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学校与其说它是一座校园,不如说它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你瞧,那蔷薇各自吐着芳香,有的浓郁似甜,有的淡雅似茶香;那一个个金黄的木瓜,像一盏盏金灿灿的小灯。我最喜欢的还是那长年挺拔的翠绿的竹林。
春天,竹子是嫩绿色的,远看,竹林像一块无瑕的翠绿的翡翠;近看,竹林又像一道绿色的屏障。一场春雨过后,竹林吸吮着甘露,孕育了许许多多的“胖娃娃”,它们探出脑袋,向大地展示着自己旺盛的生命力。
夏天,竹子的颜色变成了翠绿色,还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芳香。
秋天,当瑟瑟的秋风吹来时竹子仍然是生机勃勃。
严酷的冬天来临了,竹子傲然挺立在风雪中,仍然那么清秀。
我喜欢竹子。我喜欢竹子的静,高雅而文静,潇洒而斯文;我喜欢竹子的风度,节节向上,高风亮度。
与其说秋天的硕果累累,倒不如聊聊背后那些粗糙的“双手”
那些双手,犹如钢丝一般,坚韧不屈,那些双手,犹如流星一般,创造奇迹,那些双手,更像是那无名的英雄,辉煌未来。没错,他们就是那默默付出的人—农民。
喧闹的马路上飞驰而过一辆辆平平无奇的汽车,我并不惊讶,但偶遇一辆老旧的牛车,才让我最为惊叹。土黄的老牛步步向前,车子也缓慢移动。玉米好似化成了人,在车子上诉说着农民的心苦,奶奶笑着迎接收获的喜悦,奶奶正大步流星地向前走着,脸上流露出住藏不住的骄傲与自豪,像是一位凯旋归来的大将,满目喜悦。
他们就是我最敬佩的人,是他们用劳动改变了我们,改变世界。
我是个不怎么喜欢花草的人。与其说是我不喜欢,倒不如说是我要求太高,很少能有入眼的。母亲常调侃我道:“小姑娘家家的,一点情调也没有。”我总是抱之浅笑,因为我可是一钟情之人,心中已有一钟情之花,别的花既是再好,也不必入眼了。令我魂牵梦萦之花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蝴蝶兰。
若非要提我与“她”的相识,这还得从那个美好的清晨说起。
记得那天清晨,我到校较往日早些,便利用闲暇去花园消遣消遣。忽而,一抹倩丽的身影闪现在我的面前,它像有魔力似的让我不由自主地靠近,我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它。只见花间好几条青翠欲滴的“玉晶”四散零落,几颗饱满晶莹的玉珠悬挂着,它们似是将这里当成了妈妈温暖的怀抱,惬意地伸着懒腰,舔舔手掌,眼神里布满了慵懒舒然的意味,那无数翠绿的碧丝上面,几片浅紫色的花瓣覆映顶面,宛若一只优雅娇媚的蝴蝶展翅欲飞。
想是清晨的缘故,万物似是达成共识,表面升起一层奶白色的薄雾,与其说是色彩,倒不如说它本身就是浓郁的牛奶所形成的雾体。校园在各种花草的装点下一派色彩缤纷的景象,花草恰似沐浴在这大自然的恩惠中,享受美好时光!但有一位佳丽不同,不错,它就是蝴蝶兰。蝴蝶兰不愿与那些奇花异草般耀出艳丽的色彩来夺人眼球,它是忽落凡尘的仙子,不食人间烟火。它躲避在一处幽静芳草后,不仔细看很难找寻到它的仙迹的。“一位翩若惊鸿之女子伫立于远方,一袭浅紫纱裙轻罩其上,里襟着齐胸湖绿短裙,三千青丝只用淡紫发带,随风摇曳,一转身更叫人心动神移!一双清澈的眸子尽收眼底。如一泓清泉让人深陷其中,令人心醉,立体的五官之下樱唇轻抿……”这便是对蝴蝶兰最好的诠释。
它从不喜与群芳斗艳,更不愿沾染半分市侩之气,只愿藏匿于山林或深闺之中,做一悠闲安然之人,傍着世外仙源了却余生。
蝴蝶兰有此高贵的品性,我有幸与“她”结缘,心中自然装不下其余佳丽了!
