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成语形容永记不忘?成语大全频道精心搜集了6个关于描写永记不忘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铭诸肺腑] míng zhū fèi fǔ
比喻永记不忘。
[镌心铭骨] juān xīn míng gǔ
镌:雕刻。意同“刻骨铭心”。形容永记不忘。
[铭感不忘] míng gǎn bù wàng
铭:在器物上刻字,比喻永记心上。深刻地记在心上,感激不忘。
[铭心镂骨] míng xīn lòu gǔ
形容感受极深,永记不忘。
[铭肌镂骨] míng jī lòu gǔ
形容感受极深,永记不忘。
[铭肤镂骨] míng fū lòu gǔ
形容感受极深,永记不忘。同“铭心镂骨”。
2020曾经是“未来”、“美好”的代名词,但它的开端,却有些出乎意料:疫情突如其来,宏伟计划被破坏,人心惶惶。不过,在现在这样一个几乎可以用“黑暗”来形容的社会里,那些明亮的光束变得更加显眼,也更会令人记忆深刻。
奄奄一息,仍念祖国
“药物留给需要的人吧,不要浪费。”那位重病的患者躺在病床上,已经奄奄一息,却还在努力推开护士给他送药的手。护士顿时泪流满面。后来,那位患者在遗书里说:“我死后,我选择把我的遗体捐献给国家。”医护人员都被这位患者所感动,他们积极地为他治疗,这位患者现在已经转危为安,没有生命危险了。
所有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里,大家更是无比的爱惜自己的生命。而这位患者,生命已经岌岌可危,但心里仍然装着国家,装着对其他人的关怀。他这种舍己为人的品格让我永记在心。
伤痕累累,心中有花
那位医生终于摘下了口罩和护目镜,脱下了防护服,她的脸庞已经面目全非。她满头大汗,眼睛上方有一圈深深的勒痕,脸庞上更是印着一道道触目惊心的暗红色伤痕。但她脸上的笑容却依然灿烂,如同一朵经历过狂风骤雨而依然怒放的花,那一定是因为,她献出的力量,虽然微小,但也会使疫情尽快结束。既然如此,那脸上的伤痕,也都不过是奖赏自己的特殊的“徽章”。
谁能知道她那是有多么的痛苦,那种穿着防护服,戴着护目镜和口罩好长时间不能摘下来的痛苦。又有谁知道她是如何坚持下来的?大概是因为她心中有花,乐观积极,坚信我们一定可以打赢这场战“疫”。她这种知难而进的品格让我永记在心。
日日坚持,只因责任
自从有疫情以来,单元门上就贴着一张表:楼道消毒。在“负责人”那栏,好像一直是同一个名字。我在近期都没怎么出门,所以从没有见过他,只是偶尔看见窗外他穿着蓝色的防护服,背着一大箱消毒液,在楼下准备。他背着的消毒液,看着就很重;他穿着的防护服,看着就很厚。而给楼道消毒更不是什么很容易的事,扶手、角落,每个地方都要消毒,不知道要弯腰又起来多少次。但是,我每次下楼,看见楼道消毒的表,没有一天他没签名;我们楼道里,每天都可以闻见消毒液味,虽然刺鼻,但能隐隐约约感觉到一种安全感。他一定是每天都在坚持,坚持保障我们整个楼居民的安全。
在疫情时期,我们都不想出门,想最大程度的防止染病。那个每天消毒的人,想必也是这样。但是,他为了我们必要出门时的安全,克服了困难,坚持每天都去消毒。让他坚持下来的,也许是单元门上的那张表上的“负责人”一栏的签字,是责任吧!他这种尽职尽责的品格让我永记在心。
无论是捐遗体的患者、伤痕累累的女医生,还是每天给楼道消毒的负责人,他们把自己的时间,精力甚至一切,都献给了国家和人民。他们的奉献,一定会让人永记在心。
因为这些人,还有那些其他的许许多多的大人物、小人物,这个看起来失去了繁华和活力的国家,变得好像不那么黑暗了。等到一切都结束了,这些人可能会被遗忘,但是,他们的精神会永远保存下来,让所有人永记在心,永垂不朽。
雷锋精神永记心间
——读《雷锋日记》有感
学校:山东省五莲县实验小学郑酉轩
“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一个人先进只是单枪匹马,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这是我最喜欢的《雷锋日记》里的经典句子,忘不了年迈的大娘,踏着路上的荆棘,洒下一路汗水的雷锋;忘不了背着迷路的孩子,冒着蒙蒙的细雨,在泥泞的路上留下脚印的雷锋。忘不了站在冰凉的破了玻璃的窗口钱,给乘客遮风挡雨的雷锋……正是“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会有的”。忘不了电影院里专心读书的雷锋;忘不了路灯下认真读书的雷锋;忘不了宿舍里挑灯夜战的雷锋……
“钉子有两种精神,一种是挤劲,一种是钻劲。”
我们要向雷锋学习,学习他团结同志、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精神;学习他助人为乐,做了好事不留名的精神;学习他热爱学习、积极进取的精神……
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
我于1951年怀着报效祖国的热情,背着父母意旨,从香港回到广州。1953年正式参加革命工作,1956年入党。45年转眼即已过去,但人党誓词却深深地嵌在心里,它引导我去克服一个个的困难。
