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号叫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1-05 11:22:18
  • 《倒霉的“安安”450字》
  • 我有一个同学,外号叫“安安”。他很倒霉,经常有不如意的事。这不,又一件倒霉的事从他身上发生了。

    那天是羽毛球课,老师把健身房的门打开。我们便蜂拥而上,去抢夺自己的场地。

    “安安”正在和别人打羽毛球,对方把球打出了界。“安安”跑去捡羽毛球。不经意之间,“毛超”的羽毛球拍呼啸而来。“哐当!”正好击中“安安”的眼睛下方一寸的位置。他差一点就变成了“盲人”。“安安”就这样哭着倒地了,老师赶忙吹了一声“惊哨。”

    “毛超”赶快向“安安”道歉。“安安”呜咽着,脸上红肿了,像是挂了彩。

    老师叫来几个同学,把“安安”送到医务室。现场有人拍手大笑,像是看了一场精彩的表演,有的人则是惊呆了,像是被闪电击中了的大树一般。

    羽毛球课下课,“安安”也从医务室中出来,回到教室。“毛超”却若无其事地坐在位置上看书,而“安安”则是虚弱地靠在椅子靠背上,慢慢地喝水,眼睛因为流出大量眼泪,变得格外通红。

    语文课上课,吴老师问起了这件事。“毛超”说他只是太投入,一用力,手一滑,羽毛球拍就飞了出去,不小心砸到了“安安”。“安安”一个人在那里跑来跑去,很容易被砸到。老师便又和全班同学说起上体育课的安全问题来。

    上个体育课,竟也能被飞来的羽毛球拍打中,他也真够倒霉的。

  • 《歪蛋弟弟400字》
  • 弟弟外号叫“歪蛋”,这个外号是我给他起的。他快三岁了,长得虎头虎脑的。一高兴起来,那对深深的小酒窝里就会溢出笑来。别人见了弟弟,都会摸摸他的头,抚抚他白白嫩嫩的脸。唯独我不太喜欢他。

    弟弟精力旺盛,早晨起得早。这时,我还在蒙头大睡,弟弟就用他胖乎乎的小手挠挠我的耳朵,翻翻我的眼皮,还装模作样地喊:“小懒猫,太阳晒屁股了。”气得我只好背过身去,却不敢打他,因为他最爱告状了。

    可气的是有一天早晨,弟弟趁我熟睡时,找到我的画笔,把我的脸画得像个花脸猫,惹得大人哈哈大笑,而弟弟却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

    每天晚上,弟弟都会在床上玩得天翻地覆,所有的玩具都上了床,真像开了个杂货铺。有一次,弟弟正玩得高兴,突然“哇”地大哭起来:“我的‘儿子’呢?”原来弟弟找不到他的“儿子”了。弟弟的“儿子”其实是一只小狗熊,这是爸爸送给他的。因为那天弟弟问爸爸,爸爸有儿子,为什么他没有。爸爸就把小狗熊送他当“儿子”了。我们赶紧帮他找到“儿子”,弟弟就给他的“儿子”讲故事,讲着讲着,他却搂着“儿子”呼呼大睡了。

     

  • 《我们班有一只“鸡”》
  • 我们班上有一位同学,有人给他取了个有趣的绰号叫“钵钵鸡”,这是为什么呢?我先说说他长什么样吧!他长得不高,头发又长又密,前面的头发软软的贴在脑门上,白皙的脸,眉毛淡淡的,像兑了很多水的墨,眼睛经常眯成一条缝,加上平时爱笑,眼球几乎看不见,鼻子也扁扁的,这也没有鸡的特征啊!别着急,我来告诉你。

    首先“钵钵鸡”不是指吃的那个,就是家养鸡,而平时他一笑脑袋便像鸡一样往左、右、前、后一偏,双手紧收起来,再加上他爱吃白米饭,又喜欢下课时去学校花台捉虫,所以被叫为“钵钵鸡”,这不,他又在外面捉虫了,而他上课也喜欢开玩笑。

    上课铃一响,老师开始讲课,今天讲的课文是描写一个人很胖,“钵钵鸡”的目光就看向我们班较胖的一个同学,我们的目光也随着他的目光看向那位同学,那位同学顿时脸红了,这时老师说到:“周同学,你在看什么?”“钵钵鸡”急忙转过身来,但老师的书已重重的砸在他的桌子上,可他却发出一声“EN”的怪叫,气得老师让他立刻站到后面去,同学们都被吓得面面相觑,而“钵钵鸡”还嬉皮笑脸地走到后面去,你以为这件事就完啦!不,下课了,那位被“钵钵鸡”看的胖同学找到了他,大叫道:“你这只臭鸡,看我不红烧了你!”钵钵鸡想要逃走,但已经被捉住了,他急忙叫道:“鸡这么可爱,怎么可以杀鸡呢?”我在一旁哈哈大笑,接着他又学鸡拍着翅膀,双脚假装乱动几下,演的很像一只要被杀掉的鸡!

