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大海可真是一味有趣的中药。
干燥的胖大海形似橄榄,呈纺锤形,中间胖两头尖。它的表皮是棕色的,摸起来凹凸不平,像太奶奶那皱巴巴的皮肤。它的外壳很坚硬,用牙咬开,就可以看到果核了,果核形似花生,色如板栗。
把干的胖大海放入滚烫的开水里,不一会儿,就可以看到胖大海的“屁股”开花了,它的果壳从一端慢慢炸开,好像在请果肉到外面玩:“唉,兄弟!跟我去外面玩吧,外面的世界可精彩了!”果肉害羞地钻出来。果壳越炸越开,果肉吸了水分,也越来越膨胀,胀开的果肉既像棉絮,又像果冻,还像海参。慢慢地,水的颜色变得越来越深,而胖大海呢,居然比原来大了数十倍,已经面目全非了。
胖大海真的会变身,神奇吧?
尝尽酸甜苦辣,只寻一味平淡。
——题记
游在苏州,人们参观流连美伦美奂的园林,寻“小桥流水人家”;读在苏州,人们赏诗词歌赋,思古人真情一片;吃在苏州,人们品尝美食万千,最终寻得一味清淡——三虾面。
三虾面是“苏式面食”中少有的“时令面”,只有端午节左右才能吃到。所以,三虾面以蒙着面纱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犹如一位蒙着神秘面纱的江南女子,挑动逗着人们的好奇心,让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揭开这层那神秘的面纱,而我有幸成为了挑开她“盖头”的幸运儿,一睹她的芳容,一品她的美味。
街边的老字号,是品尝三虾面的最佳地点。在这些古乡古色的店面里,才能最大限度的体验到三虾面那独特的韵味。我刚离开“网师园”,便寻得一妙处,点了一份三虾面,
准备品味那份“独特”。当主角面条和各色配角上台时,只寻得一鼻平平淡淡,索然无味的面香,但是,一颗颗虾仁上裹着一层金黄色的虾籽,象是佩戴了首饰一般,一个个珠光宝气的,把那一盘虾仁倒到进碗中,它们便顺着面条虾贯而下,滑入汤中,就好像在一匹洁白如云的丝绸上,撕下一颗颗透亮橙黄的钻石,搅拌一下,捻上一缕,汤的鲜美,面的清香,顿时溢满我的口腔。咬上一口,柔软的面条中又暗藏着劲道,虾仁Q弹,破开的那一刻,就如同泡泡在口中爆开。面中的汤汁,虾中的肉汁,窜进牙缝,在舌尖上舞蹈。那种鲜香,涌入我心,使我身上的疲惫烟消云散。刚入口的平淡无奇,已经转换城千丝万缕的无穷回味,通体舒畅,每一个毛孔都洋溢着喜悦。
苏州人的日常生活,也如同这碗三虾面一样,看似平平淡淡,然而背后却有十分深厚的文化底蕴。许多文人在尝尽人生酸甜苦辣之后,都选择在苏州园林之中,录求自己内心的一份安逸,一份平平淡淡的归隐生活。
平淡,不仅仅只是一种味道;平淡,也是一种文化;平淡,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爱好就像一味调剂品,是粗茶淡饭里的油盐,是对平淡生活的填充,我的爱好就像夜空中的星星一样多,我把最亮的两颗星星摘下来讲给你听。
我非常喜欢游泳,我之所以喜欢游泳,是因为我和哥哥都学过游泳,可我学的不好。哥哥总是喜欢把我按在水里看我那副惊慌失措、六神无主的样子!为了不让哥哥欺负我,我日夜学习游泳和水中逃脱技巧。有一次,哥哥又要把我按入水中。我轻轻一跳,骑在他的脖子上。这下哥哥可呆住了,从游泳中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弱者如果不想被强者欺负,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成为强者。
要说我最喜欢游泳,那就大错特错了,我最喜欢的可不是游泳,而是打篮球!我来给你讲一讲打篮球的基本要求和动作吧。打篮球要会拍球、传球和投篮。这三个动作,要求是不能让球离开手心,否则就会出现球还没拿到手,十秒钟就被抢走篮球的现象。而动作要讲究秩序,拍球至少能拍到五百个以上才有机会自己投篮,如果不确定自己的实力就把球传给一个实力超强的队友,并帮他阻拦那些不让他进球的人。这被专业人员称为“助攻”。我认为投篮是专业人员才能连续不断干出的事,但普通人一般情况下也能做出几次。
