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书》在平几的生活中,发掘出有意义的题材,提炼了比较深刻的主题,刻划了典型生动的人物,使我们在创作上得到有益的启发。我们有些同志生活在三大革命运动第一线,亲自参与了变革现实的斗争,但却往往对自己所熟悉的这种斗争生活习以为常,对自己身边发生的人和事熟视无睹,因而不能发现生活的真义和新意,捕捉不到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社会生活是一个整体,无数平凡的生活现象,往往与三大革命斗争连系着,有些事情,本身就是这种斗争的一种突出裹现。因此,只要我们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方法,对生活进行深入的观察、体验、分析和研究,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透过表面看到内涵,我们就可以发现平儿生活中不平凡的东西,普通事件中的不普通的意义。识英雄者重英雄。一件买书的小事,一本《悲惨世界》,背后有着这样丰富的社会内容和这么生动感人的故事和人物,同样,上班的铃声,机器的轰鸣,运载产品的车船,播种、收割,春华、秋实,这些周而复始,似乎平淡无奇的生活过程和生活现象,背后又该有多少错综复杂的矛盾,丰富多采的画面,生动活拨的故事和人物!只要我们认真地去观察、体验、分析、研究,就可以从中发掘出有意义的题材,并通过典型化的艺术方法,从而提炼出深刻的主题,塑造出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来。
由此,我们还可以得到另一种启发,即我们不要抛弃自己所熟悉的生活而去追求自己不熟悉的所谓重大事件、重大题材。因为这些事件和题材虽然意义重大,但由于我们不熟悉,所以无法写出它的重大的意义。文艺作品是生活的艺术的再现,而不是概念的图解。如果我们硬去写自己不熟悉的东西,就必然会违背形象思维的方法,而求助于罗列现象、堆砌事件、解概念的方法。这种作品,现在还是不少的。
人们常说,生活好象大海。大海有动有静,当暴风雨来临的时候,水激浪翻,惊涛千尺,这里面固然有着激烈的搏斗,但当风平浪息,恬静幽闲之时,海水里仍然有着急湍的暗涌。一个有经验的水手,固然高度重视那险恶的浪涛,却也不会轻视那表面平静的海水。社会生活也是如此,那些宏大的战争场面,激烈的阶级斗争事件,固然值得我们去描写和讴歌,而平凡的日常生活,也同样值得我们去探索、挖掘,发现它蕴含着的矿藏。我想,这就需要我们有政治的“惹眼”和敏锐的艺术触角,善于透过表象,看到它的本质,感触到它的呼吸和脉搏,触摸到它生动的形象。这样,我们就可以写出好的作品来。
由子搞编辑工作的缘故,我常常接触一些青年作者。三句不离本行,见了面我总爱问:近来写了些什么?打算写些什么?如果对方是工厂的作者,就往往回答说:“工厂生活,每天从上班的铃声开始,接着是机声隆隆,产品出厂,周而复始,不知写些什么好?”对方如果是农村的,就说:“农业生产,不外乎播种、插秧、耘田、收割;又再播种,再插秧……不知应该抓些什么来写?”言下之意,无非是说生活平淡无奇,没有什么新 鲜诱人的东西。捉摸这些说法实际上是提出了一个如何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发掘题材、提炼主题、塑造人物的问题。
带着这个间题,最近我读了短篇小说《啊,书》,觉得颇有启发。我想,它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这个问题。
《啊,书》写的是生活中一件十分平凡的事—买书。最近,全国新华书店发行一批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在出售过程中,出现了群众排长龙争相购买的盛况。卖书,买书,是生活中一件常见的小事,对于一般人来说,在议论这种盛况,或者为自己买到一本心爱的书而高兴之余,也许不会再去深究它的含意。然而《啊,书》的作者却不同,他以自己细致的观察和独特的感受,从这件事看到了阶级斗争的时代风雨,并把它作为揭批“四人帮”,歌颂毛泽东思想的赞歌而搬到自己的笔下来。
怎样去发掘这件事的意义,提炼深刻的主题?可贵的是,作者并没有陷入“主题先行方的图圈,也不是用连篇累簇的说理和口号,而是通过回旋跌荡的情节,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来展现。
现在,我们来读一读这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