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各有绝美的花,而夏天颇具盛名的便是莲花了,不止西湖有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致,我们身边就有这样的地方,湿地公园便是如此。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皆爱牡丹",夏天的莲花绝不输这两样,自岸边踱步,在一片茂盛的香蒲与芦苇间,透出点点的翠绿,仿若给一张苍白的脸上施以粉黛,给眼前灰蒙蒙的一片芦苇丛中加入了鲜活的色彩。走上木桥,桥面随着步子的迈动,击打出沉稳的鼓点,给这美丽的景象加上典雅的伴奏,在这一刻,脱离烦琐事务的困扰,"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情景下,放松身心,倾听这闲情雅致与火炽热情奏成的交响乐。
池中的水,浑浊中有几分清澈,翠绿中透着几分青黛。但真正吸引人的,是那水面上铺着的一阵翠绿的“涟漪”那形态各异的莲叶,或卷成了那"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样子,真的"早有蜻蜓立上头",有的自然的展成了华盖,让池中的鱼儿尽享清凉,最有趣的便是那倾斜着的,边沿挂着雨露的,那水珠已经在千钧一发的情况中了,却反而舒展身体,趴在那叶子边缘,尽显慵懒与轻松,刺眼的反光却不如莲花那么使人眼前一亮,那粉的、白的、红的莲花,或立或卧,在那莲叶的托举下挺立在离水面几米的地方,像灯盏中的火焰,像停在枝头的鸟雀,似乎随时会燃得更旺,似乎随时会展翅高飞,微风吹起,这涟漪便成浪头,向前涌动,递进层层,层层递进,直打到那水天相接之处,如满湖灯火,照亮人间万家,照亮游人心田。
世人皆说:"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我更要说,这满湖的莲,将这景致扎根在人心里,洗涤、净化心灵,不论从视觉还是从精神上,都是当之无愧的绝美之景,把这接天莲叶的清风碧浪吹进人们的心里……
常言道:“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的盛名早已家喻户晓。于是,我们一家就找了个周末,去一睹黄山的真容。
车子一路颠,山道一路弯……不知道过了多久, 我们终于来到了黄山。刚下车,我就兴奋地跳起来,怀着激动的心情,急着想去坐缆车……
缆车上,我们谈笑风生,大千世界尽收眼底。没多久,我们就来到了黄山上。在这里,我不仅看到了奇松、怪石,还看到了云海、温泉……
我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竟然能如此巧夺天工,瞧那些石头——有的像桃子,有的像波浪,有的像神仙……无奇不有,真是太有意思了。
站在山颠往下看去,云雾飘浮在山峰上,好似天庭一般。我不禁被这种景象给震撼住了。那些云有的像丝绒一般,有的像白雪公主的连衣裙,还有的像一块连绵不绝的大毯子,还有的像一串串棉花糖……它们一会儿飘荡在山间,一会儿隐约游走到远方;时而浓,时而淡……真是千姿百态,千奇百怪!
走着走着,我们突然看到一处温泉。那一带树木环绕,显得相当幽静。其间人影绰绰,他们似乎是前往那边去享受温泉的洗礼,解除一身的疲惫吧!
然后,我们又坐在缆车来到了对面的山峰,先后看到了三大松,他们分别是迎客松、陪客松和送客松。迎客松彬彬有礼,形象可爱,绿叶如盖,像是在欢迎我们的到来;陪客松亭亭玉立,姿态秀丽,似乎在陪着人们参观;送客松侧身一枝,似乎在与我们送别……看着这一切,我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夕阳西下,天色渐晚,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座神奇的大山!
回眸再望,我心唯黄山!