这就是我的爱好。你的呢?也给我说一说吧!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这是一个简单而又意味深长的字眼,充满了希望、爱、抚慰和人的心灵中所有的亲昵、甜美和美好的感情。在人生中,母亲乃是一切。在悲伤时,她是慰籍;在沮丧时,她是希望;在软弱时,她是力量;她是同情、怜悯、慈爱、宽宥的源泉。
万籁俱寂的夜晚中,苍茫的月光照射在大地上,天空寂静无边,到处都是静悄悄的。
“咳咳……咳咳……”突然,一阵响亮的咳嗽声划破了三更的静美,我尽量压低自己发出的声响,可还是招来了母亲……
“白天还好好的,现在怎么发烧了?”母亲刚放好体温计,就开始翻药柜。药盒药瓶摩擦碰撞的声音“擦擦,砰砰,擦擦,砰砰……”钟表老人行走的脚步“滴答,滴答,滴答,滴……”我听着这些细微的声音,头越来越晕,越来越想睡了……
一分钟,五分钟,十分钟……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我的眼皮不觉沉重起来,忍不住闭上,又努力睁开,闭上,睁开……不知重复了多少次,我再也受不了了,沙哑着嗓子虚弱地对母亲说:“别找了,回去睡吧,我困了,咳咳咳……”“你再等等……”母亲不肯作罢。
“找到了!”一句呼喊声让我从睡梦中醒来。我揉了揉双眼,努力的睁开,才发现母亲正站在我的身旁,手里还拿这一杯温水和一粒消炎药。“服下去,再喝一点儿水,小心别噎着。”我接过水和药,小心翼翼地吞下,喝了点水,便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凌晨六点,一道刺眼的阳光透过窗棂照在床头。我隐隐约约地听到锅勺敲打的声音,闻到从厨房传来的药味。好奇心越来越强,我翻了个身,慢慢爬起来,穿好鞋,蹑手蹑脚地走出房门,悄悄地来到厨房。站在门口,往里瞧,看见母亲那弯曲的脊背,额头上冒着汗珠,她还在不停地忙碌,我第一次发现母亲竟如此瘦弱!
“妈……”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憔悴的脸上,布满血丝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你醒啦,正好,药煮好了,喝药吧……”
我接过药杯,望着母亲,望着手中这杯充满着母爱的药,不禁热泪盈眶,鼻子一酸,喝了一口,药流入心田,我的心感受到了温暖,感受到了母亲对我的爱——这种味道让我觉得幸福!这药怎会如此浓郁?
母亲这个字眼,蕴藏在我们的心底,就像果核埋在土地深处。在我们悲伤、欢乐的时刻,这个字眼会从我们嘴里迸出,如同万里晴空和细雨蒙蒙时,从玫瑰花蕊溢出的芳香。而那杯药,就像一股清风拂过我的心田,使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母爱,还有那浓郁的药香,一直飘荡在我的心上……
我的母亲,即当了父亲又当了母亲。所以她对待我和弟弟总是特别严厉。生长在单亲家庭的我们,总是觉得妈妈特别的辛苦,总是想要长大以后攒一大把一大把的钞票,让妈妈不用那么辛苦。
我十二岁的时候,父亲便去世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想要弥补我,母亲没有像之前那样凶的对待我。而她对只有4岁的弟弟更是疼爱有加。
一转眼,3年过去了。我上了初三,弟弟便要上小学一年级了。就在今晚,妈妈带着我和弟弟去购买弟弟的学习用品。
在大超市里,漂亮的东西总是很昂贵,我们在那里挑了半天。妈妈在最便宜的饭盒面前挑了一圈,发现质量好像都不怎么好,都有一股怪味。只好挑中层的。
“妈,你看看这个,怎么样?”我看中一个铁的饭盒,是那种圆圆的,长得很可爱。
“你看,56.9耶,那么贵啊,我都没带够钱。”妈妈第一眼看的是价钱。
我只好放下那个饭盒,继续“扫描”。
”哎呀,这些怎么都这么贵哦。“老弟说。
我心里便想,你个小屁孩,懂什么。
老弟拿了一个饭盒,是胶的,15.5。原来老弟也知道的啊`
“这个好像不怎么样哦,先看看吧。”老妈还在几个货物之间进行比较。
大约过了5分钟左右,老妈决定就买弟弟选的那个。路过文具的时候,我看到一个4只装的晨光中性笔,只要4.9便挑了下来。老妈也说可以买。
付款的时候,缺少了一块钱。老妈便挑走了之前买的卷笔筒。
回到家后,妈妈叫弟弟赶紧洗澡睡觉,明天就要上学了呢。
弟弟上床后,妈妈就拿出三姨给弟弟的铅笔来刨了。一支,两支,三只,四支……妈妈的指尖渐渐变得乌黑了,上面全是铅笔芯的粉。“老妈,不是还有一个卷笔刀么?”
