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风景优美,每年寒、暑假,父母都会带我去不同的地方游玩,去年暑假我们一家三口就去了长白山。
长白山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那里风景优美,景色宜人,而且树木种类繁多,野生动物也屡见不鲜,是个可爱的地方。
我从别人那里听说的长白山是这样的:
春天,树木脱下银装,又穿上嫩绿的衣服。山上的雪化了,汇成了小溪。小草从地下探出头,好奇的看着世界。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的严严实实,又遮住了蓝蓝的天空,还挡住了人们的视线。
秋天的长白山更美,山上五颜六色的。枫树的叶子红红的,像一只只小蝴蝶;松树郁郁葱葱地挺立着,像一个个威武的战士。
冬天,长白山银装素裹,白雪皑皑,地上铺着厚厚的白地毯。
长白山的冬天是漫长的、安静的、尤其是天池,深蓝的水面无一丝波纹,沉静得像在深思。
我们去的时候是暑假,到了山上,满目青翠映入眼底,蓝蓝的天,雪白的云,整个人感觉都要融化到美景当中了,偶而还会看见觅食的梅花鹿,真让人喜出望外。
整个旅游过程,我们都处于兴奋状态,看个不停,走个不停,说个不停,笑个不停,回到家里还意犹未尽……
我爱祖国的一草一木,有可能的话,我一定要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
在幅员辽阔的神州大地山上,有着数不清的壮丽美景。比如在“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寸平”的贵州高原,有着亚洲最大的瀑布------黄果树瀑布。
炎炎夏日的七月,我跟随爸爸前往贵州参加红色之旅,有幸目睹了它的雄伟壮丽。
一进入景区,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巨大流水声传入我的耳朵。沿着石板铺成的小路向下走去,我们被青山环抱。大山里的清凉立刻赶走了内心的燥热。湿润的空气飘进了我们的鼻腔且略带丝丝甜味。
不一会儿工夫,我们来到了谷底,一条巨大的白色幕布伴随着巨响,从水天相接的悬崖顶端飞泻而来。让我想到了李白的经典诗句描写的“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美景。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瀑布,它的雄伟,它的壮观,深深的震撼了我的心灵。我为祖国的大好河山而感到自豪。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我的家乡也不例外。
我的家乡在通辽市开鲁县,这是的风景美如画,在我们这里最重要的节日就是春节。
在年三十的那一天,我们要穿上新衣服,还要给爸爸妈妈拜年,如果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在一起过年,拜完年还会收到大红包,接下来家人会出去放鞭炮。每家每户院子里鞭炮声一声接着一声,好像在奏乐。
早饭过后我还会和爸爸去亲戚家拜年,妈妈在家中准备中午吃饭的食材。不一会儿就到了中午,在过年的这一天一定会吃最好的食物比如:鸡、排骨、螃蟹、鱼、等食物。
到了下午,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贴窗花,过年的这一天过的充实有趣。一眨眼间就到了晚上。在我们这里,晚上肯定是要吃饺子的。吃饺子代表喜庆和团圆的意思,象征新的一年内可以获得好运;其次由于饺子跟元宝相似,因此人们希望吃完饺子后可以招财进宝,然后饺子内有代表着财运和福气的硬币,于是大家会把硬币包在饺子馅儿里,寄托大家对新的一年的期盼,在等吃饺子的时候,我会和哥哥姐姐玩扑克牌,饺子上桌,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吃到包有硬币的那个饺子,开饭前还要放鞭炮,村里又开始奏乐了。
晚饭过后,本命年的人要躲灾星,在这一天里不能看星星和月亮,我和爸爸妈妈坐在一起看春晚,春晚结束,我们一家人也进入了梦乡。
“十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你们那里春节的风俗是什么呢?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今天我就介绍一下我的家乡—开鲁的春节是怎么过的吧!
