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默契叫做心照不宣,有一种感觉叫做一见如故。——题记
刚认识你的时候,是我第一次去画室。画室里同学吵吵闹闹:扔纸的扔纸,聊天的聊天,打闹的打闹。只有你安静地坐在座位上画画。那一束阳光,打在你的脸上,它好像会反射,射进了我的心里,让我感觉我们似曾相识。
我坐在你的旁边,无意间地看了一眼你,正好,你也转过头来看着我。四目相对,一阵熟悉的感觉,好像碰到了老朋友。
你放下笔,和我聊了起来。
“你第一次来吗?我以前都没见过你呢!”
“是啊!我刚转到这个画室。”
“我怎么觉得你这么熟悉呢,就这是传说中的一见如故吗!”你笑了,笑得多么灿烂。我也笑了,因为在陌生的画室里,我多了一个好朋友。
老师来了,这堂课画水粉 ——风景画。
你画得很快,熟练地在画纸上勾勒出了轮廓:白墙黑瓦,小桥流水。我就没这么顺利了,反复尝试,画笔还是不听使唤,线条歪歪斜斜,如同一条条蚯蚓。我想着怎么才能把轮廓画好,却没好意思找老师。你好像猜中了我的心事,便当起了“小老师“,给我讲解:“这个桥和白墙的比例是1:3,要画在这里 ……”你告诉我怎么调整线条,给我讲解明暗关系……我逐渐掌握了方法,开始画得像模像样了。
欢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那么快,两小时的绘画课结束了。下课铃打响的时候,我还没画完。你整理好东西,也在人群中消失了。我很沮丧,只能埋头继续画。十分钟过去了,我整理画夹,走到门口时,又看见了你。你就站在阳光下,乌黑的头发闪闪发光。我很惊讶:“你不是走了吗?”“没走呢,我怕影响你画画,就出来门口等你。”你的笑容很温柔,似乎带着一股太阳的气息,让我的心里暖暖的。
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以往让我觉得漫长的回家路程,也变得很短了。
画室的学习原本很枯燥,有了你,我觉得画画原来这么有趣。 勾勒线条无从下手的时候,你会给我讲解;绘画进度慢的时候,你会安静地在画室门口等我;一起回家的路上 ,你还会和我分享生活趣事趣事。
朵朵,有你相伴,我开始变得快乐、自信。有你,真好!
默契是精神的友谊,心灵的相通,美德的结合。——题记
提班上总能传出我们愉快的笑声,那是因为贾老师总能提出一个个有趣的游戏。今天我们再次满怀期待地迎来了贾老师的新游戏----将四个班分为两组,开头两个人将一个书包夹在两人背中间,然后快速在指定距离走满一个来回,然后下两个人照旧,哪一组先全部走完就获胜了。听完游戏规则,我心怦怦直跳,这是练默契吧?不知道又会闹出什么笑话呢?好期待呀!
分好组,我们便知道了队友是四班,而对手是一班和二班。第一组就轮到我了,好紧张呀!第一组还未出发,我们就开始讨论对策了:“我们要不把书包背在其中一人背上,然后另一个夹在书包上,那样赢的几率肯定高。”我提议。但贾老师好像听到了我们的谈话,立刻否定了我的提议:“不要把书包背在背上,那就没意思了。”“哎,这下子只能听天由命了。”沈雨昕叹气。我安慰她:“没事的,船到桥头自然直,重在参与嘛。”比赛开始了,我们组的“领头羊”犹如离弦的箭一般冲了出去,一路上还算一帆风顺,而对手们书包总是掉下来。这使我们好像吃了一颗“定心丸”,我们组遥遥领先了,这胜算估计大了吧!紧张的时刻来了,终于轮到我了,我和沈雨昕赶紧夹紧书包,看着我们组对手越来越逼近,我们心简直要跳到嗓子眼了。近了,更近了······到了,冲啊!我和沈雨昕一起冲了出去,奔跑过程中,我的腿像两根绳,总要打结在一起,非常不协调。我不禁紧紧皱眉头:怎么办啊?我这怕是要拖后腿了。但我的腿好像也有不服输的精神,立马调整状态,越走越快,快到后来简直是在跑,我们再一次比对手提前到达终点,这使我欣喜若狂。接下来便是这一场比赛的决赛了,只见我组的刘培玉和吴子雅好像使出了绝世武功“无影脚”一般,大有几分猛虎扑食之势,一副不得冠军誓不罢休的样子。但回来的时候对手也不服输,好像打了鸡血似的,猛然加速超越了我组人员。这时我们紧紧握紧拳头,瞪大眼睛,生怕漏了一个细节。我心中默念:千万不要输啊,不然我们的之前的努力全要付诸东流了。但胜利最终还是与我们失之交臂,我们不禁有些失落了。而后又想想我们这组配合已经相当默契了,只是慢了对手半拍,这也足以证明对手的实力我们不容小视。
在之后的比赛中,也有几组两人配合的异常“默契”,那真是两人行,必有人摔焉。如此例:陆梓灏和罗子瑞组成一组,去的时候一路顺风,回的时候陆梓灏好像心急了,加快了脚步,快到罗子瑞被他拖在后面了,最后直接把罗子瑞拖倒了。他还一脸疑惑,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事后他还解释:“我以为他能跟上我呢!”这真是不怕熊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最终一班赢了,这也说明“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还有抛弃队友的,如:刘培玉和沈雨昕组成一组,刘培玉好像为刚才她和吴子雅一起时输了而不甘,一开始就以飞快的速度拉着书包就跑,好像她是孤身一人,也不顾沈雨昕跟不跟得上。沈雨昕后来也满脸写满了无奈,她实在跟不上了,直接松手了,跟在后面走。关键是刘培玉还毫无察觉,一个劲往前冲,真为沈雨昕有这样的队友而悲哀。
游戏在欢乐中开始,又在欢乐中结束。这次游戏我们不禁增添了几分默契,还让我感受到什么是默契----高山与小溪保持默契,山倒映着水,山更壮阔;水环绕着山,水更秀美;人与人保持默契,可笑口常开,精力充沛,感情更真挚更纯真!
