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家训是什么呢?它是中华民族积累了几千年的一种宗族传统。听,历史的回音仿佛在诉说着那段往事:岳母为岳飞刺字“精忠报国”为岳家之家风;林则徐告知子女“贤而多财,则损气智;愚而多财。则增其过。”崇尚“简”为林家之家训;曾国藩以“勤”为人生第一要求,崇尚“勤”为曾家之家风。儿时,我们总会听到来自长辈的训诫,比如“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玉不琢不成器”、“成由勤俭败由奢”等等,这些或许我们平常不太留意,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就像春雨一样,悄无声息地渗透进我们的生活,我们的言谈举止也受到了它的影响,真正的“润物细无声”。它也是我们的家风家训。
小时候。家人经常教我“要成大器必先成人”,那时候年纪尚小,不懂得它的深层含义,后来逐渐长大了,书也读了一点,方能解其大意。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比动物多了智慧和思考,懂了礼义廉耻,若是连人的基本标准都打不到,又何谈成才呢?
所谓“成人”、“成才”,不过一字之差,却相去千里。成人,需要我们从小的积累和来自家庭的熏陶,在内心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能力。这个过程可能会让人觉得痛苦、迷茫,但始终坚持自己,会在终点收获不一样的惊喜。不过,在这一过程中,有些人会收获,有些人也会失去。
回顾现实,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些鲜活的例子:前几年震惊社会的大学投毒案,为了一己私欲就投毒,造成了同学的伤亡;还有那个药家鑫伤人案,因为害怕承担责任就害了一条生命。。。。。。这些事件真实的发生了,,这些人不懂法律吗?还是受教育程度不够?都不是,相反,他们在学校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究其根本,是他们的道德修养不够,如果他们来自家庭的教育能够到位,父母的教导让他们心理健康,人格健全,他们或许就不会做出这样的事。
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先修身,何以平天下?家风、家训帮助人修养身心,重视家风、重视家训,要从我们做起,从现在做起。
“我想看一会儿电视,可以吗?”
“不行,已经很晚了,再说看电视对眼睛不好。”
“就看一会儿嘛。”
“也不行!”
“哼!”一声重重地关门声,接着就是一片寂静。我和父亲无话可说。
我把功课都做完了,看看“古诗词大会”对我多有益处,何况我是老师眼中的“语文小才女”,我需要被熏陶啊,凭什么不允许!这会儿,我一个人在房间里生着闷气,心里只想着,有这么个不通情理的父亲真倒霉。他似乎总是那么古板,老是板着脸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总是要求我这样,要求我那样,还老爱拿“别人家的孩子”跟我比来气我,他一点也不懂一个孩子的心。就这样想着想着,我渐渐困了。
深夜,客厅里传来了脚步声,随后门“吱”地一声被轻轻打开。一个人影出现在门口,是父亲。他蹑手蹑脚地走进来,动作有点滑稽,还踩得地板吱嘎响,我很想笑,但我忍住了,因为我不打算原谅这个固执的父亲。我把被子蒙住了头,不搭理他。父亲却装作什么也没看见,他慢慢挪到我的床头,轻轻帮我盖好被子,还帮我掖在身下,像个小偷似的慢动作播放般离开我的房间,轻轻扣上门。走出门口,我听到他用力吐出一口气,想必是刚才一直憋着气怕吵醒我。
我把头伸出来,深吸了一口气。这时,我渐渐感到有什么东西堵在心口,我想我有点惭愧。父亲显然是等我睡着了,才悄悄来查看我,帮我盖好被子才可以安心去睡。他现在应该也已经很累了吧,他也许还在担心我还在生气,而我只顾着自己不痛快还不停埋怨他。我想起父亲每天陪我朗读电子杂志,耐心教我做奥数题,时而用他不协调的身体和我一起跳韵律操,带我去图书馆享受书香和宁静,和我一起去徒步……父亲好像也没有那么讨厌,他一直用心在陪伴我,虽然大多数时候都有些严肃,我想我欠他一个道歉。
第二天,我早早起了床,写了一张道歉卡,还在卡片角落里画了爸爸和我牵着的手。我轻轻走进他的房间,悄悄地把卡片放在床头,又轻轻离开。我希望父亲看到它时,能舒展一下眉头,会心地一笑。
爱,是一种能力。父亲用他的方式爱着我,我也想用我的方式表达我的爱。
爱,是也相互的。当你享受到别人给予你的爱时,也应回应一份爱,这时你也会感到快乐。
“乐小狮杯”组委会评委老师点评:
木马老师:
整篇作文的语言,感情,包括阅读时的气息都很流畅。作文不仅有巧妙的开头直入剧情,也有心理描写的巧妙变化,更难得的是在字里行间,通过“我”的行为和心理描写,衬托出了“爸爸”的形象和父爱的沉默与伟大,这一技法非常漂亮。作者这种于轻松之中显沧桑的写作功力很厉害,不但凸显出了父爱,更给父亲的形象带上了家庭栋梁的重量。如果文章的确是作者全力所为,那还是希望作者继续保持住优点,踏实吸收,在四年级这个阶段,一直到高中毕业,都是最佳的吸收时期,产出保证自己对手中笔有所掌控即可,不要贪恋现在的光环,也不用透支现有的能力,现阶段有此功力,目标应当将来为国在文学一途争光!
