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人生路中,人往往会对某项事物特别沉迷,特别上瘾。“瘾”有良莠,如:网瘾、烟瘾、酒瘾等当属不良嗜好,球瘾、戏瘾、书瘾等是对某项事物的特殊兴趣、癖好。
我也有一“瘾”,就是痴迷于听音乐,美名曰“乐瘾”。音乐波澜起伏,荡人胸怀,情味无限,魅力无穷。白居易的《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绘声绘色地再现千变万化的音乐。
畅听音乐,能寻到我崇尚的古欧世纪风情。优美淳朴小夜曲在安静又舒缓的流淌着,《听,听,云雀》是一首早晨唱的小夜曲,生动明快旋律,描写了“云雀在天空歌唱,太阳之神升起”的美丽景色;《雪之梦》是美妙的,闭上眼睛,听着这首音乐,很容易会回忆起一些往事。曲中背景大概是一个初春,树叶已抽出了嫩芽,花朵已长出了花蕾,可零星的雪花还在轻轻飘落。有个人独自在广阔的雪地中漫步,雪不是很深,这人微仰着头,眺望远方的树林,嘴上带着微笑。走到树林中时,看到了某棵树,记起童年时和朋友们爬树摘果的乐事,就站着了,回忆着那快乐的时光,之后,就又微笑着继续漫步。轻轻的走着,怀念着童年的美好,轻轻叹息,不知不觉间有些遗憾。他的心中感慨万千,像在抒情,像在沉思,对时光流逝感叹,对时过境迁感慨。走出树林、在薄雪上走过时,心情已没有那么轻松,而是变得有些伤感,有些惆怅。仿佛描绘出人们初迎冬雪时的欢心;《雨中漫步》描绘出春回大地,人们接受雨露滋润的清灵心情;《神秘园之歌》总能让我眼前浮现这样的画面——蔚蓝的天空与奶白的云朵交相辉映,天空中不时的有那么一两只小鸟儿飞过,古林中的参天大树遮天蔽日,清静幽凉,真可谓“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蓝天白云映在池塘的水面上,层层涟漪,像是一幕幕淡去的回忆,又似正在放映着的影片,分外美丽! ……这一切,好似梦中的童话,我随梦而游,领略古欧世纪风情,伴着一个个跳动着的乐符在天空中飞旋着,低吟浅唱。
优美悦耳的音乐能够使我保持良好情绪和良好心境。每遇烦恼,我就会打开播放器,聆听欣赏自己喜爱的乐曲,让心灵接受这些乐曲的“美感”的沐浴、慰藉,烦恼很自然会慢慢消去。
“乐瘾”,好似我心中的灯塔,在我迷茫不解时,指明方向;它又似我作的一首圆舞曲,用青春编织的一个美丽的梦,能让我在那个天地之中,绽放自己!
一位伯爵决心支持某项研究而不顾镇上受瘟疫的人的连声哀怨,美国不惜数十亿美元花费在火星研究却眼睁睁望着一些儿童面临饥饿死亡的威胁,当然,不止这位伯爵、这个国家,都不惜代价投入科学研究中,他们真的那么冷酷无情吗?闲着没事干吗?或者说他们愚蠢?不,不是的!他们这样做是明智的选择!
无情的自然灾害来势汹汹,面对受灾之人,我们都痛于心怀,有的人选择直接接济,而有的人则选择专注于相关研究,短时间内,似乎前者较见效,展望未来,后者更功不可没。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人文和科学同样来源于生活,也都反作用于生活,而科学是对人文的补充和发展,三者密不可分。我们要细思考,重分析,透过矛盾的表象,看到前进的本质,就这三者把握好分寸,造就美好未来!