就像夹心饼干
一个上
一个下
默契十足
感情好极了
一起做瑜伽
你弯
我仰
联成一个U
一起搭云霄飞车
飞啊
降啊
抓只小狗来当伴
抓个星星在手心上
钻进浓密的发丛里
好香
好温暖
紧紧的
黏着
就不出来了
我们一惯的默契被积卷云翻腾着卷向人海,也许某一天,你会听见他们传递着涌动的讯息——我想你。
——————题记
这是你离开的一年之后,宁波的“九九天桥”被拆了,没人会知晓,土崩瓦解的破块上印刻了我们多少的墨迹和足印。对整个魔方般的城市来说,这堆钢筋水泥的消失,只是新兴建筑诞生的标志,但你再也不会看到,我在它们上面写了如此之多矫情的话语来怀念你。
风把我们的回忆碾成碎片,抛向天空,在电波密织成网状的城市上空盘旋,传递,你是否听见?
你离开的二个月后,我依然固执的每天把相册拿出来,用清水擦洗着你的每一抹笑容,它们曾像七彩的丝带日日夜夜裹紧了我;我依然重复地打开那些你折叠的纸飞机,那上面熟悉的笔迹像是温暖的流光从我的眼眸顷泄而下;我依然时不时的走上天桥,用你喜欢的白色粉笔,在粗糙坚硬的地砖上写下种种关于你和我之间的一切一切,这是我们朋友间一惯的默契。
行人会像风一样,把那些细微的粉尘颗粒席卷而走,它们也许会陨落在某个潮湿的死角,也许会盘旋上高耸的楼顶,可我知道,总有一天,你会收到它们,就像收到我的思念一样。
你离开的一天前,我们最后一次在雨后踏着地面上逆光的水坑,一步一步迈上天桥,彩虹的光在浓密的云层后,透过缝隙滑向我们的指尖。
“我要跟爸妈去澳大利亚了。”
“。。。。。。什么时候?”
“明天上午。”
“怎么现在才告诉我?”
“怕你难过”
“那现在我就不难过了吗?。。。。。。你真不该告诉我的”
“我们是朋友,永远的。。。。。。”
你的话言在耳边像是泼墨般的浓烈。
朋友,也许你真不应该告诉我,就悄无声息的从我的世界蒸发,让我淡忘你的存在。
朋友,我想把我们的故事分类管理,堆放叠码,编定成册。
朋友,我依然保持着我们之间惯有的默契,在冰冷的水泥地用白粉笔写下一连串思念你的朴素词藻,然后它们随波逐流,被纷繁的人群传递————
你,是否听见?
