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论诗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1-23 12:03:29
  • 《论诗》
  • 有很多人认为学习古诗没有用,很枯燥乏味,这你就大错特错了!其实诗是要慢慢品味的,就像喝茶,抿一口,就品味到苦和甜,还能闻到那种独特的清香。而诗就是要慢慢读,把情感带上,闭上眼睛,想象那幅画面,这样你会同样体会到这首诗的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感受。也许在大雪纷飞的冬天,也许在宁静祥和的夜晚,也许在战火纷飞的战场,或是快乐,或是闲逸,或是忧愁,都体现在诗中。现在让我带你走进诗的世界吧!

    首先,诗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律诗等,它们将人生道理与处事建议透露在字里行间,但大部分诗需要我们细细品味与感悟。你觉得诗只有绝句吗?不,它还有词,词也称为诗余,相当于一篇散文,也能用来描写一些场景。词也有与众不同的地方,那就是分片。它怎样分辨呢?其实,我们只要看到句子与句子之间距离空了两格,那就自然分成上片和下片。

    古诗有什么用呢?首先,古诗本身就是一个文化结晶,它里面蕴含着古人的智慧和人生的思考,他们写这首诗,就是为了给我们展示美景、渲染情感或答疑解惑。比如我们在生活中总结的道理,在诗中早已出现过了。最重要的是,古诗能增强我们语感,提升写作思维和语言能力,写作时我们能引用一些诗句,让文章更有文化感,也有人会通过一首诗来描述场景,突出哲理,在语言上可以借助古诗的力量证实自己的想法观点。

    古诗是中华文化几千年传承的精华,通过诵读古诗,让我们明白了中国的历史、人文、生活还有艺术。那一句句诗精粹绝伦,像是一个个精彩的记录片,让人身临其境,仿佛回到那滚滚的历史长河中,去重温或美丽、或温馨、或恬静、或悲伤的场景啊!

    这就是古诗,穿越千年依然熠熠发光,依然让我们陶醉其中,犹如品味陈年老酒,令人神往。

  •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作者及出处赵翼《论诗》全诗》
  •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出自

    《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人才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生平简介

    赵翼(1727~1814)清代诗人、史学家。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阳湖(今江苏常州)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任镇安、广州知府,官至贵西兵备道。乾隆三十八年辞官家居,曾一度主讲扬州安定书院。

    赵翼诗与袁枚、蒋士铨齐名,合称"乾隆三大家"。

    诗的前两句以李白、杜甫的诗为例来说理:“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李白、杜甫的诗歌万古流传,无人能与之相比,然而,就是如此伟大的诗篇,至今也觉得不新鲜了。可见,“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国家代代都有有情的人出现,他们各自的影响也不过几百年而已。作者认为诗歌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诗人在创作上应求变创新,而不要刻意模仿,跟在古人后面亦步亦趋。

    风骚在古代实际上指的指两部书:诗经(因为诗经最好的篇章是《国风》,所以可以用风来代表《诗经》)和《离骚》。

    到后来风骚变成了学问的代名词,“文人”也就可以称为“骚客”。如果某人喜欢卖弄学问的话,那么就说他“卖弄风骚”。

    再到后来(大概是明清时)风骚竟由形容文人变成形容女人了,说一个女人水性杨就说她“风骚”。某女子卖弄姿色也叫“卖弄风骚”。

    风骚:

    1.风指《诗经》中的《国风》,骚指屈原的《离骚》,后来泛称文学: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2.在文坛居于领袖地位或在某方面领先:独领风骚

