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历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1-23 04:56:49
  • 《《三国演义》读后感》
  • 当我读完一本《三国演义》时,我不禁感叹了历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演义为读者生动活现地演义了一个历史故事,也让我从中获得了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

    三国中的人物每个都让我记忆犹新,刘备宽厚仁爱,关羽重情重义,张飞鲁莽暴躁,诸葛亮神机妙算,曹操生性多疑,周瑜心胸狭小,赵云英勇无敌。所有人物结合在一起,就像壮阔的历史画卷。

    我最敬佩诸葛亮,他是一个忠臣,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他一生谨慎,可谓是个奇才,他火烧军船,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阁,骂死王朗,他是智慧的化身。最精彩的则是《草船借箭》我非常敬佩他足智多谋,用天时地利人和瞒过了多疑的曹操,不费吹灰之力就拿到了十万多支箭,令周瑜不得不对他心服口服,这一切全归于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料事如神。

    在众多的故事中,最让我刻骨铭心的是出奇制胜的赤壁之战,东汉末年的建安13年,孙权与刘备联合在长江赤壁与曹操对峙,曹军连连失利,顺流而下江陵。曹军由于领地的原因,并不习惯水战,所以决定把舰船用铁索连起来,但周瑜借东风火烧赤壁,曹军因而大败,这场战役中诸葛亮和周瑜展现出惊人的智慧,值得我们去学习。

    书中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争让我读的爱不释手,一本好书就像指路的明灯,读三国演义不仅让我开阔了眼界和胸肌,而且让我变得更博学,还要学会去挑战自己,做生命的强者。不管做什么都要多动脑筋思考,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窃”读记作文400字》
  • 我很喜欢看书,比如《上下五千年》《历史百科》《细菌世界历险记》,它们都是我的好朋友。

    周末,我把周五没写完的作业拿出来写,就在这时妈妈推门进来说:“洛儿,有快递你帮忙去取一下。”我说:“不去!”妈妈却说:“快递里的东西是你的。”我非常好奇,便答应去取快递了。正要出门时妈妈说:“快递有好几件,并且比较重,所以你还是拿个袋子提回来吧!”听到这我很想知道到底是什么快递,可妈妈不告诉我,我来到快递站取到了快递,确实很重,于是我赶紧提回家,到家我就迫不及待的去拆快递,太惊喜了,原来是我爱看的《博物大百科》,我抱着书就看,这时妈妈却过来了说:“写完作业再给你看。”

    可我实在想看,于是我坐在椅子上偷偷地把书放在腿上就看了起来,正当我看得津津有味的时候妈妈走了进来,我的书被没收了,我十分的伤心,不过我化悲伤为动力,我快速地写完了作业,这下就可以光明正大地看书,再也不用“窃”读了。

    “窃”读的情景常常在我家上演,我有可能这辈子都改不了这习惯。

  • 《我想更懂你作文550字》
  • 时光如流,岁月如梭,往事历历在目。

    曾记得,每当我考试考砸了,拿着试卷,怀着无比沉重的心情回到家。妈妈的第一句话总是会问我考了多少分。得到的永远不是安慰,而是劈头盖脸地骂一顿。委屈的泪水从脸颊流过。明明我已经很努力了,早上早早起床晨读背书,晚上开着小夜灯复习到很晚,成绩依然不尽人意,这让我既无奈又辛酸。但是连妈妈的理解都得不到。我难过而又委屈。

    不被肯定的努力,让我怅然若失。

    曾记得,我小时候特别爱吃糖果。妈妈却很少给我买。当我看到身边的小朋友拿着巧克力在我面前炫耀的时候,内心总是觉得他们好幸福,是不是我的妈妈不够爱我。这么一个小小的要求都不能满足我。渐渐地,对妈妈产生了一种抵触情绪。经常和她唱反调。惹得她也时常暴跳如雷。

    不被满足的愿望,让我充满“敌意”。

    偶然间,在爸爸的手机上听到了一首潘玮柏和苏芮合唱的《我想更懂你》里面唱着“每次我想更懂你,我们却更有距离,是不是都用错了表情。其实我想更懂你,不是为了抓紧你,我只是怕你会忘记,有人永远爱着你。”听到这里,顿时眼泛泪花,鼻子酸酸的,我明白了妈妈的良苦用心。

    她很爱我,只是用错了方式。她对我的学习比我还着急。她不让我吃糖也只是担心我的牙齿会产生蛀牙。我们都只是缺乏相互沟通和了解,因此产生了误会。我一想到自己的叛逆,脸竟不自觉地一阵阵泛红……

  • 《龙川“大熊猫”》
  • 众所周知,熊猫以其憨态可掬的外表,悠久的历史,强壮的身体以及稀少的数量等特征当之无愧地被称为国宝,而我们班,也有着一位老师,他可爱有趣又严厉,在我心里,他也是不可多得的“宝”,他就是我们的班主任——刘老师,要说他是我们班的“班宝”,可真是一点都不夸张!