纵观中国历史长河,中国从一个世界老大哥到被大炮轰开的受侵略国家,是何等悲哀!然而是什么招来如此悲哀之祸?忽视科学!中国自古地大物博,人丁旺盛,自认“天朝大国”,洋洋得意,殊不知外国正努力研究着,向我们学习的同时也自我创新,一直追赶着,终于,有一天,外国人用裹着中国外传知识加外国自我创新的表皮的大炮炸开了中国的大门,此刻,一些中国人觉醒了。有如此之人文情怀注定会走到这一步。
从被侵略的中国到今天的中国,这也是生活、人文、科学三者关系的见证。中国自被侵略起就始终有一群仁人志士在探索着救国救民的道路,一路上他们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挥,不觉悲哀!知道这一天——中国把握好生活、人文、科学三者关系,中国才真正站起来,也才有今天的中国。
受侵略下,中国人生活悲啊!许多知识分子怀着满腔热血的情怀救、发展中国,毅然踏上科学的大道,原子弹、导弹、神五``````渐渐地中国便走到了今天——人民安居乐业,中国国际地位不断升高,没人敢随意招惹中国了!若当初中国一味忍让,只顾眼前的利益,那么,再大的中国也不够被瓜分,它会永远沉没在世界之林中。
再看看日本,一个地震频繁的国家,若只顾因灾受难的人们,那么再多的财产也会被耗尽。一次地震,一次重建家园,一次耗费巨资,一次又一次,如何承受得了?然而日本并不是,它一直都有专注于地震研究,努力做好预防工作,损失大大降低,这难道不是爱惜人民而做出的明智选择吗?
地震频繁的生活令人产生同情、爱惜之情,推动着日本对地震的科学研究,产生了巨大成效,人们过上了教安稳的生活,每天快快乐乐。这就是三者关系的最好见证。
又如美国,肆意攻打一些弱国,只因这些弱国没有一方面能威慑到美国,归根结底是它们还在迷茫中,未能真正把握好生活、科学、人文三者之关联,假设是中国,美国就不敢如此嚣张了!
“不为明天做准备的人永远不会有未来”卡耐基的话萦绕耳际,国家由人组成,人如此,国家亦如此,一个国家,应从长远处着想,时刻为明天做准备,提高人文素质,更加注重科学,才会拥有真正的未来,美好的生活。
懂得把握好,未来自然晓。
“计划,是集体、单位或个人为顺利完成某项任务或办好某件事情,根据形势的要求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结合本单位或本人的实际情况,预先制定的工作内容、步骤和方案。常见的规划、方案、打算、安排等都属于计划的范围。计划的种类很多,按时间分,有“五年计划”“十年计划”“年度计划”“学期计划”等:按性质分,有生产计划、工作计划、学习计划等;按范围分,有国家计划、部门计划等。我们应当学会制定相关计划,养成善于打算,按计划办事的好习惯。
计划一般由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标题:写在第一行中间。一般应写明什么单位,什么时间的什么内容的计划。并在标题下面加括号注明时间。
正文:正文可分为开头、主体、结尾三个部分。开头部分主要说明制定计划的目的、指导思想。主体部分要写清楚具体的目标是什么,完成这些目标的措施、步骤等。结尾是计划的结束语。可以写一写展望计划实施的前景,表明实施计划的决心。
落款:就是制定计划的单位或个人的署名和日期。如果标题中己写明的,就不必再写。
计划可以写成表格式的,表格式计划要简明扼要,使人一目了然。
写好计划应注意:①应以实际情况出发,不能好高鹜远,搞假、大、空。②写计划时要注意层次分明,条理清楚,语言朴实,用词准确。
为了在一定的时期内完成某项任务或达到某种目的,用书面的形式向别人或其他集体提出挑战和竟赛的条件,这就是挑战书。被挑战的个人或集体接受了这些条件,表明自己的态度和决心,把这些内容用书面形式回答给对方,这就叫应战书。挑战书和应战书的基本写法:在第一行中间位置上写明“挑战书”或“应战书”三个字。挑战书要写明向谁挑战、挑战的目的和条件,最后还要提出希望,表示决心。应战书是根据收到的挑战书来写的。首先要表明是否同意挑战的内容和条件,有没有补充修改意见。如果有补充修改的意见,就应该明确地写在上面。
写挑战书和应战书时,主要应注意找个问题:①挑战书和应战书的条件应该是实事求是的,不能保守,也不能过高,要切实可行。②内容要订得明确具体,以便经过共f司努力,能够完成。③如果挑战、应战的是集体,那么,内容和条件就必须由集体讨论后确定。
建议书是个人、单位或有关方面为了进行某项活动,开展工作,更好地完成任务,而提出建议时所用的一种专用书信。有的也叫意见书。
建议书的格式与申请书基本相同。建议书的正文,要说明为什么提出建议,提出建议的想法是什么;建议事项要写得具体,可分条开列,也可不分条开列。此外,也可简单地表达一下自己的愿望。
