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区委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1-21 15:33:25
  • 《幸福的回眸》
  •     在民盟广西区委会老领导的鼓励帮助下,我在1981年5月参加了中国民主同盟。此后,党的统一战线像阳光雨露一样滋润着我,使我逐渐有所进步、提高。我曾经写了一首小诗《草》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平川茸茸似碧纱,历尽寒霜发新芽。小茎本无回春力,离离全仗沐朝霞。”确实是这样,只有沐浴在朝霞雨露下,小草才能茁壮生长。回眸10多年的路程,心里充满了幸福之感。这里只选儿件感受最深的往事,与同志们共享。

       1983年12月23日,这在我人生旅程上是一个难忘的日子:邓小平等中央首长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出席民盟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全体代表。当听到这个消息时,大家都欢呼雀跃,我的心境也久久未能平静下来。

        23日一早就起床洗漱,穿着好齐整的全毛华达呢中山装,等待着出发。为了及时从住地京丰宾馆赶到人民大会堂,有关部门为我们的车队配备了警车开道和护卫,使我们准时于8时到达。到了人民大会堂接见厅,600多名代表按发给的排号准时在8时30分前站好了队,等待着幸福时刻的到来。9时正,队伍的右边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们转过身去,跟着热烈地鼓起掌来……举目望去,只见邓小平同志神采奕奕地缓步走来,一边走,一边同大家一起鼓掌。跟在邓小平身后的有胡耀邦总书记、李先念、彭真、万里、习仲勋、王震、杨尚昆、宋任穷、姚依林、胡启立、薄一波等同志,还有班禅、荣毅仁、杨静仁等领导人也一边鼓掌一边缓步走来。党和国家领导人还同坐在前排的民盟同志一一握手。首长们坐好后,旋转镜头缓缓转动,这样,1。42米的长幅照片,就成了我珍贵的收藏。

        我想,党和国家这么多领导人,在政务如此繁忙的情况下,接见民盟代表大会全体代表,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民盟亲密战友的情谊,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民盟的期望。想到这里,一种历史责任感在心中油然而生。

        在当时来说,我是入盟不久的新盟员,对民盟的光荣历史略有所知。民盟的先烈闻一多、李公朴,救国会七君子,民盟的杰出领导人张澜、史良、胡愈之、楚图南、费孝通等先生一直是我心中非常景仰的人物;对广西民盟的领导人莫乃群、石兆棠、吴克清、叶生发,也是心仪已久。所以在莫公乃群、吴老克清的启发教育下,在盟的老前辈黄老半文的帮助下,我于1981年5月申请加入了中国民主同盟。之后,在区党委的关怀下,在盟的老一辈领导人的教育扶持下,我当选为民盟广西六届区委常委、广西五届政协委员,并被推选为出席民盟五大的代表。在这几年的历程中,我对于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对于民主党派的性质任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民盟五大开幕式上,聆听了习仲勋同志代表中共中央宣读的《贺词》。《贺词》指出:“中国民主同盟长期同我们党风雨同舟、并肩战斗,是我们党的亲密战友,具有爱国的革命光荣历史。”这更使我激动不已,受到极大的鼓舞与鞭策。现在,小平同志、耀邦同志同这么多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在百忙之中接见我们,使我在感到光荣、幸福的同时,更感到了肩上的责任,作为新一代民盟成员的责任。在民盟五大上,我当选为民盟五届中央候补委员(1987年1月,在民盟全国代表会议上增选为中央委员),我更感到肩上担子的重量了。

  • 《柳》
  •                      为了纪念在山中战死的烈士,

                         一位“民改”时瓦洛区的区委书记,

                         在烈士陵园埋葬了自己的妻子,

                         栽下一株柳树,以慰她生前之意。

                         这二十几年,就象弹指一挥,

                         种柳人,早已转战他乡,难寻踪迹,

                         当年的县委书记,鬓发想已斑白,

                         他栽的柳树呵,长得可枝千挺立里

                         用小刀在树干上刻的“芳柳”二字,

                         象两支不灭的火炬,红光熠熠,

                         这是丈夫给妻子竖的一块墓碑,

                         意味着,虽死犹生,永守战地!

                         柳树的枝条儿,轻轻地垂着,

                         象柔软的手臂,抚爱着大地;

                         尖尖的柳叶儿,象一把把透明的短剑,

                         是革命先烈,仍在挥戈出击!