    他是一位十分有责任心的老师,他有着与众不同的脸型,粗略一看很普通,但仔细一看却有着一股神奇的力量。

    他的眼睛是非常神奇的,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养着两丸黑水银,左右一顾一看......只要一眼,整个教室都鸦雀无声,那可比皇帝出来还静悄得多呢,连一根针跌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得见!他的那双眼睛有时好像老鹰在捕猎物,所以在数学课,我们都乖乖的,谁都不敢做小动作,因为只要被他的那双眼睛盯上,我们下课后准被“请”到办公室!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他那可爱又可笑的双下巴,总感觉藏了什么宝藏似的鼓鼓的,总是让人忍不住想伸出手指去戳一戳,但到目前为止,大家也都止于想一想,还没有哪位“勇士”敢前去“挑战”。

    他是一位纯正的四川人,说起话来总有着一种川菜味,有时候把“刘老师”说成“牛老师”,特别是他那一本正经的样子总让人想笑却不敢笑,我们为他取了个亲切又不失文雅的名字——“老刘”,我还专门为他取了个外号——龙川“大熊猫”,他一笑起来脸上的肉全聚在一起,憨态可掬,颇有喜感。在黑夜中笑起来只露出眼白和牙齿,看起来真的挺像晚上的大熊猫的。

    他的微信名叫刘犇,正所谓人如其名,三个牛字凸显了他对自己至高无上的评价,他长得并不算高,但每次跑起步来却像是一台行走的电动小马达,快得都要让我惊掉下巴,他的微信头像正是上次体育音乐节时被我们语文老师拍下来的,那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世纪大作”了,那是一张教师接力赛时的照片,只见他手中紧握接力棒,两腿迈着自信的步伐奋力跑向队友,那表情简直让人哭笑不得,上次看见这种表情还是在超市遇到大促销老奶奶们抢鸡蛋的时候,照片中的他似乎想一步登天,整个人悬空着,再披上披风简直可以去拯救世界了。

    别看刘老师上课的时候挺严厉,他在生活中对我们可是关怀备至的呢,他就像我们的大哥哥一样。

    我清楚地记着我七年级时因为数学成绩太差而不想去上课,刘老师就回来跟我交流、沟通,一步一步地引导着我,告诉我不要害怕,勇敢去克服,为我指明了方向。作业课上也会不厌其烦地教我解题方式,当然在课上也少不了特殊的“关怀”,我生性害羞,从小就怕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可人生总是这样,越是怕什么就越是来什么。刘老师好像总是能够看穿我,上课总是叫我起来回答问题,每次我回答不出来脸就会红得像被火烤了一样,同学的目光齐刷刷地扫向我,我就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而刘老师也时常为我解围,不停地提示我,只怪我的鱼木脑袋不争气,哎!

    他也会时常为我们准备各种惊喜,每次考试结束,他就会自掏腰包为我们准备各种好吃的,鸡腿,汉堡,巧乐兹......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买不到.

    我很幸运能够进入龙川学校,并且成为刘老师的学生!

    感谢您,刘老师!您是“宝”一样的存在,如金子,如宝石在同学们心中闪闪发光!也像红烛,像探照灯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

  • 《参观博物馆》
  • 今天,爸爸带我们去参观博物馆,说让我们了解一下历史文化,我非常好奇里面都有什么,那就出发吧!

    经过半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就到达目的地,一下车站在馆前,“江西省博物馆”几个大字,赫然映入眼帘,还没进大门,我便对这座博物馆多了一份敬仰之情。

    进入一楼大厅,有一位工作人员和我们说,可以坐电梯从三楼往下参观,到达三楼我们进了其中一扇大门,大门往里面走我看见一个很大的青花瓷器盘,上面刻着“万能窑火,千年瓷都”,我不懂上面刻着的含义,妈妈说景德镇是出了名的陶瓷之都,景德镇名字大家都听过,今天终于有幸亲自看看景德镇的每一件珍品,走着我就停下脚步,被一件珍品吸引过去了,我仔细观察,原来是皇帝御用过的瓷器叫“窑变釉石榴尊”,瓶口是花儿的形状;颜色是有深红色和蓝色的条纹,表面是一层金色粉光滑面,再灯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非常耀眼。在往前走我看见了一个大缸,上面画着一条条栩栩如生的金龙,边上还有好多青铜器、玉器、唐三彩、数不胜数。