    虽然“钵钵鸡”喜欢捣乱,但也不能说他是个坏同学。

    放学的时候,有一位同学在搬东西时不小心撞伤了鼻子,流鼻血了,“钵钵鸡”急忙放下书包取出纸巾递给他,并带他去洗手池止血。

    这就是我们班的“鸡”,虽然他调皮捣蛋,但是他乐于助人。

  • 《国宝熊猫作文400字》
  • 大家好!我是大熊猫。我有一个外号叫“国宝”,因为同伴很少,比较珍稀,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我们生活在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等地。爱吃竹叶,竹笋,有时抓小鱼和小虾,有时吃野果子。吃东西时,直着身子盘腿而坐,前爪往嘴巴送,津津有味地吃食物。

    一双亮晶晶的大眼睛,闪闪发光,好看极了。四肢黑乎乎的,又粗又壮。尾巴是白色的,短短的,像一团软绵绵的绒球似的贴在屁股上,有趣极了。我们经常会三五成群,一起比赛爬树。也会把自己抱起成一个团,就像足球一样,在绿油油的草坪上滚来滚去。玩累了就睡觉,可我的睡姿很独特,我喜欢腹部朝天,偶尔会用自己前爪轻轻地拍着肚子,我两腿一蹬就翻身,喜欢躺着睡,连抱着树枝都能睡,仰着睡,还会用一只手遮太阳睡得十分香甜。

    我的臭粑粑是绿色的,还有一股清香,它还有利用价值哦,可以环保利用,制作成纸。也是农作物的营养液。

    这就是我,你们喜欢我吗?

  • 《水仙花》
  • 春节期间我家养过一盆水仙花,它有个雅号叫“灵波仙子”,翠绿的碧叶,乳白色的花瓣,黄色的花蕾,亭亭玉立,散发着一股淡淡的清香,令人一见倾心。

    水仙花是点缀春节期间最好的冬令时花。小的时候,它的茎是圆圆的,像一头头大蒜,白白胖胖的,下面长着弯弯曲曲的根须,像老爷爷的白胡须,它的叶子又细又长,仿佛一把把绿剑。水仙花的养殖与其他花有所不同,不需要泥土栽培,只要一盆水和一些小石子就能长大。

    经过几天的精心栽培,水仙花的茎上就会长出许多小花苞,乳白色的花瓣紧紧地抱在一起。又过了一些日子,水仙花终于盛开了,每一朵水仙花都有自己的姿态,有的花瓣还是小花苞,远看像一位仙女的魔法杖;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像一个个刚苏醒的少女正在伸懒腰;有的花瓣全展开了,露出了黄澄澄的花蕊,,像一个个小女孩周围围了一圈舞伴........仿佛那是一位位小精灵,手拉着手一起翩翩起舞呢!一阵阵清香扑鼻而来,令人神清气爽。

    水仙花开了,春天也来了。这报春的使者谁不爱呢?

  • 《粗心的我》
  • 我有一个外号叫“小粗心”,妈妈还说我是个“大粗心”,你知道这外号是怎么来的吗?让我来告诉你吧。

    妈妈给我报了我们家小区上课的兴趣班。有一次上完课,天气晴转阴,我飞快往家里跑,希望在下雨前赶到家。可是中途就开始下雨了,由于跑得太急,我一不小心就踩进了小区的喷泉小水池里,整个人就像一个落汤鸡!我自言自语说:“回家我一定要洗个澡再睡觉,好好休息。”

    终于到家了,爸爸妈妈都出去了,我找遍全身的口袋,都没有找到钥匙。一阵冷风吹来,全身湿透的我瑟瑟发抖。我只能在门口等爸爸妈妈回来。我心里想:我记得我明明把钥匙带出来了,怎么会不见了呢?

    我左等右等,爸爸妈妈终于回来了,妈妈问我:“你怎么不进屋?”“没带钥匙。”我说。妈妈指着我的脖子,你们猜怎么了?原来钥匙挂在我的脖子上!只不过摔跤的时候被甩到背后了!