离我家不远有一个百货商场。与其说我喜欢上那儿买东西,倒不如说我喜欢文具柜台上的阿姨。 说她阿姨,不如说是大姐姐。她顶多二十来岁,穿着一件红色的蝙蝠衫,一头令人羡慕的黑发直披两肩。她总是笑容满面地接待每一个顾客,耐心地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她那热情、和蔼的话语,使柜台上充满了春意。 一天中午我上学去,路过商场,打算进去买一本练习本,下午写作文用。走到柜台边,只见那位阿姨正在热心地接待一位老大娘。
过了老长时间,那位阿姨走过来抱歉地对我说:“让你等了这么长的时间,小妹妹你买什么呀?’,’’我买一本四角二分的练习本。”好!”阿姨麻利地拿出一本练习本递给我。我刚想递钱,发现少了一角钱。我连忙在地上找,也没找到。我又在身上找,还是没有。这可怎么办呀?木子下午就要用了,我急得像热锅上的妈蚁团团转。
“小妹妹,丢了什么?”阿姨关心地问我。“我……我丢了一角钱。”“你仔细找过了吗?”“找过了,我身上都找遍了,就是没有。”我几乎要哭出声来。“小妹妹别急,一角钱我给你垫上。”我一听,}L}头一热,说:“这怎么行!”“小妹妹,没关系,只一角钱。”阿姨说完从口袋里掏出一角钱,和我的钱一起放到钱箱里。 我拿着本子向阿姨道了一声谢,便向学校走去。一路上我的心像大海里的波涛一样一起一伏,久久不能平静……阿姨虽然是一位普通的营业员,但是她那颗心多么可敬呀!
与其说这是一篇说明文,倒不如说是一篇描写性的散文。说明语言的散文化甚至诗化使这篇文章显得有山有水,韵味十足。也许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免不了会去分析它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及诸如此类的理性东西,但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对其优美的语言视而不见。对翠竹形态的描绘也好,引用古人的诗句也好。列举有关竹子的成语也好,无不显示出作者语言的魅力。文章结构紧凑,脉络清晰,说明方法运用恰到好处。在阅读过程中,应以文中描写性语言为突破口,以一斑窥全豹,掌握文章的主体风格。
1。描写:诗情画意,情趣盎然。大量生动具体的描写,使文章显得有血有肉,充满了韵味。例如课文的开头部分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白雪紫竹图:“紫里透黄,黄中带绿,清秀潇洒,亭亭玉立”“交错的枝千。低垂的竹叶”“根节盘错似松柏,枝叶盎然胜腊梅”,这是写紫竹的外在形态;“外形典雅,婀娜多姿,气质刚劲,不畏霜雪”,这是写它们的气质;“那一竿竿翠竹,昂然挺立,像钻天的绿色宝剑。那一层层枝叶,遮天蔽日,交织成天然的篷盖”,则是写尽了竹子世界的优美。好一幅情致深浓的翠竹图!
2,排比:妙语连珠,洋洋洒洒。文章在介绍竹子的有关特点时,则是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式语句,这些语句极大地充实了文章的内容,使说明文的知识含量大增,同时也增强了语言气势。
3。引用:锦上添花,古色古香。课文之所以能将竹子描绘得如此生动形象,惹人喜爱,是因为让竹子具备了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与其说课文是在介绍生态意义上的竹,倒不如说它是介绍了具有悠久历史、深厚底蕴的竹文化!其中的引用古色古香,韵味无穷,可谓锦上添花,妙不可言。如:报道山东省银雀山出土西汉竹简的消息;竹简中有关《孙子兵法》《孙膜兵法》的记载以及发现这一史实的意义等。
写作设计
课文《隆冬话竹》中运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了竹子的形态,语言婉约有致,优美自然,大大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趣味性。请仿照课文的写法,以“雪中咏梅”为题写一篇文章,字数不限。
介绍一处你熟悉的名胜古迹(如园林、寺庙、古塔等),注意运用描写的方法和适当的说明顺序。
根据课文中有关两部兵法的历史公案的材料,写一篇简短的消息,要求有评论,字数不限。
写作提示
仿写是根据有关文章的写作方法、结构方式、构思技巧及取材布局等进行写作。本次写作要求仿照课文的说明顺序,通过介绍梅的生态特征、文化内涵来盛赞梅花。试比较:“话”竹可以介绍竹的各方面特点,如形态、性质、功能、生态等;“咏”梅只能从梅的形象气质、文化内涵出发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话”可宽泛,“咏”则有界限,这是仿写中要注意的问题。