写建议书要注意三点:①内容要具体。②建议要有分寸,实事求是,切实可行。③语言要简要精练,不必要太多的分析和论证。
一、什么是请示
请示,向上级请求指示。请示是下级机关对某项工作、某件事情作出的决定,需要上级审核和批准时,所常使用的一种公文样式。
请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使用率极高。下级机关的工作都是在上级机关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有些事情在局部看来从本机关的角度来考虑是可行的,但是上级领导机关从全局考虑就不一定可行。在此种情况下,下级想办的事情中有不少自己决定办之前尚要上级审批后才可行动。这就要写请示,办理审批手续。请示,在一个机关,甚至一个机关的内部的各个基层单位都要经常使用它,有时同时写几个。至于小事当面向领导请示,要求当面答复和解决的事情更是屡见不鲜。因此,学点请示的写作知识对每一位在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干部,甚至职工都是必要的。
二、怎样写好请示
先把握住请示的特点。
请示,有如下三个特点:
(1)请示都是上行文。即下级向上级行文才使用它,尽管有的不是直属上下级关系,可是属于业务主管机关。比如,某学院同河南省文化厅出版处不属于上下级机关,但在业务上省文化厅出版处领导我们,印刷教材之前要写请示,请求审批。
(2)请示中的事情务必是在自己职权范围内无法肯定和处理的事情。有法处理,又允许处理的事情,就不要事无巨细都写请示。
(3)请示都要求上级或业务主管部门批复,表明态度。
第二要知道请示的使用范围。
一般说来,在下面五种情况下要使用请示:
(1)根据自己的工作安排急需办某件事,但又需上级批准后才可办的,此时要写请示。
(2)工作中发生了比较重大的问题,本机关无权决定解决。自己可先提出处理意见,请求批示。
(3)对于上级颁发的法律、法令、方针、政策、规定和上级指示精神中有不了解、有疑问,或不同理解的问题,需要上级机关解释和进一步明确时,要用请示。
(4)上级有文件规定不经请示不允许办的事情,而本单位又不能不办,此时要写请示。
(5)上级虽有统一规定,由于本单位情况特殊难以执行,需要灵活掌握或变通处理,此时需写请示。
第三在起草请示以前,执笔人一方面要准确地了解领导对所请示的问题的确切意见。另一方面还要深人实际调查、掌握有关方面的具体情况。这是写好请示报告的基础,不可忽视。
第四请示的内容要写具体、写清楚,要把请示单位对请示的问题的看法、意见明确地提出来。以便上级机关和领导据以作出正确的决定和指示。
第五要掌握请示的结构方法,一篇完整的请示一般由如下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标题。标题写在稿纸的第二行中间,字稍大一点,要注意把请示的内容和文种写进标题中去。
第二部分,称呼。写接收请示的上级机关的名称或领导人的姓名和职务。有时既写上级机关名称又写领导人姓名。位置在标题下第二行,顶格写,后面加冒号(:),如“XX市证券公司:”。
第三部分,正文。这是请示的主要部分,从称呼的下一行空两格开始写起,正文内要写清楚请示什么问题,目的是什么,有什么要求。如果请示的内容比较简单,用一段文字写出即可,假使内容较多,可分几段文字写,正文内容写完以后,另起一行写上一句简单的结束语,如“以上报告是否妥当,请批示。”
第四部分,署名和日期。写发出请示的单位名称和年月日。单位名称也可既写单位名称又写主要负责人的个人或几个人的姓名。年月日写在单位名称下面,独占一行。注意,在单位名称上要加盖公章。
一、什么是情况简介
情况简介是某一单位在从事某项活动中向别人或上级简单介绍或汇报情况时,所使用的一种应用文样式,属于情况的一个品种。它是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一个重要手段;掌握了它,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时间。
二、怎样写好情况简介
(一)执笔人要熟悉有关情况
有些情况简介可能只有几百字,但这几百字是从大量材料中提炼出来的。要恰如其分地把情况简介出来,执笔人不仅要了解原定计划,更应该熟悉全面情况。这些情况包括:原定计划、会议记录、统计资料、总结等。
(二)要掌握情况简介的结构方法
情况简介的结构由标题、正文、署名和日期四部分组成。请看下面这篇范文:
郑州大学情况简介