文章缺点在于,中间转折过于顺利,当然,这也是作为孩子的真情所为,瞬间阴转晴天。但作为文章,肩负转折的目的,又要凸显父爱的话,回忆中的内容就可以从不同方面凸显父亲对我各种各样的爱和关心。只有回忆起得更多,这种感情积累得越多,那一瞬间的爆发,才足以促成对今天事情的转折。
结尾写得很棒,是一个阅读面广,善于思考的作者。请保持让自己优秀的速度和能力。
三月苦功皆白枉,不思量,自难忘,百米长卷无处诉衷肠。诉衷肠,心更殇,满眼尽是泪血淌。泪血淌,心先亡,无话可说谁人又猖狂?谁猖狂,天若亡我我以命相搏争辉煌;争辉煌,以为伯乐一双慧眼辨真假让我满心希望又绝望!世间万象,谁知我心如磐石又彷徨?人生虚空,谁料分数便是我家当?人人道:“不以成败论英雄”,可谁又不是趋炎附势向那高阶远望?
我心凉。仰天长叹不知何日才能辩忠良?辩忠良,上场杀敌千百万,谁说巾帼不如男儿郎?考场上,百万雄师过大江,我愿做那桨头少年聊发狂;聊发狂,雄心不少男儿样,愿做国家新栋梁;新栋梁,一轮红日东方亮;东方亮,世界震撼一代豪杰竟以命相扛真发狂;真发狂,荆棘丛中传出一曲天籁不朽传奇倾泪唱;倾泪唱,伯牙诉琴钟子期却亡,高山流水知音不再世人枉传唱!
空虚妄。人生不过数十年,这二次轮回我一把辛酸遍尝。若非少年未白发,定入禅门不再把世事攘。可人生苦短不弄出个名堂怎好让父母挂心肠?挂心肠,知寒问暖十七年如一日愧对父母怎敢忘?怎敢忘,唯有读书二字创辉煌!人生世,从古至今哪个不是光耀门楣把气扬?把气扬,衣锦还乡不枉此生人一场!人一场,平庸无为怎对得起老天赐我一卷书华光?书华光,光芒万丈不以武力藐众生万象,对得起天生傲骨才猖狂!
愿做一匹日行千里马驰骋天地,把浮生看通亮;人不过一具好皮囊,伯乐不识良驹罢,只堪世人称道枉贤良!枉贤良,求学不问寒窗苦读只为把名扬;把名扬,心机颇多人不良,信任千金情义难尝!从此不再把人放在心尖上,愿做空像把世事洞藏!