    3.指妇女举止轻佻:卖弄风骚

    风韵指风致、情趣

  • 《《凤凰涅》读后感》
  •     诗人郭沫若曾经在他论诗的著作里说过:“我始终是感觉到只有在最高潮的时候的生命感是最够昧_的。”这里,“最高潮的时候的生命感”,指的就是诗人那如岩浆奔涌、狂减突进般的诗情。他在“五四”时期写的《女神》、《凤凰涅》、《地球,我的母亲》就是他这生命感最高潮时候的杰作。据郭老在《我的作诗经过》一文中回忆,他的早期诗作名篇《地球,我的母亲!》是在一种发狂般的状态中写出来的。当时,他赤着脚在石子路上踱来踱去,感悄喷发时甚至情不自禁地卧倒在路上睡着,想真切地和“地球母亲”亲昵,去感触她的皮肤,接受她的拥抱。写《凤凰涅》则简直是“一种神经性的发作”了,他感到“全身都有点作寒作冷,连牙关都在打战”。显然,诗人这种神经质的冲动,是他长期蕴蓄在胸的激情的爆发。在郭老这些诗作名篇里,那创造新鲜太阳的“女神”,那烈火中自焚的“凤凰”那可以吞吃一切的“天狗”,想象何等丰富,气势何等雄浑里音调何等激荡!它象电光、火花,照亮读者的心灵,点嫩人们的思想,人们仿佛从诗篇里听到了反帝反封建的呼声!这些才华横溢、气魄雄伟的诗篇,当然是“节日诗人”们那些如“紧握笔杆作刀枪,千军万马动地来”,或“台台马达日夜轰鸣,声声怒吼掀起洪波”一类的节日诗所无法比拟的。诗以情动人,无情即无诗。我们的“节日诗人”块少的就是这火一般的豪情。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郭老的灵感来了,所以如此激动。我们并不否认有灵感。灵感,无非是某种因素的刺激,突然使作者想象飞驰,思路杨达。因此,灵感也好,激情也好,都不是神秘的、缥缈的东西,而是作者长期生活积累的突发。如果只把注意力放在揣摩政治风向上,而对现实生活没有详尽的观察研究,没有深切的体验感受,即使现实生活如何充满诗情画意,恐怕也唤不起你的灵感来。所以,一个诗作者创作的成败,首先取决于他是否深入生活,他对生活有无深刻发现和独特感受,有无真挚深沉的爱。我们的“节日诗人”未能写出真切感人的好诗,关健就在于此。 这些作者写诗还有一个通病,就是人云亦云,缺乏独创。有的作者去年写了一首节日诗,没被采用,今年仅变动几个字,把时间改一下,又寄来了。这些诗,放到去年可以,拿到今年也行,毫无特色和新意可言。诗贵创新。宋代诗人欧阳修就曾经说过:“若意新语工,道前人之所未道者,斯为善也。”道前人之所未道,当然应是自己的独创,并非千人一腔、人云亦云,正如屠格涅夫所说的,必须是艺术家“自己的声音”。在文学史上,凡是有成就的诗人,几乎没有一个不是独 特创造性。当然,这种独创,并不是搜索枯肠的主观臆造,而是来自丰富多采的现实生活。杰出的诗人总是善子在生活的海洋里,撷取那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捕捉那金子般闪光的诗意,然后经过艺术概括,锤炼出最富于新意的诗句来。例如,唐代著名诗人李贺,为了收集创作素材,经常吃了早饭就背着一个破旧的锦囊,骑着毛驴出门漫游,观察生活。每当见到好的题材,或触景生情想到好的诗,就马上记在纸条上,装进锦囊。晚上回到家里,再将纸条从锦囊里取出,连夜选择整理,把这些零碎的不完整的句子作为触媒,精心构思,写出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篇。除了有特殊的情况外,几乎每天都坚持这样做。由于他平时特别注意深入实际观察生活,不断汲取生活中的养料,创造出了不少意境美妙、色彩浓郁、变化多端、奇崛警拔的杰出诗作。古人曾用“诡”、“奇”、“险”、“怪”四字来概括他诗歌的特点。李贺诗歌创作的独特成就,为我国古典诗歌开拓了新的境界,而他的创作实践,值得我们认真借鉴。

        有人曾将写诗比喻为蜜蜂酿蜜。如果说,诗是蜂蜜,那末,生活就是鲜花。我们期望着那些习惯于写节日诗的作者,象蜜蜂酿蜜那样,广采生活中的花朵,去酿造别人不曾酿过的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