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世界观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17 23:32:42
  • 《我的世界观-四年级作文》
  • 我的世界观-四年级作文

    在我看来,大千千世界的大千,并非物种繁多可以解释,就拿人来说,人有品行之疏,就拿人的世界观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却在理解上,各有千秋。

    世界观,顾名思义,就是个人对于世界的理解与认识。在这里,我想谈谈我对世界的认识,世界在我的.眼里,在规模上,有两个划分,一个划分,归于渺小,而另一个划分,却是归于浩瀚无垠,这两者虽然结论上大相近庭,可实际上并不矛盾。

    我们身处这个世界,却无法离开这个世界,试想如果我们如果站在宇航员的飞船之中,看到的,不过是一个球体,在茫茫宇宙,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是渺小的。

    换个角度,我们却因这个世界而存在,我们无法离开这个世界去拥有生存,在我们的角度,世界是庞大的,我们在宇宙眼里是看不见的尘埃,世界对于宇宙而言,可以以天体的形式存在。

    借此,我想说的是,世界为家,家虽小,却要以家为大,方能去感受自我存在,乃是世界的神奇,理解世界,关爱世界,因为世界造就了我们这些宇宙眼中看不见的尘埃,已付出了他的爱,我们要回报这位造物者的恩慈,方成大义。

    【我的世界观-四年级作文】

  • 《用人如用器,各取所长》
  •     随着改革形势的发展,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也在变化,对人才的看法,也应以一个全新的方位去考察与审视。那么,究竟什么是人才,‘如何去发现人才呢?

        可以说,人才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不是一个凝固不变的概念。它可以是政治型的,也可以是业务型的,还可以是两者兼得型的;可以是举世抑或全国闻名的“大才”,也可以是世人不知、默默无闻的“小才”。中国有句俗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我们进行四化建设急需人才的时候,尤其不要顾此失彼,用僵化的思想与单山的方式去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而应当将各行各业的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

        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代名君,正是因为他能纳谏任贤,唯才是举,所以国泰民安,出现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他曾说过:“君子用人如用器,各取所长。”譬如,锅碗飘勺都是用一来盛放东西的器皿,但人们绝不会用碗做饭、用勺当碗,等等,否则,它们就会丧失了所固有的特性,正是因为人们了解了它们各自的特性和作用,所以才能让它们各尽其用。用人亦如此,要针对各人不同的特长,使他们各尽其所长,发挥所能。一个在专业上出类拔萃的人才搞业务会如鱼得水,但如果搞政治则未必会有所造诣。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对待人才不能苛求十全十美,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都应辩证地看待,正如《楚辞·卜居》所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牛顿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但他不可能成为杰出的文人墨客,莎士比亚是举世瞩目的戏剧家,却不能成为科学家,“大才”尚且如此,一个善经营会管理、依靠自己的才能发家致富的“小才”也不会是全能的。所谓的多才多艺是相对而言的,真正的全才是没有的。

        这就要求我们选拔人才时,应注重“寸之所长”,善于发现他们出众的才能,而不应只看到“尺之所短”,这样就会埋没人才,使他们不能各尽其能。

        不但选拔人才如此,安排人才也应如此。据说有一位领导,把一位学习硅酸盐水泥专业的技术人才,分配到某盐场工作,理由是食盐和硅酸盐都是盐,大同小异专业对口。这真令人哭笑不得。这位领导不懂专业,导致这样错误安排固然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却使我们懂得,要使人才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必须使他们各得其所。譬如,一个厂长,年近花甲,退休后想推荐与自己共事多年的秘书来任厂长,原因是这位秘书对他言听计从,也了解一些情况。这就是一个大错特错的典型事例。这位秘书缺少厂长的魄力,难以成为一个合格的厂长,与其当厂长,还不如当秘书作的贡献大些。用人,首先要了解人,就象用器皿一样只有明白了它的性能、用途,才能扬长避短,发挥更大的作用。否则,人才同样会被埋没,甚至毁灭。

        由此,“君子用人如用器,各取所长”就成了人们应该普遍遵循的真理。特别是在改革之年,在人们选才、用才方面更应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以便使人才在各自适合的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为社会、为人类造福。否则!就会办出人不能尽其用、大才小用等荒诞事来,以致于犯形而上学的错误。

  • 《世界观》
  •     这次来广州,登南大学中文系的同志要我和同学们见见面,我很高兴。现在就根据同学们提出的关于文学创作中人物性格和典型等间题,谈一点个人的看法。二 关子人物性格。有同学提个间题:人为什么有的健谈,有的祝默赛育?为什么有的好动,有的好静?这些方面算不算人物性格?我说:算。但这只是人物性格的一个方面。在文学作品中表现人物时,当然可以写这个人物是好静,还是好动,这有助于表现人物性格的某些特征。但光写这方面是不够的。最主要的,还是要表现人物的本质,—他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什么地位,起什么作用,他与人的关系如何,也就是人的社会性,他的阶级立场和世界观。这是决定这号人之所以成为这号人而不是那号人的本质的东西—是对人物性格起决定作用的东西。

        所谓世界观,并不是代个人口头讲的一套理论,而是他对具体事物的实际观点,他待人处事的实际表现。比如,有人在理论上也知道应该爱劳动人民,但是跑到劳动人民中去,往往和劳动人民格格不入—感情转不过来。那就是说,他实际的世界观并没有转变过来。他在口头上、理论上的那一套,同他的实际观点对不上号。我们观察人物,就是要观察这些对一个人的性格起决定作用的东西—人的本质.例如:表现在行动和意志方面,有的人对事情,想干就干,有的人夸夸其谈—谈的多,做的少。俄罗斯古典小说中的人物,有很多这种性格。如奥勃洛莫夫(冈察罗夫的长篇小说《奥勃洛莫夫》中的主人公)就是个例子。这是一种性格特征,这同他的本质,他的阶级立场、世界观是有关系的。奥勃洛莫夫为什么想的多,做的少,为什么小说里用几万字写他躺在床上想东想西不起来,因为他是个地主,整天无所事事,不用劳动。这种性格是由他的阶级地位、社会生活决定的,是表现了他这号人的本质的。有的作者从人的表面特征去分类,如这号人脾气基躁,那号人幽默,另外一号人善良,等等。这样对人物性格的刻划就不容易深刻。我认为应该从人的本质,即人的阶级立场、观点等方面去分类。这里我要特别提醒同学们,不要将一个人的性格看得太简单。作者写出的人物,应该象生活中的人那样。

        生活中的人,本来不是那么简单的,作家观察一个人的性格,不能把它当作静止的、僵死的东西看,不仅要了解其性格特点是什么,还要了解它的来龙去脉,知道人物的性格是怎样形成的。当然这不是研究性格心理学,而是从创作出发,是为了使人物的性格写得合情合理,符合生活的真实和发展规律。对于人物性形成的原因,有各种各样的看法。十九世纪一些作家,法国的也好,俄国的也好,都强调性格是遗传。但是在我们看来,一个人的性格也好,世界观也好,是社会生活、时代和他所属的阶级、阶层以及特殊的家庭环境、所受的教育、教养决定的。一句话,是生活决定的,不是先天带来的。