——致我现任班主任贾老师
(或许吧,你会说您没良心,会说您看错了人,我只能说,我无话可说必再说,这个班长的位子我本就不想高攀,若不是您“苦口婆心”,把我家长都搬了出来,我也许不会像今天这样了。您对我不放心,我知道为什么,我也知道谁说我的好谁说我的不好,我尽力而为,真不知道自己受的什么罪,我都在嘲笑自己。第二次找您我就已经把心凉透了,我早就已经绝望了,和您玩心计,我不想,也不愿意,毕竟您是我的老师,对我曾有知遇之恩。我绝不会忘,可我也绝不会忘你对我的猜测,质疑,甚至那所谓的教导,我都记住了。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是我太软弱,我是个报复心仇恨心很强的人,就像大象,记的仇多少年也会报。该报自然会报,辞职申请我早已写过不知多少遍,没有我爸,我不知道自己现在会让您看成什么样。我为人坦荡,不徇私情,恪尽职守,不怕小人告状,好人会有好报,是谁我都知道。就您所知的那点事,早已不是威胁我的资本。我在哪儿,我堂堂正正,我不怕鬼敲门,我不想与您对着干,老师就是老师,世上注定。命中注定我要用自己的力量开疆辟土,您说我“名副其实”我知道那不过是名不副实,怕别人笑话;您说我秀外慧中,惠字替换了慧,我也知道它什么用意;您说我刚柔相济,是我本就不想插手这些事情。您说的一切是兑现了。可是做戏给我看的话,我认为没有必要。勾心斗角,我不是不会,是不想。所有的人都知道我的辛苦,我所有的付出您都看不见。我不需要假惺惺的同情,该怎么做我早就知道。自己这个傀儡,很快就会被兑现成阶下囚。让那么好的朋友能在我背后插我无数刀,她的为人怎么样?那您的为人又怎么样?我是该说您老谋深算,还是该说您运筹帷幄?我是该说自己倒霉透顶,还是该说您演戏逼真?她,她们,我坦诚相待,我问心无愧!我对得起她们,对得起所有人,就算都对不起,那我也对得起您对我的心机栽培!我会是个强者,您所没见过也不可能见过的强者!我只是一介女流,可是我会让世界明白我的刚正不阿!将我的冤屈,昭告天下!哀,莫大于心死!我意已决,只为大学而来。我不是没有缺点,我的软弱,我的忍让,我的包容就是我的致命伤害!我说过,女子本应成就自己的传奇!我会证明给您看,给她们看,给所有瞧不起我的人看!我不是刚愎自用,我明磊落!什么都阻挡不了我求学的决心,什么都阻挡不了我志向的坚定!我是我,猖狂,自大,不畏强权的我,我的另一面!)
你有试过我明明才和你说几天不到的事情你却统统忘记的感受吗
你有试过当我看见你和别人嘻嘻哈哈却忘了一旁的我的感受吗
你有试过当我对你撒娇发小脾气总是对嘴冷战发牢骚的时候你却当我在无理取闹的感受吗
你有试过我拥有你的时候是有多需要拥抱需要陪伴需要在乎吗
你什么都不知道你还会来指责我的错你知道我心里怎样想吗
你是什么我是什么我不知道了
我们渐渐迷失了自己我们去哪了
想问天你在哪里我想问问我自己
一开始我聪明结束我聪明
聪明的几乎都毁掉了我自己
想问天问大地或者是迷信问问宿命
放弃所有抛下所有让我漂流在安静的夜夜空里
你也不必牵强再说爱我反正我的灵魂一片片掉落
慢慢地拼凑慢慢地拼凑拼凑成一个完全不属于真正的我
再说对材料作文的审题。
近年来,在中考和高考中,供料作文(给材料作文)的方式愈来愈多—或是一段古文,或是一个故事,或是一段对话,或是一幅或几幅画,通过自己“审阅”写一篇议论文。这种作文方式既有一定的限制性,又有一定的灵活性,它虽有一定难度,但又能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同时避免一些命题作文“无话可写”的弊端,也能让高水平的考生有充分发挥的空间。关于供料作文的审题,应当注意两点:
其一,要平心静气读懂材料。材料为作文之本.文章的中心思想(主旨)是从材料中发掘出来的,发掘得准确才为行文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事先不必匆忙下笔,而应将材料深人分析.全面理解,抓住其要害,吃透其精神。以妙锐的思想穿透力,透过材料的表面探索到实质,从实的东西看到虚的东西,这样才能写准写深刻,所谓“袖手于前,才能疾书于后”就是这个意思。1992年高考作文的材料是:一个青年无惫踢破了一个玻璃罐,“红雨衣”主张“大家都沾点光”而把玻璃暇弄得更碎,伞下的一对情侣只发牢骚,而“我”也只是摇头叹息,最后有人悄悄扫走了这摊垃圾。材料看似简单,可思想穿透力的强弱就导致了立意的差异。浅层次的立意就有:要注意公共卫生;公德心的丧失;保护环境;爱护公物等。而深层次的立意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动口不如动手;实干比发牢骚更重要;环境的改变在于人的素质与文明。两类立意相比较,前者浮泛轻浅,后者深刻人里,切人了材料的实质。