在我们这里,过本命年的孩子要穿新衣,而新衣必须是红色的,据说是为了避免犯太岁。到了晚上,家家户户都要做一大桌香喷喷的年夜饭。到了十点钟,窗外已然十分热闹:大人们放烟花,小孩子们玩摔炮、划炮这些小玩意儿。而过本命年的我却不能下去玩,据说要“躲星”,我只能“望梅止渴”了。在我们这里,除夕夜都要守岁,一直守到十二点以后才可以睡觉。
时间来到了正月初一,小孩子们不仅要“爆竹声中一岁除”,还要跟大人们去亲戚家串门、拜年。孩子们拜完年,大人们是要给红包的,少则上百,多则上千呢!这一年,大人们“损失惨重”,而孩子们却“收入颇丰”。
汤圆伴着春节后的又一个高潮——元宵节上市了。而元宵节比前两个高潮更美,因为元宵节的天空上有一轮明月,家家户户也像办喜事儿似的挂上了灯笼,十分喜庆。今年的元宵节开鲁还举行了花灯表演、猜灯谜、燃放烟花等大型活动,街上人山人海,我在小区的广场上也燃放了许多烟花。元宵节依然是春节欢乐气氛的延续!
春节是这么的令人难忘,我喜欢家乡的春节!这就是我的家乡春节前后的风俗,你家乡的春节习俗是什么样的呢?
年是中华文化的浓缩,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南北方的年俗也不尽相同。家乡年俗里有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风情,接下来就让我分享一个年俗吧。
在我的家乡,贴倒福是春节时一个传统的习俗。“福”象征着丰衣足食,美好欢乐,和睦团圆,所以人们在过年时家家户户都会在大红纸上写“福”或在市场上买几张大大的“福”字贴在门窗上,象征着幸福到家了。
还有吃“团圆饭”。新年那一天,不管离爸爸妈妈家与爷爷奶奶家距离多远,不管天气多么寒冷,那天爸爸妈妈总会带着儿女回到爷爷奶奶家过新年,大家一起吃团圆饭,一起放鞭炮,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晚辈发红包等等。
说到吃团圆饭那可有话说了,我们全家人都要去包饺子,大家围在桌子旁边,妈妈擀饺子皮,我们包饺子,包着包着爸爸说:“还没有往饺子里放硬币呢!”我说抢着说:“爸爸妈妈今年饺子里放的硬币,我必须吃到……”话音刚落爸爸就把包有硬币的饺子包好了。爸爸还开玩笑的说:“我得做一个记号”听完爸爸说的话我们都笑了,因为吃到硬币的那个人可保意味着他来年会一帆风顺。于是到了晚上煮饺子的时候,妈妈先端上两盘饺子,让我们先吃着看看谁最有福气。这时爸爸和我就一人夹了一个吃,第一个里面我什么都没有吃到,然后我又加了一个感觉这个饺子格外的好吃,因为我吃到了硬币。妈妈就会说这孩子是有福气。
其实我最盼望的,还是大年初一早上人们五六点就起来了,抱柴火,烧大锅,煮水饺,不知怎么的感觉大锅里面煮出来的水饺,格外的香,是过年的味道,吃完水饺,大家穿好新年妈妈给买的新衣服,走在大街小巷,给自己的长辈拜年,互相问候,十分亲切,孩子们纷纷向大人们拜年,说一些吉祥的话,表示对家人的祝福,大人们听了这些美滋滋的话,都掏出腰包给孩子们压岁钱,顿时,我们心花怒放。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个重要的日子,每个人都要停下手中的工作,回家吃饭,正因为正月十五是第一个月圆之日,月圆家圆,象征着家庭和睦美满幸福。
春节,多么热闹的节日,家家都知晓的年俗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快乐,漫天飞舞的烟花给“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美,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在国庆假期里,妈妈和爸爸带我们去美丽的桂林游玩。等收拾好东西后,我们出发了。
经过七个小时的车程,终于到了桂林。第一天早上,我刚做好准备,便被爸爸妈妈带到了坐竹筏的地方,可是来得太晚了,被排到了1150号、1151号的两个竹筏,我们只能慢慢地等着,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等了整整6个小时,我们一家四口终于上了两个竹筏。