    我们来到二楼参观,昏暗的灯光中,我们细细品读着每件展品背后的故事,仿佛进入了历史的长廊,都向我们述说着一段段故事。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陈列在柜子里面一件件红军物品,破旧的军帽,残旧的军旗,生锈的喇叭号,破洞的草鞋……。博物馆就像“月光宝盒”,它仿佛把我带回了过去,体会着历史的厚重。

    我认为每一件文物都有生命的,它们见证我们的过去,在历史不断发展过程中见证了兴衰,然后存留至今,这次参观博物馆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虽然我与这下文物只有一面之缘,但这一面之缘却让我脑海中深深的扎下了根。

  • 《参观博物馆》
  • 今天,爸爸带我们去参观博物馆,说让我们了解一下历史文化,我非常好奇里面都有什么,那就出发吧!

    经过半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就到达目的地,一下车站在馆前,“江西省博物馆”几个大字,赫然映入眼帘,还没进大门,我便对这座博物馆多了一份敬仰之情。

    进入一楼大厅,有一位工作人员和我们说,可以坐电梯从三楼往下参观,到达三楼我们进了其中一扇大门,大门往里面走我看见一个很大的青花瓷器盘,上面刻着“万能窑火,千年瓷都”,我不懂上面刻着的含义,妈妈说景德镇是出了名的陶瓷之都,景德镇名字大家都听过,今天终于有幸亲自看看景德镇的每一件珍品,走着我就停下脚步,被一件珍品吸引过去了,我仔细观察,原来是皇帝御用过的瓷器叫“窑变釉石榴尊”,瓶口是花儿的形状;颜色是有深红色和蓝色的条纹,表面是一层金色粉光滑面,再灯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非常耀眼。在往前走我看见了一个大缸,上面画着一条条栩栩如生的金龙,边上还有好多青铜器、玉器、唐三彩、数不胜数。

    我们来到二楼参观,昏暗的灯光中,我们细细品读着每件展品背后的故事,仿佛进入了历史的长廊,都向我们述说着一段段故事。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陈列在柜子里面一件件红军物品,破旧的军帽,残旧的军旗,生锈的喇叭号,破洞的草鞋……。博物馆就像“月光宝盒”,它仿佛把我带回了过去,体会着历史的厚重。

    我认为每一件文物都有生命的,它们见证我们的过去,在历史不断发展过程中见证了兴衰,然后存留至今,这次参观博物馆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虽然我与这下文物只有一面之缘,但这一面之缘却让我脑海中深深的扎下了根。

  • 《家有兰花草》
  • 李白诗云:“幽兰香风远,蕙草留芳根”,中国人历来把兰花看作的是高洁典雅的象征,与“梅、竹、菊”合称“四君子”。因爸爸妈妈爱兰,家有兰花草数盆,给大家分享一下它们的风姿。

    家里种的最多的是春兰,一年四季,无论骄阳酷暑,还是寒冬腊月,兰草叶子都碧绿碧绿的,透着一股子生机勃勃的精神气。兰草的叶片成簇从生,错落有致,别有一番清雅的风韵在,妈妈让叶片细长飘逸的兰住在褐色的高瓦罐里,有如苗条婀娜的少女在翩翩起舞,让叶片微宽敦厚的住在棕色的矮瓦罐里,有如英姿飒爽的少年在勤练拳脚。兰花草喜欢潮湿的环境,江南多雨的季节让它们如鱼得水,在淅淅沥沥的雨天,妈妈会让我把瓦罐搬到露天淋一淋,舒展的叶片清亮清亮的,特别神清气爽。一年的大多数时间,赏兰花都是在看叶子,到春节前后,惊喜便接踵而来,兰花的根部会不断挤出来鼓鼓的花苞,过不了多久兰花便次第开了。最让人赏心悦目的是在清冷的晨,花姿优美,花瓣如梅,花色多呈淡绿色,外侧三瓣舒展,内侧三瓣紧圆,刘海舌,细看像可爱的“猴儿脸”;最令人回味无穷的在寂静的夜,花香沁人,幽幽的淡淡的香,似有若无,笼着黑色的夜就像置身于旷野空谷衣袖沾香;最令人称奇的是碰到冰雪消融的日子,雪水滴答,空气里还透着一股子凉飕飕的感觉,大多数植物的芽探头探脑的,清奇的兰花没有一丝犹豫,叶茎顶着小小的花朵从叶片中挺立出来,花在叶丛中若隐若现,自有一番风骨。

