西湖的清丽与宁静却如同诗画般长留在我的心中。

  • 《乐游三国城》
  • 无锡的风景秀丽无比,景色优美,我所去过的古朴凝重的景区就坐落在那儿——著名的“三国城”。

    一到目的地,我就迫不及待地下了车。远远望去,三国城巍峨壮观,气势磅礴。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扇高大的城楼,楼匾上面用金色的大字写着“三国城”三个字。门前站立着4位士兵,他们手握长枪,目光盯位前方,仿佛是在守卫三国城,不让敌人入侵。我们随着人流涌进城门,迎面扑来的是一片绿色的海洋。茂盛的参天古木遮天蔽日,小道旁绿草如茵,盛开的鲜花簇拥其间,耳畔回荡着阵阵鸟语,鼻翼间萦绕着淡淡的花香,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神话中的仙境。

    不久,跑马场便出现在我眼前,走近看,观众席上座无虚席。没多会儿,激昂的音乐响了起来,《三英战吕布》开演啦!只见,几名将军与十几名士兵冲进场内,士兵们手持长矛长枪,将军们身跨战马,严阵以待,这时,“三英”出现了:张飞手持丈八蛇矛,胯下黑马名“乌云踏雪”;关羽手提青龙偃月刀,威风凛凛;刘备手拿雌雄双股剑,胯下白马名为“的卢”,可谓气势逼人。吕布也出现了,他手提方天画戟,身下乃“天下第一战马”的赤兔马,双方你来我往,你一棒我一锤,打得不可开交。他们的身影在阳光下交织,仿佛历史的洪流中闪耀的星辰。每一次冲锋,每一次搏击,都让人热血沸腾。我仿佛听到了战鼓擂动,感受到了战火硝烟。这是一场历史与现实的交汇,是英勇与力量的对决。最终,三对一,吕布独木难支,败给了“三英”,仓皇而逃。

    接着我又游览了桃园、吴王宫、曹营点将台等。站在一旁的观景台上,我欣赏着周围的风景。放眼望去,桃花漫山遍野,像粉红的海洋。太湖的美景尽收眼底,阳光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我不禁想起了那句诗:“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里,是英雄们的舞台,是历史的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用心感受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底蕴。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诉说着一个又一个英勇的故事。三国城,让我穿越了时空,回到了过去,让我体会到了历史文化的魅力。

  • 《我的拿手好戏——拉二胡》
  • 安静的屋子里传来了悠扬的二胡声,古朴淡雅,时而深沉,时而激越昂扬一泻千里,其间一个十二岁的少年,灵巧的手指仿佛是一只琴弦上的芭蕾舞者,右手有力地运弓,时快时慢,时长时短,这个少年就是我。是的,我的拿手好戏,正是拉二胡。

    八岁那年,我开始正式学习二胡。我的二胡老师,正是我的姥爷。一开始,我并不想学习二胡,但是姥爷教我心切,看到他那股劲头,我最终答应学习二胡。姥爷不愧是专业的二胡教师,她耐心地教我手指的停放位置、停放顺序等,我认真地学着。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个多月的沉淀、打磨、练习,我学习二胡的基础已经打稳了,看着乐谱,我竟然能够准确拉出《欢快的小绵羊》了。

    啊!终于到我大展身手的时候了。记得那年六一儿童节,我获得了上场表演的机会。为了能够大显身手,我做了精心的准备。第一位出场的是小护士,还有神奇有趣的卡牌魔术,眼看就要轮到我了,我紧张万分,感觉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虽然我知道自己已经练得很好了,但紧张的心总是放不下来,怕演砸,怕出丑,怕拉的不好听……听到主持人喊着我的名字,我表面上故作冷静,可实际上却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最终,我大吸了一口气,下定决心坦然走上了讲台。我双脚开立,坐了下来,手指调着曲弦,很不幸一上来就弹错了调,我只感觉额头上的汗珠一滴滴落了下来。正当我下意识地准备接受老师和同学们的笑声时,台下却安静地很,大家都静静地看着我,我的心里仿佛有了力量一般,我迅速调整自己的状态,深呼吸,让自己尽快平静下来,最终,我顺利弹完了那首最熟的曲子。一曲终罢,台下立刻响起了雨点般的掌声。

    通过这次演出,我再一次意识到了好心态的重要性,今后我会继续加强练习,争取弹奏更多更动听的曲子。

  • 《游天一阁作文750字》
  • “悠悠古朴藏书楼,缕缕书香弥久远。”在宁波游玩怎少的了天一阁这个宝地?

