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田园接到一位老年朋友的来信。这位老年朋友在信中忧心忡忡地谈到,她有一个年届30的女儿,不知什么原因,坚持奉行独身主义。做父母的为她操碎了心,邻居同事亲戚朋友也都百般劝说,但这位小姐始终不为所动。这位做母亲的万般无奈,只好来信恳请田园就这个问题谈点个人的看法。今天,田园就打算谈谈这个问题。
近年来,人们的思想空前解放,人的自我意识开始逐步增强。在这一背景下,个别青年朋友拿定主意独身去走人生之旅。
我们应该怎样来看待和评价这种现象呢?
长期以来,人们对独身行为颇多非议。当生活中某个男子或女子实行独身时,人们往往会认为他们有某种心理或生理上的缺陷。其实,从社会伦理的角度讲,如同婚恋自由一样,人们对独身的选择,是自己的权力,任何人都无权横加指责和非议。当然,需申明一点,田园本人并不赞成独身主义。
那么,应该怎样正确理解独身现象呢?
田园认为,首先我们不鼓励独身行为。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恋爱、婚姻是人类得以繁衍的基本条件,爱情和亲情也是人类生理和精神方面的正常需求。人的一生,也正是在爱情、亲情和友情这三大感情的充实和支撑下,获取源源不断的幸福的。一般来讲,持独身态度的朋友,往往会有意识地缩小社交范围,逐渐失去亲朋好友的支持和关心.长此以往,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压抑,是极不利于个人的身心健康的。像这样,一个人,孤苦伶仃,人为地把自己封闭起来,与世隔绝,必将会对工作、学习以及日常生活产生消极的影响。人,没有不渴望幸福的。当幸福之路就在脚下时,您却绕道而行,这种苦行僧的生活方式,与人与己,应该说是毫无益处的。
当然,奉行独身的朋友,各有各的原因。如初恋失败、择偶标准过高、对异性的偏见以及个人的理想追求和生活方式的偏执等等,不一而足。所以,我们不可对其一概而论,乱加非议。比如,有些人,初恋受骗,或热恋时被人抛弃,由此便对异性产生强烈的不信任感。也有些人,初恋时便既定了较高的择偶标准,但在现实生活中,一直难遇意中人。于是,他们宁愿独身也不凑合。类似这样的情况,显然当事人的思维方式有失偏颇。对于这些人,我们完全可以主动地介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为他们提供实际的帮助。
而有些人为了事业,为了理想,不惜舍弃自己的个人幸福,这当然是令人钦佩和敬仰的了。比如,已故的著名医学家林巧稚,终生未婚,竭其毕生精力,奉献于人民,奉献于她所钟爱的妇幼保健事业,这种崇高的思想境界,只能使人仰之弥高。对这些人来说,他们的人生意义和对社会的价值,并不单纯取决于他们的婚姻状况。当然,对于一个人来说,独身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独身者需要有坚强的意志来克服生理上、心理上以及生活上的种种矛盾和困难。对于这些人,我们同样需要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予充分的关心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