我拿起卷笔刀,原来已经烂了啊。
现在的妈妈看起来很温柔,其实平时的老妈的是很啰嗦的。她总是担心我不好好学习,一看到我在和同学在QQ上面聊天,就开始说我,“一整天都玩QQ,都没有心学习了。”诸如此类的大道理,老妈总是讲得头头是道。天知道我一个上午都在听课。
也许,我妈妈是更年期到了,可是我觉得老妈对我和弟弟的爱还是那么多,永远都是只增不减,永远都是那么怪--对我们的关心有时是温柔的,可有时又是严厉的。就像一颗怪味豆,什么味道都有。
一味地回首“昨天”或者一味地想往“明天”都是徒劳的。只有踏踏实实地干,才能在“今天”成为“昨天”的时候不至悔恨;才能得到一个个美好的“明天”。这就是我读完《珍惜“今天”》这篇短文后悟出的道理。“昨天”,它或许使你感到无比的幸福,或许使你感到极大的痛苦。有的人因为总是沉醉于“昨天”的幸福之中,而失去了“今天”的大好时光;也有人因为总是深陷于“昨天”的痛苦之中,而浪费了“今天”的可贵时机。然而,他们又得到了什么呢?那些整日被“昨天”所陶醉的人,总是“痴情”地欣赏着他们的脚印,在原地打着转转。他们没有再迈出一步,前进的路上只有“昨天”的脚印,他们只有“昨天”的幸福,而“今天”却是一无所得。那些终日被“痛苦”所淹没的人,总是麻木地叹息他们“昨天”跌的一跤,坐在跌跤的地方哭泣,他们没有勇气爬起来继续走下去。他们只有“咋天”的痛苦,“今天,同样-是一无所得。这使我想起了我自己,上中学以前我的学习成绩是全班最出色的,小学五年,年年是三好学生、优秀干部。各项活动、竟赛也都成绩优异。上了中学,我时时想起小学的成绩,沉醉在小学的“幸福,,中,学习渐渐落后。可这时我仍然没有意识到滑下去的危险,心想:小学时我总是第一,以后一努力就会赶上去,但我一直没有努力,直至有一次考试排在三十多名,我才感到我确实落后了。
可这时我又陷人一味痛苦之中,觉得自己漏洞太多而放弃了努力。今天想来,很是悔恨。“明天”,它或许是美好的,或许是痛苦的。有的人一味地想往“明天”的美好,有的人一味地想自己将陷入怎样的“明天”的痛苦中去。无论怎样想,他们又得到了什么呢?一无所得。他们的“今天”同样是白白地浪费掉了。这又使我想起了自己,在我学习下降的时候,总想着有一天我的成绩会突然赶上来的,象小学似的,拿第一,当三好生。可我那时却只是想而不动,以至最后还是没有赶上去。现在我才真正理解了“今天”的珍贵。为什么要让“昨天,的幸福与痛苦绊住你的脚呢?为什么要让“明天”的美好与苦恼使你无法走好今天的路呢?“今天,应该是大干的时候。让我们象达·芬奇、达尔文那样,象侯占有和那些努力创造“今天”的人一样,去为“今天”,也是为“昨天”的“明天”而拼搏吧。
我们的拼搏会使“今天”变成“咋天”的时侯不至后悔,会使“明天”到来的时候不至痛苦。总结“昨天”的经验、教训,充满对“明天”的希望,大干“今天,吧。评析联系实际展开议论时,是简单地重复证明原文观点的正f还是从原文观点出发作深一步的分析,从而阐明作者有教深的认识和感受,这是衡量读后感类文章立意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这篇文章首先分析:陶醉于“昨天”的幸福中,淹没在“昨天”的痛苦中都只能使“令天”一无所得;空想“明天”的美好,担心“明天”的痛苦也只能白白地浪费掉cr令天”。在此基础上谈出了“‘今天,应该是干的时侯”的深切体会,从而阐述了只有“今天”踏踏实实地干,才能在“令天”成为“昨天”的时候不至悔恨;才能得到一个个美好的“明天”的道理。这个道理既紧扣原文观点,又是从人生意义的角度深入分析后得出的具体认识,因此,此文有较高的立意。