    家里的墨兰比起春兰要健壮很多,它个子较高,花茎叶偏深色调,像个英气勃勃的剑客,别样庄重,别具韵味。第一年搬回家的时候,它长了一剑墨色的花茎,当时被爸爸不明状况的当成枯枝给剪了,搞得我们笑了爸爸好几年。它的叶片宽而坚毅,呈深绿色,它的花茎呈墨色,一节一个花苞往上长,常常可以长到九节,它开花比春兰要晚一些,花色呈淡紫褐色,花片上有深紫褐色的条纹分明,一串花争先恐后地开,像一只只铃铛挂着一般,香气淡淡的,但要比春兰更甜一点,很招蝴蝶、蜜蜂、蜻蜓等小虫子的喜爱。我曾看过齐白石老先生的国画《兰草》和《兰花》,画中的兰草叶片倒挂,苍扩有力,花枝上有兰花数朵,寥寥数笔却是风神振发,有一幅还有一只蜻蜓立在花尖,与花草相映成趣,俏皮可亲。从花叶形态和蜻蜓的线索,我估计齐老先生的兰草模特应该就是墨兰。

    家里常年还养着吊兰、君子兰。吊兰虽然是最普通的品种,却因其可垂挂翻落,形成飘逸芳姿而广受欢迎,它生命力旺盛,一根叶茎上可以长数丛叶片,落地生根,生生不息,它的花小小的,洁白如玉,形如迎春花,香气清雅。君子兰的叶片呈墨绿色,宽厚温润,一层层向左右两边翻开,像一本开卷厚书的截影,它的花难得碰上,我家的这盆开过一次,花色米黄偏金,花茎腰杆笔直,花瓣粉嘟嘟,像个气质华贵的小王子。

    家里还有一位“常客”是蕙兰,确切地说叫“大花蕙兰”,每年春节,妈妈都会请一位到家。这位客人来的时候,花都开得热热闹闹的,颜色也是丰富多彩,有粉色的,黄色的,红色的,甚至还有绿色的,它的花比起春兰、墨兰的花,可以算得上是“巨无霸”了,一根花茎上一朵接着一朵连着花苞缀有十来朵,像小荷花一样粉妆玉砌的,分外好看。最喜欢花匠们把花枝凹成瀑布型,宽厚温润的鲜亮叶片,加上婀娜多姿的美丽花朵,特别喜庆。与大花蕙兰一样当鲜花养的,家里还会偶尔请美丽的蝴蝶兰来做客,蝴蝶兰花型大而艳丽,层层叠叠,洋洋洒洒,酷似一群美丽的蝴蝶翩翩起舞,叶片也偏大一些,有如小芭蕉扇一般。比之春兰、墨兰,这两种类别的兰花美得缤纷直接,更加绚丽多彩,像着了盛装的精灵,多了一份华彩。

    不同兰有不同的风韵,但正如古语云:“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看兰、品兰、识兰,贵在悟兰花的高贵品质,你觉得呢?

  • 《游古堰画乡》
  • 古堰画乡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一处集悠久历史文化、有着动人传奇故事的地方。这里有着古色古香的街道,全国各地的游客和摄影师,不远千里慕名而来。趁着放寒假,我们全家人和我的好朋友几家人一起去古堰画乡游玩。

    走进古堰画乡的大门,有一棵巨大、枝繁叶茂的千年古树——樟树。树杆大约十个人左右抱着围起来那么粗,夏天,人们可以到这里乘凉。绕过大树,就来到一条石子铺在一起的小路,旁边都是古色古香的建筑,一路上有许多好吃的当地小吃,都美味极了。我们一路欣赏风景,一路品尝这里的小吃,好不开心!既饱了眼福,又饱了口福。

    接着,我们坐船,刚开始我不敢上船。老爸说男孩子胆子应该大一点,我鼓起勇气终于上了船。原来乘车游玩在碧波荡漾的水面上,别有一番风景。这里的水可清了,清得可以看到河里的石头跟小鱼。河对岸长着两人高的芦苇,在徐徐的微风吹拂下,像是在那里跳舞。原来做着船给人一种这么舒服的感觉,真的有一种长住下来的冲动。

    古堰画乡山美,水清,天蓝,让我流连忘返!