    怪不得大家都叫我“小粗心”。我一定要改掉这个坏毛病,做一个细心的人。

  • 《鸡蛋老师》
  • 我的乒乓球教练有个特殊的外号叫“鸡蛋老师”,因为他的头光滑得像颗鸡蛋,因此我们都偷偷叫他鸡蛋老师。鸡蛋老师是一个健忘的人,他经常忘带家钥匙,开门锁的经常和他打交道。还有一次他买了热乎乎的烧饼放在家里,出去一趟就完全忘了自己买过烧饼了,又花钱重新买了一个。还有就是闹钟时间总调错,害的自己总是迟到。这就是鸡蛋老师——一个健忘、可爱的老师。

  • 《可爱的老师》
  • 我的乒乓球教练有个特殊的外号叫“鸡蛋老师”,因为他的头光滑得像颗鸡蛋,因此我们都偷偷叫他鸡蛋老师。鸡蛋老师是一个健忘的人,他经常忘带家钥匙,开门锁的经常和他打交道。还有一次他买了热乎乎的烧饼放在家里,出去一趟就完全忘了自己买过烧饼了,又花钱重新买了一个。还有就是闹钟时间总调错,害的自己总是迟到。这就是鸡蛋老师——一个健忘、可爱的老师。

  • 《嫌贫爱富的岳父》
  •     从前有个富翁, 嫌贫富,外号叫“尖眼睛”。他有3个女儿。大女婿、二女婿家里也很富。只有三女婿家里很穷,富翁很瞧不起他。有一年正月,富翁满60大寿,3个女婿都送来礼物,前来拜寿。富翁就按他们送不同的礼物设下不同酒筵,大女二女婿吃山珍海味,喝绍兴老酒;三女婿却吃些粗茶淡饭后,富翁、大女婿、二女婿要到野外游玩,三女婿说:“岳父,我也去玩玩吧!”富翁瞧了瞧他,没好气地说:“你去干什么呀?”三女婿硬要去,富翁只得让他跟在后面。到了野外,二女婿见前面一片火光,把天空都照红了,就问:“岳父,前面出什么事啦?” “前面起豪光楼。”大女婿抢先回答。三女婿说:“我看火光冲天,说不定谁家房子着了!”  

        富翁不高兴地说:“叫你别来你非要来!正月头,要说好话,懂吗?”他们继续往前走,隐隐约约望见前面有一些穿白衣衫的人,扛着一个大柜,还传来断断续续的锣鼓声、哭声。二女婿问:“丈人,前面这些人干啥的?”大女婿忙说:“他们在抬金满斗。”三女婿看得真切,马上反驳说:“不,那是棺材,是出丧的!”富翁发火了,骂道:“真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叫你正月头上说好话,你偏不听,下次再乱说,小心你嘴巴!”回家的路上,二女婿见前面来了儿个拉着棒、提着箩,衣服穿得破破烂烂的人。他忙问:“丈人,前面这些人是干什么的?”话音刚落,富翁忙说:“这是走远洋的。”三女婿又抢着说:“这是要饭的。”富翁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骂道:“真是一个畜生!”三女婿也憋着满肚子气,回到自己家里去。第二年正月,富翁家造厅堂,三女婿买了张红纸,到学校请先生写对联。 

        他说,先生写:“岳父家里造厅堂,过了二年起豪光,年年出个金满斗,代代长孙走远洋。”先生听了,真是丈二高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他忙问:“你这是干啥用呀?”“您就这么写吧,我丈人很喜欢听这些‘好话,的!”三女婿忙解释。到了上梁日子,三女婿把对联送到了富翁家,说:“岳丈,小婿送不起厚礼,送副红纸对贴贴。”把对联交给富翁家的佣人,就转身回家了。富翁欺他家穷,也不留他吃饭。三女婿走后,佣人忙把红纸对贴在正厅柱上,富翁穿着长袍马褂,戴着老眼镜,抨着胡子,过来看对子。这一看,他像木鸡一样呆在那里,说不出一句话来。从此以后,富翁再也不敢看不起三女婿了。