  • 《《抓虫记》及点评》
  •     北碚区委礼堂里,正在召开“全区青少年科技成果小发明小论文获奖大会”。我的小论文《飘虫野外越冬观察》获得了全区一等奖。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我登上了主席台,顿时,感到全身的热血在沸腾,一股新中国青少年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同时,也回想起我取得这点成绩所走过的一条曲拆道路。

        我从小就很喜欢捉知了、炸锰等昆虫玩,经常观察大自然的种种奇怪现象。如:胡豆叶为什么有马耳朵形状的叶,螃蟹的钳为什么断后又会再长出新的来等等。在幼小的心灵里早就埋下了理想的种子:以后当一名生物学家,研究如何使生物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所以,上中学后,自然就很喜次生物这门学科了。

        学校组织生物课外活动小组,老师叫我参加。这真是喜从天降,我立即答应了。听说小组经常在星期天外出活动,我想一定很好玩,又可以抓螃蟹、捉蜻蜓了,说不定还能掏着麻雀窝呢妥于是我更加欣喜若狂,可是后来的情况并不象我想象的那么如意。

        生物组第一次活动是到缙云山,虽然正值冬天,寒风还有些刺骨,可我心情是愉快的,走在山路上,眼睛四处张望,看有没有我要猎获的东西。突然,发现一棵树权上有一个麻雀窝,我正准备爬上树去掏。可是老师一下把我叫住,说我没组织性,还说我们这次上山是有任务的,不准乱跑。这时,我才想起老师布置给我的任务是采集瓤虫标本。其实成虫这小东西也没有什么意思,但老师却说它是蚜虫的天敌,一只执虫一夫要吃几十只蚜虫,蚜虫对庄稼的害处很大,叫我观察血虫是怎样越冬的,以便更好地对瓢虫进行人工饲养,让它为保护庄稼出力。唉,这么冷的天,到哪儿去找?手摸到什么都觉得冷……老师看出了我的心思,便对我说,“不要怕困难,到处都去找一找,一定会找到的。”于是,我查树洞,看树叶背面,连地上的一些小洞洞也被我掏开…找了很久还是没找到,结果,第一次上山我就扫兴而归。

        后来,又上了几次绪云山,瓢虫还是没找到。

        我想停止找抓虫了,甚至想退出生物组,便去找老师,请他给我换一项任务。老师鼓励我说:“必须要有信心,特别要有耐心,几搞科研更是如此……”老师虽无批评我的意思,但我觉得他的话一针见血指出了我的毛病,不免有些激励。“现在我国还很落后、祖国需要你们这一代作出贡献啊!”老师又语重心长地补了这一句。这时,我真有些热血佛腾了,说:“老师,看我今后的行动吧!,我暗自下了决心:要实现理想,振兴中华,就从找冬瓢虫做起。

        事情也真凑巧,三月份我和老师整理生物标本,意外地发现标本架里爬出一只飘虫。我非常高兴,便问者师,“这儿怎么会有瓢虫?”老师想了一会儿说,可能是去年十月底采标本时,它随着标本架带回的,也可能是从窗口飞进来躲在这儿的。于是我得到了一点启发,瓢虫越冬喜欢干燥而温暖的环境。

        到了这年冬末,我随老师再次上山找瓢虫,我就在比较于燥、而且阳光充足的地方寻找,把耕地附近土壤里的石块翻过来看,翻了一块又一块。每当我翻开石块,没有发现飘虫,手又冷得慌,不想再翻时,我的耳边就响起了老师的话,要有信心,特别要有耐心,于是我又鼓起勇气,继续去找,一连翻开了很多石块,下面仍然多是些毛毛虫,后来,才在一块石块下面的缝隙里,发现了一只瓢虫。真好看,就象半边豌豆,黑色的外衣上点级着四个红色的小星。于是我更加起劲地找下去,好不容易找到了三只瓢虫,到学校,把它们放在瓶子中,又经常放在野外仔细观察。当时我想:人工饲养瓢虫越冬,必须让它在温暖、干燥的地方生活。后来,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大盆事实证明我最匆的设想是正确的。再加上别的一些条件,人工饲养瓢虫越冬实验获得了初步成功。

        我取得的这点成绩是微不足道的。要真正实现我的理想,以从事生物研究来为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作出贡献。那还得象马克思说的那样,不畏劳苦,沿着陡峭的山路攀登。为了祖国的兴旺发达,为了中华之崛起,无论道路多么艰难曲折,我决心走下去,走到底,用已经沸腾的热血,去谱写一部最壮丽的人生诗篇,献给我亲爱的祖国。

        点评

        这是一篇以记事为主的文章。作者通过对求虫越冬观察所经历的曲折道路的记叙,揭示了千任何事情都应明确目的并信心和时性的道理。文章以侧叙开实。写自己登上获奖大会主席合的激动心情和回忆曾经走过的曲折道路,以点出题目,然后转入顺众,着重叙述自已思想矛盾解决前的情况和思想矛盾解决后的表现;然后又转入侧叙,再写在主席台上的感想,表现了“我”更高的思想境界。既照应了题目,又深化了主题。

        文章叙事清楚,情节完整,有些描写也很能表现几童和青少年的情趣以及生物学爱好者的特点,如常提出“胡豆叶为什么有乌茸朵形状的”之类的疑问,“到野外活动很好玩”,第一次上山就要去“掏麻雀窝”等,而且都能通过写人更好地记事。

        不足的是写思想转交还欠功夫,写人工饲养瓢虫越冬也较含糊,获奖大会的时间也没作交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