  • 未来的真正的符号—和谐
  • 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符号,历史的符号、现在的符号以及未来的符号,亦如人的名片。北京更因为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比其它城市有更多的符号。但北京具象的符号实在太多,人们想当然地会怀念起老舍剧本或者侯宝林相声里那种京味京韵,以为在威严的皇城根下享受平民的悠闲就是北京永久的符号。

    愣神三分钟后,就会一头扎进滚滚的人流车流,没买房子的为房烦,有房子的为房贷烦,没钱的为钱愁,有钱的为情愁。没有一个人不说不忙,没有一个人说北京不忙,但又不承认“忙”既是北京的符号又是自己的符号。

    曾经的符号已经追随历史慢慢地被湮没,新的符号值得畅想还远远没有到来,而现在的符号又能以用一个统一的符号来表达,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轰鸣的现代化进程下巨大的社会人事变迁,我们沿着貌似理性的惯性思维适应着这种变迁,无所适用的又多了一个符号——盲,这座城市人有时候也会再多一个这样的符号。北京已经不属于它自己了,它更像是被微缩化的中国。从一定意义上说,北京的符号就是中国的符号,北京的表情就是中国的表情。

    在北京海淀有一个寸土寸金的中关村,密集的人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在这里纵横穿梭,它代表日新月异常变常新的北京,代表不断向经济现代化行进的中国;在北京丰台有一个上访者聚集地的东庄,人们吃的穿的用的比职业乞丐要差得多,由于种种原因怀着信念来京城讨说法,它代表着北京一个容易被忽略的角落,它见证着在法治现代化进程中艰行的中国。反差之强烈,内心之震撼,已经不止一次让我流泪,不管在北京,还是在更广阔的中国,每天都在变化有着多种表情,凝聚了无数人的爱与恨、梦与悔。

    我生活的北京,我深爱的中国,什么符号似乎没有什么意义,或者它的意义就是符号的意义,希望生活在华夏大地的每一个人活得自足、有尊严,个人的符号如此,北京和中国的符号,未来的真正的符号——和谐,才真正值得向往和追求。

  • 关于孝的作文
  •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上的佳话。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脏,只有一具躯壳立于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价值,更何谈顶天立地、闯出一番天地,在历史上,有许多关于孝的感人事迹,其中在24孝中,有一则是“闵子骞劝父感后母”。感人至深。

    闵子骞是周朝时期的人。幼时丧母,父娶某姓女为继室。闵子骞素性讲孝,对待继母像生母一样孝顺。后来继母接连生了两个儿子,于是对闵子骞开始憎恶起来。总是在丈夫面前说子骞的坏话,挑拔子骞与父亲的关系。

    冬天到了,天气十分寒冷。后娘为两个亲生儿子做的棉衣,内面铺的是十分暖和的棉花;而给子骞做的棉衣,内面铺的是一点也不暖和的芦花。芦花是水中生长的芦草,到处飞扬的那个轻飘飘的花,哪里能御寒呢?所以,子骞穿着觉得冷得很,好像没有穿衣一样。而这位后母反而向丈夫说:“子骞不是冷,他穿的棉衣也是厚厚的。是太骄养了,故意称冷。”

    一天,父亲要外出,子骞为父亲驾驶车马,一阵阵凛冽的寒风吹来,子骞冷得得战票不已,手冻得拿不稳马的缰绳,将缰绳掉到了地上,马将车子差点儿拉下了悬崖。父亲大怒,气得扬起马鞭,将子骞猛打。子骞的棉衣被打破了,内面的芦花飞了出来。父亲这才明白了一切。立即回家责骂后妻,要将狠毒的女人赶出家门,将这个心恶女人休掉。后妻像木头一样,呆呆地立着,羞愧得无话可说。子骞跪在父亲面前,哭着劝父亲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请不要赶走母亲。”

    好一句“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这句话不知让多少人所为之动容,就是闵子骞的继母也被感动后悔不已,从此待闵子骞如亲子,这就是孝行的感化和伟大所在。

    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现在的我们应该更要孝敬父母,更何况孝道是我们的悠久文化和传统美德,但事实好象有点相反,历史的宝贵财富并没有得到部分现代人的认同,甚至有的人还要父母来“孝敬”他们,在他们心中只有父母是天经地义要养他们,要为他们做牛做马的观念。只要自己逍遥快活就够了,把他人的苦难置之度外。但他们可否想过十月怀胎的痛苦和把一个小婴儿拉扯大的艰辛,难道这也能让人所忘却吗?如果这些都不能感化他们的铁石心肠,那他们只能得到社会的唾骂和抛弃。

    孝心无价,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要时刻谨记,做人要先做到孝,要把我们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