当上了竹筏穿上了救生衣以后,竹筏向前开去。遇龙河真是名不虚传,水清得都可以看见底,两岸的树叶把河水染绿,还有几只小鱼在水中游来游去。可是,好景不长,刚到第一个坡时,水流变快,白浪翻滚,竹筏向前流去,只听,“噗通”一声,竹筏掉在了水面,水花四溅,还好波不大,只是湿了爸爸的眼镜。我看见了,说:“爸爸,你是买了一副水珠眼镜吧!”爸爸听了,还附和道:“是啊,可值100万哦!”听到爸爸这样说,我哈哈大笑。竹筏继续向前去,树有的像扫地累得直不起腰的妈妈,远处,几座大山若隐若现,近处,几座大山屹立在河边。经过了几座大山,几个滑坡,我们到了那个最猛的滑坡。
那坡很高,斜度是85度角左右,而且水流极快,刚一下坡,竹筏头便埋了进去,之后才升起来,水点子立刻飞了过来,我和爸爸从头到脚都淋湿了,不仔细看还以为是从水里捞上来的人。最惨的是爸爸,他的裤子几乎湿光了。我们互相看看后,都笑了。
接着我们去喂了鹿,坐观光缆车,爬如意峰等等。
俗话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而我心里默念着:祖国山河美如画!我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在我的家乡,也有一种独特的风俗,它就是——跳火群。
跳火群,大家估计比较陌生。通常在我们闽南地区,每个人在过年时都要一个接一个欢快地从火堆上跳过去,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要跳过去,寓意驱邪避灾,新的一年的生活红红火火,吉吉祥祥。听外婆说,在跳的时候,还要一边念叨着“跳入来,新年发大财;跳出去,无忧也无虑;跳过东,粮食吃不空;跳过西,钱银满厝内”。听我爸爸说,在跳过去的时候,火会把烦恼和不吉利的东西统统烧掉。
今年除夕这一天,我无比兴奋,不为别的,就为了晚上一年一度的跳火群。时间好像在故意跟我较劲,过得特别慢。等到了晚上,家家户户都灯火通明,不管是大楼还是破旧的小屋,都点亮了灯火,街上的路灯也显得格外明亮。来到外婆家,庭院中放置着一堆干稻草,小孩子们在房门口玩鞭炮,大人们在客厅里聊天,老人们在房子外面溜达。整个气氛热闹极了。
过了一会儿,我们全家都来到庭院中,准备迎接跳火群。大人们点燃打火机,伴随着“咔嚓”的声响,干稻草随之燃烧起来,越烧越旺,我们的勇气也越发增强了。我们排成列队,终于迎来了“神圣”的跳火群。当第一个人跳过去时,我们不约而同地喊起了那个“口号”:“跳入来,新年发大财……”轮到我了,我的心激动极了,只听见我的心砰砰砰地猛烈地跳动着,亲戚们把口号改成了加油声:“加油,跳过去;加油,跳过去。”我看着那堆火,等了那么久,为的就是这一刻,“呀——”随着我的呐喊声,我起身一跳。那一刻,我仿佛在天空中飞翔,太阳烤着我的屁股,热烘烘的。只有一两秒的时光,我冲出浓烟。虽然时间短,但是我也知足了。
夜深了,火渐渐熄灭。我看着完全熄灭的火,久久不肯离去。虽然火灭了,一年一度的跳火群结束了,但是这种习俗在我的心中却永远燃烧着,永不熄灭。
【史雅萍老师点评】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这个孩子写的这篇文章正详细又生动地介绍了闽南地区过年的习俗——跳火群。在记叙跳火群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家乡人对新一年生活的期许,这种情感是质朴的、美好的,充满了中国味的。
中国幅员辽阔,美食自然也不少。不必说那各具风味的八大菜系,也不必说街边流行的、人们趋之若鹜的各种小吃。光是这道普普通通的家常菜——宫保鸡丁,就足以征服我的味蕾。
宫保鸡丁外形美观,仿佛是一副美丽的画卷。瞧,它色泽明亮,鸡肉微微泛着油光,胖乎乎的花生米着一袭大红袍,在汤汁中半沉半浮,汤汁呈深棕色,上面飘着朵朵油花儿,它使每一种食材都鲜嫩多汁,又长又细的辣椒颜色鲜艳,辣味在汤汁中弥漫,将浓浓的热情带给每一位享用美味的食客。闻一闻,一股带点儿辛辣的香味扑面而来。醋、老抽、糖、盐、淀粉……这些食材的香气交加在一起,让我有一种想拿起筷子的冲动。
宫保鸡丁的做法很简单。我将预先切好的鸡肉丁倒进已经加热的油锅里,不停地翻炒,鸡肉丁从白色渐渐变成嫩黄色,又变成深黄色,一股香气扑面而来。接着,我又加入一些配料和辅料,再炒一会儿,宫保鸡丁就出炉了。
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块鸡肉丁,顾不上烫,就把它送入口中。它外焦里嫩,外面很有韧性,里面嫩得恰到好处,略带点辣味,令人好吃到停不下来。仔细地品一品,一股鸡汁儿从鸡肉中渗出,有点儿甜,又有点儿咸,带着一股鸡肉天然的香味儿。它暖暖的,缓缓地流进嗓子里,我的胃立刻也温暖起来,食欲大增。我又夹起一粒花生米,红色的皮带点甜味,花生仁则是脆脆的、硬硬的,比鸡丁辣得多,却令人百吃不厌。我越吃越快、越吃越多,直到将一整盘全都“消灭”,这才心满意足了。