  • 《瞧那犟嫂》
  •     大嫂姓张,人们送了个外号叫“犟嫂”。老姜味辣,犟嫂岁大。”可不嘛,都快四十的人了,叫“老嫂子”还有余呢。大嫂腰骨硬,个头大,“立如塔,行如风”,叫人远望而先敬三分,天生的高音调,说笑起来够震人耳的。大嫂象块磁铁,不论在哪儿一坐,身边总要围上一群姑娘和年岁与大嫂相仿的妇女们。不只是大嫂说话诙谐、豪爽,更重要的是大家喜欢她的晕脾气—不服输。“犟嫂”的外号还就是从不服输来的呢。

        十一年前,小队上割麦子。地头休息,山群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在地头比划着,嘻嘻哈哈嘲弄着妇女们。姑。娘们忍气吞声,谁也不敢应这个“战”。谁要怎么地,小伙子马上会

        “将军”:“怎么,不服气?来,割上几趟试一试,到底是男人能还是女人能。”

        “对呀,三个人帮起来也不跟趟。”

        “哈……”小伙子们得意洋洋地笑着。

       “正虎,你不要仗势欺人,你们男人又怎么了?哼!……”

        一声断喝,大嫂抽话了。顿时,大嫂被姑娘们围在了当崎,。

        原来大嫂正从地头上老远便望见正虎和小伙子们在指手划脚,扯天唬地,于是,便几步猛窜了过来。

        “大嫂快来说说吧!”姑娘们高兴地喊着。

        小伙子们见了大嫂,互相用吃惊的目光对视着,低头又嘀咕了一阵。

        “大嫂,冒昧了!”正虎一拱拳,显得很有派头,“我们刚才说的可是除您之外,谁人不知您的威名?就单说割麦子吧,嘿嘿……”正虎几个一边说着,一边做出请试试的手势。

        “大嫂,不用跟他们比!”姑娘们喊。

        “嘻,怎么样?”有人怪笑了一声,小伙子们全都跟着起哄。

        “正虎,你给我少吹牛,就凭你那点劲,咳,我看见过!”大嫂可气火了,冷不防狠狠抓住正虎交叉在胸前的手在空中摇晃着,正虎拽不脱……

        大嫂和小伙子们拉上了趟。二十分钟一个回合后,局势十分紧张:正虎几个棒小伙子在前头,身旁贴着大嫂。

        更换了镰刀,大嫂还是没赶在前头。庄稼活,别小看这一前一后。就这一前一后也得撵半天呢,这谁不知道?大伙都暗暗替大嫂捏着把汗。

        又过了二十多分钟,大嫂忽然改变了割麦姿势,由蹲着割变为半弓身割,挥镰速度加快了,弓步一跨,大手左右一抓,镰刀向前一伸,成半弧形向后一拉,“刷刷刷”,麦子应声而倒,打麦腰,捆麦个,神速极了。一起身的空,大嫂上去了。小伙子们傻了眼,涨红着脸,“呼哧”“呼哧”地狠劲向前赶。

        “嗬,还是老姜辣。”

       “厉害,新招法,”

        “绝!”

        小伙子们蔫头了,被大嫂甩了十多米,宽宽的田埂一畦一畦的,精疲力尽,哪有再赶的劲?

        大嫂快速向前割着,起了三回身子,笑着向小伙子们招手。

        “喂,败小子们,撵上来?哈……”

       看着小伙子们的苦丧的脸色,大嫂笑着问:

       “怎么样,小伙子,吹牛皮别嫌嘴大呀。”

        “哈……”人群里爆发出一阵大笑声,姑娘们忙活*!生恐错过大嫂替她们出气的机会。小伙子们一个个灰溜溜地摸着脑袋不吮声。

        “‘好汉不和女斗’,冲你们还有句这样的话,我敬让你们三点,没见我站起三回身吗?好汉们不要不领情啊,哈……”大嫂打趣着。

        这传奇式的新闻,使“翠嫂”这一外号在村里叫开了。大嫂成了姑娘们的知心人。

        今年麦收,我有幸接触了大嫂。名不虚传,打麦场上,老远便是大嫂的高音:

        “听老人说,以前老社会,割小麦很讲究,女人不能接近场院,谁打别人家的场院路过,人家还厌恶,更不说去地里割麦呢。”

        “那才好呢,用不着出力。不过,为什么?”旁边一位学生模样的青年好奇地问。

        有人接走了话:“为什么?女人嘴长嘛!什么嘴长传走了话,第二年不丰产……”

        “老封建,老糊涂,亩产一定,妨人家何事,”

        大嫂摆了下手,又说话了:“算了去吧,说我们嘴长,他们的嘴还大呢—尽吹牛!”

        “哈……”全场人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