巧语花言:指一味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今多指虚伪而动听的话。
情见乎言:情感表现在言辞当中。同“情见乎辞”。
轻言寡信:指说话轻率而缺少信用。
轻言轻语:形容说话声音极轻微。
轻言软语:形容说话轻而柔和。同“轻言细语”。
轻言肆口:指说话轻率、放肆。
偏听偏言:偏:只注重一方面。只听信一方面,指处理问题态度不公正,方法不妥当。
片言只字:不多的几句话,极少的几个字。指零碎的文字材料。
片言折狱:片言:极少的几句话;折狱:判决诉讼案件。原意是能用简单的几句话判决讼事。后指能用几句话就断定双方争论的是非。
片言一字:犹片言只字。少量的文字。
逆耳之言:听起来不舒服的话(多指尖锐、中肯的劝告或批评)。
能言巧辩:形容能说会道,善于言辩。
讷口少言:讷口:不善于说话。不善言谈,说话不多。
讷言敏行:讷言:说话谨慎;敏:敏捷。指说话谨慎,办事敏捷。
能言快说:能说会道,言词敏捷爽利。同“能言快语”。
能言快语:能说会道,言词敏捷爽利。
逆耳良言:虽然使人听起来感到刺耳,但却是有益的好话。逆:抵触,不顺从。
名不正,言不顺:指名分不正或名实不符。
满纸空言:满纸都是废话。形容文章空洞,毫无内容。
默默无言:不声不响,闭口无言。
妙言要道:妙:神妙,深微;要:重要,中肯。中肯的名言,深微的道理。
绵言细语:绵:柔软。绵言:柔和的语言。细语:低细的语句。指说话时声音柔和细微,使人容易接受。
美言不信:信:信实,真实。词藻华美的言辞、文章,内容往往不真实。
扪虱而言:扪:摸。一面用手捉虱子,一面谈话。形容不拘细节,随便谈话。亦作“扪虱而谈”、“扪虱倾谈”。
秘而不言:严守秘密,不肯吐露。同“秘而不露”。
目动言肆:指神色不安,语调失常。
木讷寡言:木讷:质朴而不善辞令。质朴而不善于说话。
对方沉默了。我时常想,这不能一味责怪我们的作者。因为,尽管他在现实生活里,接触过数不清的、具有个性特征的活的人,但他在另一个方面,也读了大量公式化概念化的作品,在那些作品里,他接触了大蛋只有共性,没有个性的人。然而,就是这类作品,多年来大行其道,其对创作影响的深远,竟大大超过了现实生活本身。
一些领导文艺创作的同志,往往满足于配合中心,只要你在政抬上不出错误就可以了,陈词谧调也好,人云亦云也好,都不要紧。我很少听到这些领导同志对某项创作活动提出过具体的艺术要求。
多年来,我们的文艺评论,很多是孤立地谈思想,谈主题,表现了什么什么,歌颂了什么什么,而很少谈艺术,更少通过艺术来谈思想。怎样表现得深刻感人?怎样歌颂得有力动听?这类题目就很少有人去研究。我想,这也不能去贵怪我们的评论家。因为过去谁要认真去研究艺术问题,就得冒风险,即使斗胆写这类专题文字,也要慎之又慎,不要被人家奉赠一顶“艺术至上”的帽子。
我们曾经为提高作家们、作者们的艺术水准,采取过多少具体措施?有投有开办过真正讲艺术技巧的训练班和学习研讨会?有没有发动一批人去总结文艺先辈、优秀作家的艺术经验(这一点,似乎京剧界做了不少工作)?报章杂志是不是认真组织过这类文章?出版社考虑过这个方面的选题没有?作家协会有没有把这个题目排进工作计划?