中山公园虽说不是中国颇负盛名的名胜古迹,但在汕头众多风景区中还是占一席之地的。倘若外地游客想要感受汕头的美,中山公园就不容错过。因为它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幅绝美的画。
中山公园的大门前矗立着一座高大的牌楼,前面写着“中山公园”,背面则是孙中山先生题写的“天下为公”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不远处,是一座孙中山先生的铜塑像,让人不禁肃然起敬。
径直进入中山公园,路的两旁是两排高大的树木,它们挺着笔直的腰,像极了阅兵式上的踏着整齐步伐的方阵队。在铜塑像的后方有一片青草地,在这春末夏初的时节,草儿绿绿的,嫩嫩的,远远望去,如同铺着一张宽大的绿毯。草地上还有星星点点的野花,杂样儿,像星星,像眼睛,还眨呀眨的。草地的周边,植有修剪得如宝塔似的松柏,还有孔雀开屏似的蒲树。这里的树木不是叶圣陶老先生笔下的苏州园林中修剪自然的树木,似乎每一棵都是园丁用心修剪和精心设计的。这是一幅幅讲究对称美的图案画,而不是自然成趣的美术画。似乎每一笔都要画好,才能构成一幅幅好画。
再看看公园“三绝”之一的假山,假山的设计也着眼画意。这不仅是技术,更像是艺术。假山的堆叠既要巧妙又要显出秀气,还要方便游客在假山中攀爬、行走。这样看来,这里的假山仿佛是雕塑家精心雕琢的精品。假山的顶端有一个叫“梅花岩”的石亭子。亭子的四周雕着几支梅花,仿佛几只大手合力把亭子捧在手心里,远远望去,又是入画的一景。顺着雕琢的石阶攀爬,游人可以选择走不同的路径到达亭子。有的人登上几步台阶就可以到达,有的人却需要兜转几圈才能到达。置身假山之中,颇有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最美的是玉鉴湖,顾名思义,这是一个如玉般通透的湖。细看,它如绿翡翠似的绿得透亮;近看,它清得可以看见湖里追逐打闹的鲤鱼;远看,它还静得像面镜子,映射出蓝天白云,绿树芳草,游人舰艇,俨然一幅浑然天成的美景图。
如果有人让我概括一下游览中山公园的感受,我想引用妈妈的话来说:“随手一拍,就是一幅画。”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我们全班同学游览了盛名天下的洞庭湖中的君山。
汽车欢快地在田野上奔驰了两个小时,终于在君山停住。同学们欢呼雀跃,首先参观龙口,这龙口之内有一小岭,山势平舒,其形状越看越像龙的舌头。龙舌之下有龙涎井,井内舌尖上正滴着龙涎呢!龙口东边山下有一大块岩石,石中有一方自然凹下的小池,池中有水。传说“三醉击阳人不识”的吕洞宾在击阳喝醉了酒后,常常先飞到这个小池子边洗脚,再爬到池上的山头去睡觉。后人称这个小池子为“仙人洗脚池”,并在池上的山头建了一座两层的“胡吟辛”,我们还在辛上见到了吕洞宾的塑像呢!
“嗯,斑竹!”出朗吟辛向东,我们顺着喊声望去,只见一大片竹子挺立在山坡上。有四方形的方竹,状如罗汉的罗汉竹,实心的石竹,青苹欲滴的淡竹,黑色莹润的墨竹……特别是那斑斑点点的湘纪竹,更是慈人注目。传说舜帝南巡,崩于苍格之好,他的妻子峨皇、女英悲痛异常,日夜嘀哭,眼泪哭干了,流出血来,洒在竹子上,凝成斑痕。人们叫这种竹子为斑竹,又名湘纪竹。湘记墓和复修的湘资己祠扰隐在竹林之中……
登上喉咙乓山,就到了君山的最高点,举目四望,只见良峦起伏,郁郁苍苍。除了一片一片的琴竹,便是那层层处全的茶因,好像万千条绿色绷带。君山银针茶脑誉中外,清朝花隆年间列为贡品,一连2年还夺得莱比锡世界博览会的金牌呢!喉咙乓山脚下有十几莞寿命已几百年的老银针茶莞—银针茶的开山祖,通过茶场技术人员的修枝更新,现在仍生机勃勃。
柳毅井、飞来钟、酒香辛……每一处胜景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无不令人留连忘返。直到太阳快落山了,我们才依依不舍地登上汽车。
再见吧,可爱的君山!
颇负盛名的老作家欧阳山同志,有一次给编辑部的一封信中说,自己好象一个不会应酬的主人,请来了许多客人,招呼到这个,又冷淡了那个,结果客人都不满意。
对于欧阳山同志米说,这当然是他的自谦之辞。不过,一位在创作道路上摸索探求了几十年的老作家,尚且有这样的感慨,那么,对于没有经验或经验不多的作者来说,就更应该引起注意了。
有的大部头的长篇巨著,有的大捆大捆的稿件,翻开一看,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是儿十上百。作者象位好客的主人,客人一请就是一大堆,不管自己熟悉不熟悉,反正请来了再说。结果济济一堂,热闹固然热闹,却不免有所怠慢。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如果你请来的客人自己并不熟悉,只能言不由衷地寒暄几句,或者干脆把他忘了,那么主人的尴尬就在所难免了。每个人的经历和生活基础都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写作的技巧更有高低优劣之分,如果不顾自己这些客观条件,硬往自己的作品里乱塞人物,那么,唯一的后果就是作品的失败。所以,聪明的主人,请客要请知己好友,倾心而谈,自然要比那种客套应酬痛快得多。 法捷耶夫说得好:“作品好比一所房屋:住得太满是很危险的。当然,也不可能在过满的屋子里把所有的人都安排得能够得到充分的描写。这样就会出现一些只有姓名的人物,失去了任何的个性,更不用说典型性了。这也是不善于结合‘总体,和‘枝节’的结果。这种不善于结合往往弄成了过分的概念化。”
你看!中国的外国的作家,都有同样的体会和感受,这恐怕不是巧合或偶然的吧!
人物的众多决不是作品的充实。当然,如果你真有雄厚坚实的生活基础,确有较高的艺术才能,而你的作品又的确需要和容纳得下那么多的人物,就象《红楼梦》、《水浒传》那样,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