原郑州大学创建于1956年,新郑州大学成立于2000年7月10日,由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和河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理、工、医、文、史、哲、法、经、管等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面向全国招生,具有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学院占地9065亩,已建校舍151。2万平方米。设备完善、功能齐全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实习工厂、报告厅、大礼堂、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学生公窝以及标准的体育设施。拥有计算中心、电教中心、分析浏试中心、网络中心等39个院(系),实验室,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价值3亿元。图书馆藏书391万册。并配有微机阅读等现代化设备。为全校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学校拥有一支学科齐全、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 313人,其中两院院士6人,教授、副教授1 198人,博士生导师83人,硕士生导师993人。在师资队伍中,3印人具有博士学位,1 198人具有硕士学位。目前,全日制在校生50 301人,其中校本部博士生229人,硕士生2 479人,本科生29 006人,专科生3 156人,在校外国留学生382人,成人教育学员22 435人,远程教育学员1 496人。
学校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与培训,拓宽就业梁道,建立了“公平、平等、竞争、择优”的就业机制。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毕业生面向全国择业,2000,2001,2002年连续三年就业一次到位率均超过85%,就业率均达到100%。我校为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社会急需的多层次高级专业人才,今年继续招收高等教育自考生。
有的作品,写到上级向下级下达某项任务之后,问:“有困难吗?”对方回答百分之九十几都是:“保证完成任务!”至于这“保证”有没有依据,或依据什么,似乎是不必挂齿的。你这样写,我也这样写,一句本来是很有分童的话,由于滥用,倒成了空话。其实,生活告诉我们,许多英雄人物在接受任务的时候,并不一定都大喊“保证”的。他们有的说:“让我试试吧。”有的说:“总会有办法的。”有的则什么都不说,却用行动表现了自己的保证。那种脱离对生活中各种各样英雄人物的具体观察和体验,停在“一般”,“基本”的表态式“保证”上的描写,往往只能削弱英雄人物性格本来的光辉。
不少作品,还总爱写到姑娘们的笑。我们经常读到一些来稿,满纸笑声,一会儿哈哈哈,一会儿咯咯略,但这些姑娘为什么笑,笑得是不是时候,作者似乎无须顾及。有的是不该笑而笑,有的是可笑可不笑而偏要她们笑,等等。这不禁使我想起周立波的《山那面人家》来。那里面也写了姑娘们大量的笑,但那确然不是“一般”的笑,“基本”的笑,而是十分真实酣畅,带有山里人味的笑—
姑娘们笑,虽不明白具体的原因,总之,青春,健康,无挂无碍的农业社里的生活,她们劳动过的,翡青的田野,和男子同工同酬的满意的工分,以及这迷离的月色,清淡的花香,蒙陇的、或是确实的爱情的感觉,无一不是她们快活的源泉,
这段文字把那笑声的丰富内容点染得何其令人信服、动情。我们虽然没有去过“山那面人家”作客,而“山那面”的笑声委实已回荡在我们心上。
我们对事物应该有一个基本的看法。然而,文学作品,如果总是以“一般”,“基本”的货色供应读者,其结果无不是以失败告终的。“基本”,“一般”,总得通过“个别”来表现。最近我在一篇来稿中看到一个细节:一个青年工人端着饭碗还想着机械构图,忽然间,他开窍了,便蹲在地上,把饭碗放在一边,用筷子在地上画起图样来。等到图样画好,起身一看,噢:那碗饭已经被一只大公鸡啄食得所剩无几了。我想,倘若换个“一般”的、“基本”的笔头,那么这个细节,肯定“溜号”无疑,很可能只是代之以“废寝忘餐”这个千巴巴的概念。这样一来,还能给读者留下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