以上,我罗列了一些现象,提出了一些问题。我的用意,还是文章开头那句话,我们的创作要发展,作品要为人民所喜欢,就非得考虑效果不行,这就不能不讲求艺术质量。至于我在开头所说的“L式作品”,那只是一种比喻,绝不意昧我在鼓吹“漂亮姑娘式作品”。这个尾巴,还是以装上为好。
散文,“散而不散”,这是很对的。一味散下去,收不拢,不成结构,便是散而无文了。但,反言之,“散而不散”,亦即“不散之散”,散文总归还要散的。
形式上,结构上,思路上,文义上,要求缤密完整,或往或还,或行或止,出于自然,归于必然,这是散文的一个方面,不可散,不宜散。而从散文的思想、感情、见地等等,则要求生动活泼,流通宛转,无羁无律,无阻无拦,极尽变化之能事。就是说,从精神状态方面,则要求散得开,放得开,更不妨漫一点,甚至也不怕乱一点。这里所谓的“乱”,可能是精神的高度活跃状态.屈原的辞斌,有点乱;庄子的文章好像也有点乱。
为文跟为人,一致又不一致。一个太好太好的人,可能写太好太好的文章,也未必能写太好太好的文章不能划等号的。为人要思想纯,心术正,操守高,趣味雅。作为文学境界,太纯则单调,太正则迂腐,太高则弃世,太雅则遗俗。
对于单调的,要给它点杂质,
对于迂腐的,要给它点邪气;
对于弃世的,要给它点人间烟火;
对于遗俗的,要给它点生活喧嚣。
天堂不宜太平静,于是有大闹天宫;
地狱不宜太无情,于是有目莲救母;
太虚幻境不宜太虚幻,于是有普顽仙子演出了一曲悲金悼玉的《红楼梦》。
散文如若尚有不能尽如人意之处,当不仅仅在于手法上、笔法上、章法上的单一、拘谨—书同文,车同轨,太一统。
还往往在于作品思想丙容的“浓得化不开”,缺少速溶剂。
纯、正、高、雅,每个字都能将文章箍死。
愚忠愚孝,功名利禄,更使得一些文章不敢越雷池一步。
有的作品,抑扬顿挫有之,起承转合有之,但完全是一种思,想模式的机械运动。
人说散文是思想的散步,情绪的散步。散步,不是行军,不是赶路,不是竟走。它可以漫无目的,可以“行不由径”。模式化了的思想情绪,离开了一定的板眼和线路,便无所措手足,怎么会散起步来呢?
这里有宋代两位道学家的诗,尽人皆知,见之于《干家诗》。一首是朱熹的:
胜日寻芳洒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云淡风轻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
将谓偷闲学少年。
如果我们将这两首诗当作散文看,哪一首更接近思想情绪的散步呢?朱熹的,首可能比程颜的好得多。寻芳就是寻芳,“光景在前”该喝彩就为它.喝彩。“万紫千红”,从倡导“存天理,绝人欲”的道学家眼中,会认为是一种蛊惑吧?但这时的朱夫子全忘了这些,他好像情不自禁,得意忘形,差点要拥抱那“万紫千红”了这倒有点“散”。至于程颜,他一边“傍花随柳过前川”,一边又怕人指责:“将谓偷闲学少年”。就算是“偷闲学少年”,又怎么样?难道灵魂不该在春光烂漫中稍事舒展一下吗?程颗的这种自我解嘲,自我辩解,令人生厌。读散文,最怕读到这种假装正经的文章了。
散文家不妨来一点儿“放浪形骸”。散文之散,散在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