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信子是草本生球根类植物,鳞茎球形或扁球形,有几层外皮,皮膜呈紫蓝色或白色。风信子的花语是“燃生命之火,享丰富人生”。虽然没有像别的花语那样浪漫,但它是励志的,向上的。于是,在众多的花朵中,我选择了种植风信子,写观察日记。
为了便于观察,我买的是水培风信子。据说这是水培花卉中最好养的品种之一。把风信子养在一个像葫芦般的特制玻璃瓶里,中间是像洋葱一样的根,在上面可以看到将来长出的漂亮的花簇,在下面则能看到风信子的一束白根。
我这株尚未开花,只是洋葱般的球根上冒出了绿色的尖。因此,我对它的花色充满期待!听说它花色多变,红的像火,紫的神秘,粉的像霞,黄的耀眼,白的纯洁,蓝的深邃。它们代表着积极向上,代表着热爱生活。开花的时候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催人振奋。
所以,风信子是乐观的花,积极的花。我一定要养到它长大!
树枝抽芽,遍地开花,山头也抹上了几层新绿,草丛中点缀着数点鲜亮的色彩。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的春醒了。迎着叶隙间洒下来的阳光,闻着各种花的清香,春天醒了。而我,在缓缓流淌的泉水与清脆悦耳的鸟鸣声中渐渐回忆起那个春天的故事。
白驹过隙,我们已过了多少个春天,于春天的记忆又留存些什么呢?是沐浴阳光,是迎着微风,是卧躺草地,还是手抚流水……不过,我所记住的是一件平凡的事。
那年春日,我与母亲迎着和煦的春风,走在坑坑洼洼的田埂上,身旁就是一望无际的田野,我依稀记得鼻息中的青草味。
我与母亲的此次出行,是去寻找一中植物,俗称“蒿”。这种植物与糯米混合可以制作成一种传统食品——蒿粑。
我记得我们去的那处田野有许多蒿,母亲根本无心管我,还让我帮忙。可当初我就是一个懵懂的小孩子,在地上随便摘了几种草混在一起便扔进了篮子,抓了几次便上了瘾,不多久便有满满一篮子了。“妈妈,我摘了这么多!你快过来看看。”我正想冲妈妈兴奋地叫嚷,抬头却发现母亲正逆着阳光居高临下地看着我。
“你个傻小子!这哪是蒿,这是一篮子野草!”母亲不由自主地笑起来,我也傻傻地跟着笑。后来怎么样我就记不清了,但那时的尴尬却让我记忆犹新。
这件往事在我心中早已泛黄,但时光再荏苒,总不能清除我的记忆吧。我想,若是你,你也不愿意忘记这个在春天里发生的珍贵的故事吧。
短文有几层意思。一是要帮助孩子从小培养良好的习惯。幼时养成的好习惯,倘若坚持下来,不仅有益终生甚或惠泽后代。
而某种习惯之所以言“好”,值得培养坚持,不外是因为有用(workable)和适用(suitable)两条吧?习惯问题一直是成年人和孩子争执的焦点,成年人很容易把约定俗成的旧规或自己百试不爽的做法视为好习惯,因而对孩子们的不买账和我行我素感到恼火,血压升高。
很久以前,曾耳闻目睹邻家孩于的父母执意要她养成用右手做事的“好习惯”:左手执筷,打;左手调羹,写;左手写字画画,打;左手执拍打乒乓,写!很多年之后才明白,侍重左手并不是一个坏习惯,而是因为个人脑区布局不同。布什和克林顿都是左橄子,不也没影响他们签署总统命令吗?每个孩子生理心理条件不同,只有适合他们对他们有帮助的习惯才算得上是好习惯。
这样,就自然地过渡到陈文的第二层意思,每个小孩都有天斌特长,但由于先天条件和后天环境有差异,只用一种标尺,比如考试成绩高低,来衡童孰优孰劣,那实在走太不公平,太不明智了。
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发扬光大孩子的天斌特长基本分工给了父母和家庭。不是吗?学校,特别是公立学校,不可能完全从事个性特色培养,它们套用的大致只能是大规模流水线批童生产的办法。如果布什“不让一个孩子落后”的教育改革进一步推广施行,学校和老师就不得不花费更多时间来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和考试成绩。假设父母家庭再不给孩子们创造让他们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而是用习俗和既定标准来限制他们,社会的多样化和肠跃向上的活力就会被狠狠地打上一堆折扣。
“是乌龟就要不屈不挠,是兔子就不要桥傲,是骏马扰让他们奔跑”很有道理,说的是一定要坚持各自的特点,以期扬长进短。但“乌龟会长成兔子,兔子会长成较马”不易,太让孩子们为难了。邯那学步,东施效攀,不顾本身特点放弃自己特长,结果不会太好。
孩子们各自有特点,要他们按照千篇一律的统一篮图成长恐怕不一定奏效。再说,天生我材必有用,长寿的乌龟为什么一定要去变成短尾巴的兔子,而娇小玲珑、敏捷机智的兔子又何必一定要去与骏马为伍呢?春兰秋菊争香斗艳无愧各领风骚,冬虫夏草千姿百态叹为观止。
世界之所以美好是因为她的多样化,充满似我非我的惊奇和未知。兔子乌龟各有所长,驶马狡兔各司其责,为什么不让它们做它们自己呢?五小鸭变成了天鹅是因为它的妈妈下蛋下错了地方,它原本是天鹅,成不了鸭子。而鸭子们后天再努力也变不成天鹅,还不如坦坦然然地做一个自由自在的本我。
天鹅也罢,野鸭也好,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都是关好的生命。也许正确的引导应该更注重于让孩子发现和发扬自己的特长,让他们快乐成功地做他们自己。
信口开河,权当抛砖引玉,陈旭先生和各位看官推正为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