其二,在阅读材料提炼主题时,要尽可能多侧面地发掘其中的含义加以比较,从而把握最佳的角度立意。一般来说,任何一个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观照,都可以得出不同的立愈主题。材料亦如一座山,从正面、侧面、反面看都是各有所得的。所以在审题时不能只局限于一个角度.更不能滑人那种思维习惯和定势—一看材料就觉得似曾相识,于是马上联系到头脑中固有的东西,这样就很容易落人俗套,使自己立意一般,或不准确。
其三,在审题成功之后,论述题旨时,还要善于提升引申。所谓提升,即是从材料的“事实”中发掘出内核——“事理”,上升至一定的理论高度。所谓引申,即是在行文时要列举一些与材料所揭示的思想内容相类似的事例,这样一是使事理论述更深人更有说服力,同时也使文章内容丰富,克服“无话可说”的尴尬。
总之,抓住立意审题的关键,就是抓住写作的“牛鼻子”。
“再说”一词,我查了一下汉语词典,里边有两个意思:①表示留待以后办理或考虑.②表示推进一层。可是在我所遇到的事情中,“再说”好像还有别的什么意思,如何给它下定义,我可没有那么高的水平。反正在我所遇到的那种场合,听到“再说”两个字,使人伤心、悲痛、气愤或不安。你若不相信的话,我讲给你听。
我来中国前的一天,在我国的首都——金沙萨认识了一位中国工程师。他是不久前刚到扎伊尔的。那天是个礼拜二,上午十点左右,我正在路上走着,看见前边停着一辆卡车,车下有两个人在修什么,旁边站着三位外国人。我一看,那不是中国同志吗?就走了上去,用汉语问候他们。他们两眼直盯盯地看着我间:“你在中国留过学?”“是的。”我回答。然后我们各自作了自我介绍。经过几个小时的谈话,他们大概知道了我是怎样的一个人,都愿意跟我保持联系。这位工程师也是其中的一个。这以后,我每天都要到他那儿去帮他们办些事,还为他本人解决一些困难。他们公司的经理常劝我不要到中国来了,让我跟他们一起工作,他们教我汉语,我教他们法语。然而我很想来中国留学,于是谢绝他们的好意,飞到了中国。
我走的那天,经理派车亲自送我到机场,工程师也来了。他很激动地跟我说:“好朋友,你一定不要忘了经常给我来信,到了北京就去找我的妻子,我已经给她写信说了。”
到北京以后,我就给他妻子去了个电话。她问:“你是谁呀?”“我是阿那克沙。”“哦,就是那个从扎伊尔来的留学生吗?”“是的。”她在电话里笑着说:“好,明天咱们见个面,具体时间再说吧。”过了,三天,她既没来,也没来个电话。五天后,我又给她去了个电话,只是为了向她的家人间好。这次她又在电话中说:“你最近忙什么呢?过两天我有空,想请你到我家来作客。我看…到时候再说吧!”我从此再也不敢给她打电话了。她也没了音信。
有一次,我在书店买书。“你要的这本法文字典现在我们不卖。”“什么时候卖?洲那再说了。”我闷闷不乐地走了。还有一次我去医院,看到几个人抬着担架走到医生面前,着急地叙说着病人的病情。医生听完后作了这样的回答:“是的,这个病人的病很重,但今天是我们的学习日,没办法给他治疗。再说……”再说什么呢?这是人命关天的大问题。假如,这位医生是这个病人的话,他听了“再说”二字,又怎样想呢?我真不明白,一个“再说”就有可能把病人推到了死亡的边缘,多可怕呀。
我害怕听到“再说”这个词,因为用得不好的确会影响人们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以后要用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伤害了别人。当然,字典上所表明的那两个意思,可以用。我认为凡是类似这样的词,是我们大家应该重视的。
下面再说一说怎样综合的问题。总起来说,综合要做到自然贴切,恰如其分。例如《人不能没有信仰》一文,在剖析了顾丝丝的言行、思想之后,联系自己的思想认识,联系社会现实,得出“人不能没有信仰。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人的信仰就是坚信共产主义事业一定能胜利。”这样的结论,就较自然贴切,恰如其分。另外文章在重要段落中也做了较好的综合,在一篇议论文中,提出中心论点的语句、段落和重申论点的语句、段落都具有综合的性质。在一个段落中,不论是段首概括,还是段末概括,这些语句也都具有综合的性质。由于分析和综合这两种相反的思维过程的存在,表现在文章的篇章组织中,就常常形成一种“总分”式的结构(包括“分总”式和“总、分、总”式)。例如《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这篇文章,就全文来说是“分总”式的结构:用三个段落分说新民主主义文化的三个基本特点,最后一段是总说,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了全文的中心论点。这篇文章前面的三段,又都是“总、分、总”式的结构,即每段的开头提出了本段所要分析论证的论点,然后从几个方面加以分析论述,最后再进行总结。