    一到大门处,就会看见一块牌子上写着“南国书城”四个大字,下面就是“天一阁”的牌匾。刚一进入大门,就看见一个铜像老人坐在椅子上,留着长长的胡须,戴着一顶帽子,手捧着书,正在专心致志地看着,他就是天一阁的创建者——大名鼎鼎的范钦。这南国书城就是他的家。

    进入一条走廊,廊下有一片小湖,几条金鱼在里面游来游去,嬉戏玩耍。过了走廊,就来到了“东明草堂”,此处是范钦学习的地方。范钦字尧卿,号东明,草堂是一种自谦的表达。在东明草堂外,还有一副壁画,上面画着一只叫“獬豸”的神兽,这只神兽象征着公平、公正、正直,常常作为御史大夫衣服上的图腾。

    右转进一道门,我们便进入了著名的天一阁。天一阁建于明嘉庆四十五年,距今有四百多年,它的名字取自“天一生水”。火是书最大的敌人,水可以制火,“天一生水”意思就是水克火,所以起名天一阁。天一阁的楼上为一个大通间,以书橱间隔,传说只有范氏后人一起同意后才能上楼开锁。大文学家黄宗羲是第一个登上天一阁的外姓人,从此天一阁逐渐结束对外封闭的状态,有选择地向一些大文豪开放。楼下分为六间,每间都有九个藏书柜,都是独立的,书柜门可以两面打开,便于通风。在天一阁的正前方有一个水池,他的孙子范文光在水池上建造了假山,仔细看里面有九只狮子,一头大象与一只乌龟,放眼望去,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个水池最大的用处就是可以来灭火。天一阁与范氏住宅中间还有一墙相隔,也用来防火。天一阁在防火、通风、防潮方面真是独具特色。

    从天一阁出来穿过一个小门,我们便来到了范家居住的地方—范氏故居。在这里能看到范钦亲笔写的诗:“养十年豪气,读万卷诗书。”古人对于读书是那么地崇拜,那么地喜欢,作为今天的我们更应该学习他们读万卷诗书的精神。

  • 《窗外作文600字》
  • 扭头,看向那古朴的窗,我就在屋里站着,窗玻璃套着木头,刷着黄漆,窗台则又是大理石,同抹了石灰的墙一样,是素白的,两者融为一体,别致,我才发现窗子也有人间烟火的韵味,不由得看着它。

    看着,往近凑凑,转而看到窗外的景,窗套着窗外的景,好一副油画,中国,我的家乡,不同凡响的西式油画。小小的窗,给与我的世界,又似乎那么巨大。

    巷子是向着南北延伸的,铺在上面的,是红砖,但并不整齐。上下起伏,好似一股波浪,一股暗红、无声的浪,冲刷那来来往往的人,冲去我那早出劳作的爷爷。日落时分,又要退潮,退回伴着暮色归家的人儿。这土路上的绰绰人影,究竟为何如此难以忘却?那曾粗糙坚硬的路砖,时至今日,又为何如此光滑?

    想把路望到尽头,可被楼挡住了,虽不高,但挡住了往后的一切。这楼是什么时候建起来的,我还没出生吧,水泥的墙面,早已发黑,不再那么光鲜亮丽了,可时光的浇筑,又让它的质地如此坚不可摧。对面的窗子已经发黄,玻璃变得污浊,或许,此时彼时,也有像我一样的人,在窗外徘徊、观望,我看到的,是物是人非的萧条,令我心泛起层层波浪,凄然。

    我又望向邻家的院子,和普通乡下人家一般,院中满是花草,此时已是姹紫嫣红。我不由得勾起回忆,和朋友在奔跑,和爷爷在下棋,和爸爸一起种树,我的童年,像影片一样在脑海中放映着……

    窗外,是我的故乡——横山,是我的回忆,是我的童年,是真中的梦,是梦中的真。

    为何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窗外这片土地爱的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