“今天,老师把那个似乎从未开口说过话的长相酷似温兆伦的男生放在了我的旁边……”每当我看到这段日记的时候,总会忍俊不禁,因为“同桌的你”完全推翻了我这篇大发牢骚的日记。
刚刚被老师调到我身边的你,一脸严肃,乍一看,还真像温兆伦。当时你紧闭着嘴,只看了我一眼。我也实在不情愿地帮你收拾东西。这下可惨了,像我这样一个特爱说话的人,和一个木头人一桌,将会是一个什么样子,我真不敢想像。收拾完东西,你坐下了,冲我挤出了一丝笑意,却连半句话也没有。似乎我们真的什么话都没的说了。“也许是好事,会帮我改掉爱说话的毛病。”我这样安慰着自己,无言地度过了和你同桌的第一天。
接下来的几天都同样地单调,你那几句数都数得过来的话,实在让我的好奇心与日俱增。于是,我耐着性子等着,等着看你是否有滔滔不绝的那一天。好长时间过去了,那一天却始终不肯露面。
那次月考.我考得糟透了。考完那天整整一个下午,我都趴在桌子上,有气无力地望着那该死的、会背分的物理试卷发呆。就从那天起,我开始慢慢地了解你。“我给你讲讲这几道题。”你开了口。这时,你的眼神是那么真诚,使我无法拒绝。我结结巴巴地介绍了我的物理情况,你拿起笔,在纸上写着……你的思路是那么清晰,方法是那么地简洁。说句实话,那次我真的被你征服了,我从心底为你的解题方法喝彩。我突然说了一句连我自己都莫名其妙的话:“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什么?”你有些疑惑。我淡淡地笑了,你也淡淡地笑了。
我和你终于成了真正的同桌,就是那种默契的同桌。我皱眉时,你立刻就能帮我解开疑惑。我快乐时,你就一本正经地告诉我别再笑了,有一次你说完这句话自己都笑了。不过我的烦恼却有一部分是来源于你的,因为一旦说到你感兴趣的东西时,你大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气概。还有一次,你和我因为有没有飞碟而争吵起来,真想不到一向寡言少语的你竟妙语连珠,把UFO从头到尾否定了一番,又不知怎么把话题岔到了三毛头上。“三毛曾说过她看到过不明飞行物,而事实上有人对三毛是否到过撒哈拉大沙漠都持怀疑态度。她只不过营造了一个根本不存在的浪漫世界,却把一大群人包括你都唬得团团转。”本来就被你驳得哑口无言,最后又狠批我心目中最优秀的女作家三毛,真是快把我给气死了。
几乎是你每一次的滔滔不绝之后,我们都会恢复到刚开始时的沉默。
那年冬天的一个傍晚,夕阳西下,天空中零星地飘着雪花。你望了望窗外,来了雅兴,轻叹了一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摇摇头:“此景虽好,初三已到。”你什么都没有说。
别扭与沉闷虽不可避免,但常有的还是你我之间那令人难忘的默契。
最初的那篇日记里,我用红笔加了一小段:“别人或许认为你的话很少,别人或许认为你很难捉摸,在我做了你的同桌之后才发现,你其实是一个特令人佩服的人。”
早就不与你同桌了,新的集体里,一切都变了,同桌也换了好几个。没有人再同你一样为我讲题了,没有人再在我面前侃侃而谈。
时常地我会想起你:“你,也只有你……”
懂得以默契代替语言发出要求和指令的夫妇是世间幸福的富翁,因为他们省却了繁琐的语言所消耗的生命空间和时间。他们能腾出更多的时间从事有益的情感活动和智慧活动。倒是那些满足于喋喋不休,以为这样才显得“恩爱”的夫妇,难于有幸领略由默契所浓缩了的爱的甜蜜和情的温馨。
朝夕厮守的爱情,犹如绘画中的特写,它可能传神地描绘出一双特别动人的眼睛,或者一幅特别富于魅力的侧,但却使人无法领略全貌;而要真实完整地认识爱情的价值,探刻地发现它整体的活力和魅力,则要有时拉开一定的距离才能如愿以偿,恋人之间的合聚,有时也大体符合这个规律的内涵。
在初恋的过程中,要能理智地有分寸地掌握有益于情感发展的辩证法是很困难的,这时恋人的心儿被纯情的火焰燃烧着,常是难以自控的,莎士比亚曾风趣地比喻“恋爱的人去赴情人的约会,像一个放学归来的儿童,可是当他和情人分别的时候,却像上学去一般地懊丧”,初恋是“最智慧的疯狂,哑喉的苦味,沁舌的蜜搪”。然而他也终于认为
“最甜的蜜糖可以使味觉麻木,不太热烈的爱情才会维持久远”。既承认初恋的热烈性,不要去压抑人类这极富美学价值的感情,让它尽善尽美地得到发挥;又要它不失于可控性,做到热恋而不失智、失态,这大约就是“伴合之中保持距离”的精髓了。
“伴合之中保持距离”是叙利亚诗人吉布兰的一句珍言。幸福的恋人不该对它产生有害的误解:它不是要恋人之间有意制造情感的隔阂,也不是倡导借别离去惩罚意中人的相思情,更不是要恋人之间有意形成若即若离的情怨气氛,尤其不是要恋人们继承那种封建传统道德意味的“男女有别”的诸般戒律。
当进入热恋期,爱的情感接近成熟的时候,保持理性的冷静就上升到显要的地位,这时,就该有意识地使“伴合之中保持距离”成为爱的智慧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了。这不是爱的降温,也不是情的冷落,而是标志着情感发展成熟的稳定状态和有序节奏.这种爱的格局的出现,往往是为初恋获得成功而举起的鲜明旗帜。
记得有先哲把爱情比喻为“关锁的园,禁闭的井,封闭的泉源”,从爱之泉需要特殊的酿造环境来说,这是不无道理的,又说:“我的佳偶在女子中,好像百合花在荆棘中,我的良人在男子中,如同苹果树在树林中。”也属于类似上述意念的哲理思维。这些关于爱情个性的精彩描述和比拟,确实值得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