《放下包袱,开动机器》(初中语文课本第三册)一文,则是典型的“总、分、总”式的结构。第一层总说, “为了争取新的胜利,要在党的干部中间提倡放下包袱和开动机器”,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第二层分说“放下包袱,,第三层分说“开动机器”。第四层用“如果我们既放下了包袱,又开动了机器,既是轻装,又会思索,那我们就会胜利”一句话来总结,照应开头,起到重申论点,结束全文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这篇文章第二、三层两个分说层次又都是“总、分、总”结构。总之,这篇文章的篇章组织可以说是一系列的“总、分、总”。如此说来,理解文章的总、分关系,学会分析和综合,对于写作和阅读都将有很大的帮助。
再说托物抒情
这种抒情方式,一般是以物体为题材,状物的最终意图,在于借物言志,托物抒情。《香椿树》这篇作文,在构思上有独到之处。文章先写香椿树的形象上的“丑”:“在这百花齐放的春天里,它竟没有一个花蕾,一片花瓣,要不是枝头上几点鹅黄色的嫩芽给它增添了儿分生气,简直会被我认为是株千透了的枯树。”后来经过姥姥的一番解说,原来香椿树高尚的风格就在这里,因为它认为光开花对人们没有什么用处,于是就“决心不再开花,只长香椿芽送给人们”。写到这里,文章笔势陡转,竟情不自禁地高声赞美了香椿树的可贵精神:“无花”“无声的香椿树啊,真难想到,在你那无法表达的内心里竞轰响着这样瑰丽的乐章。”“是的,只奉献而不索取,不慕名利,不靠外界,顽强自立,这便是香椿树的性格!”这篇文章在谋篇上采用了抑扬之法,“抑之欲其奥,扬之欲其明”(柳宗元),文章中的“抑”,有力地揭示了主题,文章中的“扬”,层次井然地把作者对香椿树的那种由“厌恶”转为“同情”再为“尊敬”的真挚情怀表现得恰如其分。《芳草颂》一文,由物及情,写得单纯而并不单薄,明快而包孕寓意。文章先写“小草之绵绵”:“看上去,有的象花针,象细丝,有的翠玉一点,有的浪花一朵。”“它们渲染着美的春天,给条条行路铺上天然的地毯,勾画出奇异湘案。”平凡的小草,在作者笔下,既见色彩,又见情态。作者不是为写草而写草,写小草美,是为了写小草的精神美:“小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悔无恨,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知恩踢过多少人卫”文章最后,用托物言志的笔法,由“草”及“人”地点明主题:“每逢看到小草,便不觉想到那些在平凡岗位上劳作的平凡的人们。”“我赞美芳草,更赞美芳草般的人卫”《梅花香自苦寒来》一文,也是托物抒怀之作。用梅花不怕严寒的精神来比托革命者不怕艰险的精神,借物喻人,托物传情。由上面三篇作文可以看出,写托物寄情的文章,所托之物与所抒之情,在外形或内在精神上,需要具备相同或相通的特征。只有如此,作者在行文中所抒之情,才能为读者所接受。选进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茅盾的《白杨礼赞》和郭沫若的《银杏》,就成功地采用了这种从特征中求得象征的托物抒情的写作方法。
再说写对话。作品中写对话是必不可少的,写辩论也无可非议。问题是我们思想上必须明确,写对话也好,写辩论也好,都是为了表现人。我们写的“话”,必须真正是其人之声。有道是:声如其人。张三说的话,不 能是李四说的,李四说的话,张三说不出来。因为他们的经历、思想、性格、气质都不一样,所以说话的声调、语气、内容、表现方法,也各不相同。有的诙谐,有的含蓄,有的扯旗放炮,有的絮语渭滔,有的说话时推心置腹,有的却笑里藏刀,有的喜欢当面锣、对面鼓,直言不讳,有的又喜欢转弯抹角,语带双关·一加上各人对作品中所描写的事情的思想认识不同,所以每个人的说话,总是千差万别的。这些千差万别,反映了人的不同性格特征。
在《红楼梦》里,即使隐其姓名,一看到那些尖酸刻薄、一阴险奸诈、弄权作威的语言,就知道是出自王熙凤之口,听到那些悲中带愤、哀怨绵绵、多疑善测的声音,自然想到寄人篱下的林黛玉,而那些踌躇满志、冠冕堂皇、虔伪逢迎的话语,当属薛宝钗无疑。她们每个人说的话,都有鲜明的个性,闻其声如见其人。这样的一“对话”,真是把人写活了。
由于情节和艺术风格的需要,有些对话写得较长,也不是不可以。契诃夫写的《马车夫》,几乎从头到尾’都是对话,可是他通过这些对话,成功地刻划了一个卑部、贪吝,以至连亲侄儿也不认的暴发户的丑恶形象。这些精彩的对话,能叫人一口气读下去。”总而言之,只是希望说明一句话:“笔下有人”无论编故事也好,写对话也好,都要写出人来王要“见事”,更“见人”,闻其声则如见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