我人党第二年,反右派开始,一连串的政治运动,使我这一类不是工农兵出身,所谓海外关系复杂,又是境外回来的人,很难受到政治信任。其中不少人对此感到茫然、懊悔,有的人在政策允许下重返境外,政策不允许的也千方百计创造条件离去。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每每在这种情况,都要联系人党誓词深人思考自己的人生图什么、人党为什么、要为党和人民干什么、怎么干等一系列问题。最终我都更加坚定要走为党奋斗一生的道路。如今进人老年了,回头看看近半个世纪以来在党教育下的历程.感到自己一生虽然平凡、平淡,却也无悔、无愧。虽然难以成为模范人物,但已尽了自己的努力。
退休4年多来,听到不少新老党员用各种方式谈论自己的感受,使我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我也忆起在60年代学习大学中文系课程时,曾以一些与人生意义有联系的文学语言来策励自己,其精神对自己要当好一个党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谨摘记几句与新老党员同志共勉。
第一句是:“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这是元朝诗人王冕为自己所画的梅而题的诗句。他画的梅朴素淡雅,不要人们夸耀它的艳丽,只愿把那清新的香气留在人间。他以此来形容有志之士不应图表面浮华,而要讲本质实在,保持有益于他人的高尚品质。我感到可从中受到启示。
第二句:“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这是宋代诗人王淇的咏梅诗句。它用拟人的手法,赞美梅花清白高洁,不被半点尘埃污染,宁愿在清苦的环境中生活,以不求名利为人生志趣。这诗句一直留在我的记忆里。我感到人党了,就要多讲奉献,廉洁无私,不受污浊环境影响,不为功名利禄所诱惑。用今天的政治语言来说,就是要在党风、政风方面都严格要求自己。即使退休了也不能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第三句是:“不为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峰。”这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的诗句。作者登上杭州西湖灵隐寺前的飞来峰上耸立的高塔,很有感触地慨叹:“不怕浮云遮住我远眺的视野,这是因为自己是站在峰顶高塔的最顶层。”这带有哲理的诗句,使人从中领会到,只要自己有真知灼见和政治上的坚定性,就能站得高望得远,看清事物的本质,不管会有什么不正常的“浮云”,都不可能迷惑自己,都不能改变自己的正确立场。自己可以从中领略到,既已成为共产党员,就一定要坚持政治原则立场的坚定性。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有坚定的政治信念、信仰,这些是十分重要的。
第四句是:“不拘一格降人才,各致其能以相生。”这里前半句是清代诗人龚自珍的诗句,后半句是唐代散文家韩愈文句。它们连起来,是因为联系来理解更有意义。“不拘一格降人才”,现代不少评论性文章,以至党内一些领导讲话都曾提到过。它指出不要拘泥于某种资格而压抑人才的成长。现时仍往往被借喻来不要受论资排辈和传统的条条框框所限制,要敢于举贤授能,要有这种胸怀和气量。做好这一点,也应属于对党的事业的贡献。
“各致其能以相生”,意思是人不可能什么工作都能包得了,应该让各人发挥各自的专长,在一个集体中互相补充、互相帮助。在退休前,大家同在一个班子时,按党的原则协调共事,固然重要;退休或退出领导职务后,在职和不在职的都能互相理解、谅解,尤其可贵。所以退休四年多来,对区的领导同志,以及过去共事过的同志对我的关心,我都由衷地表示感谢。
以上用一点文学语言来概括自己40年来在党内政治生活的感受,当然是不可能全面、完美的。但是作为共产党员,我感到自己即使到了老年、晚年,对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仍然是始终不应忽视的,故乐于再一次重温人党的誓词。
至于当自己越来越走近人生的黄昏时,还要不要像年轻时有个做人的目标,继续按人党誓词要求自己呢?我是愿意做肯定的回答的。我感到至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坚持终老:
一是仍要有精神支柱。这支柱就是人生特别是共产党员要讲奉献的信念,淡化讲待遇的观念,政策没有规定给自己的,绝不向组织提出过高的要求。
二是仍要有力量源泉,也就是坚强意志。如今的中青年干部可能有许多“鸿运当头”的机会,进人或将进人老年后就难有幸运,不如意、不顺心的事会多一些,要用坚强的意志来保持心理的健康、平衡,决不因退休后通常被认为有失落感而消极、无为地度日。
三是仍要有行为准则。国法、党纪和有关党风的规定都应与在职时同样坚决贯彻执行。到老仍继续保持高尚的情操。还应以德处世待人,不因退下来了就失去担任负责职务时给人家的良好印象。
四是仍要有坚韧毅力。不能人一退休就万事休。恰恰相反,退休以后应万事“修”。除了健康上要“修补”一下外,更重要的是精神、素养上更好地“修身”。自己的优点要发扬,别人的美德要仿效。老年也要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