参考提纲:(1)以陆游的《咏梅》诗引出雪中梅的姿态;(2)描写雪中梅的形态特征及其怒放时的绮丽风景;(3)穿插古今赞梅诗文;(4)分析梅花的气质;(5)以盛赞梅花的象征意义结尾。
介绍名胜古迹,应该突出它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特点,所以在介绍其位置、规模、环境及历史时要注意详略安排。在有关名胜古迹的典故中,如有记叙的部分应以简约为本,不可喧宾夺主,大肆渲染。
参考提纲:(幼总体介绍某处名胜古迹的特点;(2)讲述该处名胜古迹的具体风光特点和有关典故、传说;(3)分析该处名胜古迹于今天的意义。
消息的写作有比较严格的格式要求,可以参看有关课文。写作这则消息时,除了要告诉人们出土西汉竹简这件事外,还要突出分析它对于课文中所提到的这一桩历史公案的重大意义。
跟你说吧,与其说这是个岛,不如干脆说它是块大礁石。除了海一样蓝的天和天一样蓝的海,眼中所能见到的,只有礁石和石缝中的野草。只身一人在此,真觉得天地之间,惟我生灵.可是,对于生存来说,.这里太艰难了不论精神上,还是物质上。
笛福笔下的鲁宾逊,荒岛漂泊四年,而成为世界传奇:海军航空兵某场站靶场志愿兵尹方伟,只身一人在这块礁石岛上呆了10年。
管理、维修一个雷达靶标、一个轰炸靶标和6个地靶标,这就是尹方伟自1980年3月上岛以来,所担负的繁重而单调的任务。
寂寞,孤独,以及由此而来的焦蹂,烦闷……相对而言,物质生活的匮乏、清苦似乎不足挂齿了,初上岛时,为排遣孤寂,尹方伟特地从陆上挑来一只最能吠、最凶狠的狗。起初,是狗追着鸡咬。天长日久,“与世无争”可怜雄赳赳的犬崽,竟堕落为懦弱的菜狗一条,与群鸡共食,常被啄得“狗血淋头”,以至于一日尹方伟携狗回陆上办事,返岛那畜牲死活不肯再跟他回去——连狗都留恋这人世的喧闹。
很难说尹方伟面对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哪一个更艰苦。对人来说,有时后者的痛苦更难于忍受。因此,尹方伟常常拼命地干活,_试图用肉体上的极度困乏来解脱精神上的孤寂。靶场保障工作他从不懈怠,许多已符合要求标准的事情,他仍要再去傲得更好;可以明天、后天再做的事,他今天就要做好;轰炸之后,他冒着生命危险排除哑弹,一干就是一个通宵,要知道,于这活儿稍有闪失,后果不堪设想——说不定过了多少天还没人知道这儿出了什么事。
工作之余,他要干的事可就多了:劈山修路,开荒种菜,放羊喂鸡,他还学会了许多捕鱼捉蟹的本事,其中最拿手的是下“联子网”。每年3月至7月,他就将一张200多米长、2米高的网,围成一个“V’型下到浅海处,涨潮时,鱼虾们乘潮而入,落潮时,一个个都成了俘虏.渔汛期是尹方伟最辛苦,也是他最快乐的季节。巡逻,补网,赶潮,抓鱼……常常是一天只能休息三四个钟头。一天清晨,他抓了满满一担鱼虾送到场部,一进伙房,把炊事员吓了一跳。他自己站到镜前一照,也不禁直吐舌头:浑身上下都是泥,活像一个水鬼。场部起床后,战士们围着鱼虾喜形于色。有个新兵抓起一条18斤重的鲈鱼,大叫“老尹,你真有两下子。”看到战友们的高兴劲儿,尹方伟浑身的劳累顿消。
然而,孤寂的时候还是漫长的。上级为尹方伟配发了一台电视机。岛上没电,要看电视只能靠手摇发电机,一边不停地摇,这样看二个小时电视,比干一天重活还累。尽管如此,每天的电视节目他还是要看的,这样他可以离人群更近些。一次,他看中国女排得了冠军,高兴地鼓起掌来,掌声响起,图像却消失了。刚要发脾气,又独自大笑起来—原来一双手不能同时二用。
他托人捎来一只口琴。开始,他对这玩意儿一窍不通,整天叼着睹吹一气。如今,许多流行的曲子他吹来婉转流畅、悠扬悦耳。没人指点没有曲谱,只是因为四下无人,免去了通常的羞怯,他硬是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地吹熟了他想吹的歌。
10年,大约占去了尹方伟生命的1/3。远离家人,远离人群,远离了那时而使我们激奋、时而使我们沮丧,变幻不定、眼花缭乱的社会风云.你能说这是人生的空白吗?尹方伟活得认真,活得充实。10年来,他圆满完成了近万个架次的靶标保障任务,排除了500多颗哑弹,他维护的靶标,时刻都处于良好状态,久而久之,就根本没人对他的工作提出任何要求,他这儿成了名副其实的“放心靶场”。他还为场站改善伙食提供了3万多斤鱼虾和鸡、羊肉.他先后3次荣立三等功,被评为海军航空兵“优秀志愿兵”和“全军优秀班长”。隔海遥望陆上的灯火,仿佛看到千家万户的笑脸,这时尹方伟心里便升腾着一种军人特有的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