相传,有一位别名“丁宫保”的官员,他十分爱吃一道用鸡肉丁和花生米炒成的菜,后来这道菜便流传开来。人们便根据“丁宫保”这个名字,将这道菜命名为“宫保鸡丁”。
我爱吃宫保鸡丁,我爱中国的美食,我更爱中国悠久的饮食文化!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山河壮丽、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国家,她像一位巨人,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然而在近代,却有着不光荣的历史,不过这却踊跃出不少的爱国英雄。在读了《抗日爱国英雄》这本书后,触发了我很多的感想。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在抗日战争中,那些为了国家而奋不顾身地投入战争的英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先不必说无数先烈为了祖国的解放、民族的独立而抛头颅、洒热血;也不必说多少先辈为了祖国的繁荣,民族的富强,牺牲个人利益,放弃了国外优厚的待遇,因为这些人是真正爱国的人,不需夸夸其谈,而是采取措施。
马克·土温也这样说过:“只有国家才是那个值得让你尽忠、让你爱的。我们的祖国是一棵树苗,只有我们十三亿满怀爱国热枕的同胞们为她锄草,为她浇水,为她捉虫,她才会长成参天的大树。”
也许有人问了,你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谈什么爱国呢?
那我要告诉你,同志,你错了,爱国不分男女,爱国不分长幼,我们人人都有责任。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我们要从小就确立远大的志向,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热爱自己的班级形象,热爱自己的老师,努力学习科学文化,掌握各种本领,长大了才能为建设美好的国家添瓷加瓦。这是我们能做到的。
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奋斗,筑起一道爱国的铁壁铜墙,让我们的祖国有更美好的明天,更灿烂的明天,更辉煌的明天!现在,让我们高呼:“祖国,你是我们心中的太阳,我们永远爱你!
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山奇水秀,名胜繁多。我国有辉煌的过去,也正在迎来辉煌的明天。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一条条铁路、公路开通,一座座大桥横空出世,一座座电厂落成,一座座摩天大楼直插苍宵……这些都为我们访问、游览提供了便利条件,也为我们写游记、访问记提供了便利条件。
学习写作游记、参观记,对我们中学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我们是国家的主人,是未来的建设者。游览、访问可使我们了解社会,可增长我们的才干,提高思想认识;写游记、访问记可弘扬我国灿烂的文化,可讴歌社会主义建设的辉嫂成就,可歌硕祖国美丽的山川,还可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培养我们热爱祖国的美好感情。
那么,如何才能写好游记、参观记呢?
首先我们应该有满腔的爱国热情,有高度的思想觉悟。而这正是我们写好游记、参观记的思想基础和动力。
其次要掌握写游记、访问记的规律。只有掌握这方面的规律,才能写出高水平的作品。
这本书,就是介绍游记、访问记的写作知识的。本书有范文,有知识介绍,有对范文的具体分析,它将帮助你在写游记、访问记方面一显身手,成为你写作中的好朋友。
中学生朋友们,愿你们在这块文学园地里辛勤耕耘,用自己手中的笔去歌颂祖国的壮丽山河,去讴歌辛勤、智慧的伟大人民,去赞颂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去描绘祖国光辉灿烂的昨日、今日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